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他奶CEO鍾廷毅談如何應對內地市場增速放緩:希望抓住新零售機會

2020-12-15 財經網

中國內地營收在維他奶國際的營收中佔比越來越大,但另一方面,增速也在放緩。對這一點,維他奶有限公司總經理鍾廷毅做出了解答。同時,他還回應了維他奶在北方市場布局偏弱的問題。

 

每經記者 金喆    每經編輯 文多    

今年是維他奶國際(00345,HK)成立80周年,在傳統飲料行業,有如此「資歷」的企業屈指可數。一家飲料企業紮根行業80年,必然是一把雙刃劍——好的一面是品牌和產品形象早已在消費者心裡根深蒂固,不好的一面則是巨頭在面對變幻的消費群體和口味時,創新和挑戰的難度都比其他小品牌要大。

維他奶正面臨這樣的挑戰——一方面,中國內地市場變得越來越重要,營收佔比越來越大;但另一方面,內地飲料行業競爭激烈,過去幾年裡公司的內地業務增速在放緩。

站在植物飲料需求井噴的風口,維他奶如何應對?近日,維他奶有限公司總經理鍾廷毅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疫情防控的高峰期正好是傳統的春節和3月旺季,對銷售影響很大,但公司還是在2019/2020財年錄得正增長。隨著疫情防控趨穩,維他奶內地業務從5月恢復正增長,集團管理層也對截至7月份的3個月間的業務持續增長感到滿意,長遠來看,植物蛋白飲料的空間還是很大。

維他奶有限公司總經理鍾廷毅。圖片來源:公司提供

談應對疫情:尋找在途和即飲遇阻後的新機會

6月19日,維他奶公告稱,截至今年3月31日,公司2019/2020財年營收同比下跌4%至72.33億港元,股權持有人應佔溢利同比下跌23%至5.36億港元。原因主要是營運市場受到包括旱災、森林大火、社會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等特殊事件影響。

「中國內地市場增長1個點,這麼多年來還是第一次。」鍾廷毅履職維他奶CEO近兩年來,內地業務在集團總營收中佔比不斷擴大,2019/2020財年已達62%。但另一項數據顯示,同期的中國內地市場經營溢利較上年同期下跌24%(人民幣口徑),主要是因為收入增幅下降、農曆新年經營費用支出龐大。

在2018/2019財年,維他奶在中國內地市場營收增速還是25%,更早的2017/2018財年,則超過30%。由此可見,內地營收增速已出現連續下降。

維他奶國際2019/2020年報(上)與2018/2019年報中內地業務收入情況。

圖片來源:年報截圖

投資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都在觀望,這家具有近百年歷史的傳統飲料龍頭,如何面對增速放緩的難題?

「從長期來講,規模小的增速快,做到這麼大體量必然會增速放緩,還是要看企業是否持續投入、是否對行業有信心。自當下來看,我們在疫情下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經相當不容易。如果沒有疫情,還是會有雙位數增長。」鍾廷毅指出,維他奶5座內地工廠中產能最大的一座位於武漢,疫情暴發後,武漢工廠停工停產,給維他奶在內地產品的正常供應帶來非常大的挑戰。

鍾廷毅還在採訪中多次強調,發生重大災難時,人的安全是第一位。疫情最高峰時,維他奶有900多位同事滯留湖北,公司也及時給員工寄去了防護用品,到目前為止,維他奶在內地無員工感染新冠病毒。

「這個結果挺滿意,武漢工廠停工兩個多月,除產能受到較大影響,供應鏈也面臨很大挑戰。2月~3月全國物流供應鏈沒有恢復,怎麼把貨物運進來、運出去都是問題。」鍾廷毅說,平時武漢工廠的產量佔比很重,而湖北省也是維他奶在內地除廣東外最重要的市場,業績影響比較嚴重,到7月才能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就產能問題,鍾廷毅還介紹,東莞新工廠從8月開始生產,產能將在8~9月間逐步釋放。

對於疫情的影響,他進一步解釋說,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飲料行業的在途消費、即飲消費變少。另外,學校屬於飲料消費頻次較高的區域,而開學時間延後也會影響行業增長。就維他奶而言,一是佔餐飲渠道比重較大的玻璃瓶裝產品業務在疫情下受到影響,二是延遲開學減少了飲料消費。

實際上,維他奶國際行政總裁陸博濤也曾在2018/2019業績會上回應過內地業務淨利潤增速放緩的問題。他指出,中國內地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尤其是豆奶,更多的新品牌進入市場。儘管如此,維他奶和維他兩個品牌在內地市場依然實現了雙位數增長。未來目標是增速稍快於市場水平,同時集團會繼續在品牌認知度等方面加大投入。

陸博濤還在業績會上表示,預計在新的財年收入會持續增長,不過增長速度會更溫和。

對此,鍾廷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果沒有疫情發生,預計中國內地市場本來有雙位數增長,疫情發生後的3月~4月業績受影響比較大,但5月~7月業績的增長比較讓人滿意。好在消費者回家消費飲料的需求提升,營銷團隊很快抓住新零售的機會,彌補線下業務的損失。據統計,疫情以來維他奶在新零售平臺的GMV同比翻倍。每日生鮮平臺數據顯示,自與維他奶啟動直採合作以來,5月份維他奶系列產品在平臺銷量已實現翻倍增長;拼多多自渠道整合後,銷量更是同比增長700%。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談北方市場:希望抓住新零售的機會深耕

在廣東大部分城市,消費者都能輕鬆買到維他奶產品,但這個已經有80年歷史的品牌,直到近幾年才被北方主流城市的消費者熟悉。多年來,維他奶在北方市場布局偏弱,也是外界頗為關注的問題。

目前,維他奶在中國內地市場的產能主要布局在上海、佛山、武漢、深圳四個生產基地,最新的東莞基地預計在下半年投產。根據飲料行業的半徑和物流成本來看,這是否意味著維他奶更側重於南方市場?

鍾廷毅認為,從行業數據來看,南方地區人均飲料使用量是北方地區的數倍,維他奶的產品在南北方市場的消費差距更大,這說明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維他奶在北方市場的現狀與發展階段有關,公司策略是把資源投到最能夠產生效益的地方。「資源有限,維他奶要做好一個地方,再去一個地方。市場是需要耕耘的,如果一下全國鋪,不一定能成功,團隊能力也有建立的過程,我們還是要穩紮穩打。」鍾廷毅說道。

他也談起自己最近從電商數據中觀察到的變化:一是東北地區和北京、天津等城市的銷量增速很快,北方市場基數比較低,很多地方有雙位數甚至三位數增長;二是電商平臺上,南北市場的差距比線下要小。「這個數據還是增強了我們的信心,也為我們線下布局和投入做了指導。」鍾廷毅說。

對維他奶而言,要想在北方市場複製南方市場幾乎不可撼動的「一哥」地位,是很大的挑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植物原料產地差異性,使中國植物蛋白飲料的地域性非常明顯,在傳統品牌裡基本形成了「南有維他、椰樹,北有承德露露、六個核桃,西有唯怡,東有銀鷺」的競爭格局,幾家上市公司的收入來源都有明顯的地域特點。

其中,六個核桃的生產商——養元飲品(603156,SH)2019年年報顯示,其在華東、華中、西南、華北四個區域的銷售佔總營收的93%。公司強調,華南、西北、東北市場有待進一步拓展。

而另一方面,中國的植物蛋白飲料市場整體處在蓬勃發展階段。據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植物蛋白飲料規模達530億元,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植物蛋白飲料市場。

鍾廷毅對植物蛋白飲料的未來市場很有信心。他表示,維他奶很看好內地市場——投資10億元的東莞工廠投產後,維他奶在中國內地的產能將翻倍;而且維他奶的新零售投資回報率很高,其很早就與薇婭、李佳琦做直播,並錄得一晚上10萬箱的銷量——若放在線下渠道,這需要較長時間才可能消化。直播直接觸達消費者,比之前的傳統鏈路觸達更直觀,路徑縮短。消費者線上種草,企業線下再鋪貨。

但鍾廷毅也知道,做網紅單品容易,但做長期的明星產品就很難,維他奶希望做的是後者,是消費者復購力強、產品質量好、有營養和符合消費者口感喜好的產品。他也經常跟團隊成員強調,市場環境好的時候做得好一點都不奇怪,困難的時候跑出來才是厲害的公司。他看好植物蛋白飲料在中國的發展趨勢,希望同行之間互相學習、相互借鑑,百花齊放。「現在中國植物蛋白飲料消費連牛奶消費的1/10都佔不到,對比歐美發達國家也很低,未來的市場還是很大。」鍾廷毅認為。

(編輯:林辰)

關鍵字:

相關焦點

  • 蓄勢待發衝刺藍海市場
    產品、渠道、營銷齊頭並進,這被認為是維他奶霸屏榜首背後的深層次原因,也為其在這次「雙11」大戰中贏得了必勝的籌碼。談到今年「雙11」的戰績,維他奶CEO鍾廷毅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雙11」是一年一次的品牌銷售的制高點,更是下一年品牌建設的新起點。
  • 跨界營銷助力品牌「逆生長」維他奶 榮膺2020「拉姆·查蘭營銷實踐...
    為此,維他奶CEO鍾廷毅制定了公司市場發展的整體規劃,積極擁抱新零售:「繼續推進銷售系統數位化升級,深挖新零售的價值,助力維他奶的產品創新和全渠道、全場景的消費者拓展,全面推動全域營銷、社區營銷等創新模式。」
  • 2020年植物蛋白飲料風頭正勁,維他奶創新產品搶佔市場份額
    在飲料健康化趨勢下,維他奶持續研發推出植物蛋白飲料產品,滿足廣大消費者對於健康飲品的需求。植物蛋白飲料種類增多,維他奶植物奶X咖啡打造新品類2020年植物蛋白飲料憑著美味與健康雙重優勢,市場規模高速擴容,品類也越來越多,已出現豆乳、燕麥奶、巴旦木奶等多個種類的產品。在今年12月的HOTELEX廣州展上,維他奶的"植力星球"就展示了多種植物奶飲品,牢牢地抓住了觀眾的眼球!
  • 雙十一飲品年度對決 維他奶如何一戰封王?
    僅僅天貓戰場,就創下了4982億的新成績。網友的燒錢熱情十分高漲。這場大考之中,哪些商家脫穎而出笑到最後呢?下面為大家播報一下戰況~休閒零食行業,依然是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三巨頭穩佔前三。其中三隻松鼠位居天貓旗艦店、京東超市、天貓超市、京東旗艦店、唯品會旗艦店等九大平臺休閒零食類目第一。
  • 擁抱新零售完善產品矩陣,維他奶「半年考」曬出靚麗成績單
    京東食品飲料618競速榜(數據來源:京東618食品實時排行榜)維他奶集團在業績報告中曾多次提及,內地電商渠道銷售的快速增長,進一步推動了業務加速發展。成績的背後,是維他奶持續推動數位化轉型,擁抱新零售。
  • 跨界營銷實現年輕市場的破局 維他奶上榜2020「拉姆·查蘭營銷實踐...
    儘管跨界營銷、IP聯合、知識營銷等各種概念讓人眼花繚亂,維他奶卻以敏銳的危機感開啟了營銷變革的探索。對此,維他奶CEO鍾廷毅做出了市場整體規劃:「繼續推進銷售系統數位化升級,深挖新零售的價值,助力維他奶的產品創新和全渠道、全場景的消費者拓展,全面推動全域營銷、社區營銷等創新模式。」
  • 雙十一飲品年度對決 維他奶如何一戰封王?
    僅僅天貓戰場,就創下了4982億的新成績。網友的燒錢熱情十分高漲。這場大考之中,哪些商家脫穎而出笑到最後呢?下面為大家播報一下戰況~休閒零食行業,依然是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三巨頭穩佔前三。其中三隻松鼠位居天貓旗艦店、京東超市、天貓超市、京東旗艦店、唯品會旗艦店等九大平臺休閒零食類目第一。
  • 維他奶巨資營銷難擋業績下滑頹勢 內地業務淨利下降超兩成
    自2018財年起,維他奶在內地市場已出現業績增速下滑現象。數據顯示,2018-2019財年,維他奶中國內地市場營收增速為25.08%,下降了13.7個百分點;2019-2020財年,中國內地經營溢利以當地貨幣計算較上一財年下跌24%。
  • 羅漢堂陳龍:2020增速放緩不代表沒機會,抓住「新三駕馬車」
    當然,沒人希望中美發生戰爭,但貿易、技術、數據、金融、供應鏈領域的摩擦及引發的不確定性某種程度也是註定的。二是一定要意識到中國經濟增速狂飆突進的時代已經過去,新常態成為現實,還用老辦法尋求經濟增長和營收增長已經不可能。從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的發展歷史看,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之後,增長率無一例外都低於5%。中國經濟維持6%以上的增速已經極為難得,未來很可能進入5時代。這是客觀現實。
  • 維他奶2019/2020財政年度鞏固市場份額及地位
    香港業務 -- 處於艱巨挑戰,鞏固市場領導地位 社會動蕩和2019冠狀病毒病的應對措施,影響維他奶香港的核心產品收入,而因去年11月及疫情下的停課安排,更影響維他天地所經營的學校小賣部業務。與上一財政年度相比,維他奶香港市場的全年收入和經營溢利分別下降 7% 和 14%。
  • 維他奶中國區迎新任總裁 欲發力全國市場
    中國網財經2月8日訊(記者 王君) 昨日,維他奶國際集團(下稱「維他奶」)向中國網財經證實,已任命鍾廷毅為維他奶集團中國內地行政總裁,這一任命被業內解讀為維他奶欲發力全國市場。  據悉,在維他奶任職長達13年的中國區總經理袁傑於2017年10月23日離任,不再擔任維他奶公司的任何職位。官方給出的離職原因為個人職業發展。
  • 跨界營銷實現年輕市場的破局 維他奶上榜2020「拉姆·查蘭營銷實踐...
    儘管跨界營銷、IP聯合、知識營銷等各種概念讓人眼花繚亂,維他奶卻以敏銳的危機感開啟了營銷變革的探索。對此,維他奶CEO鍾廷毅做出了市場整體規劃:「繼續推進銷售系統數位化升級,深挖新零售的價值,助力維他奶的產品創新和全渠道、全場景的消費者拓展,全面推動全域營銷、社區營銷等創新模式。」
  • 擁抱新零售完善產品矩陣,維他奶「半年考」曬出靚麗成績單
    京東食品飲料618競速榜(數據來源:京東618食品實時排行榜)維他奶集團在業績報告中曾多次提及,內地電商渠道銷售的快速增長,進一步推動了業務加速發展。成績的背後,是維他奶持續推動數位化轉型,擁抱新零售。
  • 維他奶創始羅桂祥的創業故事
    數據顯示,受益於營養、健康這一新的消費趨勢,植物蛋白飲料過去5年年均增速28%,是飲料中增速最快的子行業。而在這一子行業中,來自香港地區的「維他奶」是不可忽視的老牌勁旅——10月27日,維他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發布業績預告,預計截至9月底的2015上半財年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30%-40%。外國參贊一席話引出「窮人的牛奶」維他奶在香港家喻戶曉,在內地的份額也在逐年增長。
  • 維他奶4批產品被拒入境背後 股價一年跌去近四成
    對此,維他奶相關負責人表示:「該些產品並非通過公司官方渠道進口,因中國香港與中國內地的標籤法規存在差異,未授權的某些貿易公司自行將在香港合規合格的產品擅自進口到中國內地導致該產品未獲準入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有3批次來自中國香港的維他奶飲料、今年5月有1批次來自中國香港的維他豆奶飲料,都「因超範圍使用營養強化劑泛酸鈣」而未準入境。
  • 維他檸檬茶降溫 網紅飲品天花板在哪裡
    11月21日,坐擁維他奶和維他檸檬茶兩大王牌單品的維他奶國際(00345.HK)公布了其2019/2020財年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維他奶國際期內營收46.84億港元,同比增長放緩至5.3%;股權持有人應佔溢利為5.33億港元,同比增長3%。這份表現中規中矩的財報引發了維他奶國際股價的大幅跳水。
  • 被可口可樂針對,維他奶壓貨,倉庫清不完,飲料生意還好做嗎?
    維他奶這家上世紀成立的香港品牌,是2008年進入人們視野的。那會兒國內三聚氰胺事件沸沸揚揚,對乳製品生產行業是個巨大的打擊,但是也給了主營植物蛋白飲料的維他奶一個絕佳的機會。二、危機四伏在拓展市場這方面,維他奶做過很多努力,早在08年,維他奶就入駐了上海,希望以上海為中心點,打開華東的銷售市場,可是儘管維他奶在華東大量投資,銷量卻始終不溫不火,當地人對這個陌生的品牌興趣不大,維他奶的第一次進軍,就這樣慘澹收場了。
  • 維他錫蘭風味檸檬茶新品首發以「澀」亮相
    當前,檸檬茶飲料在國內飲料市場的份額逐年擴大,廣受年輕消費者歡迎。而伴隨著檸檬茶市場的持續火熱,越來越多看好檸檬茶市場廣闊空間的企業,如中糧、東鵬、康師傅、可口可樂等一眾知名品牌紛紛入局或加碼該市場,以求分得一杯羹。  根據英敏特2019年即飲茶報告顯示,過半消費者更喜歡滿足「有額外健康益處」特點的茶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