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客家美食被低估了!

2020-12-12 深圳共青團

本文轉載自:深圳達人說(ID:szdrs0755)

粵菜,主要由

廣府菜、客家菜、潮州菜

三種各具特色的地方風味組成

廣府美食被不少外地遊客熟知

潮汕美食

也是很多人的「心頭好」

客家美食

有時卻會被大家忽略

有些人還有疑問

客家不是大多在福建廣西嗎?

客家菜就是釀豆腐嗎?

其實,客家菜如同客家話一樣古老,在粵菜的三大流派中,可謂是最原始的廣東「土」菜。

廣東的客家,主要分布在梅州河源惠州韶關深圳龍崗等地。

最主要,客家美食可不只有「釀」菜~

如果說在廣東

廣府美食是文化,潮汕美食是紀錄片

那「土得掉渣」的客家菜

就像媽媽親手做出來的食物

是生活

客家味,傳承著客家魂

客家人的祖先來自中原,經過多次大遷徙,最終在南方落腳。

因為身處異鄉,他們因地制宜:

一方面秉承祖居地傳統,另一方面又容納了遷徙所到之地的美食精華,以極強的環境適應能力造就了極具特色的客家飲食文化。

▲ 鹽焗雞 圖/攝圖網@david

客家美食,心頭上的鄉愁

▲▲▲

說到客家菜,不得不提到一個字——

釀菜,是客家菜中特有的做法,通常是用葷菜作為餡料填入素菜裡,講究葷素搭配的原汁原味。

圖/cegoh

客家釀豆腐是客家名菜之一。

傳說釀豆腐源於北方的餃子,因嶺南地方少麥,客家移民便以豆腐替代麵粉,將肉餡塞入豆腐中,猶如麵粉裹著肉餡。

▲客家釀豆腐 圖/攝圖網@竹林惜月

製作釀豆腐,就是往豆腐裡填入醃製過的餡料,再將釀好的豆腐過油煎,吃的時候,外面的豆腐脆脆的,裡面卻很嫩滑,再加上鮮美的釀餡,讓人愛不釋口。

漂泊在他鄉的客家人,吃上一口釀豆腐,親切得就像回到了家。

而釀的做法,也能延伸到茄子、苦瓜上,再加上釀豆腐,這三道釀菜一起被稱為「煎釀三寶」。

不過「釀」這個字的最高境界,大概表現在惠州的一道名菜中,那就是「釀春」。

「釀春」是指在生蛋中加入肉餡,這道菜曾經登上了央視的《中國味道》欄目。

在惠州話中,「春」與「蛋」同音,釀春即是釀蛋,主要是孩子生日時加的一道菜,平時不太常見。

釀春一般選用鴨蛋,先把生鴨蛋整隻打入碗中,然後用筷子輕輕挑開蛋黃上的層皮,慢慢將肉餡釀入整個蛋黃的中間。

除此之外,還有釀蓮藕、釀青椒、釀香菇……

可以說,客家人是看見什麼釀什麼!

此外,客家人還喜歡鹹菜、梅菜等鹽漬食品。

不得不說的就是梅菜扣肉,也稱鹹燒白,這是一道肥而不膩的下飯菜。

扣肉顏色醬紅鮮亮,看似油膩的肥肉,實則滑溜醇香。五花肉裡帶著梅菜的清香,梅菜吸收了油脂,又不會有流油的肥膩感。

圖/攝圖網@夏花

而其中的靈魂梅菜,就是廣東惠州的客家特產,以鮮梅菜為原料經醃製後再脫鹽等工藝製成,被譽為嶺南三大名菜之一,歷史上還曾作為宮廷食品,被稱為"惠州貢菜"。

圖/攝圖網@崇極技術楊

「鹹菜」的另一代表,就是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鹽焗雞了,以鹽焗雞為代表的東江菜,屬於客家菜裡的水系流派。

鹽焗雞有手撕切塊兩種處理方法——傳統客家人愛手撕,這樣能避免雞肉纖維遭到破壞;而斬塊的鹽焗雞連肉帶骨,吃起來更香。

一般酒店會奉上一碟用雞油和沙姜粉混合的鹹味蘸料,香得你能多吃兩缽米飯;若是到了梅州街邊的鹽焗雞小店,店家還賣你一碗雞湯粉。吃雞肉,嚼雞雜,吸米線,喝雞湯,印證了客家人喜好「肥、鹹、熟、香」的飲食特點。

說到雞,不能遺忘的還有客家豬肚雞,這可是秋冬時節最暖心暖胃的存在。

豬肚雞又名「鳳凰投胎」,是客家地區酒席必備的餐前用湯,湯裡有濃鬱的藥材味和胡椒香氣,一口下肚,瞬間就能振奮食慾。

除此之外還有客家三杯雞,「三杯」的含義是因為用料中有「醬油、食油、米酒各一杯」。

後來,客家人將三杯雞帶到臺灣,用黑麻油(或香油)代替豬油,同時加入羅勒(九層塔)提升香氣,從而成為了當地的一道經典名菜,享譽世界。

客家人淳樸暖心,同時他們也熱情好客,以擂茶待客更是傳統的普遍禮節,無論是婚嫁喜慶,還是親朋好友來訪,都會請喝擂茶

擂茶又叫「鹹茶」、「鹽茶」,流行於廣東潮汕、揭西等地。

這種茶的精髓在於一個「擂」字,也就是研磨,就是把茶葉、芝麻、花生等原料放進擂缽裡,研磨搗爛成糊狀後再衝開水喝。

簡單樸實的客家人,最擅長將簡單的美食變得更加美味。

一碗顏色金黃、味道爽口香滑的梅州醃面,雖是普通的撈麵,但加上蔥花或芝麻,和豬油熱拌,讓人回味無窮。

圖/icybutterfly

再加一份豬肉、豬肝、豬粉腸、枸札葉煮成的「三及第湯」,加入幾滴酒糟,一面一湯,便是客家人的傳統早餐。

何為三及第?因為在科舉取士時代,狀元、榜眼、探花為殿試頭三名,合稱三及第,後人就把用豬肉、豬肝、豬粉腸三種豬內臟比作三及第,這也象徵著客家人奮發圖強,耕讀傳家。

客家人愛吃捶丸,也就是肉丸,客家人取「丸」與「圓」同音,寓意團圓、圓滿。

像大家熟知的牛肉丸,很多人以為是潮州菜,但其實是正宗客家菜。

圖/攝圖網@大力金剛

其中豬肉丸、牛肉丸、牛筋丸被成為客家三大丸。

剛做好的豬肉丸、牛肉丸或牛筋丸,混一起煮湯,灑上少許香菜、蔥花、胡椒粉等調料,就能做成一碗鮮美爽口的三丸湯

客家人心靈手巧,想像力豐富,就是芋頭、南瓜、蘿蔔也能刷成絲,加上薯粉、花生和調味料,做成圓絲形的芋丸、南瓜丸

客家生冷美食不多,但是少數中的經典——客家魚生,只要是吃過的人,就一定忘不了它的鮮美。

尤為出名的是梅州五華縣魚生河源龍川縣龍母魚生

▲ 用竹簍裝盛的五華魚生,吃之前先浸醋。圖/cctv《每日農經》

客家魚生鮮滑爽口、脆嫩清香,吃起來非常過癮,是高濃度白酒的絕佳下酒菜。白酒和辣醬的雙重刺激,更適合在冬天食用。

客家人會做吃的,客家人也講究吃的,娘酒雞具有暖身、驅寒、補血之功效,所以客家人對它頗為鍾愛。

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粄」

▲▲▲

客家美食不得不說的,還有「粄」(bǎn)

「粄」是客家人用來稱呼米製品的專有名詞,類似於閩語中的「粿」,「粄」在客家人心中的地位,就像「粿」在潮汕人心中的地位。

▲ 豐順捆粄

客家稱為「粄」的食品非常多,常見的有「蘿蔔粄」「艾粄」「捆粄」「紅粄」「發粄」「甜粄」「粄條湯」「炒粄」......

▲客家年糕甜粄 圖/攝圖網@竹林惜月

老鼠粄

流行於大埔縣西河鎮的客家小食「老鼠粄」也是其一,可別以為這道小食跟真正的老鼠有什麼聯繫,其實只是因為長長的米粉外形特別像老鼠尾巴,因而得名。

憶子粄

憶子粄是廣東省大埔縣傳統的特色風味小吃之一,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捆粄

捆粄的餡料很豐富,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加入不同的肉餡,變換出不同的口味。

黃粄

黃粄的食法很多,可以釀、蒸、煮、煎、炒,還可以切片曬乾,暑天時,用來煲糖或煲鹹蛋,清涼解暑。

簸箕粄

簸箕粄又名"卷粄",細嫩可口,多食不膩。

而且客家人做「粄」通常是有時令之分的,例如過年蒸甜粄,清明做艾粄,冬至做蘿蔔粄等,每過每一個節日都有自己的儀式感。

甜粄

又稱大籠粄,是客家地區的年糕,每逢過年,客家人大多都有「蒸甜粄」的習俗,還有「不蒸甜粄不過年,沒有甜粄不成禮」的說法。

艾粄

也叫清明粄,與江浙地帶的「青團」有異曲同工之處,艾粄有甜鹹之分,主要是餡料的不一樣。

仙人粄

是仙人草熬成的,農曆入伏吃"仙人粄"(仙人凍)是客家人的習俗,據說這天吃了"仙人粄",整個盛夏都不會長痱子。

蘿蔔粄

蘿蔔粄形如放大版的餃子,可蒸可煎,也可煮湯吃,是最具客家風味的冬至食品。

除此之外,

還有味酵粄

碗粄

筍粄

薯粄

釀粄

細粄

煎粄

發粄

客家風味,三天三夜吃不完

客家美食可分為兩大類:一為客家菜餚,另一為客家小吃。

其中客家小吃就地取材,具有獨特的風味。

▲大盆菜

山水豆腐花

山水豆腐花細嫩爽滑,清香可口,營養豐富,稠稀恰如其分,口感更是柔滑細膩,入口即溶。

松源豆乾

豆腐乾是松源的土特產之一,主要有五香豆腐乾和原味豆腐乾兩種。

魚頭煮粉

是客家飲食文化的特色之一,雪白香濃的湯,配上煎得剛好的魚頭,再加上煮得入味的米粉,滿足!

魚散粉

魚散粉,是松口鎮的特色風味小炒,其特有的魚肉香味和酒糟香味使得它格外受歡迎。

炸腐卷

炸腐卷是梅州特色,製作過程工序較為複雜,但美味獨特,是新年期間客家人家家戶戶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梅縣鹽焗雞

梅縣的鹽焗雞也是極具特色的客家風味,也是很棒的閒時零食,啃雞爪,啃雞翅,客家人最喜歡這樣度過悠閒的下午時光。

鴨松羹

鴨松羹是甜品小吃,是最傳統、最古老的一種客家小吃,鴨松羹製作原料為純淨潔白的澱粉、紅糖、豬油、生薑及陳皮碎末。

客家娘酒

色澤紅褐,清香四溢,入口綿柔,是名副其實的古老佳釀。

煎春角

魚燜飯

企爐餅

炸肉丸

姜糟燜狗爪豆

鹹菜炒豬腸

算盤子

勺子粉

開鍋肉丸

客家美食

是客家人心領神會的暗號

出門在外的人

吃到客家味

就像回了趟家

客家美食

更是廣東美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些客家風味

客家人記得

我們也記得

編輯:團團;核校:郭小花

素材來源:本文已獲授權,如需轉載請聯繫深圳達人說。

推薦閱讀「熬夜變笨」終於被科學證實:你的身體正狠狠報復你!狗狗,是如何理解死亡的謝謝你,曾來過

涯系客家人,愛食客家菜▼

相關焦點

  • 在廣東,客家美食嚴重被低估!
    其中,廣府美食最先被眾人熟知,而潮汕美食則是近些年的「新起之秀」。反而客家美食,總是容易被大家忽略,甚至還經常會有疑問~廣東還有客家美食嗎?客家不是在福建廣西嗎?客家菜就是釀豆腐吧?其實,客家菜又稱東江菜,如同客家話一樣古老,在粵菜的三大流派中,可謂是最原始的廣東「土」菜。
  • 在廣東,被嚴重低估的客家美食
    在廣東,廣府菜一直是粵菜的代表,讓人們幾乎忘記了還有客家菜和潮汕菜。其實,粵菜一直都是由這三大菜系組成的。這三大菜系風味互相關聯,又各具特色,構成粵菜選料廣博奇雜精細,口感講究爽脆嫩滑,調味偏重清鮮鑊氣,並以鮮美為最高境界的南國風味特色。客家菜作為粵菜菜系之一,又稱為東江菜,按地域可分為東江派和興梅派。
  • 在廣東,飯桌上的客家菜被嚴重低估了...
    在廣東,粵菜一直以廣府菜、潮州菜和客家菜三足鼎立其中廣府美食最先被眾人熟知客家美食卻總是被大家忽略甚至還經常會有疑問廣東還有客家美食嗎客家菜就是釀豆腐吧廣東的客家主要分布在梅州、河源惠州、韶關、深圳龍崗等地最主要,客家美食可不只有「釀」菜
  • 被低估的客家美食,你知道多少?
    在廣東,粵菜一直以廣府菜、潮州菜和客家菜三足鼎立其中廣府美食最先被眾人熟知潮汕美食則是近些年的「新起之秀」客家美食卻總是被大家忽略甚至還經常會有疑問廣東還有客家美食嗎客家菜就是釀豆腐吧廣東的客家主要分布在梅州、河源惠州、韶關、深圳龍崗等地最主要,客家美食可不只有「釀」菜
  • 在廣東裡,惠東人飯桌上的客家菜被嚴重的低估了...
    而其中的靈魂梅菜,則是廣東惠州客家特產,以鮮梅菜為原料經醃製後再脫鹽等工藝製成,被譽為嶺南三大名菜之一,歷史上還曾作為宮廷食品而被稱為"惠州貢菜"。圖/攝圖網@崇極技術楊「鹹菜」的另一代表,就是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鹽焗雞了,以鹽焗雞為代表的東江菜,屬於客家菜裡的水系流派。
  • 廣東一座有名的客家城市,大部分人是說客家話,是廣東客家大本營
    廣東是中國客家人最多的省份之一,客家人口超過2500萬,客家人在廣東分布是比較廣的,大部分城市都有客家人,不過,主要分布在廣東梅州、河源、惠州、韶關一帶。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就連移民城市深圳的原住民也是客家人,現在客家人也多,當然,肯定不是最多,廣東客家人最多的城市是梅州。
  • 廣東客家自駕美食之旅
    翁源是閩粵贛客家大本營的組成部分,有著濃厚獨特的客家文化。地形以山地和盆地為主。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河流以北江支流翁江及其支流為主。煤、鐵、鉛、鋅、鎢等礦產資源豐富。風景名勝有東華山、水龍宮、仙獅洞、書堂石、湖心壩客家群樓和葸茅嶺八卦圍等。農作物以水稻、蔬菜、甘蔗、花生、大豆為主。三華李、六裡柑、九仙桃等水果久負盛名,是「中國三華李之鄉」、「中國九仙桃之鄉」、「中國蘭花之鄉」。
  • 廣東客家之東江流派,餐桌上常見的美食,睹物思鄉
    客家圍屋廣東客家人依據當地的自然氣候和地理位置,製作出了大量的客家美食。我們稱之為「客家菜」。客家菜如同客家語一樣古老,是中華飲食文化重要組成部分 。廣東客家菜就地域劃分,有梅州流派、東江流派、北江流派。那麼廣東客家之東江流派,餐桌上常見的美食,有哪些呢?
  • 客家美食知多少?你吃過哪些特色客家美食?
    客家美食在廣東地區主要分布在梅州,河源,韶關,惠州這幾個城市為主,與粵菜,潮汕菜並稱為廣東的三大菜系!客家美食之釀豆腐釀豆腐算是客家菜中比較經典的一道客家美食之粉蒸大肉用炒過的大米榨成粉末蒸大塊五花肉客家美食之煎釀三寶
  • 探訪廣東梅州傳統經典美食,傳統美食承載了客家人數十載的傳承
    廣東梅州是客家人的聚居區,梅州以客家菜為主,客家菜以口味醇重、火候老到著稱,客家菜其製作過程工序較為複雜,味道美味及獨特,受到廣大食客們的喜愛,在梅州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經典美食,這些美食都是流傳已久,深受當地人們的喜愛,經典美食承載了客家人數十載的傳承,一代傳承一代下來的經典美食,今天帶大家去探訪廣東梅州傳統經典美食
  • 廣東客家大盆菜
    廣東地區美食向來給人一種十分清淡的感覺,其實這一點也是未必的,廣東有些地方也是吃辣的只是口味沒那麼重而已在逢年過節的酒席上,工廠年會或者是親人喜事上的聚餐,直接用盆菜酒席來宴客,這種場景熱鬧非凡,也代表了來年生意紅紅火火,酒席上的大盆菜在冬天最適合熱氣騰騰做一盆朋友圍在一起吃
  • 捆粄、醃面、鹽焗雞、擂茶……客家美食被低估太久了!
    吃慣了粵菜和潮汕菜,最近偶然嘗試到的客家美食,忽地讓我上了頭。  都知道客家是唯一一個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在飲食文化上有自己的特色,口感相對偏重肥、鹹和熟,和我們日常清淡偏鹹甜的粵菜不一樣。
  • 美食推薦|客家碌鵝
    到了9月,鵝就對於廣東人有著非一般吸引力 ,每個廣東人對鵝都有獨特的烹飪理解,以來體現對這種食材的喜愛。客家人的客家碌鵝,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客家碌鵝是廣東省東莞市的傳統特色小吃之一,屬於粵菜系,該菜品是不折不扣的東莞山鄉菜。
  • 廣東客家自駕美食之旅|汕頭|河源|客家人|自駕|廣東|南雄市
    翁源是閩粵贛客家大本營的組成部分,有著濃厚獨特的客家文化。地形以山地和盆地為主。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河流以北江支流翁江及其支流為主。煤、鐵、鉛、鋅、鎢等礦產資源豐富。風景名勝有東華山、水龍宮、仙獅洞、書堂石、湖心壩客家群樓和葸茅嶺八卦圍等。農作物以水稻、蔬菜、甘蔗、花生、大豆為主。三華李、六裡柑、九仙桃等水果久負盛名,是「中國三華李之鄉」、「中國九仙桃之鄉」、「中國蘭花之鄉」。
  • 客家美食
    水蒸雞選用家養或在山上用蟲草穀物群養的雞,整隻放在鍋裡用水蒸熟,用手撕或切成六大塊趁熱吃,十分鮮甜滑嫩。另據資料介紹,這種用土法飼養的雞比用精飼料養的其含胺基酸要高出10餘倍,可見基營養價值極高。3美食文化編輯客家飲食文化根在中原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種說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說和客家混血說。客家中原說認
  • 捆粄、醃面、鹽焗雞、擂茶...客家美食被低估太久了!
    吃慣了粵菜和潮汕菜,最近偶然嘗試到的客家美食,忽地讓我上了頭。客家擂茶是傳統的食俗,以擂茶待客更是傳統的禮節,無論是婚嫁喜慶,還是親朋好友來訪,來到了就會請喝擂茶。客家的菜式一直是以突出主料為主,這份客家土豬湯也一樣,僅僅用豬肉為主料熬製。
  • 舌尖上的客家美食,一道道客家味
    我的家鄉在客家,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說起家鄉的美食那可是讓人數不勝數啊,每一道菜都是一個特色,都是一道經典那味道可是讚不絕口的,讓人忍不住流口水......早茶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我們廣東文化也源遠流長。廣東人喝早茶的習慣,更是廣東傳統文化中最為璀璨的一顆明星,這種傳統文化隨著廣東經濟的迅速發展不但沒有消失的跡象,反而越來越成為廣東人休閒生活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這一客家美食,綜合了中原地帶和廣東嶺南文化的特色,很有風味
    廣東的菜品實在多得很,在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特色,今天小編帶大家探一探客家得文化。對於廣東的客家文化,小編先跟大家簡單談一談歷史吧,其實在最初的時候,客家並不是廣東的原住居民,他們以前是生活在中原地區的,後來因為戰亂的一些原因,就有一部分人從中原地方遷徙到了南方,生活在廣東的北方一帶。在廣東,大部分正宗的當地居民都是說粵語的,但是在廣東北方那一帶,比如梅州,河源那一帶,說的是客家話。
  • 盤點廣東美食廣州菜客家菜潮汕菜,你吃過幾樣?
    廣東,最大的特點全國人民都知道的特點,會吃,敢吃,能吃,把「吃」已經練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那麼,在廣東的美食究竟有多少?分為幾種?主要口味是? 其實在廣東有分為三大民系,也就有三大文化,我們要說的就是飲食文化。
  • 廣東最美小縣城,隱匿大山卻人才輩出,號稱「客家鄉野美食天堂」
    經濟發達的廣東,其實並非全是高樓大廈、工廠商埠,這裡也有原生態的山區,青山綠水會讓人豁然心亮,清新如水,恍然如夢,遍及之處,全然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般的勝境。但這裡人傑地靈,民風淳樸,山清水秀,有著「客家的香格裡拉」之美譽。這裡就是梅州市大埔縣,自然生態環境絕佳,歷史人文底蘊深厚,擁有濃鬱的客家民俗風情和優美的鄉村田園風光,素有「華僑之鄉、文化之鄉、陶瓷之鄉、名茶之鄉」之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