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江漁港:往昔「漁市」記憶

2020-12-18 光明人家談人文

鰲江魚港:往昔「漁市」記憶

--漫談鰲江人與「魚」情節及八角亭漁市的歲月變遷

文:光明人家 2020-04-14

在中國古老的《山海經》中記載:「甌居海中」。早在遠古時期,浙江省溫州市鰲江沿海一帶還處於岐海水澤地帶。居住在鰲江先民們很早就在這裡進行漁獵活動,後來逐步發展為農耕。經過千百年的開發耕作,逐漸形成了富庶豐饒一方的「良田沃土」,成為浙南閩北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鰲江地方依江襟海,海岸線綿長。作為浙江八大水系之一的鰲江入海口不遠處就是浙江省十大漁場之一「南麂漁場」,可以說,歷史上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為鰲江帶來了豐厚的財富,而漁業曾經是推動鰲江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產業。可是上世紀的分縣原因及一些政策因素及地方「人」的關係,鰲江作為一個沿海漁港卻遺憾地失去了「漁市」這個「金飯碗」,海鮮漁貨的進貨渠道卻要到地處山區的鄰縣縣城去「購買」,這真是叫所有的鰲江人民「扼腕興嘆」、「慚愧」而痛苦不已!!!

記憶中的鰲江漁市往昔

「走開嘞,走開荷,走開嘞,灰夾籠」的吆喊聲中,只見一群挑擔提桶挈籃,滿身塗泥,散發海腥味、油味,匆忙趕路的漁民們,大踏步直奔鰲江八角亭菜場口而去,還未等擔子放下,被邊上早已等候魚貨的人們團團圍上了。他們搶攤位、爭地盤,挑貨、看貨、驗貨,討價還價,叫買、吆喊、喝斥、唱價聲,象是一鍋咋開了的粥,沸騰著。這些二三十多年前這一幕幕情景在老鰲江人眼裡是最熟悉不過了,它每天都會在不斷重複著「昨天的故事」,這兒人們也見多不怪了。

在民國與解放初期,由於過去交通落後不發達,鰲江南北兩岸的人外出大多渡江先到鰲江鎮,特別是江南一帶人民,然後乘坐內河輪去平陽、瑞安,轉道溫州去上海,以至全國其他的地方,或搭乘大貨船直接出江下海,四海經商;外來的人、貨物也大多從外江、內河各埠頭上岸,再分散運往各地。南來北往,走東闖西的人選擇出外江進內河最近的交叉點作為他們中途歇腳點(老年人稱路亭),於是就有了鰲江八角亭。而歇的人多了,八角亭慢慢逐漸成了鰲江上下魚貨的中心集散點,這裡市場應運而生,有了魚行、魚市,鰲江商貿業逐漸繁榮。

過去鰲江兩岸都以淺海定置張網的舮艚作業為主,後鰲江因漁人聚集成市,故又有「艫艚頭」之俗名。在清代平陽詩人鮑臺(1761-1854)《一粟軒詩文集》的《募修海神廟序》一文中也提到鰲江,那時稱古鰲頭。「昆嶺以南,橫江之濱,為古鰲頭的。舊分上、中、下三埠,於中埠建海神廟一、聖姥宮一,居民估客,以時禱賽其中。廟貌巍峨,宮輿之垺,層欒浮柱,翎翔榱翬,粲與雲齊,洵鉅觀也,今則漸圮矣。加以颶風震蕩,垣毀桷摧,鄉之人恐其遂墜壞也,將募而修葺之。……今鰲頭煙火萬家,舟車幅輳,外界大洋,拍天無岸,而蟹舍漁村,安堵無恙,官艚海舶,日蹴波蹈坎,出入澒洞而無虞者,惟神是恃。……吾知橫江百裡之內,必將有好善樂施,起而勷斯役者。」

「古鰲頭……舊分上中下三埠……」,三個埠大體指以沿江以貨物交易來分段,鰲江本地人至今還在沿用。上埠糧食、煤、鹽、油、布、等生活日用品碼頭為主(現第三碼頭以上);中埠是鰲江水產交易魚行、商號最集中之處,有北港埠、靈溪埠、永記碼頭、南幾下山碼頭,老菜場等;勝利亭至八角亭為界,以下(東)統稱下埠,有副食品、蔬菜果品等公司加工廠、水產公司、航運公司、船舶修理廠及南門街一帶,主要魚碼頭、水產品、食品加工為主。

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前,老平陽沿海海洋資源及海陸(漁)水產品較為豐富,當時的鰲江地方完全可稱得上是「魚米之鄉」。但由於當時鰲江交通條件的不發達,除了公路與水運外,人們對在本地鮮銷多餘的水產品儲藏加工的方法只能是「一把刀,一把鹽,一張笪」(鹽醃、曬鯗)的簡單的加工處理辦法。

老平陽地處溫亞熱帶,四季分明,春未夏初梅雨時節,適逢水產品旺季時,這裡鰲江港口埠頭進魚行的各種水產品可用堆積如山來形容,保存不了,變質的只能加工魚粉或倒掉。「五月爛,尾尾星,倒草坦」,鰲江岸邊灘涂草叢中到處都是漁民丟棄變質的魚貨,在江邊的南風中夾雜著薰人腥臭味,綠草地瞬間成了蒼蠅、老鼠的天下。為了讓辛苦勞動的收穫不白白流走,日久天長聰明好學的鰲江漁民們掌握了高超的水產品加工手藝,將水產品分門別類進行醃、曬、烘、焙、薰、滷後銷往了各地,讓外地的人也嘗到了鰲江的魚鮮。

「開一趟,曬一風,賣一潮」,大漁船帶鹽(後來可帶冰了)出海,邊捕邊加工,歸港時,水貨、乾貨一起上。碼頭交易市場相應設立了水貨、乾貨、大貨、小貨行,漁民可按行賣貨,口袋裡收益也增加了。 鰲江人有句老話「寧可三日不食肉,不能一日無新腥鮮」、「潮漲吃鮮,潮落點鹽」,「「一個潮水,一個鮮」,這在鰲江江口外作業的小漁船,捕大棄小,適可而止。潮落出海,潮漲歸。第一個潮頭洶湧進鰲江港,眾多「小馬艫」隨浪衝灘,急速爭先登岸,趕往市場,也就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鰲江八角亭漁市小吃

早在清末民初鰲江八角亭魚市就已有了一定的市場規模,西上老菜場及楊殿前,東下南門街與陡門頭,北通勝利亭(鰲江北岸現鰲江輪渡碼頭,現拆遷為甌南大橋),南連接河頭(原內河開往平陽坡南輪船埠頭)。不知道有多少南來北往的人們,他們在這裡帶走了鰲江的特產「魚貨」,同時也留下了各地人們的文化、習俗、生活理念、經商之道之足跡與事跡。

八角亭的小吃是特別值得一提。大漁蝦蛄,石砰蠣溝,中墩炊蝦,金鄉七星油(醬油),炎亭江蟹,巴曹血蚶,蘆浦猷蠓、白沙蝦蟣, 新美洲白銀瓜;礬山明礬;馬站細白鹽,四季柚;靈溪蕃薯粉(以上今屬蒼南),東門垟蜻子,墨城泥螺,西灣銀蜻(小莢蟶);下山(南幾島)紅肚丁香,開膛天魚,花花沙蛤,墨綠辣螺,穿長褲的龜腳,灰灰曲嘴(藤壺),黑黑烏鉤(厚殼貽貝);水頭紅米曲,細粉幹,文旦柚;山門鮮索麵,圓圓長毛芋;昆陽米麵(粉);瑞安(馬嶼)甜甘蔗;溫州香菜乾;五板橋酸鹹菜,八月蜇魚(海蜇),紅白魚生蠣勾鹹,黑絲絲菜頭蔫,大頭的白河蝦……

各種各樣只要你能說得出想得到的,應得盡有。逢年過節辦酒宴,老平陽縣四裡八鄉南北兩港的人們都要到此購物。人夾(擠)人,人推人,人抬人,你用不著走,只能隨人浪前行,那壯觀的情景猶如鰲江的潮水一般,鰲江人嬉笑稱這是「打人浪」。當時八角亭真可謂是龍泉風水寶地,你若在此擁有一間店鋪的話,呵呵,那麼下半輩子「腳爛」也有得吃呀。

如今,鰲江魚市的繁華已成了過去,八角亭已無亭可尋,但它的名字已經深深烙印在每一個老鰲江人的腦海。而這裡的人們與魚情結深深,沉積了濃厚的「漁文化」。鰲江人的一生離不開魚,魚和人息息相關。歷史上鰲江曾為魚為生,以魚而繁忙,更是因魚而繁榮。是個純正的漁港漁鄉,這裡原是個有美譽而號稱「甌閩小上海」「中國古鰲頭」名傳大江南北,揚名海內外。如今,甌南閩北最大的海鮮市場在地處山區鄰縣縣城,所有的鰲江人們深感失落,風光不再,但這一切卻已經不堪回首,鰲江的金飯碗丟了,誰之過?誰之誤?誰之錯?我們不得而知,而歷史時光的前進腳步匆匆忙忙略過,留給這裡人們的只有往昔的記憶……

--------------------------------------------

相關焦點

  • "漁市遊"項目正推進中!高崎漁港將變身浪漫漁人碼頭
    昨日下午,廈門市海洋發展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透露,高崎漁港「漁市遊」項目正在積極推進之中,不久的將來,高崎漁港將變身成為一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漁人碼頭,市民遊客可以在這裡尋覓到濃濃的「漁」味。  但是,隨著廈門城市的發展,高崎漁港也面臨交通擁堵、業態單一等問題,功能提升迫在眉睫。根據《廈門島西北門戶片區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市海洋局將大力推進高崎漁港「漁市遊」的漁業產業提升,牽頭做好漁業產業提升。  根據規劃,高崎漁港將以打造城市形象新門戶、漁人碼頭新標杆和旅遊休閒新地標為目標,以打造廈門國際水產品交易中心為抓手,推進「漁市遊」各個項目落地實施。
  • 到高崎漁港來一場"漁市遊" 既可品美味還能賞美景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王穎達 圖/劉東華)海鮮是閩南人餐桌上的「常客」,島內高崎閩臺中心漁港(下稱「高崎漁港」)已成為感受漁市文化的最佳場所之一。漁港中,夏商國際水產品交易中心是全省最大的活鮮交易集散地,位於漁港北堤的漁港小鎮則是市民品美食、購海鮮、遊漁市的好去處。夜晚更是體驗「漁港風情」的好時機,市民和遊客可以一邊欣賞海上夜色,一邊品嘗地道海鮮。
  • 邊逛漁市邊品嘗海鮮美食 我市今年將推進高崎漁港「漁市遊」
    記者獲悉,今年我市將推進高崎漁港「漁市遊」項目實施,讓市民、遊客充分體驗廈門這座海洋城市的獨特魅力。  據悉,該項目的實施,是高崎漁港經濟區改變傳統漁港發展方式的一種嘗試,將「漁業+市場+旅遊」三者深度融合。目前,高崎漁港片區已有好幾家有實力的海鮮餐廳進駐,相關建設也粗具規模。
  • 到高崎漁港來一場「漁市遊」:區域內聚集眾多餐飲品牌,市民遊客既可品美味還能賞美景
    海鮮是閩南人餐桌上的「常客」,島內高崎閩臺中心漁港(下稱「高崎漁港」)已成為感受漁市文化的最佳場所之一。漁港中,夏商國際水產品交易中心是全省最大的活鮮交易集散地,位於漁港北堤的漁港小鎮則是市民品美食、購海鮮、遊漁市的好去處。夜晚更是體驗「漁港風情」的好時機,市民和遊客可以一邊欣賞海上夜色,一邊品嘗地道海鮮。
  • 嘉義觀光漁市 現撈生鮮(圖)
    布袋觀光漁市內,有料又實在的蚵仔煎,讓人垂涎三尺。龐凱駿 /攝影  據悉,嘉義布袋漁港旁的布袋觀光漁市,日前才剛完成整修,由於環境整齊相較於一般市面上的蚵仔煎,漁市裡賣的,放的蚵仔真的很多,又大又肥,實在有料。另外,頗受歡迎的還有「蚵仔包」,將蚵仔、冬粉、紅蔥、蝦皮、蛋為內餡的材料,做成大包子,再放入油鍋中,將外皮炸的金黃。外脆內軟又多汁的口感,可徵服了不少老饕的嘴和心。
  • 高雄旅行記,前鎮漁市港
    導語:高雄旅行記,前鎮漁市港大家好,我是本期旅行編輯,我將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點讚關注額!前鎮草衙!前鎮漁市港...家附近的小小地方漁港,長大的地方!
  • 南方澳漁港
    素有鯖魚故鄉之稱的南方澳,原為蘇澳鎮一個小漁港,因臨近太平洋黑潮與親潮交會處,魚群種類繁多且漁產甚豐,加以遠洋漁業發展迅速,近年已晉身為東海岸最大、全臺第三大漁港;儘管如此,緊挨著漁港區發展的南方澳,因遠離蘇澳市區,自成一格的地方特色,至今仍保有濃厚、純樸的漁村風光,與閒適、淡泊的民情風俗,自然散發一種耐人尋味的平民生活魅力。
  • 觀海景買漁貨 桃園永安漁港
    永安漁港位於桃園縣新屋鄉的永安村,是全臺灣唯一以客家莊為主體的漁港,也是中壢區漁會轄內的唯一漁港;永安漁港設有觀光漁市,展售各式新鮮漁獲、加工漁產品與熟食,此外,永安漁港還擁有全臺面積最大的海濱公園,提供遊客戲水、野炊與觀海
  • 鰲江這些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滿滿都是家鄉的味道!
    地處浙江東南沿海的鰲江,依江襟海,岸線綿長。鰲江口不遠處就是浙江省十大漁場之一「南麂漁場」,可以說,歷史上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為鰲江帶來了豐厚的財富,而漁業曾經是推動鰲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產業。「民以食為天」,中國人對美食的執著誕生了龐大的中華菜餚。從南到北,由西向東,不同地域均有其獨特的美食,這也包括山水並存的鰲江與龍港。
  • 《博賀漁市》獲中國·張家界首屆世界遺產攝影大展優秀作品獎
    博賀漁市於是我們來到了鄧巴烽的博賀漁港。作為廣東省著名漁港,也是我國十大漁港之一,博賀漁港的早上漁市成了粵西有名的漁產品集散地,自然成為鄧巴烽鏡頭所關注的生活群體。他的圖像產生了對這些漁民所流露出的一種傳統的情感,鏡頭中的他們既是熱情甚至充滿激情的,又常常帶有一種筋疲力盡的感覺。
  • 平陽這裡入選國家級海洋定點漁港!
    1990年農業部公布了第二批沿海漁港名稱((1990)農(漁政)字第19號),平陽縣下廠漁港列入其中。該漁港位於距鰲江口3公裡處下廠塘外村塘沽外至下廠造船廠之間(浙溫航工(1989)字第200號),既現在的平陽縣漁業冷凍廠碼頭至平陽縣信業碼頭之間的岸線。
  • 北方漁市:影響各大魚市加速中國漁業信息化進程
    北方漁市的建成將非常有利於我們在中國的投資。我們計劃與北方漁市進行緊密的合作,將其作為我們重要的原料採購基地,計劃對北方漁市單一品種三日內上市量達到一個貨櫃(約9噸)的水產品實行包銷。  ———韓國東源水產株式會社社長 王允國  一位十分關心威海漁業發展的企業界人士在參觀歐洲一家大型漁市時,問是否可以引進他們的電子拍賣模式。威海是中國北方的主要漁區,北方漁市所在的石島港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漁港,擴建以後可以停靠150萬馬力的漁船8000艘,中國北方的漁船幾乎都可以集中在這裡。對方告訴他,你們威海已經有人在做了。
  • 新屋鄉永安漁港星繽樂狂歡嘉年華 周末登場
    永安漁港將於6月14日起舉辦5場次星繽樂狂歡嘉年華活動,地方人士號召各地遊客參與同樂。記者劉愛生/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新屋鄉永安漁港6月14日起至10月11日止,連續舉辦5場次星繽樂狂歡嘉年華活動,希望吸引遊客到客家漁港遊玩,騎單車慢遊綠色隧道,品嘗新屋鵝肉與美味的海鮮料理,順便欣賞浪漫的夕陽美景,開心參與星繽樂狂歡嘉年華。
  • 高崎漁港將改造 對標臺北上引水產 變身"漁港綜合體"
    昨日,市海洋與漁業局發布2019年海洋與漁業工作亮點,記者從會上獲悉,高崎漁港今年將依託市場和漁港發展「漁市遊」項目,相關方案目前已報送市規劃委。廈門島內很快將形成一座綜合性的休閒旅遊服務漁港。
  • 鰲江之巔——一論溫州大都市區副中心核心區建設
    240米的超高層建築將崛起在「浙南陸家嘴」,打造城市之巔,成為鰲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標杆,成為溫州大都市區副中心核心區的標杆。文化之巔——文化底蘊獨佔鰲頭。古鰲頭產城融合項目將深度挖掘拆前南門社區和五板橋村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規劃「鰲江八景」,建設黃公望文化公園、高機與吳三春愛情主題公園、兩塘戲苑、新壬泰商行、鰲江新漁行、光濟輪、城市展廳、鰲江記憶館等八大景觀,成為鰲江流域最具人文特色的城市新區。城市之巔——產城融合獨佔鰲頭。
  • 海鮮、海景、海風,臺灣的休閒漁港有哪些?下集
    現在的臺灣漁港與食衣住行育樂做結合,透過新鮮的海味與熟悉的海風,將屬於討海人的生活與所有前來的遊客進行不同的分享。無論是一人散心,情侶約會,全家旅遊,漁港都會是考慮的選項之一。梧棲漁港 @臺中對於中臺灣的居民來說,梧棲漁港就像自家後院一般,已不單只是純粹漁港如此簡單。
  • 大年初三,萬寧看海、參觀漁港之旅
    ▲大花角的前鞍嶺天然漁港從大花角返回的路上途經烏場漁港,順路進去逛了一下。▲逛逛萬寧烏場漁港的海鮮攤總體上感覺海南南部的漁市在品種上似乎比北部漁市更豐富一些,這裡有北部魚市上很少有賣的野生螺貝,
  • 威海石島港升級為國家中心漁港
    華夏經緯網1月13日訊:據中國威海網報導,日前,石島中心漁港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農業部批覆同意。自此,石島漁港將由國家一級漁港上升為國家中心漁港。    石島漁港地處黃海、渤海和東海三大漁場的中心,每年有來自山東、遼寧、河北、江蘇、浙江等省份以及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大量漁船在此停泊,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漁港。
  • 首逛八角漁市有感
    都說想買煙臺第一鮮,就去八角漁市。據說那裡的漁市除了禁魚期外,平時只好天氣好,不颳大風,天天下午二點多隨著一條條出海捕魚的漁船靠岸,漁市自然後就開始了,除了那些超市的魚販們開車去為次日備貨去漁市選擇海鮮,也有很多專門趁著人們趕不同的集而專門擺攤賣海鮮的魚販們也在積極為次日的生意備貨,當然也有許多人或開車或坐車親自去八角漁市買第一鮮。畢竟八角漁市不僅是海鮮剛上岸還有價格更實百惠的誘惑力。
  • 平陽鰲江:獨佔鰲頭的「甌越明珠」
    鰲江兩岸  浙江在線7月1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南希)鰲江,在西晉時稱始陽江,旋改名橫陽江,又稱錢倉江,因海水漲潮時,江口波濤狀如巨鰲負山,故稱鰲江,是東海之濱一顆「甌越明珠身處其中鰲江人,順應變革的時與勢,交出了一份轉型升級的時代答卷——集聚優勢要素,「撬」動傳統產業轉型。  鰲江鎮以「工匠精神」為依託,鼓勵企業搭建科技孵化器、重點企業研究院、工業設計院,帶領鰲江機械從傳統製造走向智能製造。  80年代曾經名揚全國、讓鰲江成為國內「機械城」的鰲江機械、機電產業,在一度迷失而沒落後,如今又再度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