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我國的經濟強省對於全國發展有著非常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幾年來也逐漸成為了全國各地人民心目中的焦點所在,尤其是旅遊業方面發展得尤為的不錯,不論是四川的省會城市成都市還是中國的四大直轄市之一的重慶市都讓四川省的名氣不斷的攀升,也吸引了無數的各地人前來試穿工作和就業以及旅遊!
四川自古以來都有著天府之國的美譽,只因為四川的地理位置環境尤為的不錯之外,四川人民的生活態度也是遙遙領先於全國各地人民的,哪怕時代發展的速度如此之快,四川人民的生活方式依舊是非常安逸的,倘若年輕人去四川省工作就業的話,就會發現每到夜幕降臨的時候,整個城市裡面的高樓大廈幾乎都關了燈,因為很難看到四川省的企業晚上會加班,年輕人在下了班之後的夜生活是極其豐富的,不論是喊上三五好友一起去吃飯,又或者是茶樓裡面喝茶以及打牌等等都是許多人會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
對於四川這個地方,目前人們有諸多誤解。其中,對於四川名字的誤解尤為甚,四川名稱的由來多是望文生義惹得禍。大體看來有兩種誤解。第一種,認為四川的「川」是取自四川境內的四條河流,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長江、岷江、嘉陵江、大渡河。認為四川的叫法正是源於這四條河流。第二種,是更直白的望文生義,認為四川的「川」是取自四川境內幾個帶「川」的地名。比如四川境內的北川、汶川、青川、沐川等地名,仔細一揣摩,這種說法的破綻很明顯。四川境內名字帶「川」的地名,何止以上四個地方呢?金川、通川等地也是名字帶川的。
那麼,為什麼四川會稱為四川呢?而不是什麼五川六川,其實說到四川名字的由來,還得從唐朝這個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其中,唐朝的「道州縣」三級行政區劃制度,就與四川的名稱由來直接相關。雖然隨著唐末藩鎮割據的形成,「道」的影響已經微乎其微,而被權力逐漸膨脹的節度使所代替。但是「道」這個行政區劃,直接影響到了唐朝以後的宋王朝。唐朝初設的「道」的延伸,則是宋朝的「路」。
李世民繼位之後,一改延續千百年的秦漢「州郡制」,改用「道州縣」制度。而四川所在的魏晉時期的益州,則被改為了「劍南道」。唐玄宗繼位後,在公元735年,將原先的劍南道一分為二,分別設置「劍南西川節度使」和「劍南東川節度使」。這可以看做四川歷史上「川」字名稱的第一次出現。時間再往後,到了趙匡胤建立宋朝,北宋王朝為了加強對蜀地的掌控,先後滅掉後蜀政權,然後,將原先唐朝設定的名目繁多的州縣名稱大規模刪減,統一划分為「西川路」。之後再設置「陝西路」,在之後,西川路和陝西路合二為一,並稱「川陝路」。
宋真宗即位後,將原先的「川陝路」再次一分為四,便是今天四川名稱的由來,分別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並有了一個新的名稱——川陝四路。有時候也會簡稱為「四川路」,這便是四川名稱的由來。元朝建朝以後,在中央設置中書省,在各地設置行中書省,四川此地便是設置的「四川等處行中書省」,簡稱為「四川省」,自此,有了四川省這個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