缽仔糕是廣東地區的漢族傳統糕點,主要是用粘米粉和豆面來做的,味道香甜米香濃鬱,而且它有老式缽仔糕和水晶缽仔糕的兩種樣式。現在一般多見的是水晶缽仔糕。我們在家製作家庭版的缽仔糕,按配方可以輕易做成,可以讓我們追尋一下兒時街邊所買的缽仔糕味道。
食材:粘米粉、木薯澱粉、紅糖、清水
【步驟一】首先準備120克粘米粉,加上20克的木薯澱粉。沒有木薯澱粉的可以用紅薯澱粉或土豆澱粉代替。這裡加木薯澱粉是為了讓它吃起來的口感更有彈性。
【步驟二】然後往粘米粉裡加入130克的冷水。一邊倒一邊攪拌,要攪拌成沒有粉狀顆粒的、細膩的粉糊,攪好後待用。
【步驟三】鍋裡準備240克的清水,加上100克的紅糖或白糖,開中火將紅糖煮到融化,並且水沸騰後,就關火。
【步驟四】將紅糖水慢慢地,一點一點、少許地倒入粉漿中攪勻。不能直接一下倒進去,滾燙的紅糖水會直接將米糊燙成米糕。像這樣一點點攪拌,生熟粉混合,澱粉不容易沉澱分層,口感才細膩均勻。將它攪成細膩的流水狀的粉糊就可以了。
【步驟五】鍋裡開大火,把水燒開之後,放入小碗。小碗一定不能太大,否則中間容易夾生。然後將粉糊倒進去,大概八分滿,開大火將它蒸八分鐘左右,當然具體時間還要看你容器的大小。
【步驟六】時間到了,將它端出鍋晾涼,我們的缽仔糕就做好了。可以用牙籤往邊緣劃一圈,然後牙籤往中間一紮,輕輕挑起來就脫模了。這樣做出來的缽仔糕米香濃鬱,配料簡單,吃起來q爽彈牙,還有紅糖的香甜,製作配方也超級簡單,步驟並不複雜。
——配比——
粉漿:120克粘米粉,20克木薯澱粉,130克冷水
紅糖水:240克清水,100克紅糖(或白糖)
——技術總結——
1、在將紅糖水倒入粉漿裡面的時候,一定要將它一點一點地倒進去,否則會將粉漿直接燙熟。少許的紅糖水倒進去攪勻後再到,這樣它的生粉和熟粉就會攪拌均勻,不易分層沉澱,做出來的口感才細滑。
2、蒸缽仔糕的小碗不能太大,要不然中間不易蒸透,會有夾生分層。
小貼士:
1、粘米粉就是是普通大米打成的大米粉,不是用糯米粉製作的。其中如果木薯粉沒有的話,也可以用紅薯澱粉或土豆澱粉代替,這樣可以讓蒸製出來的缽仔糕更為q彈。
2、用紅糖做的,就是類似老式樣式的缽仔糕,而用白糖做的話就是水晶透明的缽仔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