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香港代表委員為兩地關係建言

2020-12-16 環球網

唐英年

鄧竟成

霍震霆

霍震寰

本報記者 曹海燕 牟辰潞

編者按:香港與內地近年圍繞「雙非」孕婦、奶粉、自由行等問題時常發生摩擦,兩地關係一度緊張,這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未來應如何改善香港與內地的關係?帶著這些問題,《環球時報》記者日前在北京兩會上對數名港區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進行了專訪。這些代表和委員們除了為兩地關係建言外,還表達了對香港政改問題以及香港未來發展的種種看法。

「限奶令」是個錯誤政策

環球時報:您如何看待最近香港關於內地遊客的爭論?

唐英年(全國政協常委、原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2003年,我們開通了內地自由行個人旅遊,那時香港的發展處於低谷,失業率非常高,在購物中心很少看見人,很悽涼的。開通自由行後,旅遊市場旺起來了,我們非常歡迎內地同胞到香港來。我相信隨著更多的人流來到香港,能夠促進雙方的友誼和對彼此的認識。同時,當內地遊客太多的時候,因為文化上的差異,會產生一些問題。所以我常常呼籲港人,要採取一個更包容的態度,畢竟大家都是同胞。

環球時報:您對現在港府推行的「限奶令」怎麼看?

唐英年:我認為香港不需要限制奶粉出口,奶粉是一個商品,是商品的供求問題,全球根本沒有奶粉的短缺,要是奶粉供應商知道香港市場那麼大,很容易通過一些市場行為來提高奶粉供應。內地同胞到香港來採購奶粉,我們應該很歡迎,因為這表示他們信得過香港的商品質量。特別是內地之前是「一孩」政策,媽媽們想買最有質量保證的奶粉給她們的孩子是很正常的行為。所以,我認為限制奶粉出口到內地,實在是有傷香港跟內地同胞的感情,在行政上也是一個錯的政策,因為供求問題是可以解決的。

環球時報:如何看待當前政改諮詢中的各種爭吵?

唐英年:我希望社會能夠進一步凝聚共識,收窄分歧,求同存異,尤其是必須要依法按照《基本法》和人大的決定,在這個框架下凝聚共識,達成普選。現在大家應聚焦一些具體問題,比如提名委員會的組成、民主程序的運作,這些具體問題存在討論空間。

「佔領中環」是非法行為,我認為應該依法處理,我相信絕大多數港人是尊重法治的,也是守法的,所以我不認為很多人會去「佔中」。

環球時報:您會參加2017年香港特首選舉嗎?

唐英年:我暫時沒有這個打算,因為我2012年已參加了特首選舉,結果梁振英贏了,我祝願他政通人和。因為他工作得順利,能為市民做更多的工作,就是香港人的福氣。

港府應考慮市民承受力

鄧竟成(全國政協委員、原香港特區政府警務處處長):為內地遊客定上限是不切實際的,很難執行,自由行除了有利於香港經濟發展以外,也是促進香港和內地磨合的渠道。問題是,香港地方太小,我退休以後和很多社區市民有交流,聽到不少港人對自由行的負面看法,比如說,香港北區、大埔、粉嶺等地的市民反映,從前下樓什麼都能買到,現在下樓只能買到三種東西——奶粉、首飾和名牌包,原來為當地居民服務的商店全都改成了為遊客服務,想買一支筆,買不到,賣筆的商店已經搬走了,整個區的租金都漲了。另外,坐地鐵或公車時,我是退休人士,以前乘坐這種公共運輸時,可以避開尖峰時段,但現在的情況是,任何時間都是高峰期,這表明自由行確實影響到了香港市民的一些基本生活。港府此前思考的大多是香港對遊客的接待能力,包括酒店夠不夠用等,但我建議政府還應該認真考慮市民和香港社會的承受能力。

愛國沒有「一國兩制」

霍震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香港奧委會主席):香港和內地的關係近年出現一些讓人不太舒服的問題,這真的讓我感到很痛心。回歸十多年來,香港的發展離不開內地的支持,過去兩地交流主要立足經濟層面,今後應更著眼於文化和教育,特別是愛國主義教育,香港人很看重「一國兩制」,但愛國是沒有「一國兩制」的。我們中華民族有幾千年的歷史和傳統文化,這些應該是我們在香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精髓。長達150年的殖民地背景讓香港有特殊之處,很多香港年輕人難有機會來北京,對內地的認識都是停留在表面上,看不到長遠,未來香港年輕人應該多與內地交流,香港媒體也需要和內地媒體多溝通。以後香港要面臨與其他地區競爭內地遊客的問題,內地人去泰國、英國旅行都可以,甚至國內遊上海等地也不錯,如果香港不積極改進旅遊業,那麼內地人會有更好的選擇。

香港小學應恢復中國歷史

環球時報:您怎麼評價前不久針對內地人的「驅蝗行動」?

霍震寰(全國人大代表、霍英東集團行政總裁):內地遊客對香港貢獻很大,但可能有少部分人覺得,這種貢獻跟具體個人沒關係,只是大老闆賺錢,個人反而覺得東西更貴了。所以有些人就對內地人採取一些極端行為,但這只是一小撮人,大部分港人都是很平和的。

環球時報:香港社會是否陷入泛政治化的怪圈?

霍震寰:是的,本來香港人對政治一直都沒有什麼興趣,現在好像什麼事都政治化,動不動就懷疑有政治目的。這是令人擔憂的,作為一個國際金融城市,香港的穩定很重要,一旦出現動蕩,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環球時報:您怎麼看反對派揚言發起的「佔領中環」運動?

霍震寰:我覺得非常遺憾,本來說大家坐下來一起談,這些人沒談之前就拿把刀出來,揚言談不好就砍。這種談判態度非常不好。2017年普選是廣大市民都很期待的,但我們都知道,香港不是一個獨立國家,而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雖然它「高度自治」,但還是要遵守中央定下的一些規矩。民主要一步一步來,相信廣大市民也都明白,如果真選出一個跟中央對立的特首,對香港是很不利的。

環球時報:愛國愛港陣營的話語權是否受到擠壓?

霍震寰:這與香港的傳媒有關,他們比較奇怪,很少報導我們國家好的方面,一有負面的東西就放得很大。好多香港人受英國殖民地教育,所以改變需要一段時間。

環球時報:怎麼增強港人的國家認同?

霍震寰:香港小學應該恢復中國歷史,學校不教我們自己國家的歷史,小孩對國家就沒有一個認同感。中華文化有幾千年歷史,應該加強了解。

環球時報:李嘉誠稱「香港是寵壞的孩子」,您認同他這個說法嗎?

霍震寰:我也有同感。內地政府對香港確實多方面支持,「非典」期間推出自由行,人民幣國際化也給香港很多機遇。有些人覺得還是當年英國管治更好,但我不這樣認為,英國人對香港從來沒有長遠的打算。▲

相關焦點

  • 港區兩會代表委員建言善用惠港「36條」促深港合作龥龥
    新華網深圳2月29日電(記者武彩霞)劉佩瓊、馬介璋等五位來自香港特區的全國兩會代表委員28日下午出席「落實中央惠港『36條』推進深港合作」論壇時,建言用好、用足中央惠港「36條」,細化具體措施,促進深港合作共贏。  論壇是由深圳特區報和香港商報主辦。
  • 香港代表委員認真準備兩會 聚焦「一帶一路」建設和兩地融合
    新華社香港2月24日電(記者周雪婷)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連日來積極討論和準備將向大會提交的議案、提案和建議。港區代表委員表示,將在出席會議期間積極反映香港市民的關注和訴求,促進香港與內地的交流合作,提升香港競爭力,也為國家發展貢獻心力。
  • 航空工業代表委員「雲」建言:設立「國家航空日」
    來自全國各地、不同崗位的航空工業出席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紛紛「雲」建言,籲請設立「國家航空日」,助力航空強國建設。2017年起,航空工業代表委員連續3年通過全國「兩會」建言呼籲設立「中國航空日」。
  • 代表委員:打造香港-佛山1小時經濟圈
    昨日,來自香港的市政協委員、東瀛遊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禤國全,對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造香港-佛山1小時經濟圈的內容滿懷期待,頻頻點讚:「相信佛山提出開通佛山西站至香港的高鐵線路,構建香港-佛山1小時經濟圈,對於兩地都是有利的。」
  • 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生態」成高頻詞 代表委員建言獻策助力生態...
    在四川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省長尹力代表省人民政府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2019年四川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建設有了新成效,今年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四川要完成國家下達的任務。在這份沉甸甸的報告中,出現了很多有分量的關鍵詞,「生態」成為高頻詞,一共出現了23次,「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被安排為2020年的重點工作,圍繞事關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題」,如何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代表委員們建真言
  • 政協委員建言深圳香港共建「科創雙中心」,探索科研自由港
    近日正值深圳兩會,圍繞深圳如何發揮核心引擎作用,如何在科技創新上與香港等其他城市合作聯動,一些政協委員紛紛建言獻策。有委員認為,香港在科技創新上是深圳重要的合作夥伴,深圳高科技企業可以借鑑香港的平臺和資源走出去;有委員提議,深圳應和香港攜手共建 「科創雙中心」,建議探索實行「科研自由港」政策。
  • 微協商 | 「隔空」建言,靜安政協委員為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
    微協商 | 「隔空」建言,靜安政協委員為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踴躍支招 2020-09-18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水波委員:以專業和專注為建言獻策保駕護航
    內容提要:他是深耕專業領域的嚴謹學者,也是竭忠履職的政協委員,連續三年,他的提案持續聚焦「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領域,只為「每做一件事,就做細做好」,「每提出一件提案,就力爭真正可操作、有實效」。代表委員履職故事天津北方網訊:他是深耕專業領域的嚴謹學者,也是竭忠履職的政協委員,連續三年,他的提案持續聚焦「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領域,只為「每做一件事,就做細做好」,「每提出一件提案,就力爭真正可操作、有實效」。
  • 紅視頻·直擊香港丨在港湖南省政協委員廖錦興:希望搭建兩地青年...
    紅網時刻前方報導組 香港報導「修例風波」過去半年之久,對香港來講,每一個部分都受到了影響,包括不同年紀、不同階層的人。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在港湖南省政協委員廖錦興一直都比較關注青年的發展,他認為,其實有很多政策都能推動香港年輕人創業,加大對年輕人的幫助,不管是粵港澳大灣區,還是國家的「一帶一路」,都可以讓他們走出去,到不同的地方發揮自己。廖錦興也希望,政府能夠更多地在創新、創意、設計方面來引導年輕人,投放多一點資源到年輕人可以做得好的地方。
  • 代表委員建言東北振興:要引「金鳳凰」,先種「梧桐樹」
    資料圖 大興安嶺林區「浴火涅槃」 為東北振興積勢蓄力。中新社記者 關衛宏(通訊員) 攝  (兩會綜述)代表委員建言東北振興:要引「金鳳凰」,先種「梧桐樹」  中新社北京3月13日電 (畢彤彤)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要求,紮實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落實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舉措。
  • 觀山湖區代表委員走進《融媒會客廳》為全區美好明天建言獻策
    5月18日,觀山湖區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帶上各自對「兩會」的議案、提案及意見、建議,走進該區融媒體中心「兩會」特別節目《融媒會客廳》,通過與主持人面對面談話的方式,為觀山湖區更加美好的明天建言獻策。同時作為老年群眾的代表,她提出自己對當今社會老年人現狀的理解和建議。區人大代表楊朝群:隨著我們國家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齡化越來越嚴重,老人,在許多人眼裡已經不再重要,甚至成為了負擔。但是,很多老人他們雖然老了,卻還為社會做著無私的貢獻。通過觀山湖區人大二屆五次會議的召開,我期待社會都來關愛老人,讓更多的老人走出家門,擺脫孤獨,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 代表委員熱議金華山旅遊經濟區管委會工作報告
    2019-02-17 00:1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胡敏霞 朱慧敏 陳俊2月16日,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討論審議了金華山旅遊經濟區管委會工作報告。會場內氣氛熱烈,代表委員們紛紛踴躍發言,積極建言獻策,他們一致認為,今年的金華山旅遊經濟區管委會工作報告系統全面、求真務實、條理清晰、目標明確,報告內容催人奮進。「報告中提到的2018年金華山旅遊經濟區所做的民生實事,我感到很欣喜。」
  • 香港兩會代表委員乘坐南航A380首航航班進京
    2012年3月2日, 南航在香港機場舉行首航儀式,慶祝中國第三架 A380正式開通北京-香港往返航線,這是A380執行的首條地區航線。當天,十餘名香港兩會代表委員一同乘坐A380首航航班,赴北京參加兩會。   據悉,第三架A380於2月29日在法國土魯斯正式交付南航,3月1日飛抵北京。
  • 2020全國兩會 || 汽車界代表委員建言獻策大集合(二)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以下簡稱「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汽車界的代表委員們將聚焦產業實際,認真履職盡責,積極建言獻策。《中國汽車報》推出「汽車界代表委員建言獻策大集合」系列報導,今日繼續為您呈現全國兩會代表委員關於汽車的議案、提案和建議。
  • 委員建言上海公路建設:郊區道路規劃建設要有前瞻性
    委員建言上海公路建設:郊區道路規劃建設要有前瞻性 2020-06-12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基層代表委員議國是】白水清委員:文化先行 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編者按:人民代表代表人民,政協委員協商於民。在全國兩會報導現場,小青尤其關注那些來自基層的代表委員,特別是工人、農民和專業技術人員,了解他們參與經濟社會建設的實踐經驗和感受,記錄他們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建言獻策的莊嚴時刻,傳播他們源自基層群眾、發自人民內心的聲音。
  • 代表委員:別讓社保姓「城」姓「鄉」
    代表委員:別讓社保姓「城」姓「鄉」 【字體:大 中 小】   代表委員聚焦城鄉社保一體化
  • 香港委員呼籲增進香港與內地文化融和 擬聯合提案
    中新社北京3月3日電 題:香港委員呼籲增進香港與內地文化融和 擬聯合提案  中新社記者 楊強 尹海明  內地人士與香港民眾因文化差異所引發的一些磨擦最近廣受關注。如何融合香港和內地文化,成為參加本次兩會港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最關注的議題之一。
  • 代表委員積極發聲 ​情系鶴山深思考 建言獻策促發展
    聚焦經濟發展、社會治理、民生實事……代表委員積極發聲情系鶴山深思考 建言獻策促發展鶴山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認真看鶴山市政府工作報告。
  • 賀州迎來「兩會時間」 代表委員陸續報到
    在賀州國際酒店、金港酒店、日月恆酒店等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駐地 前來報到的代表、委員們 在完成報到程序後 不少代表、委員們顧不上休息 有的開始翻閱手中的會議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