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不存在之人的一封信,居然在50年後收到回復了?

2021-03-01 鳳凰衛視


萬聖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定在每年的10月31日。萬聖節的夜晚是一年中最「鬧鬼」的一夜,所以萬聖節也被稱為「鬼節」。

與我們農曆七月開鬼門的傳說相似,古時的西方人認為,十月底的時候活人世界與死人世界之間的界限會變得模糊,因此死人的靈魂更容易進入活人世界。所以在十月的最後一天,大家會穿上奇裝異服遊行,藉此將門外的孤魂野鬼嚇跑。
這種行為藝術一直保留到今天,每逢萬聖夜的時候,人們就會打扮得鬼模鬼樣的慶祝節日。小孩子則會穿上千奇百怪的化妝服,戴上面具,提著一盞南瓜燈走家串戶索要糖果,再說一句「Trick or Treat」(給糖吃,不然就搗蛋)。如果你給一個不存在的人寫了一封信,並在50年之後收到了回復,不知你會不會覺得:鬧鬼了!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這樣的靈異事件引發的故事……先別急著退出,這是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
故事講述的是義大利某貴族女兒與另一家族兒子誠摯相愛,誓言相依,但因兩家世代為仇而遭到反對。女方因不願嫁給另一個貴族,喝藥假死想騙過家人,男方卻信以為真,拔劍自刎……相信大多人都熟悉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悲劇愛情故事,許多少男少女都曾為兩人濃烈而真摯的感情所感動。
當中最經典的一幕莫過於羅密歐在朱麗葉家的陽臺下向她求愛,於是朱麗葉家的陽臺也隨著這部曠世愛情巨作一起流傳了下來,陽臺會已被各國導演以各種表演形式翻拍了很多遍。卡普雷提之家是義大利維羅納城裡的一座中世紀建築,如今也被人們熟知為——朱麗葉之家(Casa di Giulietta)。據說這裡曾是朱麗葉的居所。朱麗葉之家曾經歸維羅納望族卡普雷提家族所有,朱麗葉即是卡普雷提家族的女兒。這是一幢建於13世紀的中世紀建築,有著高牆大院和圓形拱門,還有那個爬滿綠油油藤蔓的小陽臺,似乎全世界的遊客到了維羅納都要親自去看一看它。其實陽臺求愛的橋段是莎翁用藝術手法勾勒出來的,原本朱麗葉之家的建築並沒有這個浪漫的陽臺。但是隨著世界各地的人們追隨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慕名來到這裡,維羅納人乾脆根據莎翁劇中描述的樣子,在建築的後方建造出了一個紀念性的陽臺。陽臺下方的庭院免費開放,上樓進入陽臺則需5歐一人,商機無處不在。
但陽臺的構建無疑讓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在這幢古建築下顯得更加完整立體,讓前來尋找真愛「朝聖」的人們滿足了好奇心。走進朱麗葉之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故居牆壁上塗滿的各色各樣各種語言的塗鴉,也有小紙條和創可貼密密麻麻貼在牆上,寫滿了愛的名字與話語。院內的正面豎立著一尊真人等高的朱麗葉青銅塑像,雕刻的人兒亭亭玉立,神色深情卻又略帶哀怨。傳說一對情侶如果在朱麗葉之家的陽臺擁吻就能長相廝守,而只要觸摸朱麗葉塑像的右胸就能找到真愛。如今朱麗葉塑像的右胸已經被遊客們摸得鋥光瓦亮,至於這個傳說是何時開始的,已經無人去追溯。不少人在朱麗葉陽臺下的石牆處許願、示愛、求婚,後來開始有人將紙條和信件放在石牆縫隙間,像是寄信一樣寄給朱麗葉,這個風俗便漸漸形成。管理景點的工作人員於是在石牆上打造了一個紅色的木信箱。信箱與石牆縫隙每天都被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塞滿,一切關注愛情的,無論想講述愛情故事,表達心中愛意,訴說失戀之苦,或是思念戀人,尋求幫助等,都可以透過信件向「朱麗葉」一一傾訴。維羅納的一群志願者在當地成立了朱麗葉俱樂部(The Juliet Club),扮演起了朱麗葉的角色。他們會閱讀遊客們的信件,並挑選出一些,以朱麗葉的名義進行回信。這些朱麗葉的代筆自稱為「朱麗葉的秘書」,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職位,每年平均回信給50000名來自不同國家為情所困的人。俱樂部的資深主秘、同時也是專業翻譯Giovanna Tamassia說:「我們都會以朱麗葉的口吻親自回信,以她的角度回信有很大責任,因為寫給朱麗葉的信內容大多數都是傾訴禁忌、受長輩阻撓以及單思苦戀的愛情,表示現在還有很多像《羅密歐與朱麗葉》一樣的愛情,不受祝福而被迫拆散。'朱麗葉'代表雖受摧毀但心存永恆的愛,而且不受時空限制,所以多年來人們都會寄自己的心情故事給朱麗葉。」如果你也有愛情心事想對朱麗葉吐露,不妨寫一封信給朱麗葉俱樂部吧?(To Juliet Club Di Giulietta, Vicolo Santa Cecilia, Verona, Italy)
電影《給朱麗葉的信》就是根據朱麗葉俱樂部的故事改編而成,在義大利維羅納取景拍攝。導演蓋瑞·溫尼克用一個美式的好萊塢故事,講述了一個遠在歐洲維羅納小城發生的愛情故事。▲《給朱麗葉的信》鳳凰衛視電影臺11月6日 21:15 / 11月7日 17:55播出故事講述的是美國女孩蘇菲·霍爾(阿曼達·塞弗裡德   飾)與未婚夫維克多來到義大利的維羅納旅行。不過,為開餐館忙碌的維克多卻醉心於品嘗美食,對她疏於照顧,兩人感情因此矛盾叢生。蘇菲閒逛時來到朱麗葉之家的許願牆下,發現很多人給朱麗葉寫信。她無意間發現有人收集朱麗葉之家牆上的信件,並跟隨他們發現了一個特殊的回信小組,蘇菲決定加入她們的隊伍。她在收信時找到一封50年前的來信:克萊爾·史密斯(瓦妮莎·雷德格瑞夫飾)講述了一段與義大利人羅蘭佐留有遺憾的當年情。蘇菲用心地回了信。沒想到,某天,老人的孫子查理(克裡斯·艾根飾)找上門來。她這才了解,老人讀了她的信,決定重拾真愛。但查理覺得這很荒謬。在爭執中,三個人共同踏上了尋愛之旅……引發了一連串的兩代人的浪漫故事,和一個從維羅納開始的義大利公路之旅。這部電影的劇情有一點俗套,當看到職場情場失意的美國女人與善良卻愛唱反調的天降英國男人和他的奶奶一同出發尋找真愛的時候,大多人都能想像到結局會是兩對情人促成的佳話。這會是一個美好到不切實際的童話故事。可即便能夠猜到劇情走向,當跟隨著他們一覽義大利靜謐美好的鄉間景致,置身於南歐的地中海風情中時,當聽著他們說出質樸又美麗的情話時,你又會暫時放下理性的判斷去享受這段純真又浪漫的旅程。蘇菲陪著克萊爾探訪了許多叫羅蘭佐的男人卻無果,最後在路過一片葡萄園的時候意外邂逅了當年的愛情。克萊爾和羅蘭佐決定再也不要放棄對方,舉辦了一場暮年婚禮。這告訴我們:一定要取一個獨一無二的名字,這樣當別人找你的時候會方便很多。真愛是可以跨越時空的,它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黯淡,卻會一直發光發熱來照亮相愛之人前進的方向。無論你還是18歲,還是到了80歲,它都不會過期。當克萊爾終於再次見到羅蘭佐時,她並沒有因為他的蒼蒼白髮與不似當年的容顏而感到厭倦,反之,怦然心動的感覺讓她仿佛又回到豆蔻年華。心底深處的摯愛對象,就是擁有這種魔力。看到卡萊爾隔了50年才尋回的那份遺憾,無疑間也給予了情愫暗生的蘇菲和查理一些啟發。他們最終也放開了身份上的枷鎖,用一種更為積極的愛情表現方式奔赴對方。蘇菲決定跟隨自己的心之所向,勇敢跨越地理隔閡追到英國尋愛;查理也終於放下彆扭的個性,向蘇菲表達自己的真心。沒有想到,當初蘇菲寄給克萊爾的回信,也詮釋了自己的愛情:

 「如果」和「怎麼樣」是兩個完全沒有威脅的詞語,但如果把他們放在一起,就會產生出強大的力量使你餘生都魂牽夢繞。

「如果這樣了,會怎麼樣?」「如果這樣了,會怎麼樣?」「如果這樣了,會怎麼樣?」

我不知道你的故事將如何結束,但如果你心中所牽掛的那個人是真愛,那麼它永遠都不會遲。如果他曾是真愛,那他現在依然是。你需要的僅僅只是勇氣,跟隨你的心,我不知道朱麗葉感受到的愛是怎麼樣的,是生死離別之愛,是遠渡重洋之愛?

但我願意相信如果我能感受到這樣的愛,我一定會鼓起勇氣將其緊緊握住。克萊爾,如果你曾經放手,我希望你有一天你可以重新鼓起勇氣緊緊握住你的愛。

——致以我全部的愛,朱麗葉

關於愛情,我們每個人也會像片中的兩對情侶一樣,有太多的疑惑和顧慮。沒在一起的時候想著追求被拒絕了怎麼辦,兩情相悅的時候擔心未來的日子怎麼辦……一直在腦內進行各種演算,卻忘記洞察真正的內心。

影片似乎就是想告訴我們,那些暗戀中的、曖昧中的、想表白的、偶然憶起曾經鍾愛的……只要你還有一份勇敢追求的衝勁,任何時間對真愛的追求都是值得的。勇敢追求後的遺憾都不叫遺憾。

這部電影會帶給你關於愛情最單純浪漫的美好。在經歷見識過許多稜角分明、矛盾不堪的現實愛情後,或許人們都願意在心中保留一片天地來品嘗這種童話般的甜蜜。如果你也正在為愛感到痛苦煩惱,不妨給自己放個假,打開電視看看這部電影,跟著主人公們一同尋找浪漫的始祖朱麗葉,請她給你遵從本心、勇敢追愛的勇氣。電影  給朱麗葉的信

時間  11月6日 21:15

推薦閱讀:

·時隔近半年,德國、法國同日宣布再度全國「封城」!
·買買買!疫情未過大選將至,美國人開始囤房囤槍

·白宮「內鬼」現身,川普:他是誰?我不認識!

相關焦點

  • 寫給媽媽的一封信 | 黃陂前川一小潘芊篇
    前不久,市、區婦聯發起了「寫給媽媽的一封信」活動,發動大家都來給媽媽寫一封信,可以寫給自己的母親,也可以寫給祖國母親,抒發心中濃濃的養育恩和愛國情,涵養升華愛國愛家的家國情懷。徵文信息發出後,得到黃陂區廣大家庭的積極參與,黃陂區婦聯陸續收到文稿,我們從中選取了部分有思想、有內容、有深度、有感情的信件進行刊發。
  • 寫給日語學習者的一封信
    這是一封寫給日語學習者的信。同時,「說不好」的人不在少數,會做題會朗讀,但遇到需要交流溝通時,漏洞百出。不能將思維只限於教科書,考卷上,多看一些日劇,把握好每一次交流,發表等的機會,不斷鍛鍊自己「說」「聽」的能力上。
  • 我的抗疫故事|寫給鍾南山爺爺的一封信
    消息發出後,我們收到了很多投稿。孩子們文字讓人感動,更讓人振奮。大家講述自己寒假「抗疫」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有家人或身邊的醫生護士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有和父母的宅家趣聞,看新聞感想等,還配了精美圖片、漫畫或視頻。投稿會在「小時新聞」和大家分享,優秀作文有機會在《錢江晚報》上刊登。
  • 有聲家書第五期|寫給母親的一封信
    有聲家書第五期|寫給母親的一封信 2020-05-10 2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六一」專題——《寫給爸爸媽媽的一封信》
    您的兒子:王福林 2020年5月20日附:作者王福林系博興實驗中學學生 文中父親王軍系博興縣司法局純化司法所所長02寫給爸爸的一封信親愛的老爸:疫情打亂了人們日常的生活節奏,也使您變得更忙碌 愛您的女兒:高藝芮 2020年5月27日附:高藝芮系博興縣實驗小學五年級一班學生 文中父親高春原系博興縣司法局城東司法所幹警03寫給媽媽的一封信親愛的媽媽:您好!
  • 寫給您的一封信!微信公眾號更名:改的是名字,不變的是初心!
    寫給您的一封信!微信公眾號更名:改的是名字,不變的是初心!: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寫給您的一封信
  • 天堂的來信:小女孩寫生日卡片給去世的父親,居然收到回復
    令人意外的是,女孩在幾天後居然收到了回復。 霍莉的父親曾是一名軍人,第一次海灣戰爭期間在北愛爾蘭皇家物流兵團服役,於2018年6月不幸被流彈擊中後去世。 霍莉的母親蘿拉·艾倫表示,2018年聖誕節,霍莉製作了一個特別的氣球作為聖誕禮物送給父親,當收到回復時,她欣喜若狂。蘿拉說:「我們聽說過有人寄過信去天堂,就打算嘗試一下。霍莉想祝爸爸生日快樂,他十月份就47歲了。
  • 微善:首屆大連市少兒動物保護公益夏令營----《寫給動物園園長的一封信》選登
    由大連市微善愛護動物協會和大連新聞網共同主辦的「首屆大連市少兒動物保護公益夏令營」活動共收到61份來自營員的《寫給動物園園長的一封信
  • 寫給ta的一封信
    周例會上,我們為了一個問題也許會爭得面紅耳赤,但問題解決後,兄弟們的臉上剩下的只有成就感帶來的快樂。每一名長期在外拼搏奮鬥的鐵路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會有對於家人的虧欠和內疚。兒子,3年前的你剛出生不久,這3年裡我錯過了很多你成長的過程和瞬間,這也會是我無法彌補的遺憾。親愛的愛人,帶孩子是一件需要無比耐心和細心的事,謝謝你的付出,更要謝謝你遙遙伴我走過。
  • 「蝸牛慢遞」公司專寄客戶寫給未來的信(圖)
    遼寧省瀋陽市有一個 「蝸牛慢遞」,這裡專門郵遞需要很久以後才可收到的信件和明信片。公司於2009年底創辦,生意逐漸向好。  在瀋陽市和平區中山路郵局不遠處,有一個不太顯眼的「蝸牛慢遞」招牌在提醒人們:這裡不是普通郵局,更不是快遞公司,它專門郵遞需要很久以後才可收到的信件和明信片。  蝸牛慢遞提示人們:您今天在這裡寫下的不是一張普通的明信片,它是一封寫給未來的信,您的愛意、記憶、祝福、祈願都蘊含在方寸之間的明信片裡,在表達感情的同時也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 收到一封信比掙很多錢都難
    朋友的奶奶、父親和母親收到他的信後,也會像當年那樣圍坐在一起念著聽著,眼淚流著。朋友說是書信讓他學會了怎樣表達自己的感情,也是書信讓他學會了怎麼樣用真情實感去寫文章。而那些有書信為伴的日子真是讓他懷念,然而這些年,大家都已經不寫信了……我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但有一點我是完全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信曾經在那些聯絡不便的日子裡溫暖過我們的心靈。
  • 高考結束後,介休交警竟然收到了這樣一封信……
    高考結束了啦,高三學子終於如釋重負,交警一年一度的高考護航也圓滿完成了 2020年7月8日下午,高考正式結束,介休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下莊執法站的執勤民警收到一封來自高考學子的感謝信和愛心零食。
  • 莆田警方收到「二中跳樓學生的一封信」 經核實:不要信
    謠言東南網莆田6月17日訊(本網記者 李妙珠)今日,東南網記者從莆田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支隊獲悉,近日,警方收到一條信息《二中跳樓學生劉雅婷寫給全體教師的一封信!警方經查證了解到,該文的流傳時間應該早於2013年6月21日,且最初版本僅為以學生的口吻反映因為教師有償補課給自己造成的心理壓力。又是一條無端「背上人命」的謠言!有的網友表示:雖然消息是假的,但是反映的情況是真的,應該引起重視。對此,警方友情提示:通過合法渠道對違法違規現象進行舉報曝光和表達自身的合理訴求是網民的權利。但,切不可誇大甚至捏造事實,否則將受到法律的嚴厲懲處。
  • 高校迎新現場現未來郵筒 新生紛紛給4年後的自己投遞一封信
    「將來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四年後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大學畢業後的自己會跟現在不一樣嗎?」你有沒有嘗試過給自己寫一封信,而且是給未來的自己。 藝術設計系黨總支書記曹秀實介紹,「未來郵筒——投遞一封給未來自己的信」活動讓同學們在大學開學的第一天寫一封給四年後自己的信,待到畢業之際收到自己當初寫下的信,看一看自己是否初心依舊,是否有所長進,是否目標達成,是否活出了自己期待的樣子。這項特色活動不僅宣傳和彰顯了學校文化的特色和內涵,更有效樹立了校園品牌形象,對促進個性校園建設和特色活動的開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日本男孩寫給妹妹的一封信:為什麼在教育上,日本人從不手軟?
    日本男孩寫給妹妹的信火了:為什麼在教育上,日本人從不手軟?曾經,一位日本小男孩寫的信火了,這封信是寫給他妹妹的,但是他的妹妹卻永遠也沒有機會聽到了……他成長在一個普通而幸福的家庭,有一對疼愛他的爸爸媽媽。
  • 年宋慶齡的英文遺囑寫給誰?不是宋美齡而是他
    這份英文遺囑,出自宋慶齡手筆,寫於1975年。而且,鮮為人知的是,這份英文遺囑並非宋慶齡寫給自己世上唯一的至親——身在臺灣的妹妹宋美齡,而是一位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男性。而且,這封英文遺囑還曾經被保留在瑞士銀行的保險箱。這是怎麼回事呢?宋慶齡這份英文遺囑,是寫給一個叫鄧廣殷的人。鄧廣殷是誰?
  • 小學生優秀作文賞析-《有趣的媽媽》《寫給媽媽的一封信》
    媽媽之所以叫喵喵,是因為貓咪一般只在晚上活動,白天都很安靜溫和,我媽媽就和貓咪一樣白天都很溫柔,一到晚上她就像貓一樣精神抖擻,開啟了一晚上的寫文件之旅。媽媽因為天氣有點熱,喜歡留短髮,帶著一副有黑邊框的眼鏡,就和貓咪的模樣有點像;她還時時在家裡走來走去,一會走到客廳,一會走過來看我寫作業,她說是在散步減肥,我覺得可能是在步數排行榜上增加步數吧?
  • 花園街辦事處一名社區書記寫給孩子的一封信
    花園街辦事處一名社區書記寫給孩子的一封信 2020-02-22 14: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給南海寄了一封信,地址:赤瓜礁!31年後收到了一份回禮
    1988年5月,4班的師生向駐守在赤瓜礁的官兵寄去了第一封信,信裡的內容很簡單,詢問官兵們的生活情況,同時匯報自己的思想和學習情況。此時的赤瓜礁官兵們,正忙著加固第一代高腳屋,雖然簡陋、擁擠,但官兵們興奮的心情溢於言表,畢竟可以不用風餐露宿了。高腳屋離海面並不遠,每當漲潮時,執勤戰士常常浸泡在海水之中。
  • 萬名學生收到7年前自己寫的信:寫給2020年的自己
    2020年1月1日,新年的第一天,湖南省常德女孩王瑤收到了一封7年前自己給自己的信,當郵政公司工作人員將這封信送到她的手中時,她驚喜不已。而收到7年前自己寫給自己的信的同學,不止她一人。原來在2013年,在鼎城區,有一萬多名學生寫下了給自己的信,然後這些信件一直保管在郵局檔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