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一夫多妻,這種上古海牛卻是一夫一妻制?最終依舊難逃滅絕

2020-12-12 不識史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尚書傳》說:「役人賤者,男曰臣女曰妾。」妾的地位低於妻,只能算是奴婢,這種腐朽的婚姻制度後被一夫一妻制所取代,這是文明世界的體現,而三百年前滅絕的一種巨型哺乳動物卻堅實的貫徹著一夫一妻制。

一夫多妻

斯特拉海牛,又名巨儒艮,是海牛目中已知體型最大的物種,1741年被發現,27年後(1768)滅絕,1780年確立學名為Hydrodamalis gigas。

1741年,博物學者喬治·斯特拉與探險家維他斯·白令一同旅行,斯特拉在白令海峽發現了一種從來沒有見過的生物——「大海牛」,由於當時大海牛的數量已經低於2000隻,他有幸成為已知唯一見過大海牛活體的生物學家。

白令海峽

通過他的記錄,我們尚可窺見這種神秘生物的樣貌習性。

大海牛身長約 7.5 公尺(米),最長可至10.7公尺,一頭非洲雄性大象,長到十五歲左右的時候,身長也就是八米多,可想而知這個龐然大物有多巨大。

斯特拉曾這樣描述他們:「這種動物從來不接近沙灘,一直棲息在水裡,皮膚又黑又厚,猶如橡樹皮,按身體各部分的比例,其頭部小。沒有牙齒,嘴裡只有兩片又平又白的骨頭,一塊在上頜,一塊在下頜。」

海牛

大海牛除了沒有牙齒之外,視力其實也不太好,幸虧內耳結構發達,否則真不知道他們應該怎樣感受這個世界。

你要是認為這個巨無霸又大又壯又兇猛,肯定吃人不眨眼的話,可就大錯特錯了,人家可是素食主義者!巖岸邊生長的多種大型海藻,就是他的食物,而且它還相當挑剔,只吃柔軟的部分,畢竟人家沒有牙齒的好吧!

海牛

他們不會潛水,行動特別慢,只在靠岸的地方活動,他們並不懼怕人類,極容易被逮,然而當他們被抓捕的時候,卻從不尖叫,有點忍者的意思。

它們是一群可以同甘共苦的生物,當同伴受傷時,他們會努力進行營救,試圖拔出獵人插在同伴身上的魚叉。而且他們特別護崽,集體進食時,會把幼崽保護在中央,唔得嚴嚴實實。

海牛

婚姻模式

在相關文獻中,曾提到大海牛的婚姻模式。

有一頭雌性大海牛在被捕殺後,拖上了陸地,而與她同行的那頭雄性海牛遲遲不肯離去,時間至少持續兩天以上,加上對其他海牛的觀察記錄,分析這種生物可能是一夫一妻制,特斯拉提到,大海牛多在早春時交配,十二月懷胎,次年生產,即便是他,也未能親眼目睹剛出生的小海牛。

海牛

滅絕之謎。

就像荷蘭船隊進入模里西斯島後,引來大量的殖民者致使渡渡鳥滅絕一樣。

特斯拉在白令海峽發現大海牛之後,獵人蜂擁而至,來這裡尋求海獺和北方海狗毛皮,商業開始入侵這片土地。他們吃大海牛的肉,扒大海牛的皮,畢竟來這裡一趟,風浪席捲難免船隻破損,大海牛如橡樹皮一樣的毛皮恰好滿足了他們的需求。

捂著眼睛的海獺

海獺吃海膽,海膽吃海藻,海獺銳減,海膽增多,海藻沒了,同時海獺本來是吃海膽,大海牛沒了食物補給,他們自身的生存能力又比較弱,飢餓感席捲著這種龐大生物的胃。

不同於渡渡鳥的油膩粗糙,大海牛非常美味,甚至勾起了離鄉水手的鄉情,誒,我想家裡的小牛排了,回去和別的水手一說,大家都知道在白令海能吃到家鄉的味道了,可憐的大海牛變成了白令海的特色菜,標牌:大海牛,家鄉的味道。

水手

儘管大海牛的「一夫一妻制」可能只是偶然,但我們依然不得不佩服它們文明的思想。

考拉被燒,鳥中二哈,蠢萌渡渡鳥誰看了都說可愛,我們卻沒機會見

古代的範冰冰,四大美人之一楊玉環,懂保養的她,有這樣四個方法

李子柒文化輸出,美韓流中衝出的黑馬,重現陶淵明詩歌的悠然

相關焦點

  • 中國的一夫多妻為什麼會被廢除?什麼時候開始的一夫一妻制?
    中國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絕大多數平民階層為一夫一妻制,不是因為平民有真愛,是因為平民娶不起也養不起那麼多妻妾。封建社會因為戰亂男性人口減少,以及權貴階層想要更多享受,於是就有了一夫一妻多妾制。譬如帝王,妻子就是皇后,其他的,都是妾。娶妻娶德,無貞不為妻,納妾納色,妾不持家,無貞摔頭胎。就是這樣。
  • 揭秘中國婚姻形式,由一夫一妻多妾制到一夫一妻制的演變
    提起這個問題,很多人可能會說,這非常簡單啊,咱們現在就是一夫一妻制,而古代的封建社會則是一夫多妻制,畢竟他們總是三妻四妾。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誠然,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國家的婚姻形式便是嚴格執行一夫一妻制,法律上不允許同時有多個妻子,重婚甚至屬於犯罪,這一點沒有問題。
  • 一夫多妻的傳統與一夫一妻的引入
    而傳統文化中的一夫多妻,估計是中國男性最為嚮往之處。予謂不信,且看我們身邊一些男性的表現。相對於中國傳統的一夫多妻,西方的一夫一妻制已經有了相當長的歷史了。西方社會一夫一妻制的歷史究竟始於什麼時候,在人類學上還沒有一個準確的時間判定。至少,猶太教、基督教都倡導一夫一妻制。而且,我們看古希臘的歷史和傳說,其中雖然有很多偷情之類的內容,但一夫一妻制在那個時候已經確立起來了。
  • 該州參議院通過一夫多妻製法案,可能打破一夫一妻制
    薦讀DISCOVERY來源:布碌侖一點資訊NEWS一夫一妻制在現今國家中已成主流,但美國猶他州(State of Utah)卻有可能打破這個制度。在當地現行法律中,一夫多妻制被定為三級重罪,但主要提案的參議員德德爾.亨德森(DeidreM. Henderson)卻認為,一夫多妻制不但可以降低刑罰,還能獲得許多服務,因此最終竟以29票贊同、0票反對的懸殊比例快速通過法案。
  • 「三妻四妾」其實在古代並不存在,古人也遵循一夫一妻制
    說起古代的婚姻生活,很多人會想起「三妻四妾」這個詞,但這個「三妻四妾」只是一個修辭,真實的古代,其實是「一夫一妻」。不過,古代的一夫一妻和現代的一夫一妻,可有本質上的不同,想知道內情?因此,基於這個理論,有人認為古代不存在一夫多妻制,更不存在所謂的三妻四妾,因為,古代的這種制度,其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 哪些動物是一夫一妻制,有何利弊?我們認為的忠貞愛情並不是那樣
    「一夫一妻「制在動物界其實非常常見,除了我們熟悉的天鵝、鴛鴦,還有企鵝、無尾熊等。上世紀60年代,著名鳥類學家戴維·拉克在調查了9700種鳥類後發現,有將近90%的鳥類都是」一夫一妻「制的。但這種「一夫一妻「制卻與忠貞的愛情不一定能掛上鉤。
  • 除了人類有一夫一妻的動物麼?一夫一妻制,限制基因的多渠道傳承
    隨著物種進化程度的發展,受到婚配製約越來越明顯,比如在遠古時期,人類文明發展比較落後,實施的是一夫多妻制度,隨著人類文明發展的不斷進步,婚約制度逐漸變為了一夫一妻制度,當然除了非洲少數部落外仍在延續一夫多妻制度,在世界上大部分發達和發展中國家實施的都是一夫一妻制度,那麼很多網友不禁會問到:「除了人類,動物進化過程中有實施一夫一妻制度嗎?」
  • 有哪些動物是一夫一妻制,它們靠什麼維繫「婚姻」?
    也有一些動物,會保持較為穩定的「一夫一妻制」關係,比如:企鵝。但是不同品種的企鵝對待一夫一妻制的關係也不同。有些企鵝屬於一年內一夫一妻,比如:帝企鵝,雖然在這一年內它們會保持夫妻關係,共同撫養後代,但等到來年時,有75%的帝企鵝會「離婚」,重新尋找配偶。
  • 中國實行一夫一妻制到底好不好?為何有些國家還盛行一夫多妻制
    眾所周知,中國是實行一夫一妻制的國家,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實行的制度,在此之前,由於連年戰亂,因此沒有一個統一的制度規範個人的婚姻。所以在軍閥混亂民國期間,像一些軍閥基本上都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還是沿襲了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
  • 一夫一妻制制不符合自然規律?他最先倡導一夫一妻制卻妻妾成群
    如今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施行一夫一妻制,從公平角度講自然是很合理,不過也有人反對這種婚姻制度。而在近代中國,有一個人是最先倡導一夫一妻制度的,但卻妻妾成群飽受爭議。縱觀歷史,中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一夫多妻制,從皇帝到官員或者經濟實力較強的平民男子,妻妾成群並不鮮見。不過自近代以來,大批國人接觸到了西方文明,有一些先見人士則提出了中國應該同那些發達西方國家一樣施行一夫一妻制,而康有為就是倡導者之一。
  • 中國古代婚姻到底是「一夫一妻」制還是「一夫多妻」制?
    有句話從古代一直錯到今天,這句說錯了的話是: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制。其實,古代中國從來就沒有過一夫多妻現象,而是一夫一妻。一直以來,國人將過去男人擁有許多女人的現象稱為一夫多妻,是將多個妾也當作了妻,實際上妾是沒有妻的地位的,妾只是性工具,並沒有妻的地位。
  • 別被字面意思騙了,「三妻四妾」純屬誤導,實際還是「一夫一妻」
    有人將這種制度稱為「三妻四妾」,比如清朝李漁就在《風箏誤·逼婚》裡寫道:「你做狀元的人,三妻四妾,任憑再娶。」這種制度和現代的「一夫一妻」形成了鮮明對比,很多人因此覺得古代男人非常幸福。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妾--一夫一妻制的補充
    事實上,一夫多妻制自西周以來就沒有市場,他把中國的妻妾制度當成一夫多妻制,簡直是大錯特錯了。性學專家潘光旦就曾說:一夫一妻在中國也有天經地義的地位。不過因為同時承認妾的制度,所以此種天經地義的禁錮力量並沒有西洋的那般大。
  • 一夫多妻制好嗎?為何現在很多國家依然盛行?網友:都有哪些國家
    那麼這個「一夫多妻」制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呢?至少我們了解的最早的上古名人的家庭,都是一夫多妻(妾),而不是一夫一妻或一妻多夫。一夫多妻制是一個男子同時與幾個女子保持夫妻關係的婚姻形式。這種婚姻形式在世界各民族中較為普遍。在中國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妾地位低於妻,妾只能算奴婢。
  • 一夫一妻制的由來與演變
    導語: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正式廢除一夫多妻,距今不過百年出頭。世界範圍內,「一夫一妻制」則可追溯到兩千三百多年前的古希臘。這個古老的制度本意到底是什麼?而後又發生過多少戲劇性的變異乃至變質?
  • 別被字面意思騙了,「三妻四妾」純屬誤導,實際還是「一夫一妻」
    有人將這種制度稱為「三妻四妾」,比如清朝李漁就在《風箏誤·逼婚》裡寫道:「你做狀元的人,三妻四妾,任憑再娶。」這種制度和現代的「一夫一妻」形成了鮮明對比,很多人因此覺得古代男人非常幸福。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人類婚姻史上,有一夫一妻、一夫多妻,甚至還有共夫共妻、對偶婚
    現在大部分國家實行嚴格的一夫一妻制,就是一種兩兩配對的婚姻關係,每個個體一生中,或在生命中任何一個時間段內,只擁有單一配偶的關係圖1 現代婚姻堅持一夫一妻制人類剛剛從動物演變為早期人類時,人類個體在動物世界相對較為脆弱,自然選擇了群居生活,也保留著許多動物的習性。
  • 馬來西亞開放一夫多妻制,為啥668萬華人卻不心動?條件不滿足
    只是這樣的制度隨著社會的進步被廢棄,如今中國社會講究男女平等,大家都更認同一夫一妻制度。不過中國的國情不等同於全世界,在世界上依舊有一夫多妻的制度存在,這個668萬華人聚集的國家,開放一夫多妻制,可是為啥沒有華人娶呢?如今中國的男女比例失衡,男性的數量高於女性,但是就男性的原始個性來說,要是能夠可以娶好幾個老婆,想來也難以抗拒,只是在中國無法實現罷了。
  • 我國廢除一夫多妻制後,姨太太何去何從?解決方式讓現代男性羨慕
    我國廢除一夫多妻制後,姨太太何去何從?解決方式讓現代男性羨慕文/觀心通史在我國封建社會時,是以男權為中心,家庭倫理講究以父、夫和子為綱,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在這種社會制度中,婚姻自然不存在公平、自由。新潮思想開始抨擊封建的「一夫一妻多妾制」,政府在新潮思想的影響下,也開始廢除一夫一妻多妾制,提倡一夫一妻制。此時,掌握政權的依舊是那些前清舊吏和軍閥們,他們本身都是受封建思想影響深遠的人,身上沾滿了封建陋習,哪個人沒有個三妻四妾的,所以在推行一夫一妻制時,他們只是喊喊口號,並未真正執行。女性的地位也並未得到真正的公平和自由。
  • 哪種動物最遵守一夫一妻制?
    大多數動物都不會遵循一夫一妻制。只有少數物種一生只有一位伴侶,甚至有極少數幾乎達到了人類的程度。但其中究竟哪種動物將一夫一妻制貫徹得最好呢?來看看幾位專家的觀點吧。凱倫·貝爾斯(Karen Bales)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心理學教授,研究一夫一妻制物種的生理學、神經學和社會聯繫的發展說起一夫一妻制,我想到的不是基因或交配層面,而是所謂的社會性一夫一妻制。社會性一夫一妻制有時可以與遺傳性一夫一妻制和諧共存,有時則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