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李凱旋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袁曉瀾 北京報導
樓市自進入新一輪的調控之後,各地樓市開展「因城施策、一城一策」。但在這輪調控之中,不少城市出現了「24小時」政策,朝令夕改,迅速反轉。開封發布了「取消限售政策」,但第二天便被撤回,市場一片譁然。然而不少城市發布過「24小時」政策,「一日遊」之後便被緊急召回。
開封「取消新房限售」政策發布後一天被撤回
7月19日,開封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確認,開封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下發的《關於調整新建商品房住房時限及撤銷備案限制的函》中顯示,經開封市百城辦例會研究決定,取消開封市新建商品房自取得《不動產權證書》之日起滿3年方可上市轉讓的交易時限,取消已撤銷備案房屋的交易資格凍結時限。
有業內人士表示,開封取消限售是根據當地房地產市場的特點作出來的決定。「取消新房限售」政策經媒體報導後引發了廣泛的關注,但僅僅是在第二天,該政策就被撤回。7月20日,開封市政府網發布了市住建局撤銷其作出的調整新購商品住房交易時限及撤銷備案限制的相關決定。文件顯示,該決定未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和論證,對由此可能產生的市場影響缺乏充分的預判和評估,故撤銷此決定,收回相關文函。
2017年5月,受去庫存和棚改的影響,開封出臺了限售政策,穩定日益上漲的房價。限售政策規定,新建商品住房滿3年方可轉讓,半年內漲幅不得高於5%,一年內漲幅不得高於10%。政策出臺後,開封的房價回歸冷靜。據當地媒體報導,2018年,受限售政策影響,開封全市的新建商品房成交量同比下滑14.67%。
此次「取消新房限售」的「一日遊」政策也微微打破了開封樓市的平靜。市住建局表示將繼續嚴格落實房地產市場管理政策,促進開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利益。
多地樓市政策發布24小時即取消
除了此次開封發布了「24小時」政策外,全國不少城市曾出臺過類似政策。2018年12月26日晚,衡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表示將於2019年1月1日暫停執行《關於規範市城區新建商品房銷售價格行為的通知》,此決定被外界解讀為放開限價。
在2018年12月27日,衡陽市人民政府便發布公告表示,撤銷此決定。撤銷的原因則為對穩控房價的複雜性判斷不精準,對穩定預期的持續性認識不充分,文件出臺引發了市場的誤解和網上的炒作,其影響有悖於部門出臺文件的初衷。
根據《華夏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在此輪政策調控之前,呼和浩特、瀋陽、佛山等城市均出現過類似的「24小時」政策,政策一經發布,短時間內便被緊急叫停。2014年6月13日,呼和浩特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切實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促進全市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實施意見》,文件指出,取消商品房銷售備案制度,居民購買商品住房(含二套住房)在辦理籤約、網籤、納稅、貸款以及權屬登記時,不再要求提供住房套數查詢證明。此政策被解讀為取消限購。而該政策也在一天之內被撤回,網上的文件消失。
專家:制定政策需要謹慎,放鬆性政策尚未成熟
據不完全統計,「24小時」政策多集中在取消限售、取消限購等放鬆性政策。目前,我國實施「因城施策、一城一策」,但樓市政策仍以「穩」字為主,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成為了避免共振風險的主要操作手段。類似「24小時」政策雖公布後即取消,但輿論以及市場方面仍出現了波動。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近期開封限售政策「取消又取消」的做法使得「政策一日遊」的現象受到了很大的關注,聯想到衡陽限價政策「取消又取消」的做法,其則充分說明了政策制定依然需要謹慎。
嚴躍進表示,當前政策將繼續強調連續性和持續性,對於一些原有政策的廢除,後續工作預計更加嚴格,包括對市場基本面的嚴格調查以及對政策調整的影響評估。若這兩點沒有做到位,預計後續各地政策調整的空間不大。
此外,嚴躍進對《華夏時報》記者說:「近期叫停的政策微調本質上都說明放鬆性政策尚不成熟,但凡設計放鬆限購、放鬆限售等政策,往往會在放鬆過程中容易引起市場過度的反應。換句話說,政策收緊面臨的阻力比政策放鬆面臨的阻力要小。」
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同樣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限售政策是比較敏感的一個政策,限制商品房購買的鎖定年限實際上是為了防止投資和投機需求的人短期炒房,而取消限售對於房地產的調控來講則是一個挑戰。類似限售政策的接近會給投資者帶來過於樂觀的預期,對市場產生不利的影響。政府在頒布這個政策時可能沒有考量到這一點,所以才會收回。
另外,郭毅認為,購房者應該理性看待調控政策。目前,整個房地產市場已經穩定,在這樣的一個大局面下,購房者應該基於自己的實際居住需求量力而行選擇合適的房產。不能盲目投資,將房產看作投資產品而使其失去原本的居住功能。
責任編輯:張蓓 主編:張豫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