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敢結婚,不敢生小孩,因為大家知道養育一個孩子是很難的,很多人還沒有這個實力,其中孩子的教育就是很大的一筆開銷,不但要讓孩子上好學校,課餘時間還要報各種的補習班、興趣班、特長班,寒暑假還要給孩子報夏令營,現在很多家長都會讓自己的孩子出國遊學。
其中,在英國我們就能看到各個著名的景點、劍橋大學、牛津大學,都被中國的遊學團和夏令營擠滿了,還有購物聖地也有很多中國的遊學團,這足以說明中國的家長很多都會送自己的孩子出國遊學。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全國1978名中小學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4.9%的受訪家長為孩子購買過假期遊學項目,小學高年級學生參加遊學項目的比例最高,可是對於遊學效果,75%的家長感覺孩子的遊學的收穫低於家長預期。
很多家長送孩子出國遊學,是讓孩子見識一下不同的國家,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麼的廣闊,知道自己的不足,激發學習動力,還有很多家長是希望孩子的英語水平能夠有所提高,產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但是結果往往無法滿足家長預期。
首先大家對遊學團的認識有一些偏頗,孩子不是很難帶,但是家長的要求真的很難滿足,有的家長直接諮詢遊學團負責人,「能讓我的孩子變的愛讀書嗎?」「能提高我孩子的英語成績嗎?」但是遊學不是萬能的,教育是一門慢藝術,可能當下發揮不了作用,但是改變是潛移默化的,這一點家長要認識到。
還有遊學團的質量,家長要重點關注,有的遊學團是帶孩子旅遊,到了景點就是拍照,玩一會而已,有的遊學團有一些課程,比如在酒店的大堂畫畫,這些在國內都能完成,沒必要到國外,所以說,家長要看遊學團為孩子安排的是什麼內容和行程,再做決定。
很多人說,既然遊學團這麼貴,就不讓孩子去就好了啊,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各位家長是很焦慮的,家長的信念是再窮不能窮教育,都很執著,遊學其實就是學小提琴、畫畫的升級版,是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另一種方式,別人的孩子去了,自己的孩子就要去。
孩子的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根據自己的能力來就行了,因為可能出國遊學能夠得到的,在國內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