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輪迴後的真相
■ 「讓領導先走。」儘管當時的副市長趙蘭秀對本報記者否認有人說過這句話,但是楊柳、金素敏等在場的倖存者都證實,確實有個女領導說過這句話。
■ 校長張莉和教師張豔的屍體被抬出來的時候,懷裡都抱著孩子,分都分不開,孩子家長說:「別分了,既然他們生在一起,死也在一起吧。」
■ 「我是主管教育的副市長,對孩子們太有感情了,怎麼可能扔下先走?」12月19日,趙蘭秀說到激動處,用十指都沒了前半截的雙手向記者比劃,「這12年,我夢裡都是給孩子們頒獎的情形。
」□特約撰稿 張 悅
12月8日晚上,遠在北京經商的劉婉瑩給克拉瑪依老家的朋友打了個電話,問今年有沒有官方的紀念,回答照舊:「沒有。」
「我在網上給他們獻了一束花。」劉婉瑩說,好在這幾年有了網絡,讓人們終於有了一個可以紀念他們的地方。雖然這個城市依然沒有建起紀念館。
「他們」是12年前克拉瑪依大火的死難者。這場大火奪去了323人的生命,其中有284個未滿18歲的孩子。
在克拉瑪依市區以西8公裡的成吉思汗山腳下,小西湖墓地的C區,每一方墓碑上都有一張照片,每一張照片上都有一張稚氣未脫的臉,而同樣的墓碑的下方鐫刻著同樣的時間——「一九九四年的十二月八號」。
除了網絡,這是惟一一個祭奠他們的地方。
在克拉瑪依,1994年12月8日,以及其後,究竟發生了什麼?
場內,火起及逃生
1994年12月8日17點40分左右,時任克拉瑪依副市長的趙蘭秀從市政府來到友誼館。此時,700多名師生已經等了1個多小時。
「我也等了一會,驗收團才來。」趙蘭秀說。
12月7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委「義務教育與掃盲評估驗收團」一行25人到克拉瑪依市檢查工作。12月8日16時,克拉瑪依教委組織15所中、小學15個規範班和教師家長等769人在友誼館為檢查團進行文藝匯報演出。
一切都是從第二個節目《春暖童心》開始。
一小教師李萍看到這個節目的指導——八小的老師張豔和八小校長張莉正在舞臺側面等候她們的學生下場,她清楚地看到舞臺紗幕上方一排光柱燈處有類似花炮般的火花向下飄落,但直到一塊如同桌布大小的幕布卷著火團掉下來時,她才意識到,著火了。
教委幾個領導上去滅火,為了不致混亂,幕布被拉上。
18時10分左右,畢建國匆匆跑出友誼館報警,此時他的女兒畢藝娜和她的11個夥伴正在舞臺上表演,一分鐘前,畢建國用他的尼康相機記錄下了女兒人生中的最後一次表演。
舞臺上的火引燃了掛在後幕作背景的多個呼拉圈,由於幕布的阻擋,迅速消耗的氧氣使舞臺區域內形成了一個高壓區,幕布膨脹如氣球。
初二學生金素敏回憶說,我們那陣都站起來了,一個女的站在領導席前面,拿著話筒說讓我們不要亂,坐下來,我們就坐下。而班上平時挺調皮的兩個男孩子沒聽她的溜走了,這是金素敏班上惟一兩個全身而退的孩子。
「讓領導先走。」儘管趙蘭秀面對本報記者否認有人說過這句話,但是楊柳、金素敏等在場的倖存者都證實,確實有個女領導說過這句話。
「等學生陸續坐下的時候,領導席已經空了。」金素敏說。
當時坐在後排的蘇浩(化名)視野開闊清晰,他這樣描述千鈞一髮之際的所見,「當時領導坐在中間的前幾排,在讓我們坐下別動的時候,我看見他們慢慢地往兩邊散開,從過道慢慢往後走。」
也就在這個光景,火勢迅速蔓延,所有燈光瞬間熄滅。一切都失去控制,沒有任何組織,人們在恐懼的驅趕下,憑著本能瘋狂地衝向任何一個可能求生的通道。
這場演出的報幕員、當時9歲的女孩周雅靜事後回憶道,「在通道裡,一個爺爺用力推開我們往前跑,我認識他,他就是演出前我給他獻鮮花的那個爺爺。」
克拉瑪依的3名市局領導(石油管理局,與市政府同級)和17名教委成員,除趙蘭秀外,都奇蹟般地及時脫險。
最初一批逃生的人成功地由友誼館後排的捲簾門逃出,但不久,原本開著的捲簾門突然掉落下來,友誼館頓時變成了一個完全封閉類似磚窯的火葬場,一個充滿哀號和慘叫的死亡之館。
回憶到這一段,金素敏的聲音開始顫抖。
[1][2][3][下一頁]
克拉瑪依大火的災難,卻燒不盡許許多多催人淚下的人間真情·12年前我15歲,為了這個事件我痛心了很長時間,並在之後的很多年給我的很多朋友說起過這個事件,在此悼念救孩子的偉大的老師,在此悼念遇難的孩子們。
·讀到所有有關克拉瑪依大火的每一篇文章,我的心在泣、淚在流,那些逝去的幼小的靈魂,願你們在天國安息吧,讓那些有愧於你們的人們的心靈永遠得不到安寧!
(責任編輯:趙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