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尚書傳》說:「役人賤者,男曰臣女曰妾。」妾的地位低於妻,只能算是奴婢,這種腐朽的婚姻制度後被一夫一妻制所取代,這是文明世界的體現,而三百年前滅絕的一種巨型哺乳動物卻堅實的貫徹著一夫一妻制。
斯特拉海牛,又名巨儒艮,是海牛目中已知體型最大的物種,1741年被發現,27年後(1768)滅絕,1780年確立學名為Hydrodamalis gigas。
1741年,博物學者喬治·斯特拉與探險家維他斯·白令一同旅行,斯特拉在白令海峽發現了一種從來沒有見過的生物——「大海牛」,由於當時大海牛的數量已經低於2000隻,他有幸成為已知唯一見過大海牛活體的生物學家。
通過他的記錄,我們尚可窺見這種神秘生物的樣貌習性。
大海牛身長約 7.5 公尺(米),最長可至10.7公尺,一頭非洲雄性大象,長到十五歲左右的時候,身長也就是八米多,可想而知這個龐然大物有多巨大。
斯特拉曾這樣描述他們:「這種動物從來不接近沙灘,一直棲息在水裡,皮膚又黑又厚,猶如橡樹皮,按身體各部分的比例,其頭部小。沒有牙齒,嘴裡只有兩片又平又白的骨頭,一塊在上頜,一塊在下頜。」
大海牛除了沒有牙齒之外,視力其實也不太好,幸虧內耳結構發達,否則真不知道他們應該怎樣感受這個世界。
你要是認為這個巨無霸又大又壯又兇猛,肯定吃人不眨眼的話,可就大錯特錯了,人家可是素食主義者!巖岸邊生長的多種大型海藻,就是他的食物,而且它還相當挑剔,只吃柔軟的部分,畢竟人家沒有牙齒的好吧!
他們不會潛水,行動特別慢,只在靠岸的地方活動,他們並不懼怕人類,極容易被逮,然而當他們被抓捕的時候,卻從不尖叫,有點忍者的意思。
它們是一群可以同甘共苦的生物,當同伴受傷時,他們會努力進行營救,試圖拔出獵人插在同伴身上的魚叉。而且他們特別護崽,集體進食時,會把幼崽保護在中央,唔得嚴嚴實實。
婚姻模式
在相關文獻中,曾提到大海牛的婚姻模式。
有一頭雌性大海牛在被捕殺後,拖上了陸地,而與她同行的那頭雄性海牛遲遲不肯離去,時間至少持續兩天以上,加上對其他海牛的觀察記錄,分析這種生物可能是一夫一妻制,特斯拉提到,大海牛多在早春時交配,十二月懷胎,次年生產,即便是他,也未能親眼目睹剛出生的小海牛。
滅絕之謎。
就像荷蘭船隊進入模里西斯島後,引來大量的殖民者致使渡渡鳥滅絕一樣。
特斯拉在白令海峽發現大海牛之後,獵人蜂擁而至,來這裡尋求海獺和北方海狗毛皮,商業開始入侵這片土地。他們吃大海牛的肉,扒大海牛的皮,畢竟來這裡一趟,風浪席捲難免船隻破損,大海牛如橡樹皮一樣的毛皮恰好滿足了他們的需求。
海獺吃海膽,海膽吃海藻,海獺銳減,海膽增多,海藻沒了,同時海獺本來是吃海膽,大海牛沒了食物補給,他們自身的生存能力又比較弱,飢餓感席捲著這種龐大生物的胃。
不同於渡渡鳥的油膩粗糙,大海牛非常美味,甚至勾起了離鄉水手的鄉情,誒,我想家裡的小牛排了,回去和別的水手一說,大家都知道在白令海能吃到家鄉的味道了,可憐的大海牛變成了白令海的特色菜,標牌:大海牛,家鄉的味道。
儘管大海牛的「一夫一妻制」可能只是偶然,但我們依然不得不佩服它們文明的思想。
考拉被燒,鳥中二哈,蠢萌渡渡鳥誰看了都說可愛,我們卻沒機會見
古代的範冰冰,四大美人之一楊玉環,懂保養的她,有這樣四個方法
李子柒文化輸出,美韓流中衝出的黑馬,重現陶淵明詩歌的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