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秘聞,傳說蘇德戰爭前蘇軍密謀大舉進攻德國——大雷雨計劃

2021-01-20 國史拾遺

眾所眾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點—— 1941年6月22日,這一天納粹德國閃擊蘇聯,著名的「巴巴羅薩計劃」啟動!

而蘇德戰爭初期,蘇聯應對是相當不力的,蘇聯成為二戰傷亡最大,損失最慘重的國家之一,有相當程度都是因為初期應對不當。300萬德軍突襲蘇聯,戰爭剛開始,蘇聯西部66個機場就遭到猛烈轟炸,蘇軍半天之內就損失飛機1,200架,其中800架未及起飛即被毀於機場。戰爭頭18天,蘇聯損失2000列火車的軍火、3000門大炮、2000架飛機、1500輛坦克,30萬名蘇軍被德軍俘虜……

1941年蘇聯損失了70%的工業生產能力,基礎工業產量只有德國及德佔區的33%;1942年蘇聯鋼鐵產量為德國的25%、銅產量和鋁產量為德國的20%、煤炭產量為德國的17%,僅石油產量超過德國。

當然,蘇聯前期表現混亂有很大一部分程度是臨陣指揮的問題,但準備倉促絕對也難辭其咎,那大家可能就好奇:以史達林的能力,他難道沒有察覺到德國的野心嗎?

這不可能,蘇軍前期表現不當的原因有很多啦,比如,蘇聯剛剛經過「大清洗」,國內政治秩序沒有完全恢復;蘇聯方面低估了德軍的冒險程度;蘇聯對於英國不夠信任等。但是,蘇聯絕不是對德國毫無警惕的,事實上蘇聯不僅對德國高度警惕,甚至有一種說法,蘇聯很可能有一個和「巴巴羅薩行動」針鋒相對的行動計劃——「大雷雨計劃」!

2001年出版的《二戰秘密檔案》(俄羅斯學者鮑裡斯·瓦季莫維奇·索科洛夫著,俄語版於2001年出版,中文翻譯版於2005年出版),書裡認為蘇聯方面早就有一個進攻德國的「大雷雨計劃」!

希特勒是個戰爭狂人,但史達林也不是吃素的啊,英法當年搞「綏靖主義」,想禍水東引把戰禍引到蘇聯,然後看著這兩家兩敗俱傷後坐收漁利,結果把自己玩進去了。希特勒在西線苦戰(當時整個西歐只剩下英國憑藉海峽在頑強抵抗),那史達林會不會也有同樣的想法,想讓希特勒和西歐打得兩敗俱傷呢,然後再…?

正是基於這種戰略,1941年3月,蘇聯軍隊最高統帥部制定了「西線擴張戰略計劃」,就是進攻德國(1939年的《蘇德互不侵犯協議》使得蘇聯和德國直接接壤)!原計劃是6月12日進攻,但因為準備不足,一直在推遲…

但史達林和蘇聯其它高層完全沒想到希特勒的瘋狂程度:在西線還沒打出眉目的時候就悍然東侵,這使得蘇軍手足無措…

這是《二戰秘密檔案》中的說法。但是,這個事情是不是真的,至今沒有證實,不過基本判斷可能性不大,因為沒有確鑿的證據,而且根據蘇聯戰前表現,蘇軍不可能有這麼周密的準備。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上先說說看,蘇聯有沒有進攻德國的軍事備案?那肯定是有的,正常的國家都會以鄰國為假想敵設想並制定軍事戰略(連加拿大對美國都有,還有就是著名的美國「彩虹戰爭計劃」),所謂有備無患。問題在於:這究竟是一般的軍事計劃的一部分,還是真的是蘇聯的國家戰略?

這其中有一個非常奇怪的地方。戰爭前夕,蘇聯在西部前線聚集了大量軍隊(這也是戰爭初期蘇軍損失慘重的原因),這麼多部隊,到底是幹嘛的?是用來攻擊的?還是用來防守的?

德國陸軍元帥馮·曼施泰因在其著作《失去的勝利》的分析是:俄軍應該是一種「能應對多種情況」的戰略準備,平時用於防禦,但是一旦「天下有變」,就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西進,但總體上還是守勢,但這同樣對於德國是個極大的威脅。當然,這是德國人的看法,前納粹德國將軍阿爾明·馮·隆的《失去的世界帝國》也這麼說。

其實,這也可以看作是一種開脫,德國人說了:我們也沒那麼「有罪」,只不過是比蘇聯人更早下手罷了,咱們不下手,蘇聯人就會打我們…

不過,即使是按照這個俄羅斯學者所說,這個計劃真的存在,蘇聯的表現也好不到哪裡去。

「即使蘇軍真的搶在敵人前面動手,比如像先前計劃的那樣在6月12日發動進攻,那麼他們所遭受的損失也不會比『巴巴羅薩』計劃實行過程中遭受的損失更小。」——《二戰秘密計劃》

原因在於什麼呢?蘇軍能力太差,而德軍對蘇的戰爭準備則早就進行了,大家看了「大雷雨計劃」的介紹可能已經有點懵了:蘇聯高層準備大舉進攻德國,派了大批部隊進駐西部,然而因為德軍搶先動手,蘇聯沒有準備,所以打得一塌糊塗…

這怎麼聽怎麼怪:哦,你都準備大舉進攻德國了,結果怎麼連本國的防衛戰都打不好呢?對吧?

其實,蘇軍損失慘重更多的還是因為其內部的問題,至於蘇聯有沒有進攻德國的軍事備案,這肯定是有的,但是,蘇聯是不是真的把這個當成國家戰略呢?目前看來可能性還是比較低的。

相關焦點

  • 二戰秘聞,傳說蘇德戰爭前蘇軍密謀大舉進攻德國——大雷雨計劃
    眾所眾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點—— 1941年6月22日,這一天納粹德國閃擊蘇聯,著名的「巴巴羅薩計劃」啟動!而蘇德戰爭初期,蘇聯應對是相當不力的,蘇聯成為二戰傷亡最大,損失最慘重的國家之一,有相當程度都是因為初期應對不當。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為何是蘇德戰爭最大亮點?蘇軍有兩個沒想到
    二戰期間,蘇德戰爭中的史達林格勒戰役算得上一個,這場殲滅德軍保盧斯第6集團軍的戰鬥,不僅是蘇德戰場的轉折點,也成為二戰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戰役。首先,完殲德軍保盧斯第6集團軍,是蘇德戰爭的最大亮點。由於莫斯科戰役以後,史達林和蘇軍統帥部一直把重點放在防守莫斯科方向上,因為德軍雖然在莫斯科戰役失利了,但仍有70個師的重兵在勒熱夫-瑟喬夫卡一線作頑強防禦,而且大有重新進攻莫斯科的勢頭。1942年6月,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突然分成兩個作戰集團,A集團向高加索方向作重點進攻,以搶佔那裡的戰略資源並伺機向南拓展,B集團向史達林格勒進攻作牽製作戰,企圖佔領該城後再迂迴向北對莫斯科形成夾擊態勢。
  • 二戰蘇德戰爭,蘇軍為何沒有殲滅庫爾蘭集團?留著扛木頭
    1944年,盟軍展開了戰略大反攻,在蘇德戰爭東線戰場,蘇軍發動了著名的史達林十次打擊,從北到南把東線德軍全部攆出了國門。可讓人奇怪的是,到44年底45年初,盤踞在波羅的海上的庫爾蘭半島20萬德軍不僅沒有被蘇軍攆走,還成為德軍在波羅的海上的唯一成建制集團,直到蘇德戰爭結束投降。那麼,蘇軍為什麼會保留這支德軍重兵集團不予以殲滅?
  • 籤了互不侵犯條約的蘇德,為何還是爆發戰爭?蘇聯又為何毫無防備
    二戰時期,蘇聯遭到了來自納粹德國的攻擊。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聯合其諸多僕從國對蘇聯發動了攻擊。面對納粹德國的攻擊,蘇軍顯得毫無招架之力,被打的節節敗退。然而如果縱觀二戰史,我們會發現為了這次進攻,納粹德國密謀多時,蘇聯紅軍也有所察覺。但為什麼最終蘇聯紅軍全無防備,被打的損失慘重呢?
  • 二戰,德國為什麼要去打強大的蘇聯?其實只是先下手為強
    二戰期間,蘇德戰爭是德國開展的戰爭中規模最大也是傷亡情況最為慘重的一場戰爭,而也正是因為這一場戰爭的開展,讓德國從一個戰無不勝的法西斯國家慢慢轉變成為不得不分裂而存留的戰敗國。
  • 蘇德戰爭:耗時1418天,傷亡人數超6100萬,堪稱二戰之最
    八年抗日戰爭,是中國人保家衛國的戰爭,是大多數中國人都很熟悉的一場戰爭。 不過今天想寫的,是蘇聯人的「衛國戰爭」,大多數中國人對此並不太熟知,就是「蘇德戰爭」。 二戰所有戰場裡,蘇德戰場是其中規模最宏大、傷亡最慘重、戰況最激烈的一個,沒有之一。
  • 蘇德戰爭前的德國有多強大?總體實力和美國不相上下
    文/寂寞的紅酒1941年6月22日,德國出動550萬大軍分三路全面進攻蘇聯,蘇德戰爭爆發。很多人認為,進攻蘇聯是德國人最大的失誤,德國不應該招惹一個那麼強大的敵人。實際上德國進攻蘇聯是有底氣的,因為蘇德戰爭時的德國非常強大,其總體實力甚至不比美國遜色。那麼蘇德戰爭前的德國有多強大?蘇德戰爭前,德國控制了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挪威,丹麥、南斯拉夫、希臘、法國北部、波蘭大部等國家和地區,國力急劇上升,綜合實力實際上已經超過了美國。
  • 二戰珍貴彩照,德國居民在戰後遭到蘇軍驅逐!
    回顧歷史,守望未來,繼續為大家帶來小編精心整理考據的二戰老照片。這張照片的拍攝時間為1944年7月中旬,地點為東普魯士,德國軍民正在挖掘工事,以應對即將到來的蘇聯進攻,其實在這個時候,就連普通德國人都明白德軍已經沒有辦法抵擋住蘇軍的進攻了,壓抑和絕望的氛圍在彼此之間蔓延,但似乎只有元首還不明白這一點。同樣是一張德國軍民在東普魯士準備工事的照片,已成驚弓之鳥的德國在44年夏天就開始了未雨綢繆。
  • 從諾門罕戰役到衛國戰爭初期,蘇軍戰鬥力為何衰退得如此可怕?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毫無防備的蘇軍一度接連潰敗,一直被德軍推進到莫斯科城下。這段歷史成為二戰中德軍戰鬥力強的充分佐證,看似規模龐大、武器配備先進的蘇軍成了笑柄。要知道,雖然史達林一方面還在迷信《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可靠度,另一方面,他在暗中也在積極策劃入侵甚至佔領德國。
  • 來自芬蘭的復仇:與納粹德國密謀許久的「銀狐」計劃為何破滅?
    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前,蘇聯就同北方鄰居芬蘭之間爆發了一場冬季戰爭,在蘇聯付出慘重代價之後獲得了勝利,並且獲得了芬蘭的卡累利阿以及拉多加湖以北的大片地區。然而芬蘭人一刻不忘收復領土。在這一基礎上,芬蘭人與密謀「巴巴羅薩「計劃的納粹德國一拍即合,兩國決定同時針對蘇聯北方領土出兵。
  • 二戰時,德國的「骷髏師」究竟有多厲害?為何能讓蘇軍談虎色變?
    而在世界戰爭史上,最為慘烈和焦灼的戰場,二戰時蘇德雙方的交戰不得不提。當時的德國有一支訓練有素、意志驚人的精銳裝甲部隊,就是黨衛軍第三「骷髏」師。「骷髏」在西方大多是死神的象徵,這支軍隊也是不懼死亡的,他們曾經在二戰上令蘇聯和盟軍聞風喪膽,其暴行與癲狂也常常臭名昭著。就是在這場著名的德米揚斯克戰役中,兇猛的「骷髏」師直接從150萬的蘇軍中殺出重圍!
  • 二戰莫斯科戰役勝利後,蘇軍為何不發起列寧格勒反攻?因勢而謀
    二戰蘇德戰爭,有4個戰役焦點,第一是列寧格勒保衛戰,牽制了德軍北方集團軍群872天最終解圍;第二是莫斯科戰役,蘇軍打破了德軍閃擊戰不可戰勝的神話;第三是史達林格勒戰役,使蘇德雙方形成戰略相持局面;第4是庫爾斯克戰役,促使蘇軍從戰略防禦向戰略進攻的大反轉。在這4場大的戰役中,唯有列寧格勒戰役在莫斯科保衛戰勝利後,蘇軍有反攻的時機,可史達林為何沒有利用呢?
  • 二戰中的芬蘭:堪稱歐洲的平頭哥,先後和蘇德兩大強國交手
    二戰爆發後,芬蘭先後捲入了蘇芬戰爭和蘇德戰爭,與德國、蘇聯兩大強國先後交手,而且讓對手吃了不少的苦頭,堪稱「歐洲的平頭哥」。1917年2月6日,芬蘭宣布脫離俄國獨立,從此成為了一個獨立國家。儘管蘇聯政府承認了芬蘭的獨立,但他們對芬蘭的獨立一直耿耿於懷,所以蘇聯策動了芬蘭國內布爾什維克進行起義,導致芬蘭陷入了內戰中。
  • 二戰德軍那麼強悍,為什麼還防禦不住蘇軍進攻,簡析德國1944東線
    因此,在本章節,筆者將對1944年的蘇德戰爭形勢做一次簡單的分析及探討,與前幾系列一樣本文還是會將分析重點放在德國所採取的戰略之上。(一) 1944年初蘇德戰場形勢分析當德軍在庫爾斯克地域消耗了她最後一支進攻力量之後,整個德國的戰爭機器便在東方全面轉入了戰略防禦階段。
  • 波譎雲詭的蘇德戰爭
    關於蘇德戰爭的資料,尤其是關於蘇聯的資料,現在市面上不是很多(舉例說明呀,這些年《步兵攻擊》、《失去的勝利》、《閃擊英雄》等書還在出版,而《回憶與思考》、《畢生的事業》這些年都沒有再版,一般只能在舊書市場上翻到)。好多人都不知道蘇德戰爭是怎麼打的。
  • 希特勒為啥必須進攻蘇聯?再晚幾天,300萬蘇軍4萬坦克將踏平德國
    一直都有網友問,在二戰德國為什麼要進攻蘇聯?全力打英國,穩定住歐洲就可以了。為啥偏偏要去招惹蘇聯,結果又變成了兩線作戰。因為,很多網友還不了解,如果在1941年6月,德國不搶先進攻蘇聯,蘇聯就要在1941年秋天進攻德國了。
  • 從二戰開始到蘇德戰爭前,蘇聯侵略了多少國家,超出你想像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二戰正式開始。不過最初的時候,二戰涉及的國家很少,蘇聯和美國這兩個重要的國家都沒有加入。1941年6月22日,德國進攻蘇聯,蘇聯才開始了反法西斯的戰爭。之後在二戰期間,蘇聯為反法西斯做了重大貢獻,也是戰勝國之一。
  • 二戰前蘇聯對德國的入侵沒有防備?你真的想多了
    人們在討論蘇聯為何會被打的潰不成軍的時候,往往把蘇軍的失敗歸結為德國的突襲打了蘇聯一個措手不及,而蘇聯沒有什麼防備,所以吃了大虧,被打的非常狼狽。其實,這種說辭是完全站不住腳的。儘管蘇聯確實被德國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但並非沒有防備。其實蘇聯一直在防備德國,而且把德國當成頭號敵人。
  • 二戰蘇德戰爭,蘇聯為何能迅速恢復戰鬥力?兵力集中單打一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二戰爆發以後,圍繞德國該不該繼續向東擴大戰爭的問題,一直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一些人認為,如果希特勒見好就收,在佔領波蘭和法國等西歐國家以後,把主要精力用在進攻英倫三島上,戰局可能對德國還有利;另外一些人認為,如果德國不進攻蘇聯,史達林也可能要進攻德國,只要希特勒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前不再主動進攻,穩住既有戰線,德國就能獲得戰爭主動權。
  • 二戰蘇德戰爭,史達林為何對巴巴羅薩行動表現沉默?美好願望落空
    雖然德國最終成為戰敗國,但在意識形態與英法是一脈相承的。這不僅是蘇德戰爭的起爆點,也是德國閃擊蘇聯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蘇德籤訂友好條約,是德國承諾的一張空頭支票。無論從哪個角度來分析,《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對蘇聯是利大於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