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類有戰爭開始,伴隨戰爭的不光有疫病、廢墟、傷亡,還有的就是戰俘。說到戰俘很多人都不陌生,所謂戰俘就是戰時被敵人俘虜的人,這些人戰時是敵人,而放下武器的時候和普通人一樣,對於他們的敵人來說,這些人可以說是任其宰割的羔羊。
對於如何對待戰俘,國際上專門有一個公約給予說明,這個公約就是日內瓦公約,對於這個公約許多人都有一個小誤解,認為它出現和生效時間都比較早,實際上日內瓦公約出現在1864年,但是真正生效卻是1950年,這是因為早期日內瓦公約類似加盟性質,你不加盟這個公約,你基本就不用遵守公約的內容和決定。
這也是為什麼明明有日內瓦公約,但二戰期間仍然有那麼多虐待戰俘事件發生的原因。
說到虐待戰俘這件事,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日本、納粹德國這樣的國家,畢竟這兩個國家在二戰期間做了太多惡,以至於罄竹難書,因此它們必然是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國家。然而除了日本和納粹德國之外,其他國家在虐待戰俘這一塊也不手軟,而且這種行為並不會隨著人類科技和文明進步而改變,這是一個很奇怪的事情。
比如二戰德國投降之後,蘇聯紅軍在戰時總共俘虜了250萬德軍戰俘,和納粹德國不同,蘇聯人將這些戰俘送到了遙遠的西伯利亞,讓他們去冰天雪地裡為蘇聯製造機械設備,甚至是種地,這些戰俘在蘇聯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並且有多達150萬人長眠於西伯利亞的冰原之上。在蘇聯這塊,虐待戰俘談不上,更多還是讓戰俘去做壯勞力,彌補自己勞動力的欠缺。
而面對日本戰俘,蘇聯人的做法也是一樣,送到西伯利亞去做工,然後任由日本人凍死餓死在西伯利亞,不過在蘇聯戰俘營裡,日本人的待遇比德國人要好一些,這也和德國人給蘇聯帶來的傷害比較沉重有關。
通過蘇聯人對待戰俘的態度,我們就能總結出來一個結論,那就是無論是蘇聯還是納粹德國,無論是正義的一方還是邪惡的一方。在面對戰俘的時候他們都會從人變成冷血動物,我以前並不理解這些行為,但在看過一篇描寫虐待戰俘的文章之後,我明白了一切。
之所以軍人會虐待手無寸鐵的敵人,是因為眼前的敵人殺害了和自己朝夕相處的戰友,一頭是自己親密無間的戰友,一頭是殺人兇手,任何人都會失去理智,而根據《烏合之眾》勒芒所介紹的那樣,群體的智商總是偏低的也總是衝動的。不過這個準則並不適合所有國家,有一個國家至始至終對俘虜都很優待,而這種優待又感化俘虜願意幫助建設這個國家,這個國家就是中國,也只有擁有5000年文明的禮儀之邦才有這樣的胸襟和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