2020-10-31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楓葉正紅時,秋意味更濃
全國第11個「敬老月」即將接近尾聲
阿拉楓林以「愛在楓林 守護晚霞 」為主題
圍繞「健康」、「歡樂」、「溫情」、「花樣」四個板塊
開展了一系列敬老活動
這不,作為「敬老月」系列的收官活動,10月29日,楓林街道舉辦了以「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努力營造愛老敬老良好氛圍」為主題的慶祝活動暨睦鄰成果展。
小楓
跟著小楓
一起到活動現場看看吧!
活動現場,社區老夥伴志願者、社區老人代表及居委老齡幹部等80餘人歡聚一堂,共同慶祝全國第11個「敬老月」。
活動以一組回顧集錦開場,充分展示了街道在落實為老服務措施,提升社區老人生活質量等方面的工作成果。
▲活動集錦回顧
小林
本次活動的「重頭戲」要來啦!
活動現場對區優秀示範睦鄰點、「老夥伴」優秀志願者代表進行了表彰,感謝他們為關愛社區老人作出的奉獻。
徐匯區優秀示範睦鄰點
天四睦鄰點
西木北睦鄰點
天四睦鄰點
天四睦鄰點負責人趙育梅是樓組長,她積極參加「老夥伴」志願者結對,定期為五對孤老採購大米糧油、生活用品等。結對老人劉伯伯腦梗住院時,趙育梅立即前往醫院看望,噓寒問暖,幫忙取藥,無微不至地關懷照顧,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結對老夫妻屠阿姨、陳伯伯需要法律諮詢時,無奈腿腳不便,趙育梅代為奔波,向居委諮詢法律進社區時間安排,解決了老夫妻倆的燃眉之急。趙育梅「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的精神溫暖著那些需求幫助、渴求關懷的老人。
西木北睦鄰點
西木北睦鄰點由居民沈炳珠自建組成,每個月「固定、自主、自願、就近」開展互動活動。睦鄰點組織小區志願者關愛孤寡老人,引導居民走出家門,積極參加小區活動;每周定時為老年人免費測量血壓;堅持每月組織一次議事會,對老人遇到的困難、問題進行討論……社區「敬老、愛老、助老」的風尚,使居民區老年朋友們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
「老夥伴」優秀志願者代表
天一二居民區 楊愛梅
東安苑居民區 樓瑛
安康居民區 王新亞
楊愛梅
楊愛梅雖然自己也已經年近七旬,但是卻積極熱心地幫助小區裡需要照顧的獨居老人。與她結對的,大都是80歲到90歲的高齡老人,她經常打電話詢問老人的健康狀況,定期上門看望,老人要配藥了,要交水電費了,她都會及時出現,幫忙跑腿。「小老人」幫「老老人」,楊愛梅帶動社區居民都行動起來,自覺實踐助老行動,讓社區敬老之風激蕩。
樓瑛
樓瑛是解龍小區6號樓樓組長、志願者,疫情期間,樓棟裡的獨居老人由於本身就體弱多病,出門買菜更成了她巨大的困擾,樓瑛得知此消息後,立即聯繫老人,每日通過電話關心她的生活需求,為老人買菜、購置生活用品,並免費為老人提供消毒用品。其愛人時常怨叨她多事,樓瑛回答說:「我們都會老的,老人的現在就是我們的將來。」
王新亞
王新亞一直奉行 「及我所力,無私奉獻」的精神,一如既往地踐行服務社區的初心,以自己的細心、真心、熱情,無微不至地關心照料著社區的每一位老人。她積極參與小區自治管理活動,是志願者的帶頭人,下雪天幫助孤老買菜、夏季為孤老送綠豆湯。無論社區老人家裡有什麼事,她都是第一時間趕到。熱心公益、樂於助人被大家親熱地稱為「王老媽」,而王新亞總是謙虛地說:「小區是我家,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大家要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共同理解、支持,我們的小區就會變成有溫度的社區」!
獲得表彰的睦鄰點負責人、志願者們紛紛表示:為老服務是平凡而又偉大的事業,願意在社區為老服務的工作中繼續發光發熱。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本次活動還有豐富的文藝表演在等著大家~
小楓
在表演環節,來自轄區高校上海音樂學院的文藝志願者為現場觀眾帶來歌曲《遠情》、音樂劇《鋼的琴》選段等多個節目。長期以來,上音學子組建了多支為老服務文藝志願者隊伍,為楓林居民區老年朋友們奉獻了多場演出,提升了社區藝術品質。街道群文團隊的文藝志願者也帶來了舞蹈《細雨相望》、滬劇《海灘訣別》等節目,優美的舞姿、紛呈的表演展現了楓林老人的精神風貌。
古有登高、遍插茱萸以求驅兇避災,如今,尊老、敬老、愛老、助老賦予了這個傳統節日更厚重的意義。關愛老人、傳遞愛心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楓林街道將持續用愛心傳遞溫暖,用行動表達暖意,切實增強社區老年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讓「敬老、愛老、助老」之情在社區蔚然成風。
作者:楓林街道
原標題:《愛在楓林,守護晚霞,「敬老月」睦鄰成果展真精彩!》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