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香料與鄉愁譜寫娘惹美食傳奇

2021-02-27 暢遊之行Travellution

娘惹菜得名於娘惹,指的是15至17世紀期間中國移民和馬來土著婦女通婚後的女性後裔。初到南洋生活的中國移民思鄉情切,但苦於沒有家鄉食材一解鄉愁,他們和家中婦女遂吸收當地飲食特色,輔以中式煮法,將各類香料加入食譜中,烹調出一道道別具特色的美味佳餚。「始於父輩鄉愁的娘惹菜,就在每一代母女的口耳相傳下。傳承了數百年……

文字:蔡志鵬     圖片:有關商家

由於早期娘惹菜有不外傳的特點,所以每一家的煮法都略有不同,難以說出哪種口味更為正宗。儘管如此,新馬兩地的娘惹菜便具有鮮明的南北差異。

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孕育出豐富的娘惹飲食文化。

北部的檳城受到泰國及南印度的影響,其娘惹菜多加入亞參果(asam jawa)和峇拉煎(belachan), 味道偏酸、偏辣;而南部的馬六甲和新加坡的娘惹菜則吸收了葡萄牙和印尼菜的特點,使用椰漿及香菜、小茴香(jintan putih)等香料,味道少辣、偏甜。

土生華人既源於中國移民與馬來土著的結合,娘惹菜自然抹上鮮明的中國與馬來色彩。娘惹菜中較常見的中國菜式包括燉雞、烤鴨、滷肉、什菜(chap chye)、鹹菜鴨湯及魚鰾湯等,而馬來風味的菜餚則有黑果雞(ayam masak buah keluak)、亞參魚、參峇蝦、香草飯(nasi ulam)及胡椒雞等。此外,在歷史長河中,娘惹也發揮巧思,創造出亞參炸蝦、豆醬燜雞(pongteh)及娘惹粽等美食。

肉桂。圖片來源:Cinnamon Vogue

香料

東南亞豐富的香料是娘惹施展廚藝的一大寶庫,植物的各個部分都能在她們的巧手下展現出令人驚喜的美味。娘惹菜中多加入丁香、肉桂及豆蔻等香料,班蘭葉、薄荷葉及咖喱葉等也頗為常見。此外,香茅雞的香茅取自植物的莖;薑黃(kunyit)根莖發達,是烹製薑黃飯及烏達必不可少的食材;而人們熟知的黑果及石慄(buah keras)則是植物的種子。

搗磨香料是娘惹的拿手絕活。Pete Taylor 攝

研缽與研杵

娘惹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是食物上桌前的精心準備,從廚房被稱作「Perut Rumah」(屋中之腹)可見一斑。搗磨香料是準備娘惹菜的一個重要步驟,研缽與研杵更是每一個娘惹自小踏入廚房起的必備武器。犀利的年長婦女單從搗磨的頻率就能聽出媳婦下廚時的專注程度,也難怪每一個娘惹都精益求精,力求在廚藝上臻於完美。

瓷製器皿

色彩絢麗、高貴大方的瓷製器皿是人們對娘惹飲食文化的一大印象。事實上,使用瓷器還有更實在的目的。瓷製器皿細密、無孔,既能保溫,又能承受高溫,是保留娘惹菜美味的一大功臣。

新加坡土生華人文化館展示的長桌。攝影:蔡志鵬

長桌

土生華人家庭注重家庭凝聚力,「Tok Panjang」(長桌)就是這一價值觀的最佳體現。每逢家中長輩大壽,一家人圍坐在長桌旁吃麵線糊(mee sua tau)是最溫暖的畫面。此外,在婚禮的前一天,新郎和新娘也會在各自家中的長桌邀請女性賓客共進午餐。而每年的除夕夜,土生華人家庭的長桌上更是少不了什菜、黑果雞、五香及烤雞等美食。

一踏入位於Armenian Street的True Blue Cuisine,就為其精緻典雅的裝潢所吸引。店主Benjamin Seck不但廚藝精湛,還是一位獨具慧眼的收藏家。在餐廳裡除了能夠看到傳統土生華人住宅中的天井外,食客還能欣賞店主收藏的繡珠鞋、老照片、瓷器及燈籠等。如果你逛完土生華人文化館(Peranakan Museum)還意猶未盡的話,不妨到鄰近的True Blu e Cuisine「加菜」,嘗一嘗他們屢獲大獎的黑果雞及仁當牛肉、亞參炸蝦、五香、娘惹小金杯(kueh pie tee)、咖喱魚頭等招牌菜,順道體驗鮮活的土生華人文化,為精彩的旅程劃下完美的句點。

True Blue Cuisine

地址:47/49 Armenian Street, Singapore 179937
聯絡:+65 6440 0449
時間:11:30am-2:30pm, 5:30-9:30pm


Straits Chinese Nyonya Restaurant

Straits Chinese Nyonya Restaurant由新加坡歷史最悠久的娘惹餐廳源和春菜館經營,目前的負責人是第二代的葉高春。這裡的食物不但價格公道,還保留了最原汁原味的娘惹風味。老闆極力推薦的菜色包括黑果雞、參峇蝦、娘惹滷肉、亞參魚、什菜與魚鰾湯。餐廳也提供家庭與辦公室餐飲服務,能滿足各類活動的餐飲需求。

Straits Chinese Nyonya Restaurant
地址:34 Craig Road #01-08 Chinatown Plaza Singapore 089673
聯絡:+65 6534 7328
時間:11:30am-2:30pm; 5:30-9pm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娘惹」美食的誘惑!
    歸僑們不僅帶來了東南亞各國的民風民俗,更帶來了充滿神秘色彩的東南亞美食。東南亞美食選料注重天然,以特有的植物調味,並以豐富的海陸物產為主要食材,講求營養成分的最佳搭配,自成一格,與中、法、意美食並稱「世界四大美食」。  在海口騎樓老街就有一家東南亞特色的「娘惹」風味餐廳,提起「娘惹」二字,很多人都覺得好奇。幾乎每一個來到餐廳的客人都會問一問「娘惹」二字的來歷。
  • 靈魂香料:娘惹菜常用的香料有哪幾種?
    其貌不揚的幾種香料,卻隱藏著娘惹們最大的秘密,想要做好一道娘惹菜,香料是重中之重。它的加入能重新賦予了食物新的靈魂,給味覺帶來了新的感受,從而使食客充分體驗南洋風情。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娘惹菜常用的新鮮香料有哪些?
  • 娘惹咖喱牛蛙,傳統中國菜和馬來香料的完美呈現!
    咖喱牛蛙娘惹菜系是由中國菜系和馬來菜系合併而成的馬六甲菜餚,新加坡地道美食,傳統中國菜與馬來香料完美結合,融會了甜酸、辛香、微辣等多種風味,口味濃重,所用的醬料都由起碼十種以上香料調配而成。咖喱牛蛙由於準備一道菜要使用多種不同的香料,臼樁間的準備工功複雜,早期娘惹下廚多為消磨時,所以做菜的時間較長。不過,受速食文化的影響,現今已可以買到調好的配料,或讓電動攪拌器幫忙,省卻不少功夫。
  • 娘惹美食因交融而華彩四射,電視劇《小娘惹》再引全網熱議
    在《小娘惹》劇中,娘惹菊香她們,集美貌和智慧於一身,熱情又含蓄,奔放而內斂,個個燒菜功夫一流——齒間留香的娘惹糕,煙火慢燉的豆醬雞,給舌尖做按摩的滑嫩豆腐湯,夏日必備的龍眼茶,至尊享受的蝦米糯米卷……這一道道娘惹美食融合中華美食的食材和內蘊,馬來料理的香辣和色彩,香濃而豔麗,酸甜而微辣,調和出色香味俱全的曠世美食,成為南洋最特別、最精緻的菜系。
  • 翻拍熱播劇,竟成美食欄目——娘惹文化之娘惹美食
    在今年6月,新版小娘惹播出,觀眾對它的評價褒貶不一,我個人是覺得劇中還原的娘惹文化,保留了很多傳統的中華文化,因此也算是一部文化底蘊很深的作品。現在觀看這部影視劇的時候,跟小時候不同,總是會因為主角的一忍再忍而感到憋屈。所以說最吸引我的不是戲中人物的明爭暗鬥,而是其中的娘惹文化以及各種各樣的娘惹糕。
  • 小娘惹,除了好菜還有漂洋過海的鄉愁
    前不久,電視劇《小娘惹》的熱播讓不少觀眾對遠在東南亞一帶的土生華人文化產生了興趣,故事裡峇峇家宅的建築風格、娘惹的服裝、美食和傳統習俗,既充滿了獨特的異域風情,又帶著濃濃的中國味道。該劇翻拍自2008年新加坡媒體集團製作的同名臺慶大劇。
  • 令人垂涎的娘惹美食
    最近一部《小娘惹》電視劇開始在央視熱播,這部劇講述了幾個大家族的幾代恩怨情仇以及主人公月娘不屈不撓的奮鬥史,還有完全新鮮迷人的娘惹文化,讓人時時垂涎的娘惹美食。這部劇的播出也讓大家開始了解了娘惹這一特別的族群。 什麼是娘惹?
  • 海口一家馬來西亞峇峇娘惹主題餐廳的「鄉愁味」
    海口一家馬來西亞峇峇娘惹主題餐廳的「鄉愁味」 2016-11-19   中新社海口11月19日電 題:海口一家馬來西亞峇峇娘惹主題餐廳的「鄉愁味」  作者 洪堅鵬  在海口頗具南洋風情的騎樓老街,有一家充滿馬來西亞風情的
  • 《小娘惹》被評為美食節目?馬來西亞取景只為了拍正宗娘惹美食
    儘管劇情多有詬病,但是新版劇中的娘惹美食,卻讓觀眾稱頌,舊版電視劇由於畫質不清晰,讓很多當面的觀眾留下遺憾,沒有辦法仔細觀看這些美食,但是新版《小娘惹》畫質早已經甩出舊版幾條街,高清4k藍光畫質,拍攝出了娘惹菜的誘人之處,讓人口水直流,也有網友說"劇情什麼的不重要,只看美食就已經足夠了"。
  • 電視劇《小娘惹》中的美食盤點,哪個是你最想吃的?
    最近,隨著新版電視劇《小娘惹》的播出,又勾起了我童年的回憶,每當看到其中娘惹菜的畫面,都讓我對著手機屏幕咽口水。電視劇一開始就是一大波的美食來襲,仿佛是舌尖上的新加坡。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電視劇中最常出現的幾道娘惹菜,其中哪個是你最想吃的?1、 龍眼茶在黃家舉辦的長桌宴上,女人喝的茶。因為之前看到菊香給了桃姐一碗龍眼茶,山本洋介便也想嘗嘗這龍眼茶的味道。茶水裡邊幾顆白嫩的龍眼,用精緻的傳統瓷器來盛。
  • 馬來西亞平民美食城,夏日情迷「娘惹」系美食
    在馬來西亞,人民的話題離不開美食,遊客們不難發現馬來西亞人非常享受在外進食的樂趣。這裡的小吃、點心和風味餐食都與國內不同,不僅各具特色,更融合了濃厚的中國、馬來、葡萄牙、荷蘭及英國等諸多地域的味道,如今才流行的混搭風格原來在馬六甲早就習以為常。在一家叫做「親切」的娘惹餐廳,享受峇峇(baba)娘惹當年開發出的美味。中國人與馬來人通婚的後代,男的叫「峇峇」,女的叫「娘惹」。娘惹菜用馬來香料結合中國菜的烹飪方法,融入了中國人和馬來人兩個種族的飲食特點。
  • 小娘惹6月28CCTV8黃金檔熱播,翻拍口碑差?娘惹美食你了解多少?
    08年的小娘惹一經播出備受矚目,劇中著重宣揚南洋娘惹文化,通過這部電視劇也讓更多的內地人了解到娘惹文化。好的影片向來會吸引眾多的人們去翻拍,但是翻拍結果常常不盡人意。今天要說的這部劇就是《小娘惹》2020翻拍版本,此劇由肖燕、寇家瑞主演。
  • 融合印度、馬來和娘惹三個地方特色的新加坡美食!
    新加坡的美食融合多方特色,有印度的,有馬來的還包含著娘惹的,幾個地方的美食特色融合一起,成為新的美食。新加坡一個讓你在一個地方可以品嘗到多方美食的國家。今天就跟小編一起去看看新加坡的美食吧。這就是窩打,是魚肉漿加上香料、椰汁包裹在芭蕉葉裡,然後用小火慢烤。通常價格都很便宜,堆得高高的窩打生意不錯,不妨試試看。羅惹羅惹是地道的馬來小吃,由炸豆腐、鳳梨、豆芽菜、小黃瓜、蝦片油條等組成,算是一種沙拉。不過它的醬汁十分與眾不同。
  • 娘惹菜是什麼意思,它屬於哪個國家美食!
    在東南亞早期,馬來半島當地的土著與華人通婚後的女性後代,被稱為娘惹,所以娘惹菜也是中華美食和馬來美食結合的產物。每逢談及娘惹菜,五官瞬間被喚醒,想起那股甜酸辛香,口水便欲流一地,今天我們就講講娘惹菜的由來。
  • 熱播的《小娘惹》竟是東南亞美食劇!?
    掌門人的馬六甲之旅也少不了吃娘惹菜。娘惹菜一般口味較重,裡面有很多當地特色的香料。 娘惹菜品種豐富,豆醬雞、紅龜粿、龍眼茶……這麼多美食,有沒有你想嘗試的那一道呢?
  • 舌尖上的影視——《小娘惹》中的「娘惹菜」
    隨著電視劇《小娘惹》的熱播,不少美食愛好者除了看劇情之外,而且還被劇中的娘惹菜深深吸引。劇中的娘惹菜不僅成品看起來十分誘人,就連製作過程也是相當吸引眼球。整個製作過程行雲流水般,充滿了美食的誘惑,同時又給人一種寧靜精緻的感覺。
  • |娘惹菜|在獅城體驗本土的美味,探尋不一樣的娘惹風情!
    海鮮叻沙在我心裡,最能代表娘惹美食的大概就是叻沙了,幾十種香料熬煮到融化,濃稠而香氣逼人,這麼多香料有些都第一次見。正宗的娘惹叻沙講究椰漿的鮮味、鮮蝦的甜味和自製辣椒油的辛辣味。跟其他叻沙不一樣的地方的是,328加東叻沙會將米粉剪成可以直接入口的長度,讓你只要用湯勺就能吃!即使被米粉迷得神魂顛倒,也不要忘記它的其他好料!這裡的湯底是用蝦醬、椰奶、生蚶和一系列香料烹製而成,湯汁濃稠,散發出濃濃的椰香,備受本地人喜愛,叻沙界的扛把子不是浪得虛名!
  • 新加坡娘惹菜系列
    那就是新加坡土生華人的美食,娘惹菜!叻沙 Laksa叻沙是由麵條、魚餅、蝦肉、蚵蜊以及碎豆芽和辣椰汁湯一起烹製而成的。通常還會加入一勺叄峇辣椒醬。經過浸泡、填料和修飾的黑果與雞肉和香料一起燜上半天,直到湯汁收濃。烏打 Otak Otak
  • 《小娘惹》翻拍,峇峇娘惹文化令人驚嘆,堪比舌尖上的中國
    2008年《小娘惹》開播,歐萱憑藉著靈活的表演贏得了不少觀眾的喜愛,峇峇娘惹文化走進普通市民的眼裡。如今,《小娘惹》翻拍,採用更加先進的拍攝設備,每一幀都是峇峇娘惹文化的精髓,尤其是增加了廚房的鏡頭,採用美食級別的拍攝手法,把獨具特色的娘惹菜的原始原味透過鏡頭傳達給觀眾。說起峇峇娘惹文化,和我們的中華文化真是脫不了關係。
  • 《小娘惹》:在華人女性勵志傳奇中邂逅六百年娘惹文化
    滄海變幻,思念如燕,華人女性勵志傳奇,三代娘惹的命運變遷史。 01 《小娘惹》廣播劇 勵志 傳奇 《小娘惹》橫穿幾十年、幾代「娘惹」的家族故事,逐層遞進的「有情人難成眷屬」的虐心虐肺感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