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訪潮州牌坊街:活化古城牌坊 延續城市文脈

2020-12-21 廣東省人民政府網

  10月12日,潮州牌坊街上,遊客往來,尋味古城。

  當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沿街步行,了解潮州市修復保護歷史文化街區、打造優秀傳統文化集結地等情況。

  這條位於潮州古城的牌坊街,迅速刷爆潮汕人的朋友圈。

  「在改造老城、開發新城過程中,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相得益彰,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潮州歷史文化名城專家委員會委員吳志敏說,潮州應一如既往地注重保留各時代的印記,讓古城保持活態,延續文脈,和諧共生。

  潮州古城太平路北端與上水門交界處,往來的遊客和本地居民隔著透明玻璃打量著太平橋遺址。這座宋代的古橋在國慶假期前終於重見天光。

  宋元時期潮州府志《三陽志》記載,「自太平橋直抵三陽門,橋之四維,舊有四塔,外疏兩渠,中為官街。」太平橋南北朝向,北面靠著州治即當時的潮州府衙,南面則是作為古城中軸線的「官街」。官街,即現在的太平路,更通俗的名字是牌坊街。

  牌坊街上,23座牌坊次第展開。而昔日長僅1.6公裡的太平路上,有過43座牌坊,平均每35米就立有一座牌坊。太平路的牌坊分布之密集,在全國範圍內都罕見。

  「坊之多而知風化之美,巷之多而知民居之密,坊與巷俱以多為貴,而巷多又不如坊多之可貴。」潮州文史專家陳賢武介紹,潮州有牌坊街,更是座牌坊城。

  三世尚書、狀元坊、理學儒宗、吳楚重鎮……從牌坊街上牌坊的坊名就可見牌坊所旌表的人物,四朝大老林熙春及其父親與祖父、「窮不奪志」的狀元林大欽、嶺海士大夫儀表唐伯元、任職吳楚軍務的林炳星……從忠臣孝子到登科文人,一座座牌坊背後是崇文重教的古代潮州。

  史書記載,宋代潮州府屬縣有172人登進士榜,廣東共528人,明代進士及第則有160人、舉人達162人,是廣東乃至全國第進士較多的州府之一。「老一代的潮州讀書人,都會去抱狀元坊的兩條大柱,長輩會帶著家裡的小孩到牌坊街告訴他們要好好讀書。」陳賢武說。

  從宋代潮州古城圖可以看出,自宋代起,太平路北端就與州治相連,直到民國時期洪兆麟建百花臺。

  上世紀50年代,古牌坊失修,安全隱患大,牌坊被大規模拆除。2004年4月,潮州市委、市政府開始動工修復潮州牌坊街,登出「尋寶」啟示,不斷有熱心群眾向文管部門提供遺存構件的線索。當時,拆坊主事人請清末秀才劉逸少,將牌坊坊主的生平、功勳和官職詳細抄錄成《潮安縣城關鎮亭坊簡略史》,為多年後的重修提供寶貴資料。2009年10月1日,牌坊街竣工正式對外開放,共修復古牌坊22座,其中太平路20座、東門街2座。此外,昌黎路上還有一座「昌黎舊治」坊。

  潮州市歷史建築與傳統村落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陳夏陽已研究潮州古城多年。他認為,潮州的古城保護走在一條正確的路上,古城保護的實質並不是要回到哪個年代,而是各個年代的精品都拼貼。「只要古城不走向衰敗,業態都會置換,要讓古城呈現出歷史的堆疊感,成為活的歷史古城。」他說,應讓現代文化和傳統文化相得益彰,以文化引領古城的復興,讓更多年輕人願意回來古城。

  潮州市湘橋區文化旅遊體育局就設在牌坊街北段,牌坊街管理辦公室設在湘橋區文化旅遊體育局。局長李少珊常年穿梭在牌坊街和古城街巷中。「有幸成為守護千年古城的一名基層文旅工作者,我希望能和同事們一起呵護好它、建設好它,讓更多的遊客走進潮州,愛上潮州,將古街、古牌坊、古城的故事,豐富多彩的潮州文化傳播開去。」她說。

相關焦點

  • 回訪潮州牌坊街:活化古城牌坊 延續城市文脈
    10月12日,潮州牌坊街上,遊客往來,尋味古城。  當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沿街步行,了解潮州市修復保護歷史文化街區、打造優秀傳統文化集結地等情況。  這條位於潮州古城的牌坊街,迅速刷爆潮汕人的朋友圈。
  • 潮州:歷史與現代交織 城市文脈延續傳承
    歷史與現代交織,城市文脈延續傳承  潮州 古城觀新潮(解碼·城市味道)  本報記者 李 剛  潮州,是一座從歷史中走來的古城。工夫茶、潮州木雕、老民居……既沉澱著古城的深厚歷史,又展現了古城的活力與魅力。
  • 潮州牌坊街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宋元時期潮州府志《三陽志》記載,「自太平橋直抵三陽門,橋之四維,舊有四塔,外疏兩渠,中為官街。」太平橋南北朝向,北面靠著州治即當時的潮州府衙,南面則是作為古城中軸線的「官街」。官街,即後來的大街,現在的太平路,更通俗的名字是牌坊街。
  • 潮州牌坊街,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宋元時期潮州府志《三陽志》記載,「自太平橋直抵三陽門,橋之四維,舊有四塔,外疏兩渠,中為官街。」太平橋南北朝向,北面靠著州治即當時的潮州府衙,南面則是作為古城中軸線的「官街」。官街,即後來的大街,現在的太平路,更通俗的名字是牌坊街。潮州牌坊街上定期的文化巡遊活動,為古城的夜晚增加了活力。
  • 牌坊街 潮州最古老的街道 國內最大規模古牌坊街
    為共同推動嶺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更好地挖掘和弘揚潮人文化的豐富內涵和特色,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羊城晚報社攜手傾力打造的《潮人文脈》全媒體周刊,1月28日起和廣大讀者見面。今天,粵遊君就從潮州古城開始,帶領大家聆聽潮人故事,解碼潮人文化的深厚內涵。千年潮州古城,素有「嶺海名邦」「中原古典文化活態博物館」之美譽。昔日的潮州府城,北臨金山之麓,南至南門古。
  • 廣東潮州的牌坊街,曾有古牌坊數十座之多,堪稱中國牌坊第一街!
    說到廣州潮州古城,不知道大家會想到什麼,沒錯,這裡是古代廣東潮州府的府城所在地,同時也是現潮州、揭陽、汕頭三市在古代共同的商業和文化中心,有著從唐代以來留下大量名勝古蹟,如今還是廣東省內知名的旅遊城市,雖然對於全國來說知名度不如鳳凰、麗江、平遙這些老牌古城,但是這裡卻有著自己獨到的韻味
  • 潮州:歷史與現代交織 城市文脈延續傳承
    歷史與現代交織,城市文脈延續傳承  潮州 古城觀新潮(解碼·城市味道)  本報記者 李 剛  潮州,是一座從歷史中走來的古城。工夫茶、潮州木雕、老民居……既沉澱著古城的深厚歷史,又展現了古城的活力與魅力。
  • 潮州牌坊街|細數一座城的「前世今生」
    在古城裡,每一條街、每一座城自有其故事與密碼。作為潮州府城政治、經濟、文化的中軸線,當我們談起牌坊街時,我們在談什麼?牌坊街的牌坊在取名這件事情上,民眾永遠能夠捕捉到最顯著的特徵——23座牌坊次第展開,「牌坊街」這個稱呼如此順理成章。
  • 走進潮州府 | 古城牌坊街
    去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潮州時指出,「潮州古城比較完好地保留下來,實屬難得,彌足珍貴」,並深情囑託潮州要「研究好、呵護好、建設好」。牌坊街文旅融合也迎來了新的大發展。不久前,廣東省首推3條非遺主題旅遊線路,潮州牌坊街便當選為粵東線路首站;而後,潮州古城文化旅遊特色區也被認定為第二批廣東省旅遊度假區。
  • 夜遊潮州美景 潮州美食 牌坊街、廣濟門古城樓、湘子橋光影秀
    潮州旅遊資源也極其豐富,有新舊潮州八景,舊時有內外之分,內八景是指於古城街巷之間,而外八景則指城外韓江兩岸。由於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內八景已逐漸湮沒,現在人們所說的潮州八景是指外八景(詳情百度百科查閱)。潮州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適合白天或晚上遊玩。下面就介紹下--夜遊潮州。
  • 潮州牌坊街 | 國內最大規模古牌坊街迎來文旅融合大發展
    去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潮州時指出,「潮州古城比較完好地保留下來,實屬難得,彌足珍貴」,並深情囑託潮州要「研究好、呵護好、建設好」。牌坊街文旅融合也迎來了新的大發展。不久前,廣東省首推3條非遺主題旅遊線路,潮州牌坊街便當選為粵東線路首站;而後,潮州古城文化旅遊特色區也被認定為第二批廣東省旅遊度假區。
  • 潮州牌坊街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太平橋南北朝向,北面靠著州治即當時的潮州府衙,南面則是作為古城中軸線的「官街」。官街,即後來的大街,現在的太平路,更通俗的名字是牌坊街。在古城裡,每一條街、每一座城自有其故事與密碼。作為潮州府城政治、經濟、文化的中軸線,當我們談起牌坊街時,我們在談什麼?牌坊街的牌坊在取名這件事情上,民眾永遠能夠捕捉到最顯著的特徵——23座牌坊次第展開,「牌坊街」這個稱呼如此順理成章。
  • 潮州牌坊街,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宋元時期潮州府志《三陽志》記載,「自太平橋直抵三陽門,橋之四維,舊有四塔,外疏兩渠,中為官街。」太平橋南北朝向,北面靠著州治即當時的潮州府衙,南面則是作為古城中軸線的「官街」。官街,即後來的大街,現在的太平路,更通俗的名字是牌坊街。潮州牌坊街上定期的文化巡遊活動,為古城的夜晚增加了活力。
  • 守好潮州牌坊街 讓後人了解歷史
    走在潮州古城的牌坊街上,肖湘源能清楚說出每一座牌坊的來歷,還能回憶起復建牌坊時尋得每一塊構件的欣喜。 作為基層文保工作者,肖湘源從上世紀80年代起參與文物保護工作,就和這條古街結下了不解之緣。 「牌坊街是世世代代潮州人的情感寄託,更是潮州文化的根脈。」
  • ...文脈延續傳承 潮州 古城觀新潮(解碼·城市味道) 2020年12月01日
    工夫茶、潮州木雕、老民居……既沉澱著古城的深厚歷史,又展現了古城的活力與魅力。  如今,古城保護傳承與活化利用並舉,綿延著歷史文脈和城市記憶。    「潮之州,大海在其南。」登上廣東潮州古城城牆,韓江、韓山立於左,古老的廣濟橋橫臥江面;騎樓老城立於右,「外曲內方、四橫三縱」的歷史格局依然如故,綿延著歷史文脈和城市記憶。
  • 潮州的一座古城,被稱為「牌坊之城」,卻很少有人知道!
    潮州作為廣東的「東大門」,潮州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自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以來,一直是潮汕地區的郡縣、州、道、府所在地,它厚重而悠久的人文歷史為這座古城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潮州古城位於潮州市,是廣東省首批獲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榮譽稱號的兩座城市之一。與中國其他搬遷的「古城」相比,潮州古城仍有10多萬人居住,700多個零散的歷史遺蹟與城市生活融為一體。
  • 央視新聞記者帶逛的潮州牌坊街,是古城中軸線的「官街」
    央視新聞頻道推出新年特輯倒計時的特別報導《2020有你》,央視記者陳旭婷帶領全國觀眾一同來到了潮州牌坊街。  宋元時期的潮州府志《三陽志》裡記載道,「自太平橋直抵三陽門,橋之四維,舊有四塔,外疏兩渠,中為官街。」現在的太平路,作為古城中軸線的「官街」,更為人熟知的名字即是牌坊街。
  • 回訪潮州牌坊街:「潮州菜都是寶,要更好發揚出去」
    潮州牌坊街上,店鋪林立。10月12日下午,這條遊客如雲的街道一下子沸騰了。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沿街步行,走進街邊商鋪,同店員、顧客熱情交談,向他們詢問復商復市怎麼樣、生產生活還有什麼困難等。  總書記的到來,令大家精神振奮。「總書記的關心,對我們來說是巨大的鼓舞。」
  • 廣東潮州牌坊街,中國牌坊最多的街道,曾有古牌坊數十座
    古城,古代廣東潮州府的府城所在地,是現潮州、揭陽、汕頭三市在古代共同的商業和文化中心,唐代以來留下大量名勝古蹟,如今是省內知名的旅遊城市,雖然知名度不如鳳凰、麗江、平遙、大理等古城,但風韻獨特,來過的遊客總會情不自禁喜歡上這裡。
  • 潮州牌坊街:一條具有文化特色的古街
    說起潮州 ,想必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牌坊街, 那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牌坊街到底有什麼特色特點其他地方無法取代的吧!那麼就先來講下牌坊街來歷 :據史籍記載啊, 潮州曾經有牌坊91座 ,其中太平路39座 其他街巷44座 ,其餘的在金山 韓山、湘子橋 另外,在鄉鎮間也有57座,因此人們喻為"牌坊城", 而集中於太平路(大街)的牌坊,多為橫跨路面的二柱一門,規模較大,鱗次櫛比,風格獨特,氣勢非凡,故被譽為"牌坊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