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寧》可以說是《聊齋志異》中最好的短篇小說,而且是蒲松齡最喜歡的一位女性。
因為,「封建女性」是壓抑的、是被束縛的、是沒有自我的......
但是蒲松齡筆下的「嬰寧」確是天真浪漫、聰慧可人、賢淑能幹、大方幽默、熱愛生活、追求美好、孝順識大體......在蒲松齡心目中,嬰寧就是一位大智若愚的自由女神。
我們來一起看看這位「如嬰兒般安寧的」純真女性——嬰寧吧。
(《嬰寧》這個故事略長,附在文章最後,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觀看。)
嬰寧是誰?
嬰寧的名字「嬰寧」,是蒲松齡給這位傳奇女性起的名字,像「嬰兒一般安寧」。
我們常說「赤子之心」,什麼「赤子」,就是指的「剛出生的嬰兒」。
嬰兒剛出生的時候,是最純潔、最真實、最本真的人的樣子。
那時的我們,沒有世俗禮教所束縛,我們餓了就吃,渴了就喝,難過了就哭,高興了就笑,我們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莊子·大宗師》裡說「殺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為物,無不將也,無不迎也,無不毀也,無不成也。其名為攖寧。攖寧也者,攖而後成者也。」
意識是說:摒除了生,也就沒有死;留戀於生,也就不存在生(生死是相對的)。作為事物,「道」無不有所送,也無不有所迎;無不有所毀,也無不有所成,這就是「攖寧」。「攖寧」,就是說不受外界事物的紛擾,然後保持心境的寧靜。
不知道蒲松齡有沒有借鑑參考隱喻莊子的「攖寧」,但是保持心境的寧靜,像嬰兒一般的安寧,確實是為「嬰寧」這個人物定了一個基調。
嬰寧的出身這嬰寧是一位狐仙所生、鬼母(死去的人)照料長大的純真少女。
她生活在亂山重疊,山谷寂靜,渺無人煙,空氣清新的像被染成了綠色一樣,讓人身心舒暢,沒有車馬喧鬧,只有飛鳥只有翱翔的一個「綠野仙蹤」之地。
她芳齡十六,容華絕代,笑容可掬,是一位無論何時何事,都喜歡笑的姑娘。
用她的鬼母來說就是:十六歲的姑娘了,還天天傻呵呵地笑個沒完(十六歲,呆痴才如嬰兒)。
嬰寧的幾個特點,融合了蒲松齡對封建女性的幻想。
用笑化解人間煩惱泰戈爾說: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嬰寧從小由女鬼母親撫養長大,又成長在那樣的與世隔絕的「綠野仙蹤」之地,完全脫離俗世,純真自由,她愛笑,「笑」就是她最大的特點。
封建社會的少女是不能笑的,或者是偶爾笑不露齒的含蓄一笑,但是嬰寧她對任何人、事、物,都是笑呵呵的。
文中的嬰寧有不同的笑的表現「忍笑而立」、「復笑不可仰視」、「笑聲始縱」、「狂笑欲墮」、「孜孜憨笑」、「濃笑不顧」.......嬰寧的笑是如此的天真,如此的真誠,以至於嫁到王家之後,婆婆幾次說她,她都不管不顧,就是想笑就笑了。
嬰寧笑的很美,即使大笑也不失嬌媚的神態,每個人都喜歡看她笑,每個人都願意和她交朋友,嬰寧的笑是發自肺腑的,所以會有非常強的感染力。
婆婆生氣的時候,嬰寧來到面前,一陣笑來,婆婆的氣立馬煙消雲散;
僕人丫鬟們犯了錯,害怕受到責罰,都來求嬰寧,嬰寧會先到婆婆那裡說一下,然後犯了錯的人再來認錯,都會得到饒恕。
俗話說:愁是一天,樂是一天,與其愁,不如快樂過好每一天,人生短暫,學會苦中作樂。
這嬰寧就是天生的不知愁,心裡眼裡只看到美好的事物,才會如此的開心的笑吧。
家和萬事興,家裡有一位這樣的愛笑的姑娘,凡事都哈哈哈一笑而過,人們怎麼會不喜歡她,好運怎麼會不眷顧她呢。
幽默風趣,大智若愚唐伯虎的《桃花庵歌》中有一句我們耳熟能詳的詩句:「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鬼母說嬰寧「十六歲,呆痴才如嬰兒」,如果真覺得嬰寧是真的痴傻呆,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嬰寧性情中有真、純,而且還有一個「慧」,這個慧就是「看似瘋瘋癲癲,實則大智若愚」。
1.鬼母面前戲言
王生為她痴迷,對她說「我對你的情,是夫妻之情,是同床共枕的情誼。」
這嬰寧跑在鬼母面前說「表哥說,他要和我一起睡覺。」
別說王生當時嚇得心驚膽戰,連我這個現代人讀了都瞠目結舌。
而實際上文中鋪墊了鬼母耳背,當時沒有其他人,只有王生和嬰寧,嬰寧說出這話來就是為了「調戲、捉弄」王生的。
2.凡事心裡有數
自從嬰寧在鬼母面前「胡說」過之後,二人即使成了夫妻,王子服也擔心嬰寧口無遮攔,在外面會說他們二人「夫妻密事」。
可是這嬰寧嘴卻變得嚴了起來,從來沒有在外人面前再透露半個關於夫妻恩愛的事情。
別看嬰寧表面嘻嘻哈哈,其實是「啞巴吃餃子,心裡有數」,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她明白得很。
3.善惡明辨
嬰寧對誰都樂呵呵的,開始看到這位鄰居的兒子,也沒有多想,仍舊笑呵呵。
誰知,鄰居的兒子竟生了貪念,覬覦嬰寧美貌,意欲不軌。
嬰寧施法,讓這位鄰居的兒子受到了懲罰。
什麼人想幹什麼,自己應該怎麼做,嬰寧心裡更是有桿秤。
熱愛生活,懂得欣賞美好的事物花,是大自然最美的饋贈,是生命的純真與活力的體現。
嬰寧愛花,花的美好寓意也被蒲松齡引申到嬰寧身上。
王子服第一次與嬰寧見面時,嬰寧就是手持梅花,掉落的梅花被王子服珍藏,成了一份寄託相思的信物。
王子服第二次見到嬰寧,嬰寧由東而西,執杏花一朵,俯首自簪。
婚後的嬰寧,更是將她愛花的癖好表現的淋漓盡致,她到處尋找好看的花,甚至偷偷把自己的首飾典當購買花。
她用了幾個月的時間,把家裡變成了花的海洋。
大自然的花是如此美麗,如此天然,嬰寧就是這世界上綻放的一朵自由純潔的花。
至真至情,孝順感恩嬰寧愛笑,但是愛笑的嬰寧有一天卻流著淚像王子服訴說了對於鬼母的牽掛。
由於婆婆和王子服對嬰寧非常好,所以嬰寧像王子服道出自己出身,並說出鬼母孤零零一人在山坡上,在九泉之下也深感悲涼。
王子服將鬼母的遺體掘出,與嬰寧的父親合葬,鬼母從此安寧。
嬰寧一個狐仙之女,卻能對養大自己的鬼母有如此深情,自己生活安寧了,卻不忘鬼母的養育之恩,情動之處竟慟哭不止,這是真情流露。
可見「孝道」不僅是人應該守的,連鬼狐都懂得此中道理。
《嬰寧》故事最後,蒲松齡給嬰寧下了一個的結論:
異史氏說:「看她沒完沒了地憨笑,好像是完全沒有心肝的人。可是牆腳下的惡作劇,她的聰明機智誰能比得上呢。至於悽切懷戀鬼母,笑反而變為哭。我嬰寧近乎是用笑來隱藏自己的人了。私下聽人說山裡有一種草,名叫「笑矣乎」,聞一聞它就會笑得無法停下。在房子裡種上這一種,那麼合歡花和忘憂草,都不美了;至於解語花,更嫌她故作姿態啊。」
嬰寧是用笑來隱藏自己的人,她的笑是大智若愚的真智慧,是化解人間煩苦的解語花。
嬰寧的悲哀
鄰居的兒子意欲對嬰寧不軌,受到了嬰寧施法處罰,最後不治而亡。
這件事卻為王子服一家惹來了麻煩,鄰居家將王子服告到衙門,幸得縣太爺深知王子服的為人,公正處理,予以駁回,但是嬰寧卻感受到了婆婆的管教。
婆婆教她:憨狂爾爾,早知過喜而伏憂,如果不是縣老爺明察秋毫,嬰寧就要對簿公堂,丟了王家的臉面了。
自此,嬰寧「矢不復笑。」
可是婆婆又說:不是不叫你笑,而是說該笑的時候笑!
蒲松齡用這個「鄰子暴卒」的事件,讓天真爛漫坦蕩真誠的嬰寧屈服在了「世俗、禮教」之下。
嬰寧是生長在人家的「天然花朵」,是「真性情」的化身。
然而,從小在鬼母撫養下長大的嬰寧,為了愛情來到了世俗世界中,這位「自由天使」,從天上一下拉倒了人間。
在這個刀光劍影的渾濁世界中,是容不下純真如嬰兒般、不設防的真性情的。
蒲松齡賦予了嬰寧封建女性所缺少的美好品質,毫不誇張地說,嬰寧就是代表了蒲松齡對封建女性的所有幻想。
我是簡秋,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