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31歲黑戶「孤兒」的百味人生:記事起就在八裡村流浪

2020-12-15 華商網

  今年31歲的李宇記憶是從七八歲開始的,那一年他過了人生中唯一的一次生日。他已經不記得具體是哪一天,甚至不記得那年他是七歲還是八歲,但他記得吃了生日蛋糕,還收到生日禮物。

  記事起就在八裡村流浪

  好心人曾幫他找過父母

  七八歲前的事李宇沒有任何記憶,從他記事起,他就在西安城南的八裡村流浪。白天,他撿破爛賣,晚上,在烤肉攤幫忙收拾碗筷,老闆管他一頓飯。睡覺就是隨便找個角落將就一晚。

  在烤肉攤幫忙時,有時會遇到喝醉的人逼他抽菸、喝酒,如果不從,就會挨打。也有人向他表現出善意。冬天時,路邊招待所、錄像廳的老闆會叫他來房子裡睡一晚,他也會幫忙打掃衛生。他記得有一次白天躺在路邊休息時,有位好心人帶他去吃了頓飯,當得知他從未見過親生父母后,那人還聯繫媒體,登報尋找李宇的父母。「那次登報後,我想著可能會有人來找我,但等了半個月沒動靜,之後就不想了。」

  被外教「撿」回家

  大學生們教他認字

  有天晚上,李宇在一個飯館的鍋爐旁睡著了。「我睡著後衣服被燒著了,身上被燒傷了,天熱後傷口就爛了,流血、化膿。」

  李宇沒錢看病,在路邊乞討。有一天,兩位外國女子路過給了他點兒錢。得知李宇是孤兒並受傷後,她們便將他帶去了附近的一個小區。他事後才知道這兩位外國人是附近一所學校的外教,租住在這個小區。最開始,外教叫他戴夫(音譯),後來給他起了一個中文名「李宇」。

  李宇被帶回小區後,外教帶他看病,他在醫院住了三四個月後才恢復。他在外教家住了一年多。外教去上課帶著李宇一起去,班裡的學生都對他很好,有的學生還專門買了遙控汽車、衣服去看他,教他認字。也就是這段時間,李宇過了人生中唯一的一次生日,他忘了具體是哪一天,外教們給他買了生日蛋糕,他還收到了生日禮物。

  寄養一位奶奶家

  村裡孩子罵他「沒人要」

  在外教家住了一年多,她們將李宇送到了長安區太乙宮附近一家福利院,因為沒有收養證明、身份信息,福利院只讓他暫住了幾個月。

  在福利院,李宇認識了一對殘疾人姐妹,妹妹叫吳曉慧,沒有雙腿戴著假肢。剛到福利院時,這對姐妹害怕李宇孤獨,不管做什麼活動都會帶著他。

  幾個月後,外教在福利院附近的村子裡幫李宇找到了代養家庭,當時已60歲的李女士代養了李宇,李宇就喊她奶奶。外教每月給奶奶幾百元的生活費,還幫忙解決李宇的上學問題。

  奶奶有3個子女,還代養了包括李宇在內的3個孩子。「我到奶奶家時,家裡有一個男嬰,是在路邊被遺棄的,有先天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家裡還有一個妹妹,後來被外教收養帶往國外了。」

  村裡跟李宇年齡差不多的男孩經常說「李宇是個沒人要的乞丐」,李宇為此沒少打架。李宇擔心給奶奶惹麻煩,在奶奶家待了一兩年後,離「家」出走回到了八裡村。

  跟著朋友從偷自行車變成搶劫

  重回八裡村,李宇還是像以前那樣撿破爛或者沿街乞討。一兩年後,李宇長成了14歲左右,在遊戲廳撿破爛時忍不住多看幾眼別人打遊戲,也是在那時候,李宇認識了幾個同齡的朋友。

  之後,李宇跟著朋友們開始偷自行車。他說,那時候就是為了吃飯,一輛自行車可以賣二三十元,也就是一天的飯錢。

  偷自行車、廢鐵,李宇和朋友被警察抓到過,但因年齡太小,關了一天就被放了出來。

  到了十六七歲,李宇開始和朋友們一起「搶人」,看到有錢的同齡人,就會堵住對方從口袋裡把錢拿走。大概19歲的時候,朋友們開著家裡的車帶著李宇去「搶人」,在路邊看到一個男的,就會把他拉上車,在車裡把他的錢、手機搶走。李宇說,他們一共搶過兩次,第二次搶的是個律師,他們還動手打了對方。

  2009年5月,李宇因搶劫被逮捕,經骨骼鑑定,李宇當年約為20歲,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經過3次減刑,2019年9月出獄。

  李宇說,在搶劫之前,他去飯店找過工作,但因為沒有戶口、身份證,飯店不要他。

  服刑10年

  出獄前才被第一次探視

  李宇和其他兩三名同伴被關押在同一監獄,李宇說,每天除了幹活就是幹活。

  在監獄的10年裡,除了奶奶在出獄前去看過他,李宇從未收到過任何接見通知。「奶奶一開始都不知道我在裡面,我快出來的時候她才知道。」李宇說,奶奶曾多次申請探視,都因不是直系親屬,也沒有收養手續,都被拒絕,後來獄警看奶奶年齡大了,才同意探視。

  2019年7月,奶奶探視了李宇,叮囑好好改造,不要多想。

  李宇說,他在監獄的時候想過出來後的生活,想出來後好好找個工作,然後自己做生意,但想得再多,李宇首先得解決他沒有身份信息的事情,獄警也曾幫他想辦法處理過,但都沒有辦成。

  2019年9月,李宇刑滿釋放。釋放證明書上寫著,李宇生於1989年12月24日,無身份證號,無戶籍,因搶劫罪於2010年3月29日被西安市碑林區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3年,服刑期間,減刑3次,實際執行刑期10年3個月23天。

來源:

華商網-華商報

相關熱詞搜索:黑戶孤兒八裡村

相關焦點

  • 高臺警方為流浪40多年「黑戶」老人找回「身份」
    高臺警方為流浪40多年「黑戶」老人找回「身份」  每日甘肅網12月9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曹勇 通訊員段海 宋鳳仙)前不久,一位老人來到高臺縣公安局合黎派出所,希望民警幫他找回「身份」。
  • 黑戶孤兒遠離村莊獨居村廟 稱常夢見父親要拉走他
    他是「孤兒」,5歲左右父親死了,母親不知所終。但他又不是「孤兒」,因為是黑戶,一直沒納入官方孤兒救助體系,未享受相關福利與照顧。自父親死後,謝樹華全靠同村一殘疾人養育。但今年春節過後不久,謝樹華與養父鬧彆扭,離家出走,找回後養父拒絕再收養他。謝樹華父親、爺爺均是獨子,村裡沒有親人,也沒人願收養他,於是一個人住進了村廟,已近半年。
  • 《咪咪流浪記》一個被遺棄的孤兒
    他原本是個被人遺棄的孤兒,多虧好心的農夫吉祥將其帶回家中撫養,咪咪度過了一段幸福快樂的童年時光。然而好景不長,吉祥在一次意外中丟掉工作,家中的生活瞬時窘迫起來,他的性格也由此變得暴躁。趁妻子不在家期間,吉祥偷偷將咪咪賣給了流浪藝人彭師傅。彭師傅是個和藹可親、多才多藝的老人,他帶著三條小狗來福、小黑、小妞妞和一隻猴子小乖組成的雜技班,走街串巷為人們帶去歡樂。
  • 流浪三十載始終是「黑戶」,大悟66歲老人終於有了 「身份」
    流浪三十載始終是「黑戶」 大悟66歲老人終於有了 「身份」 12月13日,拿到「農村五保供養證」的嚴振堂,在村幹部的陪同下來到芳畈鎮派出所,向民警贈送錦旗。
  • 基層聯繫點:運河經濟開發區西八裡村
    街淨了,村靚了,日子過得越來越舒心,這是最近三年來,西八裡村村民們最真實的感受。幾年前的西八裡村,生活汙水隨處可見,村內亂畫亂貼、垃圾成堆,遇到雨雪天氣,街道就變成了「鴨子池」,村民只能淌著泥水進出家門。2011年,村「兩委」換屆。髒亂差的村容村貌,讓新上任的村幹部們看在眼裡急在心頭。新任的西八裡村黨支部書記李秀蓮說:「村裡非改造不可!既是改善環境,更要對得起村民。」
  • 人間食事 | 在午夜燒烤攤,遇見他們的百味人生
    人間食事 | 在午夜燒烤攤,遇見他們的百味人生 2020-04-29 1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百味園」:人生百味眾口齊調
    沈宏非曾說「正常男女在一個正常年代談一場正常的戀愛,很難繞過餐桌而行。」有鑑於談戀愛的主場地早已在轟轟烈烈的現代化過程中移師情調小資的咖啡館、西餐廳,熟溪北路的飲食一條街更符合於戀愛後的婚姻範疇。    「百味園」是這個範疇裡的經典。
  • 「六聯六幫」讓八裡村大變樣
    「六聯六幫」讓八裡村大變樣 近日,記者來到昌圖縣朝陽鎮八裡村貧困戶劉忠武家裡時,劉忠武正在院子裡餵牛。劉忠武告訴記者,他今年60歲,患有腰脫,妻子患有類風溼,已經失去勞動能力,生活極其貧困。
  • 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心靈沒有歸屬,心一直在流浪
    想讓生活變得更富裕美好,其實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心靈沒有歸屬,無論自己感覺怎麼樣,自己承不承認,心一直在流浪肯定是最大的痛苦。內心存在美好,就沒有什麼值得可以煩惱的事情。內心存在善良,就沒有什麼值得可以怨恨的人;內心如果簡單,世間所有的紛擾煩惱就會成空。
  • 【全國勞模】三尺廚房鑄就百味人生
    三尺廚房鑄就百味人生 ——記全國勞動模範劉波平今年11月24日,置身北京人民大會堂現場,出席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的劉波平熱血沸騰,心情激動。不僅菜炒得精緻味美,他還帶著一串漂亮的「成績單」:從業這些年,他為社會提供了至少350個工作崗位,免費為員工提供食宿;作為重慶市第五屆勞動模範,實行多種績效激勵制度,解決勞動者的生活問題;實現了對286個菜品的改良和創新,將重慶菜烹飪藝術發揚到全國乃至全世界……「三尺廚房,百味人生」,正如劉波平對自己廚師生涯的總結那樣,他在廚房的一方天地裡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夢想。
  • 一碗麵茶,百味人生
    長大後才懂得麵茶的色正味香,才開始想念麵茶的味道。麵茶百味文/朱丹渤海灣溫暖潮溼的空氣,滋潤著天津這座北方城市裡辛勤勞作的人們,九河下梢的海河,漕運興隆,自古至今都是物流匯聚之地,發達的交通系統也把各種食材從北國南疆帶到這裡
  • 西寧「黑戶」姑娘很快就要嫁人了
    5月23日,記者從西寧市城東區2013年第三次新聞媒體通氣會上獲得一則喜訊:家住國際村社區現年24歲的姑娘花朵美(化名),在飽受23年「黑戶」、屢次申請落戶口屢次失敗的折磨後,終於有了戶口,可以名正言順地申領結婚證並與心上人結婚了。
  • 柔弱雙肩撐起一個家 ——記城關鎮八裡村村民戈光月
    在房縣城關鎮八裡村,有這樣一戶特殊的家庭,8口人中有4個年過半百的單身漢。但早有心理準備的戈光月毫不感到意外和吃驚,她沒有像別的新婚媳婦一樣盡情享受蜜月,而是從過門的第一天開始就承擔起了所有的家務並肩負起照料這個家的重任。婚後不久,戈光月便和丈夫再次外出打工,在舉目無親的城市裡四處尋找活兒幹。他們每天總是早出晚歸,有時甚至熬到天亮,「苦是苦了點,但是很值!」他們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2016年,在她和丈夫一同打拼之下,他們蓋起了一棟兩層半的小洋樓。
  • 百味人生:茶禪一味
    茶之精神,百人百品。因此茶也就因人而茶氣不同,因人而茶味迥然,因人而茶品而異。同一味茶,不同的人就衝出不同的味道。上善若水,尚和大成。茶之和為貴在茶香氤氳清逸中參悟,茶之淡定從容在茶韻舒展流轉中品味。 無論世人如何把茶分級等次,最終都不能游離在茶的本心之外。一盞清茶在手,心清氣爽、靈臺空明。從一葉茶芽,我們看到人生百味。
  • 西安八裡村,承載了太多人的青春記憶
    各位乘客您好,八裡村到了,請下車。在西安,每個城中村都被譽為「小香港」,八裡村也不例外,但它卻是那最特別的一個。八裡村位於古城的中軸線上,交通極為便利,公交地鐵一應俱全,周邊高校林立,左鄰陝西廣電大樓右近小寨商圈,學生、白領、打工者給這片區域帶來了很大一批的人流量,使得八裡村居住的人群尤為複雜,也正因如此,這裡承載了太多人的青春記憶。八裡村距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明朝時,因距西安府城南八裡得名「八裡屯寨」。
  • 五號樹洞 | 眾生百味·百味人生
    @Alyson✨ 暑假回家那天晚上姑姑做了一桌子我喜歡吃的菜,九月二號離開家之前媽媽做了一桌子豐盛的晚餐,離開家馬上一個月了,想家。@crazy 離家上大學,想想這是大學的第三個中秋,好像還是沒有回家。想著以前老爸總會抽出時間,帶我回祖宅,給逝去的老人上香後回到家,搞一大堆吃的,家裡就我,弟弟,老爸爺仨在那。
  • 中國1300萬黑戶現狀 揭秘"黑戶們"的真實生活(組圖)
    李雪3歲時,一家四口照了全家唯一的一張合照。父親去世後,這張照片更顯珍貴。本報記者 王偉偉攝本報記者 王偉偉攝  「黑戶」李雪,20年的人生都在試圖找回身份證上的「李雪」。  因為是超生的二孩,她沒有戶口,由此帶來一系列的麻煩——上不了學,不能參加社保,無法就醫,甚至將來很難找到工作,無法結婚生子。像李雪這樣的「黑戶」,全國超過1300萬。  上周,「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公布,宣告實行了35年的「獨生子女政策」終結。
  • 貸款逾期江湖的「神秘組織」:靠收割「黑戶」日賺上萬元
    來源: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他們的目標是,榨乾黑戶身上的「最後一分錢」。「白天美團,晚上滴滴,日賺三五百元。」29歲的網友「麥穗」,一天能同時打幾份工。在貼吧、微信朋友圈、各種社群中,一群中介在極力地營銷獲客,他們不要優質客戶,不要還得起錢的客戶,尋找那些負債纍纍的貸款黑戶。而「黑戶」們是很難貸出款來的,一般的貸款中介根本不想接這類客戶。在徐文這裡,「黑戶」卻可能是逾期江湖裡最有價值的客群。
  • 懷來縣書畫惠民活動今日走進下八裡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懷來縣書畫惠民活動今日走進下八裡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2020-07-31 2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業34年 他在三尺廚房鑄就百味人生
    烹飪中的劉波平「三尺廚房,百味人生」,這是劉波平對自己廚師生涯的一個簡短總結。他是一名廚師,同時也身兼巴渝工匠、重慶市勞動模範、中國廚藝高級技能研修班導師、中餐世界錦標賽裁判等榮譽。從業34年輾轉國內國外交流學習烹飪技巧劉波平今年51歲,從事餐飲行業已34年。說起自己的成長經歷,他表示,自己16歲就開始向親戚學習廚藝。劉波平回憶,早年間,自己選擇餐飲這個行業後,就開始四處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