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深圳客湧入的東莞升級調控 二手房限購又限售

2020-12-17 網易財經

(原標題:大量深圳客湧入的東莞升級調控,二手房限購又限售)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繼7月初對供應端嚴格限制後,東莞樓市調控繼續加碼,這次瞄準的是限購以及限售政策。

7月25日,東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公安局、自然資源局、不動產登記中心等十二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首次將二手房納入限購範圍。

新的限購政策規定,自7月25日開始,非東莞戶籍居民家庭在東莞購買第一套商品住房的,包括新建商品住房或二手商品住房,須提供購房之日前2年內逐月連續繳納1年以上社會保險證明;購買第二套商品住房的,須提供購房之日起前3年內在東莞市逐月連續繳納2年以上社會保險證明。

與此同時,非東莞戶籍居民家庭在東莞擁有2套及以上商品住房的,暫停向其銷售商品住房。另外,個人所得稅繳納證明不再作為購房資格審核材料。不過為做好與原有政策的銜接,在7月25日前已連續繳納個稅滿一年或兩年的,仍可按原政策規定購買首套或第二套商品住房。

東莞從2016年10開始施行限購政策,到2017年4月限購升級,一直限制的都是新建商品住房。

7月25日之前,東莞本地戶籍居民及非本地戶籍居民家庭擁有兩套及以上住房的不能再繼續購買新房;非本地戶籍居民家庭須得在2年內連續繳納1年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才能購買新房,如果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成員具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或初級以上職稱的只需繳納半年即可,另外,具有已有一套住房的需提供3年內連續繳納2年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

可以看出,與全國大部分實施限購政策的城市相比,東莞的限購政策算是比較寬鬆的。

對比來看,本次限購政策的升級主要還是針對非東莞戶籍居民家庭,限購範圍從新房延伸到二手房,限購條件嚴格升級為連續繳納社會保險的證明。對於東莞本地戶籍居民,二手房仍然不限購。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之前東莞對二手房不限購,深圳等不少外地需求流入東莞的主城區、松山湖、臨深片區等。這次限購的加碼對樓市應該會有所降溫,但因為仍然只有一年的社保要求,這個限制在操作過程中能有多嚴格還是個未知數,實際效果還需要觀察一段時間。

事實上,深圳發布「715」政策後,不少有購房需求的人失去在深圳的購房資格,將目光瞄準東莞、惠州等臨深城市。樂有家研究研究院數據顯示,7月17日,東莞新增求購客戶數量出現了一個小高峰。

一位東莞房企人士對界面新聞透露,在2017年限購之前,東莞主城區和臨深片區的深圳客購房量分別可以達到成交總量的五成、七成左右,新房限購後成交量雖然下來了,但臨深片區的深圳客比例還是有7-8成,主要通過補繳社保或借用名額的方式來實現購房需求。

在加碼限購的同時,東莞也升級了限售政策。原本東莞在2017年4月發布的政策規定,在東莞購買新房或二手住房的須取得不動產權證滿2年後方可上市交易,本次新政,將限售期限從2年上調至3年。

李宇嘉指出,但凡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其房屋換手率一般都較高。因此,多位業內專家認為,限售政策將給炒房客施加資金壓力,時間越長壓力越大,大大降低樓市的投資投機行為,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

自2017年開始的這一輪樓市調控中,限售成為不少城市的調控利器,廣州是2年,深圳是3年。新房基本都是期房,完成交易後通常要兩年才能拿到房產證,所以限售升級後,在東莞購買新房至少要5年才可以出售。

此次調控升級的背景是,今年4月以來,東莞樓市升溫明顯,部分中心城區和熱門板塊的新房和二手房均呈現量價齊漲的態勢。

合富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東莞新房成交金額達557億元,同比增加20.7%,創下近4年新高;新房網籤均價約為2.3萬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6.6%。另據樂有家數據,今年上半年,東莞二手房過戶量為13177套,同比下跌12.5%,成交均價19645元/平方米,同比上漲21.7%。

東莞一直是以新房供應為主的市場,今年上半年由於新房供應不足,大量需求流入二手房市場,城區片區、松山湖以及臨深片區等部分熱門街鎮二手房價格上漲明顯,不少業主短時間內將掛牌價格上調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部分房源掛牌單價突破5萬元/平方米。

東莞政府在7月2日踩下了第一腳「剎車」,不僅給申請預售的商品住房項目體量劃下3萬平方米的「紅線」,還再次收緊了新房限價政策,限制新房備案價格的漲幅、取消備案180天後可上調5%等。

為避免市場出現一二手房倒掛、「打新「的局面,此次東莞針對二手房調控政策的出臺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是意料之中的事。

在加碼限購、限售的同時,《通知》指出,對二手房市場操盤控價、抱團漲價、通過「陰陽合同」騙取貸款、將不具備交易轉讓條件的房源掛牌出售等惡意哄抬房價、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從嚴查處。

事實上,在7月22日下午,東莞市住建局約談了30多家房地產經紀機構,指出,當前市場上存在中介機構串通投機炒房團夥哄抬房價的問題。

東莞住建局局長何紹田要求,中介機構不得在網上發布二手房掛牌價明顯高於近期真實成交價或周邊樓盤均價的房源,對不符合交易轉讓條件的住宅房屋不得給予掛牌,不得誘導、協助交易雙方以「ABC單」「陰陽合同」等手段抬高房價,為炒房客提供便利等。

本文來源:界面新聞 作者:黃昱 責任編輯:王曉武_NF

相關焦點

  • 東莞二手房漲幅度至50% 限購令下二手房或能降溫
    原標題:東莞升級樓市調控立竿見影,中介經理稱:「今天連看房的人都沒有」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今天一整天,連看房的人都沒有。」房產中介邱經理站在店門口,但一切好像都在他意料之中。
  • 深圳、南京之後,又一城深夜升級調控,二手房限購、3年內禁售
    東莞動手了。》),進一步升級調控政策。《通知》首次將二手房納入限購範圍。要點整理如下:1、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購買第一套商品住房的(一手二手房),須提供購房之日前2年內在本市逐月連續繳納1年以上社會保險證明;購買第二套商品住房的須提供購房之日起前3年內在本市逐月連續繳納2年以上社會保險證明。
  • 調控方向確定?取經一年只漲694元/m的長沙,深圳正在不斷升級
    回顧深圳二手房成交歷史,上一次深圳二手住宅月度過戶量破萬套是2016年3月,當時數據為18706套,現在與往年盛況尚有差距。圖片來源:珊瑚數據根據貝殼數據,7月1-12日深圳、廣州、佛山、東莞、江門五個城市共網籤二手房11467套,其中深圳突破4000套,領先於其他城市。而就在上周,深圳新房共成交1185套,住宅為949套;二手房共成交3025套,住宅為2895套。
  • 深圳到東莞,樓市調控再加碼,惠州還有機會嗎?
    深圳二手房漲幅居首今年上半年,隨著疫情的逐漸減輕,各地樓市又開始蠢蠢欲動,多城房價紛紛回正,6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房價格指數環比上漲了0.6%,同比漲幅4.9%,深圳二手房漲幅最大,為1.9%。以深圳為首,環深區域調控加碼7月15日,深圳市住建局等多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調整商品住宅限購年限,提高增值稅徵免年限等……八項措施精準調控樓市。「槍打出頭鳥」,房價扶搖直上的深圳終於迎來了「暴擊性」調控。
  • 重磅:東莞2020年最新購房政策!限購限售、稅費、公積金……史上最全!
    作為「國際一流灣區」中的重要一員,東莞吸引了非常多的外來人口,在2019年年度主要城市人口吸引力前十榜單中,東莞超越了上海成為全國第四,人口吸引力指數為8.038 ,僅次於深圳、廣州、北京,東莞的常住人口數更是達到了846萬。
  • 東莞出臺限購限售新政 非東莞戶籍買首套房需交1年社保
    7月25日凌晨0點,東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公安局、自然資源局、不動產登記中心等單位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出臺樓市限購限售新政,非東莞戶籍買首套房需交1年社保,買第二套房需交2年社保,商品房入市交易時限從辦證後2年延長到3年。《通知》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 2020年上半年東莞房價上漲明顯!松山湖、南城區二手房普遍破4萬
    深圳在分化,西部在漲,東部卻是橫盤。東莞也在分化,並不是普漲,主要是中心城區南城莞城和松山湖上漲。今年以來,東莞房價上漲明顯,一度領漲中國各地房價,無論是一手房還是二手房都漲幅驚人。一手房方面,東莞萬江區、厚街鎮、東城區漲勢尤為兇猛,其中萬江同比漲了48.8%;二手房方面,房價跳漲嚴重,尤其是松山湖、南城區等區域二手掛牌價普遍破4萬元(人民幣,下同)每平方米,甚至部分房源衝向6萬元每平方米。3月東莞開始突破限價,南城、松山湖新房去年限價28000元/㎡直接飈至38000元/㎡,也帶動了二手房價格上漲至40000元/㎡。
  • 深圳房地產市場怎麼樣?調控之後怎麼買?(附大量數據)
    這就讓政府就忍無可忍了,不得不醞釀限購升級。大概在6、7月,我們已不斷提醒用戶,深圳限購要升級。有資格的儘快上車。結果,7.31,限購升級終於來了。主要政策就是企業不能買商品房了。公寓全面限售五年,且以後新建的公寓都不能賣,必須長持。離婚兩年內,認婚前家庭資產數量。住宅限售三年。
  • 深圳東莞真經念得如何了?
    從限購、限售、限貸、限價等方面全方位調控,充分發揮土地、金融、稅收、監管等手段,打好調控「組合拳」,效果顯著,有效打擊了投機投資行為。 四是房地聯動,穩定土地供應保障供需平衡。 五是從嚴控價,合理引導商品房定價預期。
  • 深圳樓市懸念:調控何時來?房價如何走?
    深圳樓市熱度不減,調控的靴子被業內認為即將落地。「可以預計調控政策的出臺已經進入倒計時,最近深圳樓市的確有點過熱,寧波、杭州、東莞等地都已經推出一些調控政策,深圳應該快了。」 7月10日,一家前三十強房企的執行董事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 深圳限購,東莞「嗨」了,二手房源一夜上調30萬,中介也成「炒房團」
    來源:時代周報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樓市調控的大棒落下來,有人「哭」,有人笑。就在諸多深圳剛需一族哭倒在「7.15調控新政」門口時,隔壁東莞的業主們卻悄悄漲起了價。現在深圳限購落地,臨深片區成為無深圳購房資格買房人的首選,業主們紛紛行動起來,怕自己賣虧了。」一房產中介對時代財經直言,「目前(塘廈鎮)這幾個小區市場有點亂,業主要麼心態不穩定、可能臨時反價,要麼出價高於市場價。」
  • 東莞樓市升級調控,房價應聲下跌,7月最新東莞樓市數據出爐
    東莞樓市2020年7月第四周數據出爐,其中:一、東莞樓市二手房掛牌價從16185元變為16172元,本周下跌13元,漲幅微弱。二、東莞樓市近三周在售二手房數量為18651套,18064套,17675套,持續減少。
  • 深圳限購東莞「嗨」了!二手房源一夜上調30萬中介也成「炒房團」
    深圳樓市抬高門檻,外溢的剛需和熱錢是否會湧入東莞並進一步推高東莞房價?這或是東莞人既期待又擔心的問題。樓市調控的大棒落下來,有人「哭」,有人笑。就在諸多深圳剛需一族哭倒在「7.15調控新政」門口時,隔壁東莞的業主們卻悄悄漲起了價。
  • 樓市調控發力 成都二手房價格出現鬆動
    成都樓市限購政策升級之後,二手房交易現場的人氣明顯減少。圖為消費者在成都市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房產分中心現場查詢相關信息。  本報記者 文強 文/圖  二手房市場一直被稱為樓市走向的「晴雨表」,在「5·15」成都樓市限購政策升級之後,反應最快、最直接的就是二手房市場的表現。
  • 調控將至,炒房客瑟瑟發抖!房價終於要跌了?
    多地房價「過熱」觸發調控升級?》裡,給大家分析了下杭州、寧波、東莞的調控政策。這三個城市的房價在前幾個月依次迎來了「高光時刻」,樓市熱度的躥升,逼得地方出臺政策調控,壓一壓房價。但有個比這三個城市漲得還猛的,被我略過了,那就是——深圳。
  • 「狼」要來,東莞還在糾結什麼?
    根本問題是供需矛盾和限購政策的門檻並沒有堵住,東莞優質區域的樓盤一定程度上是稀缺品,賣了即沒了,業主也惜售。 所以,除了從二手房交易端入手調控外,限購政策的升級好像也應該適當跟進,特別是熱門區域的中心城區和松山湖。 在這裡,我並不主張臨深片區對二手房限購,因為各自面對的市場環境不同。
  • 成都、深圳,該出殺招了!
    今年上半年,深圳、成都樓市的表現,一點也不比已經遭遇新一輪調控的杭州、東莞和寧波遜色,可謂各有千秋。因此,本號預測,繼杭州、東莞、寧波揮劍之後,成都與深圳,也要出殺招了。先說一下杭州、東莞和寧波,雖然本號之前已經專門撰文分析過。
  • 深圳樓市大地震:2018年普通住宅用地出讓限售5年
    來源:金融深度12月30日,深圳突然宣布:在一塊即將在2018年2月1日出讓的住宅用地上,施行限售政策,限售期為5年!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在樓市越調越漲的背景下,曾經的限購、限貸、限價這些狠招都已失靈。
  • 這一城再次加碼樓市調控!7月以來已有超30城出手
    寧波市住建局有關負責人表示,7月寧波發布房地產調控「十條」新政後,落實過程中暴露出一些問題,如個別樓盤投資客較多、部分特殊群體以落戶和離婚為手段投資炒房、利用贈與規避限購限售政策等,亟須管理部門予以明確監管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