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盲人筆下的光明世界
《活著》第9季 光明天使(二)
唐輝吉 圖/文 (媒體轉載須經騰訊網及作者授權)
廣西南寧市有位盲人畫家,他的作品曾被送往英國、德國、美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巡展。作品《野趣圖》被收入中國殘疾人美術家優秀作品集;《荷花》獲得教育部特殊教育學校學生作品優秀獎;2008年他現場作了一幅翠竹圖贈送給來南寧參加活動的奧運冠軍王軍霞。
獲得以上多項殊榮的畫家名叫陶進,是一位中年盲人按摩師,也是光明畫派裡獲得最多人生光環的著名盲人畫家。除了用電腦寫盲文整理殘聯日常工作,他還會拿毛筆揮毫作畫。雖然他眼前一片黑暗,但他的內心充滿著對藝術的執著追求。近半個世紀的春秋,造就了他自強不息的精神。
據陶進介紹,1964年他出生在四川德陽縣(今德陽市),因患有先天性角膜白斑,從出生那天開始,就與黑暗相伴了47個春秋。他說:「我雖然雙目失眠,無法看到大千世界中的一草一木。但我希望女兒能欣賞、記錄這世界的美。」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為了培養女兒美玲學習中國畫,他到南寧市殘聯找到曾柏良老師教女兒學畫。感覺曾老師繪畫藝術高,教學有一套,父女倆便一併向曾柏良先生投師學畫至今。
我去拜訪陶進,只見他在自己的畫室裡,手持一支寬約5釐米的排筆,在墨池裡舔墨,在一張平整的宣紙上揮手畫出竹竿,然後用毛筆畫竹葉和在竹蔭下戲水的幾隻鴨。不到半個小時,一幅具有幹、溼、濃、淡、焦五種色彩的中國水墨畫《春江水暖》便躍然紙上。作品完成之後,陶進放下手中的毛筆,笑著對我說,西洋繪畫需要12種顏色,中國畫與西洋畫最大的特點就是用墨作畫調色,我國的傳統中國繪畫,用墨講究「墨分五彩」,作畫追求行筆流暢,氣運生動,一氣呵成;表現物像追求「似與不似之間」的審美理念。
陶進回憶說,初學繪畫時,他每天下班回家總與女兒一起學畫。星期天女兒不上課,父女倆便來到曾老師家共同習畫,而曾老師對待學生非常認真,有時也上門指導。由於陶進雙目失明,看不見紙、墨、筆、硯,全靠他用手觸摸這些物品揮毫習畫。初次接觸作畫,曾老師從教他如何持筆入手,到一步步教他運筆繪畫。在學習盲繪簡單的蘭花、竹子時,曾老師先口述蘭花和竹子的形態,然後抓住陶進的手,告訴他正確的持筆方法進行教學繪畫。陶進記憶猶深,當年曾老師為了教會他畫鴨子,將鴨子的形體比作阿拉伯數字中的「2」字。這樣形象性的教學讓他容易理解掌握。據曾老師介紹,陶進雖然看不見事物,但他的智力超人,一教就會。十多年來,陶進無法觀察物體寫生,自己作畫的時候,便請曾柏良老師站在旁邊,將物體和動植物的形體,用語言傳遞給他,陶進靠自己的理解,左一筆、右一筆地摸著宣紙描繪。
業餘時間除了喜歡繪畫藝術,陶進還從事按摩工作,並有著30多年的臨床經驗。4月4日,記者走進他的按摩推拿治療室,正遇到兩名婦女扶著梁女士連喊「唉喲」走進治療室。見此,陶進馬上給她做推拿按摩並施用腰間針灸。半個小時過去,病人病情得以緩解。「你真有辦法,我腰不痛了,可以扭動了」,梁女士讚許地說。
陶進,他不僅用雙手為人們解除身體痛苦,還用心靈繪出一幅幅美麗的畫卷。雖然他從來就沒有看到過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但可以在平面的宣紙上,運用中國畫的「墨分五彩」,繪出他心中富有生活氣息的水墨世界。他盲繪的各種樹木、竹林和鳥類以及各種動植物,可謂形神兼備,栩栩如生。我看到他揮毫作畫,繪出的不僅是中國繪畫藝術中的水墨藝術,更是表達一個盲人勇士內心的光明世界。
(完)
『本季聯合出品:騰訊公益基金會、騰訊網新聞中心、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光明天使基金、「DID黑暗中的對話」』
>>看看其他的「光明天使」:
第一期:指尖的陽光(來佳俊因早產而全盲,但上天卻給了他敏銳的耳朵和靈活的雙手,他被郎朗稱為鋼琴「未來大師」……)
第二期:一位盲人筆下的光明世界(陶進是一位盲人按摩師,也是光明畫派裡獲得最多人生光環的畫家。他的內心充滿著對藝術的執著追求……)
第三期:黑暗中的對話(劉天華能自如地炒股、閱讀、吉他彈唱。如今他擔任企業培訓的「黑房教練」,常人能做的事他幾乎都能勝任……)
第四期:用聲音聽懂世界(何川是中國盲人出版社信息無障礙中心裡唯一的盲人。他參與研發的陽光讀屏軟體可以幫助盲人自如上網……)
第五期:帕運冠軍的逐浪人生(楊博尊立誓「通過拼搏,贏得尊重」。他奪得了2008年北京帕運會和遊泳世錦賽雙料冠軍,被譽為「小菲爾普斯」……)
>>觀看更多紀實圖片故事,請點擊【騰訊網《活著》欄目匯總頁】
>>《活著》官方微博(@huozhestory)
>>《活著》投稿郵箱:ppqq_huozh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