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潮州古城的「中軸線」,2公裡道路密布著牌坊,遊客:罕見

2020-08-04 珊珊三丫頭

這是珊珊三丫頭愛生活、愛攝影、愛旅行、愛美食的駐足點。

廣東潮州古城的「中軸線」,2公裡道路密布著牌坊,遊客:罕見

廣東潮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1600多年歷史。潮州在東晉時設郡,在隋朝撤郡設州,始稱潮州。潮州,是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文化重鎮,是潮文化的發祥地。潮州古城,是潮州歷代縣、郡、州、路、府的治所,是天下潮州人的精神家園。經歷千年,如今的潮州古城依然是潮州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旅遊景區。當遊客來到潮州古城時,珊珊三丫頭建議你一定要逛一逛潮州古城的中軸線:太平路。

廣東潮州古城的「中軸線」,2公裡道路密布著牌坊,遊客:罕見

中軸線,往往是旅遊者認識一個新地方的開始。因為「中軸線」把一座城市重要的經濟、歷史、文化、精神、生活等等串聯在一起,是一座城市的脊梁和驕傲,是許多人旅遊到一座城市必到的打卡地點。所以,要認識古邑潮州,就要從潮州古城的中軸線開始。珊珊三丫頭這次來到潮州旅行,雖然住在中軸線太平路周邊的民宿,卻因白天一直在其他地方遊玩,一直沒能好好地逛一逛古城的中軸線太平路。在潮州的最後一天晚上,珊珊三丫頭決定把時間留給這座古城的中軸線。

廣東潮州古城的「中軸線」,2公裡道路密布著牌坊,遊客:罕見

太平路,基本格局形成於北宋,定型於元明,也就是說太平路在宋代就是府城的中軸線,一直是潮州古城的交通要道和商貿中心。在民國之前叫「大街」,現在地道的潮州人還是習慣把叫這條路為大街。

廣東潮州古城的「中軸線」,2公裡道路密布著牌坊,遊客:罕見

廣東潮州古城的「中軸線」,2公裡道路密布著牌坊,遊客:罕見

珊珊三丫頭「十相留聲」坊開始漫步約2公裡長的太平路,一眼望過去,整條街道古牌坊連綿、騎樓燈光璀璨,亭樓交輝,夜幕下的太平路景色迷人。漫步在這裡,恍惚走進了歷史的長廊,一幢生動的潮州歷史民俗風情畫卷就這樣生動地在眼前展開。在這裡,可以看到有許多珍貴的歷史遺蹟:有遮風擋雨的風雨騎樓、有頗具規模的古民居、有古韻尚存的府第、有雄偉氣勢的城門、還有遍布街巷的古井……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這條街上鱗次櫛比的牌坊群,這裡牌坊數量之多,密度之大,可以說是全國「罕見」,所以太平路又被稱為「牌坊街」

廣東潮州古城的「中軸線」,2公裡道路密布著牌坊,遊客:罕見

太平路上林立的牌坊,潮州老百姓稱為「石亭」。牌坊在我國在周朝時已存在,作為華夏文化的重要象徵。唐代,我國城市都採用裡坊制,城內被縱橫交錯的棋盤式道路劃分成若干塊方形居民區,這些居民區,唐代稱為「坊」。坊是居民居住區的基本單位,「坊」與「坊」之間有牆相隔,坊牆中央設有門,以便通行,稱為坊門。後來因為門沒有太大的作用,所以就剩下現在這種形式,於是老百姓逐漸稱這種坊門為牌坊

廣東潮州古城的「中軸線」,2公裡道路密布著牌坊,遊客:罕見

古時,立牌坊是一件極隆重、極不容易的事。根據當時的規定,凡是進入國子監讀書和獲得舉人以上功名的人,方可經地方官府審核批准後,由官方出資建功名坊。至於立貞節牌坊、仁義慈善牌坊、功德牌坊者,要求就更嚴格,須經當地官府查核實後逐級呈報,最後由皇帝審查恩準,或由皇帝直接封贈,方能建造。在明清時代,能獲得皇帝降旨建造牌坊,不僅是對個人,甚至對整個家族及地方,都是很高的榮耀。

廣東潮州古城的「中軸線」,2公裡道路密布著牌坊,遊客:罕見

潮州歷史上是粵東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唐代韓愈治潮,興學育才,後世人才輩出,宋明兩朝時到達了鼎盛時期,據統計,在宋代,潮州中進士的有172人,明代中進士160人,因此,明清時期,潮州城中建立眾多牌坊,以紀念有功名、功績的先賢。據史籍記載,歷史上潮州城存在過103座牌坊,而繁華的太平路上有39座牌坊依次排列,有名臣牌坊、科舉牌坊、貞節牌坊、名勝牌坊等,在只有約2公裡長的牌坊街,幾乎是每巷一亭、百步一坊,密集程度,讓每一個人來看到,都忍不住感嘆:罕見啊!這樣了牌坊街可以說是是全國絕無僅有。

廣東潮州古城的「中軸線」,2公裡道路密布著牌坊,遊客:罕見

此時,珊珊三丫頭站在牌坊街,在燈光下,走近每一座牌坊,細心的觀賞。這些牌坊多數是橫跨路面的四柱三門,規模較大,一座又一座的牌坊排列一起,形成氣勢非凡的牌坊街。牌坊上都有寫明牌坊是為誰而建築,為何而建,由誰所建,何時而建,而這些刻上的文字同時蘊含著中國傳統的人生理念和道德觀。

廣東潮州古城的「中軸線」,2公裡道路密布著牌坊,遊客:罕見

牌坊街上現存的牌坊,並非從始建築一直保存至今的。除了經歷自然風化外和一些人為因素,到清末民初已倒塌了一些。1923年拓寬太平路,拆除了有安全隱患的16座牌坊。1951年,由於特殊歷史原因,全城集中拆除古牌坊,太平路所剩牌坊被盡數拆卸、無一倖免。眼前的這些牌坊,是修復後的結果,在海內外鄉賢的熱心支持下,重建的23座古牌坊(包括東門街2座),以原址、原貌、原工藝為基礎原則,恢復古牌坊的歷史面貌和藝術特色。

廣東潮州古城的「中軸線」,2公裡道路密布著牌坊,遊客:罕見

此時,夜色中的牌坊街,燈火通明,屹立於街道中的牌坊群,顯得特別的耀眼,特別的有特色,羅列的古牌坊,更是「海濱鄒魯」崇文重學、人文薈萃的歷史見證。如今,作為潮州古城中軸線的太平路,成為潮州最具代表性的旅遊景區,既承載著潮州人的美好回憶,又煥發出新時期的獨特魅力。

那麼,你有來過潮州旅行嗎?你有來過廣東潮州古城遊玩嗎?在潮州古城遊玩的時候,你有到「中軸線」的牌坊街看看嗎?2公裡道路密布著牌坊,你覺得罕見嗎?如果有機會來潮州,你是否會來潮州古城中軸線的牌坊街看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哦!本文是版權作品,未經珊珊三丫頭書面授權,嚴禁搬運、轉載、洗稿。如需轉載,請與作者珊珊三丫頭聯繫,謝謝。

相關焦點

  • 央視新聞記者帶逛的潮州牌坊街,是古城中軸線的「官街」
    央視新聞頻道推出新年特輯倒計時的特別報導《2020有你》,央視記者陳旭婷帶領全國觀眾一同來到了潮州牌坊街。  宋元時期的潮州府志《三陽志》裡記載道,「自太平橋直抵三陽門,橋之四維,舊有四塔,外疏兩渠,中為官街。」現在的太平路,作為古城中軸線的「官街」,更為人熟知的名字即是牌坊街。
  • 回訪潮州牌坊街:活化古城牌坊 延續城市文脈
    10月12日,潮州牌坊街上,遊客往來,尋味古城。  當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沿街步行,了解潮州市修復保護歷史文化街區、打造優秀傳統文化集結地等情況。  這條位於潮州古城的牌坊街,迅速刷爆潮汕人的朋友圈。
  • 潮州牌坊街,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10月12日,潮州牌坊街一步一景刷爆潮汕人的朋友圈。這條與這座古城共融共生的古街有何魅力,有哪些歷史典故值得銘記?潮州古城太平路北端與上水門交界處,往來的遊客和本地居民打量著太平橋遺址,隔著透明玻璃,這座宋代的古橋在國慶假期前終於重見天光。
  • 潮州牌坊街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太平橋南北朝向,北面靠著州治即當時的潮州府衙,南面則是作為古城中軸線的「官街」。官街,即後來的大街,現在的太平路,更通俗的名字是牌坊街。在古城裡,每一條街、每一座城自有其故事與密碼。作為潮州府城政治、經濟、文化的中軸線,當我們談起牌坊街時,我們在談什麼?牌坊街的牌坊在取名這件事情上,民眾永遠能夠捕捉到最顯著的特徵——23座牌坊次第展開,「牌坊街」這個稱呼如此順理成章。
  • 潮州牌坊街|細數一座城的「前世今生」
    詳情後續潮州古城太平路北端與上水門交界處,往來的遊客和本地居民打量著太平橋遺址,隔著透明玻璃,這座宋代的古橋在國慶假期前終於重見天光。宋元時期潮州府志《三陽志》記載,「自太平橋直抵三陽門,橋之四維,舊有四塔,外疏兩渠,中為官街。」太平橋南北朝向,北面靠著州治即當時的潮州府衙,南面則是作為古城中軸線的「官街」。
  • 廣東潮州牌坊街,中國牌坊最多的街道,曾有古牌坊數十座
    古城,古代廣東潮州府的府城所在地,是現潮州、揭陽、汕頭三市在古代共同的商業和文化中心,唐代以來留下大量名勝古蹟,如今是省內知名的旅遊城市,雖然知名度不如鳳凰、麗江、平遙、大理等古城,但風韻獨特,來過的遊客總會情不自禁喜歡上這裡。
  • 牌坊街 潮州最古老的街道 國內最大規模古牌坊街
    今天,粵遊君就從潮州古城開始,帶領大家聆聽潮人故事,解碼潮人文化的深厚內涵。千年潮州古城,素有「嶺海名邦」「中原古典文化活態博物館」之美譽。昔日的潮州府城,北臨金山之麓,南至南門古。而牌坊街,便是這貫通府城南北的中軸線,歷經千年滄桑;如今,它又是一串文化密碼,解鎖這座古城的前世今生。
  • 廣東有座「活著」的古城,牌坊歷史悠久,有"嶺海名邦"的美譽
    潮州是廣東省的港口城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廣東少有的以古風古韻打造的旅遊城市。境內人文遺址數量眾多,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就是潮州古韻風情中最具代表性的景觀——潮州古城。這裡聚集著最原始的潮州風味和文化,今天讓我們一起進入潮州古城中發現它最深處的韻味吧!
  • 潮州的一座古城,被稱為「牌坊之城」,卻很少有人知道!
    潮州作為廣東的「東大門」,潮州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自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以來,一直是潮汕地區的郡縣、州、道、府所在地,它厚重而悠久的人文歷史為這座古城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潮州古城位於潮州市,是廣東省首批獲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榮譽稱號的兩座城市之一。與中國其他搬遷的「古城」相比,潮州古城仍有10多萬人居住,700多個零散的歷史遺蹟與城市生活融為一體。
  • 夜遊潮州美景 潮州美食 牌坊街、廣濟門古城樓、湘子橋光影秀
    簡介潮州,位於廣東東部,東與福建省接壤,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潮州文化的重要發源地,素有「嶺海名邦」、「嶺東首邑」等美譽。潮州有眾多屬於自己的獨特文化:潮繡、潮州戲、潮州木雕、潮州菜、潮州功夫茶、潮州民居等。
  • 潮州:一座千年古城如何讓文化「潮」起來?
    這是10月13日拍攝的廣東潮州牌坊街。 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新華社廣州10月14日電(記者詹奕嘉、毛鑫)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雙節」長假,千年古城潮州迎來了近200萬名遊客。走廣濟橋、上廣濟樓、逛牌坊街、品工夫茶、嘗潮州菜……熬過了疫情的衝擊,潮州旅遊市場熱度重燃,古文化正是最吸引遊客的「熱源」。潮州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古城區內至今保留著大量獨具風格的明清古建築,潮繡、潮州木雕、潮劇以及工夫茶、潮州菜等都是中華文化瑰寶,飲譽海內外。
  • 潮州:一座千年古城如何讓文化「潮」起來?
    這是10月13日拍攝的廣東潮州牌坊街。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新華社廣州10月14日電(記者詹奕嘉、毛鑫)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雙節」長假,千年古城潮州迎來了近200萬名遊客。走廣濟橋、上廣濟樓、逛牌坊街、品工夫茶、嘗潮州菜……熬過了疫情的衝擊,潮州旅遊市場熱度重燃,古文化正是最吸引遊客的「熱源」。
  • 走進潮州府 | 古城牌坊街
    去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潮州時指出,「潮州古城比較完好地保留下來,實屬難得,彌足珍貴」,並深情囑託潮州要「研究好、呵護好、建設好」。牌坊街文旅融合也迎來了新的大發展。不久前,廣東省首推3條非遺主題旅遊線路,潮州牌坊街便當選為粵東線路首站;而後,潮州古城文化旅遊特色區也被認定為第二批廣東省旅遊度假區。
  • 廣東潮州牌坊街擂響大鑼鼓
    原標題:牌坊街擂響潮州大鑼鼓   潮州大鑼鼓是潮汕地區最具群眾性的樂種之一   潮州大鑼鼓是潮汕地區最具群眾性的樂種之一。7月21日晚,一場由150人參與的潮州大鑼鼓文化巡遊在潮州牌坊街上演,將潮州民俗文化呈現給現場的市民和遊客。   氣勢恢宏的鼓點,悠揚動聽的弦樂,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圍觀。牌坊街上,鑼鼓隊行列如長龍出海,蔚為壯觀,隊員們賣力的演出博得市民和遊客的陣陣歡呼聲。
  • 廣東一座古城,內有「天下第一牌坊街」,又有眾多美景美食
    廣東一座古城,內有「天下第一牌坊街」,又有眾多美景美食 廣東是中國經濟第一大省,在其179725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孕育著諸多風景名勝,像丹霞山、長隆歡樂世界、華僑城、白雲山、雁南飛、觀瀾湖、羅浮山等等。
  • 潮州牌坊街 | 國內最大規模古牌坊街迎來文旅融合大發展
    去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潮州時指出,「潮州古城比較完好地保留下來,實屬難得,彌足珍貴」,並深情囑託潮州要「研究好、呵護好、建設好」。牌坊街文旅融合也迎來了新的大發展。不久前,廣東省首推3條非遺主題旅遊線路,潮州牌坊街便當選為粵東線路首站;而後,潮州古城文化旅遊特色區也被認定為第二批廣東省旅遊度假區。
  • 廣東唯一一座相對完整的古城,名氣不小,但外地遊客並不多
    實際上廣東也有數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比如廣州、端州、韶州、潮州等,不過在其他古城只能找到零星的歷史印記,唯獨潮州較為完整地保留了古城牆、古城景觀和古城文化氛圍。,城市的名氣也隨著變大,但潮州古城的人氣並不是很旺,儘管它在風光和人文底蘊方面完全可以和麗江、大理、平遙、鳳凰等古城相媲美。
  • 潮州牌坊街:一條具有文化特色的古街
    清末民初,具有南洋建築風格的騎樓建築引入廣東,在此期間,太平路、東門街也漸次改造成騎樓式商業街,並與明、清石牌坊共存,潮州古牌坊,氣勢雄偉、雕刻精美,其蘊藏的寓意和奇特的文化如身臨其境,一種恍若隔世之感浸透你的身心,使你對中國文化藝術植根於中華民族的智慧而驕傲。它將激勵著後人,勤勞智慧、慈善孝道、清廉守法。
  • 潮州古城牌坊街 潮膳美味之旅2日遊
    潮州古城牌坊街 潮膳美味之旅2日遊去程:惠東 - 汕頭 汽車
  • 廣東唯一具有皇家氣質的古城樓,位於潮州,但潮州從來不是古都
    潮州保留了濃鬱的唐宋風情,建築方面彰顯明清風範,是廣東唯一一座具有完整古城氛圍的城市。說是重修,其實當時只剩下一些零構件,負責重修圖紙的設計師根據清代潮州古城圖,參考當時潮州城明代遺留建築的形貌,融入潮州傳統工藝,並借鑑北京、西安及其他兄弟城市同類建築的風格重構而成,外形上頗有皇都城門樓的典雅氣勢,如今在廣東省內僅此一座,即使曾經為南越國和南漢國都城的廣州也已經找不到同類建築,特別之處在於潮州從來都不是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