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回血」:擴展業態,轉型求生

2020-11-17 時代周報

時代周報記者 張夢琳 發自廣州

旅遊業正在「回血」。

今年的國慶假期,旅遊業報來「喜訊」。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8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該數據恢復情況已經明顯高於今年此前的小長假。據文化和旅遊部統計,今年疫情暴發以來,清明、五一、端午假期旅遊人次同比恢復分別為38.6%、59%和50.9%。

雖然行業正在復甦,但旅遊企業自身卻仍未擺脫困境,從目前發布的三季度報來看,旅企虧損依舊是常態。

9月18日,錦江酒店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這次疫情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出行習慣,甚至也影響到旅遊、住宿的習慣,不管是對國內還是國際的旅遊行業,都是長遠、持續、且不確定的影響。

事實上,早在疫情發生前,旅企的日子就已經不好過了。

以上市的15家景區類旅企為例。根據品橙旅遊統計,2019年15家景區類上市公司平均淨利潤較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下降幅度為10.04%。

「旅遊行業從去年開始就表現大不如前,今年疫情的發生只是加速惡化,但可以肯定的是,旅遊消費需求不會因為突發事件的發生而憑空消失,而是在換種方式重新出現,這就倒逼旅企變革。」10月30日,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旅遊業無法再簡單回到過去,求變,將是疫情後的主基調。

旅企報憂

旅遊市場逐漸明朗化,但旅企自身卻遲遲難以突破業績屏障。

整個10月份,上市旅企陸續發布今年三季報業績,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多數旅企均處於虧損狀態。

其中,新華聯(000620.SZ)歸母淨利潤下滑最為嚴重,虧損6.8億元。緊跟其後的是騰邦國際(300178.SZ)和華天酒店(000428.SZ),淨虧損分別約為4.27億元、3.81億元。

「今年情況特殊,所以旅遊企業普遍都虧損。」宋丁表示,不過,2019年國內旅遊企業的經營狀況和業績就已經出現問題。

自2017年以來,國內旅遊人數增速放緩。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統計,2015―2019年期間,國內旅遊人次總體呈逐年增長態勢,但2017年開始,國內旅遊人次增速開始放緩,從2017年的12.64%下滑至2019年的8.5%。

具體數據來看,新旅界統計,2019年,在37家文旅集團中有3家出現淨利潤虧損,總虧損6.06億元,淨利潤不足1億元者,總計19家。

「疫情前,多數旅遊景區及周邊酒店等都長期處於微利甚至虧損運營的狀態,疫情只是加速了旅遊企業自身問題的暴露。」宋丁表示,成本把控能力低、對市場服務標準不明確、旅遊產業鏈難以符合市場需要、商業模式的改造速度相對緩慢等,都是旅遊企業目前存在的問題。

在自身產業陳舊和疫情雙重打擊下,部分企業撐不住破產了。

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今年前10月共有約12.8萬家旅遊相關企業註銷。其中,7月註銷企業數量最多,超過1.8萬家,環比6月增長1.3%。

為了幫助旅企紓困,各地政府出臺了包括提振文旅消費計劃、對醫務人員免費入園政策、發放旅遊消費券、設立文化和旅遊產業紓困基金、開展旅遊培訓在線課程等措施。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短期的政策措施依然難以解決旅企危機。「政府提出的一系列靈活性措施,有助於旅遊企業在低迷之後吸納遊客,啟動市場儘快恢復,但不能解決旅遊企業現存的矛盾,真正想要擺脫困境還是要依靠自我轉型和變革。」宋丁表示。

等待爆發

旅遊業正演變出多種玩法。

在全面封鎖階段,部分旅遊景區和企業開展線上旅遊活動、組織雲觀展、雲旅遊、雲直播,積極擴展企業經營邊界,旅遊業和5G結合勢不可擋。

此外,本地周邊遊潛力爆發,在疫情可控下穩居C位。其中露營、野餐、自駕遊熱度猛增。

6月29日,小紅書發布端午旅遊趨勢報告,與去年同期相比,小紅書用戶的露營意願上升297.71%,野餐意願上升221.94%,自駕遊意願增長近50%。

遊客對康養重視程度也逐步提升,康旅風潮再起。從端午節前後文旅投資項目情況來看,康養項目在眾項目所佔數量最多,和文旅投資走向及疫情推動等趨勢吻合。

「疫情期間,中青旅遨遊及時調整了工作方向和業務布局,全員做國內遊。重點發力兩個領域,一個是房車領域,還有一個是紅色旅遊領域。」9月17日,中青旅遨遊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10月30日,在攜程2020年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攜程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表示,休閒、高端、小團化,深度、精品(小而美)、主體化,景區和住宿深度結合,夜遊經濟、夜景、夜市和表演,這些都是疫情下旅遊業加速轉變的態勢。

梁建章認為,疫情過後,如果國內旅遊呈現上述幾個趨勢發展,會很快走到世界最先進水平。

「疫情期間透露出的行業新玩法,為旅遊經營者和產品供應商提供了新方向。旅企要逐步認清轉型的趨勢變化,從而進一步鞏固對新市場環境和需求的匹配度。」10月30日,北京聯合大學在線旅遊研究中心主任楊彥鋒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旅遊業蓄勢待發的同時,資金投入也在不斷擴大。

9月29日晚,眾信旅遊(002707.SZ)發布公告表示,眾信旅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馮濱擬向阿里網絡轉讓5%公司股份,股份轉讓價款為3.85億元。交易完成後,阿里巴巴將成為眾信旅遊第三大股東。

京東也戰略投資了一家老牌旅企。凱撒旅業(000796.SZ)4月底在公告中表示,擬定增募集11億元資金。京東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宿遷涵邦斥資4.5億元認購7305.1948萬股。認購之後,宿遷涵邦在凱撒旅業中的累計持股比例將達7.37%,位列前十大股東之中。

對於戰略入股凱撒旅業,京東方面表示,旅遊行業雖受疫情衝擊,但公司始終堅定看好中國旅遊業全面復甦的潛力,並將持續推進旅遊板塊業務的布局。

相關焦點

  • 業態創新供給優化 旅遊業加速轉型升級
    隨著旅遊業態的不斷豐富完善,我國旅遊業發展加速轉型升級,旅遊消費不斷升級,旅遊經濟穩步增長。旅遊市場的迅速回暖,得益於「十三五」期間旅遊業態、旅遊產品的持續創新。在浙江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正在使用的「智慧大腦」旅遊管理系統確保了假期旅遊安全有序。在數字大屏上,今日車流、客流量等數據的實時顯示讓管理人員通過手機就可以對園區內情況一目了然。
  • 旅遊業「回血」中,熱門民宿預約至12月,你的出行安排上了嗎?
    近期,國內旅遊業在疫情衝擊後,正在加速「回血」。就以古北水鎮景區為例,有旅遊業從業人員表示,以往遊客想在周末參觀遊覽古北水鎮,通常需要提前一到兩周預訂。但是目前,即便是在周四、周五這樣的工作日來遊覽,也需要提前一到兩周預訂。
  • 後疫情時代旅遊業走上轉型之路
    但從長遠來看,旅遊業需提高自身抗風險性,一方面通過提高旅遊品質從而提高旅遊效益;另一方面創新經營模式,拓展旅遊業務,豐富自身業態。在何代欣看來,突發的疫情,為旅遊業探索轉型升級帶了機遇。而旅遊業的轉型升級是客觀使然,也是主觀必然。
  • 後疫情時代旅遊業走上轉型之路
    但從長遠來看,旅遊業需提高自身抗風險性,一方面通過提高旅遊品質從而提高旅遊效益;另一方面創新經營模式,拓展旅遊業務,豐富自身業態。在何代欣看來,突發的疫情,為旅遊業探索轉型升級帶了機遇。而旅遊業的轉型升級是客觀使然,也是主觀必然。
  • 絕地求生怎麼把血變成藍色
    絕地求生怎麼把血變成藍色,有不少的玩家都有這樣的疑問,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絕地求生藍色血修改方法介紹,希望可以幫到有需要的玩家。絕地求生藍色血修改方法介紹  以上是小編為各位帶來絕地求生怎麼把血變成藍色的全部內容,更多精彩遊戲資訊,請持續關注爪遊控。
  • 山西省旅遊業正加速「回血」
    原標題:【做好「六穩」 落實「六保」】跨省團隊遊恢復滿月我省遊客接待量環比增長明顯 旅遊綜合收入較上一個月環比增幅為11.09%自7月14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通知明確恢復跨省團隊旅遊至今,已滿月有餘,我省旅遊業正在加速「回血」。8月21日,記者從省文旅廳獲悉,一個月以來,我省遊客數量顯著增加。
  • 疫後旅遊業「回血」難
    但同樣是疫情重點「災區」的旅遊業,恢復情況則比較緩慢、難言樂觀。證券時報·創業資本匯記者日前實地探訪深圳幾個知名旅遊景點發現,儘管大部分景點已經恢復對外營業,但遊玩者依然甚少,不少景點還推出了力度較大的優惠活動來吸引遊客,但收效甚微,部分景區內的項目設施也還處於停業狀態。
  • 盤點那些轉型絕地求生的選手與主播 有的涼了 有的身價上千萬
    隨著17年絕地求生的崛起,直播行業出現了許多絕地求生的主播,這款遊戲也因為主播與玩家的推廣成為了當下熱門的現象級遊戲,一個遊戲火了,其他遊戲的主播也會嘗試著轉型過阿里分一杯羹,今天就來盤點那些轉型絕地求生的主播與選手。
  • 當「內循環」遇到「雙節」,多方助力旅遊業「回血」
    各大在線旅遊平臺為旅遊業振興可謂用心良苦,畢竟這是今年第一個長假,對刺激旅遊業重振起到積極作用。沉悶大半年,國內旅遊業會在雙節爆發?2020年新冠疫情「黑天鵝」洗禮,國內乃至全球旅遊業遭受重創。好在國內疫情先國外一步得到控制,隨著國內社會解封,並實現復工復產,旅遊業也快速復甦。
  • 段強:休閒度假產業是後疫情時代中國旅遊業轉型的重要方向
    中國旅遊協會會長段強在會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對全球旅遊業造成巨大衝擊的同時,也為以休閒度假為代表的旅遊新業態、新產品的跨越發展和創新變革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休閒度假作為高頻次、低密度的消費模式,正在成為疫情之下旅遊業發展的「定心丸」和「基本盤」,也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旅遊業轉型的「引爆點」和「先行者」。
  • 絕地求生大逃殺怎麼把血調成紅色 怎麼設置變紅方法介紹
    《絕地求生:大逃殺》是一款類似《H1Z1》的生存射擊遊戲。玩家們會在一個偏遠的島嶼上出生,然後展開一場贏家通吃的生存競賽,最後只會有1個人存活。  《絕地求生大逃殺》怎麼把血調成紅色?絕地求生大逃殺由於不可忽視的外在影響力作用下面,遊戲中的血液和諧成了綠色。相信很多第一次玩的玩家都非常不適應,那麼有沒有變回來的方法呢?
  • 臺灣大批體驗式觀光工廠倒閉,或轉型謀求生路
    臺灣大批體驗式觀光工廠倒閉,或轉型謀求生路 受大陸遊客減少的影響,臺灣許多主要面向大陸遊客的旅館、瀏覽車、購物店紛紛停業轉售。而曾經深受陸客喜愛的體驗式觀光工廠,如今也都悄悄結束業務,或轉型謀求生路。
  • 2021旅遊業開局成「死局」,旅行社如何慘烈求生?
    疫情的沒完沒了,國內遊的反反覆覆,讓2021年的旅遊業開局不利,再次遭遇暫停和退訂危機,今年的困境似乎比去年來著更早一些,旅遊業再受重創復甦陷入「拉鋸戰」...... 02 3萬家旅行社還能撐多久?
  • 家樂福注重多業態轉型 在成都,瀋陽連續開店
    近來,家樂福正越來越注重多業態轉型,並且在創新中做到專業化。  定位中高端 瀋陽家樂福惠工店打造精品實體零售模式據了解,家樂福此次連續開店均秉承了「做精」的賣場理念。瀋陽惠工店在有限面積的銷售區域內提供超過2萬種商品,時刻滿足周邊居民和寫字間消費群體的購物需求。
  • 疫情下華人旅遊業者艱難求生 旅遊業何時才能重振?
    中國僑網12月22日電 題:疫情下華人旅遊業者艱難求生,疫苗何時才能讓旅遊業重振?  再過段時日,新年、春節就要來了。  往年這個時候的你,在幹什麼呢?  是不是早已按耐不住蠢蠢欲動的心,規划行程、提前訂票,來一場旅行?  而今年的你,一想到尚沒有停歇的疫情,是不是就選擇乖乖留守原地?
  • 停擺、倒閉、破產,旅遊業還有詩和遠方嗎?
    然而經此疫情,也讓旅遊從業者看到了新的生機,催生出旅遊直播、雲看展、雲旅遊等新業態,推動「網際網路+旅遊」的發展。 伴隨2021年的到來,後疫情時代,旅遊業該如何發展?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 停擺、倒閉、破產 旅遊業還有詩和遠方嗎?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作者:杜一蘭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旅遊業遭受重創,上萬家旅遊企業註銷,倒下的知名旅企、景區不在少數。然而經此疫情,也讓旅遊從業者看到了新的生機,催生出旅遊直播、雲看展、雲旅遊等新業態,推動「網際網路+旅遊」的發展。
  • 「旅遊革命」加速昆明旅遊業轉型升級
    11月16日,2018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在上海開幕,昆明展團的石林、九鄉、雲南民族村等經典景區景點以及「慢氧·雲安」康養旅遊產品、「FUN馬純玩」品質旅遊品牌等一批旅遊新產品、新業態集中亮相,引來眾多海內外專業買家對接、洽談;11月17日,昆明摘得《中國國家旅遊》年度「最佳優質旅遊城市」獎……本屆旅交會期間,昆明充分展示加快推進旅遊轉型升級的新形象。
  • 兩千人廣東大團助推武隆旅遊業加速「回血」
    武隆景區繼7月31日迎來疫後首個千人省際大團遊後,今昨兩天(8月18日-19日),來自廣東的「2020新高姿第十二屆愛之旅」2600名嘉賓分2批次走進武隆,開啟為期兩天的世界自然遺產之旅,助推武隆旅遊業加速「回血」,期間,他們重點遊覽了天生三橋、《印象武隆》等武隆喀斯特旅遊核心景區。
  • 特稿|當「內循環」遇到「雙節」多方助力旅遊業「回血」
    各大在線旅遊平臺為旅遊業振興可謂用心良苦,畢竟這是今年第一個長假,對刺激旅遊業重振起到積極作用。沉悶大半年,國內旅遊業會在雙節爆發?2020年新冠疫情「黑天鵝」洗禮,國內乃至全球旅遊業遭受重創。好在國內疫情先國外一步得到控制,隨著國內社會解封,並實現復工復產,旅遊業也快速復甦。根據文旅部官網於9月25日公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旅行社統計調查報告》,第一季度全國旅行社總數為39187家,完成第一季度報表填報的為30540家,佔總數的7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