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比哈爾邦邦長庫瑪發布全邦禁酒令 禁酒歷史沉浮不斷

2020-12-20 觀察者網

4月5日,印度東北部比哈爾邦(Bihar)宣布全邦禁酒,該邦有9900萬人口,這是兩年內繼克拉拉邦後印度第二個禁酒的邦。據金融時報6日報導,該決議是比哈爾邦邦長(Chief Minister,據外交部網站,該詞有邦長與首席部長兩種譯法。本文使用「邦長」——觀察者網注)尼蒂什·庫瑪(Nitish Kumar)在去年競選邦長時的承諾,因此也得到了廣大女選民的青睞。

2014年,以旅遊業著稱的印度克拉拉邦宣布禁酒,但五星級酒店和幾百家國有酒類商店不在禁酒範圍內。

比哈爾邦酗酒現象十分嚴重,尤其是窮人和工人階級,因此民眾對禁酒的呼聲日益高漲。2015年,庫瑪在競選州長時承諾上任後實施禁酒。當時,他的競爭對手是來勢洶洶的印度人民黨(印度總理莫迪所在的黨派)。

比哈爾邦邦長庫瑪宣布全邦禁酒(資料圖)

據BBC報導,一開始庫瑪僅僅決定從4月1日開始實施漸進式的禁酒,當地製造的傳統酒類入手。但之後突然宣布禁掉所有的酒類,稱「比哈爾是時候做出改變了」,這讓當地的酒類銷售商措手不及。

據紐西蘭先驅報報導,一位名叫尚卡·傑哈(Shankar Jha)的酒吧店主回應說,「我們完全呆住了。」

「現在只能等上面告訴我們該如何處理掉庫存的酒水。」傑哈在比哈爾邦首府巴特那開了一家小酒吧,他補充說,自己可能被迫要開掉店裡所有的員工了。

比哈爾邦位於印度東北部,首府城市為巴特那

禁酒令也對比哈爾邦的稅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據金融時報報導,比哈爾大約會減少15%的稅收收入,總計約6億美元。不過軍隊不在管制範圍內,同時比哈爾也並未禁止酒類製造,此次禁的僅僅是酒類銷售和消費。

受到禁酒令壓制的主要為一些國際酒類公司,比如英國酒類公司帝亞吉歐(Diageo), 法國保樂力加集團(Pernod Ricard)和三得利公司(Beam Suntory)。這些公司近期都在比哈爾邦進行了大額投資,原以為來到了一個「潛力無限的廣闊市場」。

帝亞吉歐最近向印度最大的酒類公司聯合酒業(United Spirits)投資了18億英鎊,成功控股;保樂力加在印度擁有25個裝瓶工廠,2個穀物酒類釀酒廠和1個葡萄酒釀酒廠。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印度的酒類消耗量並不高,每個人口平均消費4.5升,這比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平均消耗量都要低得多。然而,在近20年中,印度的酒類消耗量增長了55%,瘋長勢頭不容小覷。

然而,分析師指出,公眾高漲的禁酒熱情——尤其是那些飽受丈夫酗酒之痛的婦女——對蓬勃發展的印度酒類行業不啻為一個威脅。

「所有的政黨都把這(禁酒)視作一個好噱頭,他們只要承諾說要禁酒,就有大批的女選民給他們投票,」一位匿名的酒類銷售分析師說,「看上去很美好,尤其是在這樣一個收入不高的國家。」

在印度,禁酒的歷史沉沉浮浮。此前,禁酒令不僅未能抑制酒類銷售,更滋生了一大批酒類走私犯,同時也對政府財政稅收造成了嚴重的打擊。

在近20年中,印度的酒類消耗量增長了55%

1958年,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宣布禁酒,以此紀念聖雄甘地。甘地生前是個絕對的禁酒主義者,曾號召全國性的禁酒。然而,禁酒令不起任何成效,在古吉拉特邦仍然隨處可以買到酒,尤其是那種有毒的私釀酒。

上世紀90年代,民間禁酒運動一路高漲,印度哈裡亞那邦和安得拉邦在巨大的壓力下雙雙宣布禁酒,但沒過幾年就取消了。東南部的幾個小邦也曾經嘗試過禁酒,但毫無成效,最終只得作罷。

相關焦點

  • 印度比哈爾邦邦禁酒 居民跨境到尼泊爾「解饞」
    新華社5月25日電 印度報業託拉斯24日報導,印度比哈爾邦上月頒布禁酒令,此後不久便有當地居民跨過邊境、到鄰國尼泊爾過酒癮
  • 南非酒業協會籲政府解除「禁酒令」:無力再承受禁酒壓力
    舉報   中新社約翰尼斯堡1月10日電 (記者 王曦)南非酒業協會10日發表聲明,呼籲南非政府在1月15日解除當前的「禁酒令
  • 印度南部一邦欲禁酒
    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政府19日宣布,將關閉邦內大約500家酒精飲料店鋪,目的是減少暴力侵害和消除貧困。  在上月舉行的選舉中,泰米爾納德邦首席部長賈亞拉利塔·賈婭拉姆和其他政黨領袖承諾,再次當選後將執行禁酒令。這一倡議尤其受到當地女性選民歡迎。
  • 想要了解美國威士忌,就得先了解「美國禁酒令」
    禁酒令支持者,被稱為「幹」(drys),表示這是公德上和健康上的勝利。底特律警察檢查在禁酒令時期的一個秘密啤酒廠內發現的設備禁酒查緝人員正在銷毀私釀酒在「幹」的運動參加者推動下,禁酒黨、民主黨與共和黨中的農民新教徒和社會進步主義者領導了一場運動。透過婦女基督徒節制會獲得了全國草根基層大本營。1900年後,該運動由反酒館聯盟協調。
  • 工作日24小時禁酒
    該「禁酒令」明確規定,縣內公務活動,一律禁止提供任何酒類,一律不得飲用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的任何酒類。「禁酒令」還規定,公職人員不論是正常上班還是節假日值班、執勤或工作日八小時外一律禁止飲酒。公職人員工作時間禁止飲酒,早已成共識。但你見過八小時外也嚴禁飲酒嗎?
  • 米國禁酒令意外形成的酒文化 卻成為當代青年男女泡酒吧時的最愛
    1926年禁酒令實行期間遭公開傾倒的酒。美國政治學家詹姆斯·莫羅尼在著作《地獄火之國:美國歷史上的罪惡政治》中,記錄了上世紀初美國人對酒精的態度:當牧者宣布千禧將要來臨之際,對完美充滿期盼的男女們,發誓戒酒,完全節制。禁酒運動期間廣為宣傳。
  • 4年「禁酒令」:部隊裝酒精報警器 有飯店消費減半
    原標題:「禁酒令」四年正風肅紀治軍嚴(國防視線)圖為空軍某部隊專門設計製作鑰匙扣式禁酒令牌,全站官兵人手一枚、隨身攜帶。《規定》要求接待工作不安排宴請,不喝酒,不上高檔菜餚等,更是對軍隊接待工作中飲酒亮出了紅牌,被稱為軍隊「禁酒令」。「禁酒令」目前在全軍上下得到很好的執行。早前有媒體報導,某部實施「禁酒令」後,同期接待費比去年下降45.4%,官兵存款上升56.8%。而空軍自2014年年底以來,嚴厲查處違反「禁酒令」15人、失職瀆職87人,空軍部隊無違紀連隊超過95%。
  • 墨爾本著名旅遊勝地推行夏季禁酒令 違者重罰
    墨爾本著名旅遊勝地推行夏季禁酒令 違者重罰
  • 這個小小的法國群島在禁酒令期間成為了美國的酒精倉庫
    聖皮埃爾與密克隆的小島嶼——位於紐約市和格陵蘭島中間的北大西洋上寒冷、濃霧瀰漫、被風吹起的斑點——比禁酒令期間美國人喝酒的酒吧和俱樂部離北極熊和冰山要近得多。但是由於地理、歷史和法律的奇特之處,法國群島供應了禁酒令本應阻止美國人飲酒的大部分酒。從1911年到1918年,這些偏遠島嶼總共進口了98,500升。
  • 雞尾酒:起源於一根雞尾,盛行於「禁酒令」
    不過當時雞尾酒還比較小眾,真正流行起來還要歸功於美國歷史上的「禁酒令」,說起禁酒令,「曉說」節目中高曉松就曾經不止一次說過,這對於美國而言是一次比冷戰時期還要嚴重的危機,那麼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這次「禁酒令」導致美國黑社會勢力的影響以及犯罪率迅速提升。
  • 趣聞 | 禁酒令時期的葡萄磚:為了能偷偷喝酒,美國人拼了!
    20世紀初美國禁酒令時期曾被用於釀造葡萄酒的Vino Sano葡萄磚圖片來源:DB1920年1月17日凌晨0時起,美國憲法第18號修正案——禁酒法案 (又稱Volstead Act美國20世紀20年代國會立法頒布這個禁酒法律令,理由是認為酒是犯罪的根源。簡單的說是婦女運動造成的。由於酗酒造成了很多家庭暴力問題,為了保護婦女權益就實施了禁酒令。
  • 衝繩美軍醉駕致人死亡後,駐日美軍司令部下達禁酒令
    由於在日美軍頻頻酒後滋事,近年來駐日美軍曾經多次發布限制官兵飲酒的命令。2012年11月,駐衝繩美軍曾宣布,禁止所有駐衝繩美國軍人在基地外的場所飲酒,基地內酒類銷售在每晚10時結束,並要求離開基地的人員接受酒精測試。一周後這一禁令擴大至全部駐日基地。半年後規定放寬,自2013年5月31日起,駐日美軍被允許每天18時至22時在基地外餐館等場所飲酒,但飲酒量「不得超過兩杯啤酒」。
  • 70年產權LOFT「被絕版」 「禁酒令」成熱銷推手
    而禁酒令的出臺更是對打著LOFT的旗號,將酒店用房設計更改,進行分套、分單元銷售的違規行為形成了精準打擊。LOFT產品一直以來是市場的寵兒。相比平層或複式結構的住宅,LOFT因其自由靈活的空間布局,「一層投入,雙層空間」高溢價產品特性以及成熟的商業配套而備受購房者的青睞。
  • 多省份公務接待一律禁酒 含酒精飲料果酒也被禁
    新京報快訊(記者趙實)近日新疆發布規定,要求在自治區範圍內的所有公務接待一律禁止飲酒。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近兩年,浙江、黑龍江、吉林、江蘇、湖南、安徽等省份已出臺公務接待「禁酒」規定。隨後各省份陸續出臺本地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同時為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不少省份還針對公務接待提出「禁酒」要求。相對於大多省份工作日午餐一律不準飲酒的規定,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浙江、黑龍江、吉林、江蘇、湖南、安徽等省份已出臺更嚴的公務接待「禁酒令」,即不分午餐晚餐一律禁酒。
  • 印尼小商店禁酒令昨生效 引發啤酒與旅遊業者抗議
    禁酒基於健康與道德貿易部指出,禁止小型零售商出售啤酒是基於健康與道德理由;近年來印尼未成年少年酗酒有上升的趨勢,一般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未成年少年可以輕易在鄰裡商店購買到酒類。國會議員、全國反酒精運動創辦人伊德裡斯認為,酒精就像是「逐漸殺害我們青少年的機器」。
  • 今年泰國潑水節禁止潑水 政府特別頒布「禁酒令」
    (總臺記者 李敏)潑水節前泰國政府頒布「禁酒令」以防疫情擴散據路透社4月11日報導,泰國新年(潑水節)慶祝活動通常在4月13日至15日舉行。但今年因疫情暴發,泰國政府已推遲假期。今年泰國潑水節禁止潑水泰國內政部在一份聲明中說,泰國77個省中有47個省已實施禁酒令。泰國政府也敦促泰國人不要像往年一樣在新年期間返鄉。泰國首都曼谷自4月10日起實施為期10天的葡萄酒、啤酒與烈酒銷售禁令。
  • 凱撒沙拉的走紅,居然跟美國禁酒令與《亂世佳人》有很大關係!
    一菜一故事,與大家一起以美食品味歷史。今天,我們的主題就是凱撒沙拉Caesar Salad。01// 禁酒令下一炮而紅的網紅沙拉 // 濃鬱醬汁與翠綠葉子的鮮味交匯,讓一盤平平無奇的羅馬生菜成為無數華麗晚宴的開胃菜。
  • 升級版「禁酒令」來了
    推出升級版「禁酒令」   按照《規定》,從3月24日開始,全市紀檢監察系統工作日全天24小時嚴禁飲酒。實行報備制度,對紀檢監察幹部飲酒行為約束更細更嚴格,讓幹部養成禁酒的習慣,進而形成一種自覺。」   採取漸進式「收口法」   利用節假雙休日訪親會友、把酒言歡,已經成為濟南人多年的習慣。為把不習慣變為新習慣、確保最嚴「禁酒令」順利實施,該市紀委監察委確實費了一番「腦筋」。
  • 禁酒令來了!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泰國頭條新聞援引泰媒報導 曼谷市政府發言人蓬薩貢在4月9日新冠疫情管理中心發布會上表示,曼谷市即將出臺政策禁止所有持許可證的店鋪售酒,規定於
  • 江蘇江陰:檢察建議助推784個商家張貼未成年人「禁酒令」
    784個商家張貼未成年人「禁酒令」江蘇江陰:檢察建議助推多部門合力落實售酒規定正義網電(記者盧志堅 通訊員李君超 張濤)「最近學校附近的超市櫃檯都張貼了『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酒』的標誌,線上平臺銷售界面也作了標註,商家對買酒的小孩兒及時制止,我們家長放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