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有沒有能力建造航母?為什麼?看看這些你就知道了

2020-12-12 騰訊網

西班牙的海軍是世界上現役的最古老的海軍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晚期。在西班牙海軍的漫長歷史中,也做出過對人類意義重大的歷史性的航海行動。比如新大陸的發現,航海環球冒險等英勇舉措。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漫長歲月中,西班牙海軍很好的發揮出後勤補給作用,為西班牙提供了優厚的資源。這些資源有很多是西班牙本土沒有的。在歐洲各國之間,西班牙海軍充當紐帶作用。其促進了各國之間貿易發展和文化交流,為世界的科學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

西班牙海軍力量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可以在海洋深處進行軍事行動,擁有作戰能力的國家之一。西班牙的海軍在歷史上有如此輝煌的成就,現如今也擁有很強的實力,但是西班牙可以建造出航空母艦嗎?

航空母艦作為目前海上威力最大的武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所以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擁有航母,但是其建造的過程並不是尋常國家可以完成的。現在擁有製造航母技術個具備製造航母能力的國家有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印度、義大利、西班牙以及日本等國家。

西班牙在完全意義上建造過航母。泰國擁有的航空母艦就是西班牙建造的。建造航母得需要擁有建造大型船舶的能力,還要有製造高強度鋼筆作為甲板的能力,飛機起飛時的為其提供足夠速度的彈射技術以及飛機降落時使其瞬時減速的阻攔能力等科技含量很高的技術。

西班牙海軍雖然不再擁有成為世界上一流海軍的能力,但是西班牙海軍在20世紀60年代就裝備了航母,當時是購買的美國的航母成為自己國家的第一艘航母。到了70年代,為了代替即將淘汰的第一艘航母,西班牙開始自己設計研發航母。

西班牙因為自己國家軍事的需要,他們建造的航母都是排水量相對很小的小型航母。這種小型航母的排水噸位雖然和一艘大護衛艦差不多,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其也在真正意義是算是一艘航母了。

相關焦點

  • 航空母艦到底有多厲害?為什麼那麼難建造
    但1982年的英阿馬島戰爭卻證明了航母在海戰中巨大的攻防能力,「航母無用論"站不住腳了。在英阿馬島戰爭中,英國去了兩艘輕型航母,正是這兩艘航母,決定了戰爭的勝負。如果不是它上面的艦載機,阿根廷空軍會擊潰英潰英國的遠徵編隊,如果不是航母,英軍也不可能登陸。這些都體現了航母上艦載機的強大防禦作用和攻擊能力。
  • 韓國有能力造航母嗎?造船業發達盟友多,造不是事,用起來全是事
    冷戰結束之後,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擁有了全新航母,而像日本和韓國這樣的造船大國,也開始建造他們的偽航母,也就是較大噸位的兩棲直通甲板軍艦。那麼就現實的講,韓國這個國家擁有非常強的造船能力,那麼為什麼只建造這種2萬噸左右的直通甲板軍艦?不直接建造航母呢?
  • 建造一艘航母有多難?俄羅斯都沒有足夠的技術和資金去建造
    建造一艘航母有多難?俄羅斯都沒有足夠的技術和資金去建造 俄羅斯這一次的航母計劃,比之前幾次稍微靠譜一丟丟,但還是很不現實。從技術層面來說,這個海牛航母採用燃氣輪機加全電推進技術。
  • 俄羅斯為什麼不造航母?有該國的反面教材在前,航母也不吃香了?
    五個常任理事國都各自擁有屬於自己的航母,而俄羅斯唯一的一艘航母卻並非自己建造的。眾所周知,俄羅斯是蘇聯解體之後獨立出來的國家之一,它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軍事武器,其中就包括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但是獨立之後的俄羅斯卻沒有重新建造任何航母,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俄羅斯不造航母的背後隱情?
  • 為什麼二戰時期建造航母那麼容易,而現在建造起來就這麼難了?
    在第一艘航母問世以後,這種性能特殊的武器就受到了各國的重視,而且那時候航母數量也很多,基本上只要是有海軍的國家就會擁有數艘航母,像美國那樣比較強盛的國家,更是直接建造了數百艘航母。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頭難,按照常理來說,國家剛開始發展武器的的時候會因為經驗不足,所以發展
  • 為什麼二戰時期建造航母那麼容易,而現在建造起來卻這麼難了?
    在時間的不斷流逝中,科技水平不斷得到提升,武器裝備也在不斷地「更新換代」,各種先進的戰機、坦克也被不斷製造出來,但是,在航母建造方面,似乎卻變得更難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據統計,在二戰時期,各國擁有的航母數量就十分可觀,美國擁有158艘,日本25艘,義大利3艘,法國兩艘,這麼龐大的數量,使人不禁對現今的航母製造進度提出質疑,為什麼二戰時期建造航母那麼簡單,現在建造起來卻那麼難呢?
  • 東南亞唯一一艘航母出海了:甲板上空蕩蕩的 一架艦載機都沒有
    圖為在海上和新型護衛艦並駕齊驅的泰國皇家海軍差克裡-納呂貝特號輕型航母。當然,潛艇、護衛艦乃至大型補給艦都需要從中國、韓國外購的泰國至始至終都不具備自主建造航空母艦的能力,即便差克裡-納呂貝特是眼下全世界體量最"袖珍"的航母——原產於西班牙巴贊造船的該艦最大排水量不過11000餘噸,比大多數的綜合補給艦都來得要小。
  • 從購買二手航母,到「獨立」建造,印度國產航母之路為何舉步維艱
    我也依稀記得劉老將軍站在外國航母上踮起腳尖的那刻辛酸)。時隔7年後,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再次入列中國海軍。要知道,我國的首艘航母從開工到服役僅用時6年之久。中國速度絕非浪得虛名啊! 不過,反觀我們的隔壁鄰居——印度,他們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確是一言難盡。從2011年第一次下水後,隨後再匆匆下水三次,直到目前也沒有服役印度海軍。
  • 滑躍起降式航母已然落後,山東號航母為何仍要建造,原因有這幾點
    例如,目前美國海軍現役的11艘核動力航母全是採用彈射起飛(分為蒸汽彈射和電磁彈射),而且甲板都是平直甲板;這樣設計的好處是艦載機可以實現全載重起飛、出動效率也會大大提高,另外像艦載小型運輸機、艦載固定翼反潛/預警機也能在航母上順利起飛升空。相比之下,中國海軍的首艘航母遼寧艦,其艦艏的起飛甲板有一個上翹14度的設計,雖然可以提供一定的升力,但是同樣限制了殲-15艦載機的起降效率和載重量。
  • 航母的螺旋槳有多「可怕」?看看這些海洋生物的下場,實在揪心
    就拿航母來說,你知道航母的螺旋槳有多恐怖可怕嗎?看看這些海洋生物的下場你就知道了,實在是揪心。 如果只是吸附在螺旋槳上還好,就怕把這些海洋生物絞成碎片,因為成片的海洋生物被絞碎之後,血肉後會停留在航母螺旋槳附近,這樣就會有更多的海洋生物被這些血腥味吸引而來,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鯊魚了
  • 法國建造新一代核動力航母 銳評:在發展核工業上,法國不遺餘力
    不論它的作戰強度怎樣,「戴高樂」號航母在北約當時的部隊中,處於「領頭羊」的地位,在打擊卡扎菲政權時,確實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資料圖: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主持人:既然「戴高樂」號航母的作戰能力這麼強,法國為什麼還要打造繼任者呢?
  • 航母的艦島為什麼要設計在右舷?
    這些年來,隨著遼寧艦的服役和國產航母的下水,讓國人更加認真地意識到航母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性。航空母艦開始建造時,一些國家將艦橋建在航母的左邊,但是在訓練和實戰中發現,建造艦橋左邊的事故明顯多於建造右邊的事故。經專家調查及廣大飛行員反映,發現行人、駕駛員、飛行員習慣於左轉避讓,是自保之舉,飛行員左轉滑落失敗後復飛左轉著陸更符合附和規律,因此二戰後建造的航母將艦橋置於航母右側。
  • 日本可輕易建造航母?大人時代變了,現代航母和二戰航母可不一樣
    距離2021年還有12天,在瀏覽視頻時翻看一些視頻下方的評論,但即便到2020年的今天,仍然有不少人認為日本可輕易建造航母,其原因就是認為二戰時期就有大量建造航母的經驗,甚至說二戰時期日本建造的信濃號航母滿載排水量高達6.8萬多噸,比現在中國國產「山東號」航母的噸位還要大。
  • 小國玩航母有多痛苦?泰國花費3億多購買的航母,現已名存實亡
    事發之後,泰國政府反應迅速,立即派遣四艘二戰美制坦克登陸艦參與相關搜救,可是在實際救援中,由於直升機沒有落腳點,這些坦克登陸艦來往也是徒勞,根本運輸不了多少人。 災後重建工作開展後,泰國海軍深刻反思,最終決定,必須要尋求一個,能夠起升直升機等運輸、軍事設備的多功能支援艦,既能夠快速補給資源,又能實時展開救援,節約時間。
  • 大船集團建造首艘國產航母榮獲全國質量獎卓越項目獎
    中國船舶大船集團申報的《首艘國產航母建造項目》榮獲第十九屆全國質量獎卓越項目獎。 首艘國產航母項目採取先進的項目管理模式,組建專項工程項目組承擔首艘國產航母的建造管理,項目管理形成了上百項管理制度、應急措施和操作規程,覆蓋了計劃、安全、質量、保衛、保密、精品工程建設等方面,有效解決了航母系統複雜、工程量巨大、立體交叉作業帶來的管理難題,切實達到了「物量清楚、計劃明確、組織有力、考核嚴謹」的建造管理要求。
  • 為什麼沒有航母試驗艦?需要造一艘專用航母,成本太高試不起
    可以說只要觀察了這些試驗艦搭載了什麼武器裝備就能夠預測出一國十年內的艦艇發展方向,但是為什麼水面艦艇和潛艇的武器裝備實驗都可以通過專用的試驗艦進行試驗,而作為水面艦艇編隊絕對核心的航空母艦卻沒有專用的航空母艦試驗艦呢
  • 為什麼美國航母全世界最大:但航母的艦島卻是全世界最小
    對於美國海軍來說,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按照現在美國海軍的造艦速度,美國海軍甚至最終會無法維持10艘航母的規模,美國目前建造航母速度非常慢,一艘航母建造時間至少要超過6年,在30到40年以後,美國海軍最多只能維持8艘航母,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海軍的造艦速度實在太慢,比起冷戰時期要差的太多了。
  • 普通國家想擁有航母,必須過「三大關」,要不最好不要打航母主意
    有這樣一個問題,現在世界上的航母是越來越多了還是越來越少了?很多人可能會不假思索的說航母將會越來越多,但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為什麼這麼說呢?二戰時期有多個國家都擁有航母,包括義大利、西班牙甚至二戰之後,巴西、阿根廷都擁有航母,即便連一向不顯山露水的加拿大都擁有。然而現在這些國家大多數都已經喪失航母作戰能力,就算義大利擁有所謂的航母,但其實也只不過是一艘兩棲戰艦罷了,同真正的航母相差甚遠。
  • 世界上能造航母的國家屈指可數。是沒錢,還是航母太沒品?
    當然航母在技術上也比較複雜,不是誰都能建造出來的,並且建造一艘航母需要有強大的經濟支撐,造一艘航母花費的錢數可不是小數目,一般國家都承受不起。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擁有航空母艦,而真正具備作戰能力的航空母艦,數量則更為稀少,有些人覺得航空母艦之所以數量這麼少,是因為很多國家都沒有生產大型船隻的能力,那麼航母數量稀少的原因,真的是因為很多國家沒有生產大型艦船的能力嗎?
  • 為什麼航母明明那麼重,卻不會沉入海裡?
    首先、造航母的鐵不是一般的鐵,叫航母特種鋼!世界只有四個國家家能造出這種鋼板,美、法、俄、中!航母剛才要能抗海水腐蝕,要防磁,耐高溫、高強度、高韌度和良好的焊接性能…等等!所以綜合來看,航母剛才的密度應該比普通鋼材還大(這個密度應該涉及機密,查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