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屬於我的遠方

2020-09-22 老王世界觀

當我來到這座城市,我就愛上了這裡的天空。這是我見過最乾淨的一片天空,或許這座城市並沒有我們想像的美好。當你閉上眼睛用心呼吸的時候,當你抬頭仰望天空的時候,世界便是我們所想像的樣子。

有時候的遠方觸不可及。然當你身在遠方的時候,你思念的那個遠方便是家鄉。遠方真的很遠,遠到讓思念無處安放,遠到落日的餘暉,灼傷了心房。於是淚流滿面,再也找不到那枚「小小的船票」。

等待是一個人的寂寞,寂寞是等待另一個人的傍晚。我傻傻的看著遠方,看著夜吞噬這座城市,然後被燈紅酒綠所掩埋。而我依然選擇等待,等待一場未知的遇見,等待一個未知的她。

在來到這座城市的第三天,我有點想家了,因為漂泊是一個動詞。在離開這座城市的時候或許有不舍,當你熟悉陌生以後,當你穿過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你發現你之前那一成不變的世界,多了些許色彩。

是的,不一樣的色彩,你從未見過的色彩,她一下子吸引了你所有的注意力。仿佛是一場遇見,仿佛所以的等待都是值得的。有一些東西就在前面,觸手可及。

記憶中有著許多綠皮火車的故事。但這座城市裡沒有綠皮火車。生鏽的鐵軌和叮叮噹噹的聲音。有點懷舊。

懷舊的城牆,懷舊的建築。我們在現代化的城市裡每天過著循環的生活。那些高科技讓我們離某些東西越來越遠。比如這古老的儀式感。

走進教堂,一個大叔坐在那裡懺悔這裡只有安靜,這裡只有虔誠當你雙手合十讓那些故事隨風而走

什麼時候那些荒草般的年代變成了綠色。於是記憶也變得生機勃勃。總算是沒有白來一趟,旅行就是一次修行。讓那些故事,不再蒼白。

有一束光,穿過茂密的樹林,打在我白色的格子襯衣上。生活本該五彩斑斕,就像那衣服上閃爍的陽光。逃離城市,出去走走。

相關焦點

  • 那一年,我們進西藏
    /你迎風吟唱/露水掛在發梢/結滿透明的惆悵/是我一生最美麗迷惘……」風中傳來不知誰的歌,在這個十二月風雪霖霏的季節,淡淡的憂鬱,澀澀的青春。沒有到西藏之前,西藏是我在夢境中尋找的香格裡拉,不僅僅是因為她有美麗的格桑花和倉央嘉措的情詩,也有綿延的雪山和純淨的湖泊,更有那數不盡的神奇傳說和不朽的英雄故事。我相信每一個嚮往西藏的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西藏。那是屬於自己的西藏。我們的西藏,是我一生難以忘懷的痛和愛。是我們永遠無法追溯的青春。那一年,我們進西藏。
  • 《帶我去遠方》: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孤島
    《帶我去遠方》曾幾何時,「詩和遠方」,一直是大家心心念念的夢想雖然現在網絡上關於它的言論沒有之前多了,但時不時依然能瞧見它的身影,是的,不管何時,「詩與遠方」都會存在人們的心裡,不增不滅,不減不失。無獨有偶,今天恰好就被這部名叫《帶我去遠方》的電影吸引,只憑電影的名字,就足夠讓人浮想聯翩。帶我去遠方。Somewhere I have never travelled。
  • 詩在遠方,你在我心裡,朝聖歸來,心不再流浪,藍天白雲那是故鄉
    詩在遠方,路在腳下,心中的夢想,展翅飛翔尋尋覓覓,日升日落,一年又一年,踏雪歸來,春天依舊在眼前迎著朝陽,沐浴陽光,生命初始的地方,那是永遠的夢鄉朝聖之旅,孤獨和寂寞,化作雲霞,直到永遠,涅槃升華望斷天涯,路在何方,曾經的迷茫,遠去的憂傷
  • 那一年,那一月,我轉動車輪,騎行在天路,尋找靈魂的伴侶
    那一天,我徘徊在迷茫的大街,驀然聽見你堅定的聲音; 那一月,我轉動車輪騎遍的路,不為超越,只為追上你的腳步; 那一年,蜿蜒起伏騎行在天路,不為體驗,只為一路有你並肩;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我內心總覺得不安,又不敢去點破,只得一邊默默等待,一邊關注他的動態。他拍了很多照片,發了很多感慨,我看出了他的傷感,但那傷感不屬於我,屬於他的過去。我小心翼翼地問他,什麼時候回來?他說,還沒決定。然後,我們不再像以前那樣相談甚歡了,他變得很冷漠,我變得很被動。整整一個月,我們都沒有聯繫。
  • 軍戀‖我去過,那屬於你的城
    軍戀‖我去過,那屬於你的城文/芥藍若夢 以前,瘋狂的想要去海邊,想吹海風,想衝海浪,想撿貝殼,想光著腳丫子走在柔軟的沙灘上,一步一個腳印,然後海水衝上來,腳印消失了!那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都這樣想著,你說,等我畢業了,就帶我去海邊,看海,清晨,一起看太陽從海平面升起,傍晚,再一起看夕陽落下!畫面太美,美到我不敢再去想像,09年的冬天,你踏上了南行的列車,那一個方向是廣東東莞,溫度已經很低了,那天早上5點,手機響了,是你發給我的一條簡訊,你說:「凌兒,等我!」
  • 獨居「東京一年」蔣方舟找到的並非詩和遠方
    獨居「東京一年」蔣方舟找到的並非詩和遠方 蔣方舟與讀者分享旅居東京的感悟。  9月17日,她攜新書《東京一年》,來到成都西西弗書店為讀者分享2016年旅居東京的感悟。「我在東京獨自生活了一年,東京也拯救了我。」蔣方舟說自己目前依舊擺脫不了「天才少女」等標籤,也曾努力變成大家期望的樣子,「但好在發現之前的自己是憑著一種慣性和外界力量在過著齒輪般的生活。」
  • 現代詩歌|那一年的雨水特別多
    那一年給了我太多的幸福也給了我太多的痛苦悲喜交集的日子總讓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到現在還沒走出那個陰影.那一年給了我太多的收穫也給了我太多的失去在得到與失去之間我嘗盡了人生的百般滋味至今還讓我回味無窮那一年
  • 校園故事:那是屬於我的青蔥歲月,屬於我的秘密花園
    校園故事:那是屬於我的青蔥歲月,屬於我的秘密花園文/校園故事細細回想我與書的淵源,是從小時候老爸每次出門帶回來的故事書開始吧。鄭淵潔筆下的皮皮魯和魯西西,兩兄妹開著「幻影號」環遊世界的奇遇以及在自家衣櫃中發現另一個王國的刺激,在小小的心靈上播下了奇異的種子,時光流逝,那顆種子慢慢發芽,長大,時不時會想像自己生活在童話裡,手裡握著一把隨時開啟幸運之門的鑰匙。
  • 我人生的第一次遠方
    這個遠方,沒有詩,沒有草原牛羊、天高地遠;大漠狂沙,塞北駝峰;江南秋雨、落葉怨婦;小橋流水、嬌人掩面;北國之春、萬紫千紅……但我承認那確實是我人生的第一次遠方,是我獨自一個人第一次出門,去我人生首次最遠的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其實不遠,離我老家的建陵公社坡北村僅僅相距八十多裡地,怎麼拽扯也夠不上遠方。
  • 我在新疆一年的生活/如果遠方呼喚我,我就走向遠方
    開始為期半年的生活我要看著冰雪融化我要看著所有大地被綠色覆蓋我要看著秋將一切染成金黃我要你看到這就是我確確實實想過的生活不容任何質疑只是當時的我並不知道,此時的為期半年是後來的一年甚至更久。,它對於我來說是了解世界的多元化,看沒看過的風景,吃沒吃過的美食,體驗不同的文化。
  • 那一年的五一小長假
    轉眼到了五一小長假,又可以去遠方旅行啦!現曬出這兩年小長假的旅遊照片……。每個人心裡都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香格裡拉。在我心中,那是一個令人著迷的地方,是一個山會輕輕吟詩、風會緩緩歌唱的地方,是一個被世人稱作「人間天堂」的地方。行走在香格裡拉,不時會看到瑪尼堆和經幡,不時會遇到喇嘛和虔誠的信眾,每個人的眼神都那麼單純。松贊林寺裡僧俗信徒在頂禮膜拜,悠長的誦經聲讓人心底純淨。
  • 我的第一次詩和遠方的平原
    自小到大,我都沒有去過任何遠的地方的,那麼有一次去年2019年的八月中旬我踏上了遠方的半個月之旅。此去1500百公裡㎞路程是非常遙遠的,此去之前一個月前,我心如膽戰心驚。為何我會這樣形容?因為我自小到大從來沒有出過遠方,我根本不知道遠方到底是什麼樣子,我幻想過去北京,我從我父親的口中講過的走南闖北,他說過的遠方就是一種平原,非常遼闊,無邊無際的感覺。
  • 那一年,我背上行囊,四海為家
    十一月十七日,又是一年的生日。秋風蕭瑟,回家的路上沒有什麼行人,楊子軒孤單的走在馬路上,想起實際上自己也不清楚生日是哪一天。十一月十七日,實際上是老院長奶奶撿回自己的日子,便是將今天當做了生日。苦笑一聲,楊子軒感覺腿有點酸,心中也跟著發起酸來。
  • 那一天那一年那一世,我和你邂逅在秋天的西藏
    那一天,我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 遠方的召喚——那丘父親的稻田
    除了種植水稻,父親喜歡在那丘稻田的邊上,種些「辣蓼」,自己做成「酒藥」來釀酒;種些「洋火姜」,然後醃製成清口的菜。父親也總樂此不疲地在勞作之餘做一些現在即將消逝的菜餚: 每年秋高氣爽,父親都做醬餅,這是制醬的原料。每次父親總是嘆息,怎麼做都做不出我祖母的味道,那種味道,只有祖母做得出。今年的醬餅還在太陽下曬著,被太陽曬過的醬餅,散發著迷人的香氣,像是遠處稻田飄來的陣陣稻香。
  • 「酷遊哈密」大海道 那是我嚮往已久的遠方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遠方大海道無人區就是我嚮往已久的遠方大海道屬於平原微丘區
  • 詩與遠方|一同尋找心中的那首銀杏詩
    有人說過:「詩與遠方,根本在詩;心中有詩,就有遠方。心中想起詩的時候,在遠方。」文化和旅遊,何嘗不是這樣的。我想,這不過是在叫法上更通俗易懂、更為大眾所接受。莆田雖不大,銀杏卻真的少,想要隨口吟誦出一兩句關於銀杏的詩,不是一般大眾所能及。那麼作為大眾化的文化人,他是、你是、我也是。
  • 我在三亞看遠方 你在遠方看三亞
    我很想用那一塊美麗的蛋糕,把相遇和相逢的所有記憶存儲起來,積攢著用愛與心漸漸的滋潤,即使是經歷滄海桑田,依舊能夠香味四溢,從未改變的味道仍舊在鼻唇之際。至少如今,當我次次走上去的時候,我知道穿過美麗之冠的大馬路,一直延續到三亞灣的海邊,海的盡頭,或許你也曾經瞭望過。
  • 那一年,愛情在我身邊遊來蕩去
    印象中那是一個冬天,阿眉在軍部通信站的大樓裡當話務員,她不怎麼出眾。  阿眉是在報紙不起眼的角落裡發現農村老人生活苦澀的消息,她悄悄地收起報紙,沉重中摻雜著許多不可思議——在都市長大的阿眉並不了解城市之外的世界。善良的她拿著當月46元的津貼費進了郵局的匯款處。阿眉做這一切是那麼自然,就好像在為遠方一位朋友寄信一樣。  阿眉助人的消息沸揚了軍部大院是一年之後的事。
  • 唯美文案|你曾是那遠方,是不可及的夢想
    江面起了霧,睫毛溼重,遠遠望見那輪圓月,不知在山上還是天上。幾聲箏響震驚幾隻鳥雁,翅膀掠過耳目,寒意又增些許。擱下槳板順著江流慢慢穿過青石橋,是位裹著素衣的女子在彈奏,月光更亮映江面上,廣寒仙宮是否這般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