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可出國?專家給出最新判斷

2020-12-23 澎湃新聞

何時可出國?專家給出最新判斷

2020-10-11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推薦閱讀

點擊文字可直接跳轉閱讀↑↑↑

今年國慶中秋8天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同比恢復79%,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恢復了接近七成。

這個黃金周成了一次絕對的防疫「大考」,成績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接下來該做些什麼?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為您解讀。

中國是否經受住了這次防疫「大考」?10天後可作判定

吳尊友表示,黃金周是對疫情防控的一次「大考」。「假期前,我們曾作過初步判斷,在國內老百姓接觸的環境中基本沒有病毒,遇到無症狀感染者的概率也極低,因此出現疫情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且,各地都在落實常態化防控的措施,為假期保駕護航。

吳尊友說:「我每天都在關注疫情報告,基本上可判定我們經受住了『大考』。」但他也表示,新冠肺炎是有潛伏期的,還要再觀察10天左右才可以作最後的判定。

學校可考慮逐步放開

吳尊友表示,從傳染病管控的角度來看,各個學校、各個城市實施管控、謹慎對待是應該的。根據疫情形勢和實踐經驗,「逐步放開」是安全的,各個學校可以考慮逐步放開、回歸正常秩序。

文娛場所人流恢復要循序漸進

疫情期間,很多行業受到巨大衝擊,其中就包括電影行業、文化演出市場。好消息是,在75%售票率的情況下,國慶假期的票房卻超過39.2億元,創了國慶檔影史第二的成績。那麼再隔一段時間,上座率是否可以恢復到100%?

吳尊友表示,隨著我們疫情控制持續向好,風險會更低,安全係數更大,可以考慮從75%到90%,到100%,循序漸進放開。

要把防疫經驗轉換為防疫措施

吳尊友表示,從年初到現在,9個多月的防控中,「我們不斷吸取了防控經驗,並把這些經驗轉化成新的防控措施」,從而及時發現疫情,及時把疫情控制在萌芽中。

他舉例稱,從北京新發地的疫情中我們認識到冷凍產品可能會造成疫情,通過宣傳、交流海產品產業及冷凍食品產業防疫工作的經驗,讓之後大連等城市更快地發現疫情,控制疫情。

航線恢復,如何應對輸入病例增多的情況?

隨著國際航班的通航頻次增多,輸入病例幾乎每天都有,未來又該如何應對防控?

吳尊友認為,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措施的落實,防控輸入病例已成為日常工作。「只要我們在航線逐步恢復後,控制好輸入病例的數量,問題就不大。」

出國要視情況而定

有的國家已準備開放對中國的旅遊籤證,越來越多網友關注何時能出國。吳尊友認為,出國要視情況而定,為上學或是工作而出國可能是必要的。

而對於旅行,吳尊友則表示:「也是可以的。」但他也強調,出國旅行一定要接受目的地國家的防控要求,旅行回來後也要能夠接受中國「7+7」的隔離措施。

談防疫感受,吳尊友有三點想說

中國的疫情防控效果顯著。

全球疫情狀況不容樂觀,這提醒我們疫情防控難度確實很大。

我們要珍惜目前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為了這個局面,更要堅持防控常態化措施的落實。

嚴防,不鬆懈!

來源:新聞聯播、人民網

原標題:《何時可出國?專家給出最新判斷》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吳尊友給出最新判斷
    《新聞1+1》連線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解讀。10天後可作判定吳尊友表示,黃金周是對疫情防控的一次「大考」。「假期前,我們曾作過初步判斷,在國內老百姓接觸的環境中基本沒有病毒,遇到無症狀感染者的概率也極低,因此出現疫情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且,各地都在落實常態化防控的措施,為假期保駕護航。
  • 吳尊友給出最新判斷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為您解讀。中國是否經受住了這次防疫「大考」?10天後可作判定吳尊友表示,黃金周是對疫情防控的一次「大考」。「假期前,我們曾作過初步判斷,在國內老百姓接觸的環境中基本沒有病毒,遇到無症狀感染者的概率也極低,因此出現疫情的可能性非常小。」
  • 吳尊友給出最新判斷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為大家解讀。「假期前,我們曾作過初步判斷,在國內老百姓接觸的環境中基本沒有病毒,遇到無症狀感染者的概率也極低,因此出現疫情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且,各地都在落實常態化防控的措施,為假期保駕護航。吳尊友說:「我每天都在關注疫情報告,基本上可判定我們經受住了『大考』。」但他也表示,新冠肺炎是有潛伏期的,還要再觀察10天左右才可以作最後的判定。
  • 吳尊友給出最新判斷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為您解讀。中國是否經受住了這次防疫「大考」?10天後可作判定吳尊友表示,黃金周是對疫情防控的一次「大考」。「假期前,我們曾作過初步判斷,在國內老百姓接觸的環境中基本沒有病毒,遇到無症狀感染者的概率也極低,因此出現疫情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且,各地都在落實常態化防控的措施,為假期保駕護航。
  • 美國疫情何時出現拐點?張文宏做出最新判斷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美國疫情何時出現拐點?張文宏做出最新判斷北京時間3月26日21時,中國駐美國大使館邀請張文宏教授在線解答留學生、華僑華人抗疫問題。美國最快10天至14天可出現拐點美國何時才能出現疫情拐點?張文宏分析,現在美國所有醫學政策背後都站著專業的團隊。各地方疫情為何出現不同呢?美國的特點是美國各個州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政策不同,因此美國各地早期出現不同步,這非常正常。
  • 最新判斷來了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為您解讀。10天後可作判定吳尊友表示,黃金周是對疫情防控的一次「大考」。「假期前,我們曾作過初步判斷,在國內老百姓接觸的環境中基本沒有病毒,遇到無症狀感染者的概率也極低,因此出現疫情的可能性非常小。」
  • 吳尊友最新判斷!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為您解讀。1 中國是否經受住了這次防疫「大考」?10天後可作判定吳尊友表示,黃金周是對疫情防控的一次「大考」。「假期前,我們曾作過初步判斷,在國內老百姓接觸的環境中基本沒有病毒,遇到無症狀感染者的概率也極低,因此出現疫情的可能性非常小。」
  • 吳尊友最新判斷:學校可以考慮逐步放開
    《新聞1+1》連線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解讀。10天後可作判定吳尊友表示,黃金周是對疫情防控的一次「大考」。「假期前,我們曾作過初步判斷,在國內老百姓接觸的環境中基本沒有病毒,遇到無症狀感染者的概率也極低,因此出現疫情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且,各地都在落實常態化防控的措施,為假期保駕護航。
  • 吳尊友最新判斷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為您解讀。1中國是否經受住了這次防疫「大考」?10天後可作判定吳尊友表示,黃金周是對疫情防控的一次「大考」。「假期前,我們曾作過初步判斷,在國內老百姓接觸的環境中基本沒有病毒,遇到無症狀感染者的概率也極低,因此出現疫情的可能性非常小。」
  • 專家最新解讀…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為大家解讀。10天後可作判定吳尊友表示,黃金周是對疫情防控的一次「大考」。「假期前,我們曾作過初步判斷,在國內老百姓接觸的環境中基本沒有病毒,遇到無症狀感染者的概率也極低,因此出現疫情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且,各地都在落實常態化防控的措施,為假期保駕護航。
  • 殲-16和殲-10C都出過國了,最先進的殲-20何時能出國參演?
    於是有網友關心,最先進的殲-20何時能出國參演? 作為目前中國空軍最先進的戰鬥機,殲-20隱身戰機的一舉一動都非常引人注目。如今有關殲-20的各種網絡信息、官方報導都越來越多,殲-20開始「飛入尋常百姓家」,變得不再是那麼遙不可及。這樣一來,外界逐步對其更大膽、更開放地展示自身性能有了更高期待。
  • 最新解讀…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為大家解讀。10天後可作判定吳尊友表示,黃金周是對疫情防控的一次「大考」。「假期前,我們曾作過初步判斷,在國內老百姓接觸的環境中基本沒有病毒,遇到無症狀感染者的概率也極低,因此出現疫情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且,各地都在落實常態化防控的措施,為假期保駕護航。
  • 乖乖女美國留學染上毒癮,出國留學那麼香?鍍金的風氣何時能止
    湖北十堰的李艾,19歲高中畢業被父母送出國留學,可當父母接她回家時,發現她已經染上毒癮並患有愛滋。出國留學有那麼香?鍍金的風氣何時能止?留學生的低齡化勢必導致一些問題事件經過:遠在異國它鄉的李艾,經常在周末感到空虛無聊。別人都去參加各種各種的活動,只有她自己在寢室默默嘆息。
  • 張文宏給出最新判斷
    現在判斷為時過早,但是要為這樣的疫情做準備。 原標題:今年冬天是否會出現第二次疫情?張文宏給出最新判斷 責任編輯:鄭莉莉
  • 鍾南山對話韓國防疫專家,對全球疫情走向有了最新判斷
    今天下午15時,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邀請鍾南山院士與韓國防疫專家李鍾求教授在線交流。鍾南山專門製作了一個題為「抗擊新冠肺炎的中國經驗」的PPT,向韓國朋友介紹中國經驗。鍾南山表示,風險肯定是存在的,但風險不等於是現實。
  • 何時入冬?來聽專家怎麼說→
    上海何時正式入冬?本周,每天的最低溫度都是個位數,天這麼冷,冬天要來了嗎?對此,氣象專家表示↓↓隨著這波冷空氣影響進入收尾階段,今天氣溫略有回升,入冬進程被打斷了,申城的冬天可能還要再等一等。上海今天多云為主,陽光助力升溫,預計白天最高氣溫可達15℃,今天算是近期天氣最好的一天。
  • 如何判斷自行車鏈條何時需要更換?為什麼鏈條需要更換?
    下邊,我們就將對鏈條的磨損原因以及何時更換鏈條進行一下解釋。為什麼鏈條會磨損?老一輩對永久,鳳凰有很深的感情,而且對於當年的自行車,很少會說有鏈條需要更換的情況。如何知道何時需要更換鏈條?看完上邊的影響鏈條壽命的因素後,你應該會明白,為什麼使用裡程不能用來衡量一根鏈條的使用壽命。所以我們就需要一種更加客觀的方法來判斷我們的鏈條是否需要更換。
  • 專家判斷…
    記者請教了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相關專家。相關專家看了視頻後認為,因為沒有拍攝到「鯨魚」頭部清晰圖片,很難辨認到具體種類。他表示「鯨魚個體較大,以噸為單位計重,一般不大可能有這麼多的集群規模,遊泳速度也沒有這麼快,外形上鯨魚一般都噴水孔,初步判斷這些「鯨魚」更像海「豚類」。專家判斷,有可能是瓶鼻海豚。
  • 對於國內疫情,張文宏作出最新判斷!
    11月22日,張文宏醫生發文,對疫情作出最新判斷:對於未來我們充滿信心,對於未來我們不能放鬆警惕。上海新增2例本地確診病例均系此前確診病例的密接者上海市衛健部門最新消息,今天(11月22日)上午,浦東新區衛健委在對此前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排查中發現2例新冠肺炎可疑病例。病例曹某某,男,46歲,系11月20日確診病例吳某某在浦東機場西區貨運站同事。
  • 卡爾加裡疫情尚未控制,加拿大疫情何時到達拐點
    全國疫情何時出現拐點?已經有幾百萬加拿大人待在家中並保持社交距離,現在的問題是: 這種情況何時結束?Ashleigh Tuite是通過數學模型預測傳染病疫情的專家,她也是多倫多大學聯邦資助新冠疫情建模團隊的成員。對於加拿大未來會發生的情況,Tuite沒有給出明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