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弗敦在挪威語中是"山貓腳"之意
也許是今年都沒什麼機會出去,越是工作忙完歇一口氣的時候就越懷念以前去遊玩的時光。
挪威是我旅遊時間最長(支出最貴)的一個國家,以至於每每回念起來總覺得風景難得又帶著幾分懊悔說當時怎麼花錢那麼狂。
估計短時間內大家用不上這篇,但我在想,或許你還是也會想要稍微了解一下。
如果你在計劃著去挪威自由行,所尋找的攻略中多少會提及到這個羅弗敦群島。因為它擁有世界上最無可媲美的足球場以及峽灣風景。
(世上獨一無二的足球場)
(風景絕美的雷訥山)
由於它地形比較奇特,通常沒有被廣大常規旅遊團隊納入行程。究竟有多奇特?可以參考下方我所找的旅遊地圖。
整個挪威版圖狹長,中間接近1000公裡的斯堪地那維亞山脈隔開了南北部,其中這段路程基本無亮點無住宿。這就意味在挪威的旅行中,時間不充裕的話至少要有一趟境內飛行。
羅弗敦群島因冰川作用而形成,與挪威大陸隔灣相望。其獨特的位置和形狀像極了遠古時代維京人留下的圍牆,因此也叫"羅弗敦圍牆"。
整個群島都在北極圈中,景色好、能看到極光,適合自駕。近幾年被旅人們挖掘,成為攝影人們必然要去打卡的小眾景點。
到達島上的方式也有很多:自駕、輪渡和飛機。為了節省時間,我的行程稍微誇張些。
從國內廣州白雲機場出發,中程在卡達和挪威首都奧斯陸各轉1次機。加上候機時間全程30個小時到達北邊的第一站特羅姆瑟。
夜間匆匆睡一晚,第二天清晨又坐上前往羅弗敦群島的小飛機。一趟雙螺旋槳小飛機,不過20餘人的載客量,如同空中小巴。
羅弗敦自駕規劃很簡單,一條E10公路往返。
抵達起點斯沃爾維爾,第一天就可以邊玩邊到達終點A村(又名'奧鎮');次日爬完雷訥山之後再原路返回,再住一晚後搭乘飛機離開。
在羅弗敦租用的車輛是標誌308的兩廂車,全程好開。就是找不到連接藍牙的設置,結果一路都是聽著挪威當地的電臺歌曲。
我對此地念念不忘的地方在於,除了找到自己的dream place雷訥山之外,這裡的一切輕鬆而寧靜,遺世而獨立。
為什麼我會這樣形容?
因為多次自駕,我深知一切做好安排才能實現行程的圓滿;而像羅弗敦這樣隨意遊玩、無需細盤哪些景點必打卡的路線真是太舒服了。有好看的風景就多走兩步,沒有就繼續前行。
在這個島上,我看到的羊遠比人多。
一群一群扎堆埋頭吃草,我模擬羊叫發出咩咩聲,竟然全體朝著我看過來,圍觀我這個來自亞洲的人類。太陽下山它們也不著急回家,懶洋洋地躺在草坡上,等著牧羊人來接。
他們的房子多數小而可愛,三角屋頂和彩色板牆像極了那些幼兒園的繪畫,大大滿足了孩童時期的遐想。也可能因為這些色彩,才讓這蕭瑟的秋冬季節沒有變得更加寒冷吧。
屋內的結構也與國內大不相同:入門先看到的是廚房與餐廳,客廳反而被規劃在左側一個獨立房間。餐具、廚具、清潔用品一應俱全。因為第二天要去雷訥山徒步,於是當晚先去鎮上購買物資,順便把早餐也安排了。次日起床泡咖啡,烤早餐,居家感滿滿的~
10月份的挪威天亮得很晚,下方照片中灰濛濛的天色是上午8點多,太陽完全沒有想要出來上班的意思。我臉都沒洗就扛著三腳架出來晨拍,一不小心還拍到自己睡眼惺忪的模樣。晝短夜長的時節裡,陽光就變得彌足可貴。尤其是遍地開始泛金黃色的時候,要是沒有光線,體感上總會更冷一些。值得感恩的是,在羅弗敦群島的兩天雖然大多數是多雲,卻一直沒有下雨。更是在首日傍晚給予我這個遠赴7000公裡的遊客一場美麗夕陽。以至於幾年以來都念念不忘。
即便是第二天的徒步,這裡也非常給力地輔助了一個舒適的天氣。雷訥山的具體行程很久之前寫過,有意請跳轉閱讀👇那個猶如世外桃源的足球場我也去了,位於亨尼斯韋爾。可惜我當時沒有無人機,也沒法記錄拍攝。走到場邊,只見幾個孩子在那踢球。那會兒心裡就巨羨慕他們能天天與美景相伴。但反過來一想,或許他們也會嚮往只在網絡上刷到的心中那未曾見過的大陸世界吧。在這個小鎮上也開啟了我所以為的美食之旅。點了一桌後便發現各種不適應:大部分是冷盤,麵包也多數是難啃的硬歐包。心塞的是,僅僅是沙拉盤、咖啡和一個主食,便花去300多克朗(1kr=0.7rmb)也算是受到高物價國家的鞭打了。即便是第二天我徒步完下山後,想去鎮上買瓶可樂。看到標籤價格也忍不住拍個照。
畢竟大概這輩子也不會經常見到了。
挪威 | 布道石:在600米海拔看雲霧漫峽灣
這是祖奇的第155篇推送
如果有用 請點左下角的"分享/收藏"
如果喜歡 請點右下角的"點讚/在看"
感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