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0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青年創新一直是時下的熱門話題,在各類IP層出不窮的今天,如何抓住全新的脈絡,讓有志青年發揮才能,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議題。本期「企業創新實踐系列」報導,讓我們一起走進馬克滬,看看他們是如何為青年創新搭建全新的平臺。
上海馬克滬眾創空間管理有限公司
項目名稱
兩岸青年創新同行計劃
申報獎項
2020年度服務創新實踐案例
項目背景
「兩岸青年創新同行計劃」是服務兩岸青年融合合作的平臺,由上海馬克滬眾創空間管理有限公司與中國臺灣青年設計師實踐發展基地共同推出。平臺通過「全產業生態服務」「全商業場景服務」及「全成長孵化服務」三大項融合服務創新的商業模式推動兩岸青年攜手市場開拓,形成融合競爭力,為各類商業場景賦能,實現在滬創新創業落地。
實施過程
「兩岸青年創新同行計劃」以圖像IP創意設計、空間創新設計為核心,融合兩岸設計師、插畫師團隊,實現從前期產業模式創新與團隊融合、中期商業場景項目落地合作、後期持續成長孵化跟蹤的全閉環創新服務。
在空間創新設計領域,打造兩岸融合團隊服務武夷路城市微更新,梳理樣板案例,並舉辦兩岸青年設計師城市微更新分享薈進行示範推廣,與華陽路街道創建」兩岸青年設計師華陽工作室「服務落地實踐。活動獲得圓滿成功,20多家兩岸媒體競相報導,逾30萬名兩岸青年線上參與互動直播,眾多臺灣青年設計師諮詢合作。
在插畫與創意生活設計領域,與長寧區新長寧集團辰聯公司合作舉辦2020亞洲插畫年度大賞。通過展覽、新文創餐飲零售插畫IP商業應用推介沙龍、創意集市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實現產業生態資源上下串聯,商業場景應用體驗推廣,推動兩岸青年以圖像IP為代表的各類文創、賦能商業場景,交流融合,創新創業。
成效啟發
「兩岸青年創新同行計劃」能夠成功,在于堅持了從商業場景本質出發做對臺青創交流。既往的交流無論是活動、會議、展貿,都不如直接放在一個真實可見的商業場景上進行商業落地的探究來得實際,讓兩岸青年見到預期效果。馬克滬作為國家級文化孵化器,在商業孵化上有成熟經驗,保障了兩岸青年商業交流合作的可持續實操性。
「兩岸青年創新同行計劃」能夠獲得武夷路相關資源的呼應支持,是因為其切中了長寧區打造精品街區的戰略規劃,響應了武夷路街區更新的現實需求。同時,該計劃因契合臺灣文化商業創新創業需求而獲得了臺灣青年的熱情響應。平臺將臺灣優良品質的創意餐飲店、奶茶店、文創店以及插畫等IP產業元素融合,充分發揮了臺灣青年在這些領域的優勢和創業意願。
「兩岸青年創新同行計劃」形成了商促展覽、體驗販售、聯名合作、分享直播等多種形式,實現了明星流量、商家案例、平臺社交、場景孵化等多重跨界融合,讓市場用戶看到了一個全生態多場景即時生動的商業項目孵化。另外,微更新設計、視頻直播、現場創繪、集市體驗等多種形式的藝術營造跨界融合,讓體驗性生動性完全有別於以往的招商和項目溝通,獲得了良好社會反響。
猜你喜歡
本文為長寧區融媒體中心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記者:吳友康
原標題:《長寧這家「孵化器」,「孵」出兩岸青年創新創業新天地》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