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潮州這條平凡街道,卻藏四座「國保」級古民居,遊客:低調!

2020-12-21 珊珊三丫頭

這是珊珊三丫頭愛生活、愛攝影、愛旅行、愛美食的駐足點。

廣東潮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1600多年歷史。潮州在東晉時設郡,在隋朝撤郡設州,始稱潮州。潮州,是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文化重鎮,是潮文化的發祥地。潮州古城,是潮州歷代縣、郡、州、路、府的治所,是天下潮州人的精神家園。經歷千年,如今的潮州古城依然是潮州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旅遊景區。

前面,珊珊三丫頭已帶大家參觀了潮州古城「十大巷」中的「鄭厝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閱前面的文章《廣東潮州「最易忽略」國家級文物之一,藏於小巷中,很多遊客不知》。十大巷是指潮州古城城南的猷、灶、義井、興寧、甲第,傢伙、石牌、辜厝、鄭厝、庵共十條巷子,它們在古時候是屬於仁賢坊,古時的潮州有「東財西丁,北貴南富」之說,這十條老街小巷屬於古城的「南富區「。十條巷子由開元寺往南依次排開,互平行,東通太平路、西達下西平路、巷長皆約為三百米,雲集了眾多潮州先賢的故居。可能是因為多,以至於裡面許多的古建築古民居都被忽略,許多遊客都不知道。今天,珊珊三丫頭帶大家一起走進十大巷中的另一條巷子:辜厝巷。

辜厝巷的名字,是因為「辜朝薦的故居」而得名,辜朝薦是明代潮州後八賢之一,海陽大寨人(今廣東潮州金石辜厝村) ,曾任山東道御史、戶科給事中等職。辜朝薦因督餉有功,受到明朝崇禎皇帝賜御宴七次。後清兵入關、崇禎帝自縊後,他回到了故裡。不久,他奔赴金門島支持鄭成功抗清,並力撐鄭成功驅逐臺灣荷蘭殖民者。鄭成功在世期間,辜朝薦長期逗留南澳和金門,直接參與閩南、粵東沿海的抗清活動,鄭成功逝世後,他渡海到了臺灣,於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在臺灣彰化病故,終年七十歲。據說現在在辜厝巷內還有少量的辜氏後人在居住,只是珊珊三丫頭這次沒有尋獲,頗為遺憾!

辜厝巷位於潮州太平路南段,長約250餘米,寬約5米,珊珊三丫頭剛走進這條巷子時,看到巷口地面刻著大大的「辜厝巷」三個字,進入巷子,最初的感覺就像走進潮州其他平凡的巷子一樣。然而,就是這樣的一條普通平凡的巷子,卻大有來頭,二百多米的巷子竟有四處掛牌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心中不禁感嘆:這樣的巷子也太低調了!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四座「國保」級的古民居,分別是:

第一座「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民居:太平路辜厝巷 10 號的「紅欄杆」。

紅欄杆在太平路辜厝巷 10 號,這座建築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當時的主人名叫陳學寬,原來是潮安縣彩塘鎮金砂鄉人,貢生出身,曾捐助修理河南堤防,授四川夔州(今奉節縣)通判,晉授奉政大夫。相傳因大門外原設置有紅色欄杆門,所以在民間被俗稱紅欄杆。

當珊珊三丫頭來到辜厝巷 10 號時,卻沒有看到大門外有紅色的欄杆門,只是牆上有一塊標記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此時建築的大門是開著的,可以進入內部參觀。「紅欄杆」裡面還有居民在居住,廳堂正中懸掛著「存耕堂」的牌匾,後廳則設有神翕,大約3米寬,上方也有牌匾,寫著「賜錦堂」字樣。

建築坐北朝南,寬 43.7 米,進深 44.35 米,佔地面積 1938 平方米。門庭開闊,門樓間有一道石門,依希能見到室內梁架上的木雕簡樸而考究,中槽都是「三載五木瓜十八花胚」樣式,屋簷交接極為精細緊密,還能隱約感受到木雕裝飾精美豐富。裡面雖然有一些被維修及重新搭建築的痕跡,但整體仍保留著清代初期的建築風格。

第二座「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民居:太平路辜厝巷 7 號的「德裡舊家」。

德裡舊家,建於 1926 年,坐南朝北,平面布局呈長方形,面寬 24米,進深 30.85 米,佔地面積 740 平方米,是潮州傳統的四廳相向布局,大木構架形式為童柱抬梁、瓜柱抬梁、夔龍方曲相結合。建築內的各種地方工藝的建築裝飾豐富精美。

當珊珊三丫頭來到此處時,德裡舊家的大門緊閉,無法進內參觀,只是見到房內的草已長出牆外,剛好到了那個掛著「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上。

第三座「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民居:太平路辜厝巷 22 號的「辜厝巷王宅」。

辜厝巷王宅建於清後期,整座建築坐北朝南,總體布局為三進一後包帶西庭園及西側書齋,佔地面積 3000 平方米。該宅二進為童柱抬梁構架,三進為分心柱月梁構架,木雕裝飾豐富精美。

當珊珊三丫頭來到這裡,門口加上了鐵的欄杆門,緊鎖著,無法進內參觀。只見到門牌號旁,還有一個「光榮之家」的牌子。另一邊也是掛著「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

第四座「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民居:太平路辜厝巷 1 號的「辜厝巷林宅」。

辜厝巷林宅建於明朝,是明萬曆戶部左侍郎贈尚書林熙春後人的宅第。珊珊三丫頭曾試圖尋找「辜厝巷林宅」那塊「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可能是新近才列為「國保」的潮州古民居建築群中的一座,所以還沒有見到掛牌。

整座建築坐西南朝東北,面積 3000 多平方米。建築總體布局為四進帶二從厝,青磚牆體,硬山頂紅瓦屋面。當珊珊三丫頭走到巷首時,看到這裡已成為一間潮州的特色小吃店,大大的招牌在售賣蠔烙、炸豆乾……等,一邊是廚房,一邊就是吃東西的地方。但整個建築顯得比較破舊,可見年代的久遠。

林宅的建造者林熙春,是海陽龍溪人,是明萬曆年間登進士,在地方任職頗有作為,入朝為官後,經常直言勸諫,激怒皇帝被降職,從此長年稱病在家。直至明熹宗即位,68歲的他才重新赴任,官至太常寺卿、大理寺卿,雖已年邁,仍屢屢上書言事,還曾被封為戶部左侍郎。回到家鄉的林熙春已經72歲高齡,但即使是年事已高,他依然關注地方民生,為潮州爭鹽稅、減裡役,倡築炮臺加強邊防,倡浚三利溪,倡修橋堤,倡建鳳凰臺、三元塔,籌集秀才科試資費等,做了很多惠民實事。明崇禎年間,林熙春病逝,朝廷特賜其本人及祖、父三代為尚書,稱「三世尚書」。牌坊街中的「三世尚書、四朝大老」坊,便是為紀念他所建。

辜厝巷這條不足300米的小巷的平凡的巷子裡,留下了這麼多歷史人物的足跡,除了明代太常寺卿辜朝薦曾經在此居住之外,還有明代戶部侍郎贈尚書林熙春、清代乾隆年間夔州通判陳學寬等人,不足300米的地方就有四處被定為「國保」級的古民居建築,為我們了解過去的歷史,提供了實物證據。

今天,儘管歲月流轉,小巷中的古民居都已變舊,變殘破。但當每走進一座昔日的大宅,我們仍然能殘存的部分雲想像當年這裡的顯赫。

那麼,你有沒有到過廣東潮州這座城市旅行嗎?你知道在潮州古城內,有這樣一條看似平凡,但卻有多個「國保」級古民居建築嗎?這些古民居吸引你的點是什麼?是背後的故事,還是留存的建築特色?你是否會認為這麼有歷史的巷子是否太低調了?看到這些民居現狀,你有什麼感想?如果有機會來潮州旅遊,你是否有興趣到「辜厝巷」看看?你還有在潮州什麼地方看過「特色」建築?可以私信珊珊三丫頭!同時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哦!本文是版權作品,未經珊珊三丫頭書面授權,嚴禁搬運、轉載、洗稿。如需轉載,請與作者珊珊三丫頭聯繫,謝謝。

相關焦點

  • 廣東潮州這條平凡街道,卻藏四座「國保」級古民居,遊客:低調
    「十大巷」中的「鄭厝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閱前面的文章《廣東潮州「最易忽略」國家級文物之一,藏於小巷中,很多遊客不知》。,長約250餘米,寬約5米,珊珊三丫頭剛走進這條巷子時,看到巷口地面刻著大大的「辜厝巷」三個字,進入巷子,最初的感覺就像走進潮州其他平凡的巷子一樣。
  • 潮州這條有「傳說」小巷,保存一「豪宅「,創建者「擺地攤」起家
    「十大巷」中的「鄭厝巷」和「辜厝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閱前面的文章《廣東潮州「最易忽略」國家級文物之一,藏於小巷中,很多遊客不知》《廣東潮州這條平凡街道,卻藏四座「國保」級古民居,遊客:低調!》)。十大巷是指潮州古城城南的猷、灶、義井、興寧、甲第,傢伙、石牌、辜厝、鄭厝、庵共十條巷子,它們在古時候是屬於仁賢坊,古時的潮州有「東財西丁,北貴南富」之說,這十條老街小巷屬於古城的「南富區」。十條巷子由開元寺往南依次排開,互相平行,東通太平路、西達下西平路、巷長皆約為三百米,雲集了眾多潮州先賢的故居。
  • 廣東潮州的大街小巷中,藏著「14」座古民居建築,是全國重點文物
    鄭厝巷12號蔡宅與明朝的兵部尚書翁萬達有關,這座宅子屬於是古代的一種特別的建築:「行轅」,歷史資料中所記載的明代「翁公行轅」也就是這座建築。珊珊三丫頭在前面的文章《廣東潮州「最易忽略」國家級文物之一,藏於小巷中,很多遊客不知》中已詳細描寫過這座建築,在這裡就不重複述說,有興趣的朋友可翻閱前面的文章。
  • 廣東潮州的大街小巷中,藏著「14」座古民居建築,是全國重點文物
    鄭厝巷12號蔡宅與明朝的兵部尚書翁萬達有關,這座宅子屬於是古代的一種特別的建築:「行轅」,歷史資料中所記載的明代「翁公行轅」也就是這座建築。珊珊三丫頭在前面的文章《廣東潮州「最易忽略」國家級文物之一,藏於小巷中,很多遊客不知》中已詳細描寫過這座建築,在這裡就不重複述說,有興趣的朋友可翻閱前面的文章。
  • 廣東最低調古巷,入選潮州十大名巷,常年遊客稀少
    到廣不到潮,白白走一遭-意思是說到廣東而不到潮州,等於白來。作為廣東省古城氛圍保留得最好的城市,潮州不管是旅遊資源,還是美食都很吸引人。比起鳳凰、麗江、大理、平遙等古城,潮州古城的名氣要低很多,但只要來到這裡,便會喜歡上這座城市。作為旅遊達人,我每隔一兩年都要專程到潮州小住,感受這座千年古城的人間煙火氣。除了比較知名的廣濟橋、韓文公祠,潮州古城內還有很多值得遊玩的古街巷,有的是傳統潮汕風情,有的是騎樓林立的南洋風情。
  • 潮州古城一低調廟庵,內藏11米高金身觀音,還有棵百年鐵樹
    」火了,這也讓不少人循著熱度了解到了這座歷史悠久的名城。古城,位於廣東省境內,是廣東第一批獲得歷史文化名城榮譽的地區,也是中國比較出名的優秀旅遊城市之一。潮州古城內,著名的景點有金山古松、韓祠橡木、湘橋春漲、鳳凰時雨、西湖魚筏等等。不僅有以前就比較出名的老八景,現在更是有了新八景的美稱。也被遊客戲稱為「內外八景」。這裡人文古蹟薈萃,卻一直非常低調。不少人之前都是循著潮州古城的美食而來,沒想到卻醉倒在其獨特的魅力中。
  • 距廈門1.5h,有座低調了千年的廣東年味古城
    千年潮州的古味,藏在歲月斑駁的古城中。潮州的美,在於其古味,它沒有江南古鎮的「精緻」,第一眼會覺得它有點舊,第二眼便愛上了這一份市井的韻味。聞這妙語梵音,不由心曠神怡。你可以在青龍古寺,等一場潮州最盛大的「營老爺」!
  • 潮州古城一低調廟庵,內藏11米高金身觀音,還有棵百年鐵樹
    文/嗡嗡旅行日語(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最近幾天,「潮州古城」火了,這也讓不少人循著熱度了解到了這座歷史悠久的名城。不少人覺得它既有古城特有的古樓弄堂,也有江南風情中別有的潺潺流水,再加上周圍絕美的景色,讓這座古城看起來,既溫情又浪漫。潮州古城,位於廣東省境內,是廣東第一批獲得歷史文化名城榮譽的地區,也是中國比較出名的優秀旅遊城市之一。潮州古城內,著名的景點有金山古松、韓祠橡木、湘橋春漲、鳳凰時雨、西湖魚筏等等。不僅有以前就比較出名的老八景,現在更是有了新八景的美稱。
  • 廣東潮州,這座1688年歷史的古城曾經統領著整個潮汕地區
    潮州位於廣東的東部,東晉時期,潮州就是廣東重要的「嶺海名邦」,潮州總面積總面積近3680平方公裡,是整個潮汕地區最重要的一個城市。廣東潮汕地區包含著潮州、汕頭、揭陽三個城市,潮汕地區歷史中多數時間是由潮州府所管制,所以潮州集合整個潮汕地區的歷史文化,匯聚了各式的潮汕美食。
  • 潮州古城「低調」廟庵,內存有金身觀音,目前廟庵對外開放
    潮州古城「低調」廟庵,內存有金身觀音,目前廟庵對外開放潮州古城位於廣東省,是廣東首個獲得歷史文化名城榮譽的地區,也是中國比較著名的優秀旅遊城市之一,潮州古城內的著名景點有:金山古松、韓祠塢木、湘橋春升、鳳凰時雨、西湖魚筏等,不僅有自古聞名的老八景
  • 潮州古城內藏低調庵堂,11米高觀音聖像法相尊嚴,還有百年鐵樹
    這兩天潮州古城「火」了,更多人通過報導了解了這座悠久的歷史名城。有人這樣形容它「古樓巷尾的穿堂風,湘子橋下江水潺潺,遠山上飛鳥吱喳,這一切的一切,都屬於這座,溫情又賦有浪漫因子,擁有嶺南美景美味的絕美鳳城。
  • 廣東省最壯觀的100座古民居(院落) 及 值得一探的古村落
    ▲位於廣州大學城的嶺南印象園,箇中建築絕大多數是新建的鑊耳屋,在該園的主導宣傳下,遊客普遍以為廣東民居便是鑊耳屋21世紀以來,圍壠屋的保護和開發得到各級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大批梅州古村落古民居得以被成功申請為國家級、省級相關重點保護項目,在專項資金撥款維護方面支持力度非常大,這當中包括被列入國務院「國家級/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央財政支持範圍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住建部和文物部)等,有時梅州市相關古村落或文物入榜數量佔全省(21個地級市)總量一半以上,其中2015年更是高達8/11。
  • 潮州一步行街建23座牌坊,規模全國之最,卻被遊客吐槽太新
    在廣東的潮州,有這麼一條步行街,約2公裡的街道上,立了23座牌坊,而且每座牌坊都不一樣,規模宏大壯觀,被譽為「天下第一牌坊街」,然而卻被一些遊客嫌棄,這些牌坊街太新了,完全沒有歷史的感覺。潮州的牌坊街,可以說是潮州的地標性建築,其密度和規模,放在全國也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也吸引了大批遊客來觀看
  • 廣東潮州有條冷門旅遊街巷,看起來普普通通,清代卻是富人區
    ,廣東新晉的旅遊勝地,全省唯一一座相對完整地保留了明清古城風貌的城市,雖然旅遊成熟度有待提高,但越來越有和麗江、大理、平遙等古城看齊的資本了,更重要的是這裡還是美食之都,穿行在大街小巷裡,很難找到不好吃的店。
  • 廣東潮州有條冷門旅遊街巷,看起來普普通通,清代卻是富人區
    潮州,廣東新晉的旅遊勝地,全省唯一一座相對完整地保留了明清古城風貌的城市,雖然旅遊成熟度有待提高,但越來越有和麗江、大理、平遙等古城看齊的資本了,更重要的是這裡還是美食之都,穿行在大街小巷裡
  • 廣東最有明清風情的古街,位於潮州,仿佛穿越到電影片場
    「南蠻之地」,實際上廣州城的歷史也有兩千多年,但省內古城氛圍保留得最好的只有潮州。潮州,地處廣東東部沿海,韓江從這裡穿流而過,唐代大文豪韓愈曾在此做官,傳播了中原先進文明,開啟了潮州民智,使潮州城走上文化、經濟發展的快車道。
  • 廣東潮州古城的「中軸線」,2公裡道路密布著牌坊,遊客:罕見
    這是珊珊三丫頭愛生活、愛攝影、愛旅行、愛美食的駐足點。潮州在東晉時設郡,在隋朝撤郡設州,始稱潮州。潮州,是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文化重鎮,是潮文化的發祥地。潮州古城,是潮州歷代縣、郡、州、路、府的治所,是天下潮州人的精神家園。經歷千年,如今的潮州古城依然是潮州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旅遊景區。當遊客來到潮州古城時,珊珊三丫頭建議你一定要逛一逛潮州古城的中軸線:太平路。
  • 廣東潮州許駙馬府內藏有三寶,門票只收現金,遊客:門檻太高了!
    潮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嶺海名邦」、「海濱鄒魯」的美譽。潮州古城的文化內涵更為深刻,古城內鱗次櫛比屹立著40多座形式各異的石牌坊 。這些建於明、清兩代的牌坊,宛如潮州一部文明史,也成了潮州古城獨特的 人文景觀。
  • 廣東潮州牌坊街,中國牌坊最多的街道,曾有古牌坊數十座
    古城,古代廣東潮州府的府城所在地,是現潮州、揭陽、汕頭三市在古代共同的商業和文化中心,唐代以來留下大量名勝古蹟,如今是省內知名的旅遊城市,雖然知名度不如鳳凰、麗江、平遙、大理等古城,但風韻獨特,來過的遊客總會情不自禁喜歡上這裡。
  • 廣東深圳鳳凰古村,留存大量明清建築,卻低調得少有遊客
    廣東深圳也有很多古村落,比如鳳凰古村,留存有大量的明清建築,不知道你去過沒有。其實,廣東深圳鳳凰古村雖然被譽為&34;之一,卻是很低調的,遊客也很少。廣東深圳鳳凰古村留存下來、保存得比較完整的明清古民居,有69座之多;私塾5座之多;公祠有12座。這些古建築,在古村內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古建築群,十分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