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來到撫州臨川,一睹其神秘的芳容。它人傑地靈,代有名人,享有「才子之鄉」的盛譽;它流丹溢金,天庭仙境,素有「贛東佛教城」之美稱。
為了與撫州的才子來一場超越時空拜會,我們來到了撫州名人雕塑園。
正如名字所示,園區最大的特色就是有眾多名人,從撫州千百年來湧現的英才俊傑、賢達鴻儒中,挑選了66位,如改政推新的北宋大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散文家曾鞏,被稱為「東方的莎士比亞」的明朝著名戲劇家湯顯祖,開一代詞風的晏殊、晏幾道,人稱「百世大儒」的哲學家、思想家陸九淵等等,塑成了形態名異、栩栩如生、個性張揚的雕塑。
而且,雕塑不僅展現了每位名人的生平事跡,還有其重要典故,如「安禮斷案」、「董裕明志」、「陳籮裝艾」等,讓我們可以通過故事場景,深入地了解這些名人,學習他們的偉大品質。
其實,園內除了拜會耳熟能詳的歷史文化名人之外,還有眾多玩法,如可以遊覽石山瀑布、建築小品等自然和人文景觀,欣賞銀杏、古樟、桂花等70多種名貴花草樹木,還可以到做遊船融入湖光山色當中……
逛完撫州名人雕塑園,我們前往金山嶺,遊天庭仙境般的山中寺廟——金山寺。
寺院的具體修建時間不詳,但是最晚至唐宋年間,已初具規模了。北宋時期,臨川鄉賢王安石就曾多次登臨金山寺,並翰墨留香,賦詩舒懷,留下了不朽名作。其中,《金山寺》云:「重經高處寺,一與白雲親。樹木有春意,江山如故人。幽軒含氣象,偏雨落風塵。日暮臨歸去,徘徊欲作神」,將金山寺的美景展現得淋漓盡致,不禁讓人心生嚮往。
可惜朝代更迭,戰亂頻繁,寺院屢遭毀損。經過不斷的修復完善,寺院在明初時期,盛極一時,但到了明末時期,又再度衰敗,且經歷了長達三百餘年的凋零冷亂。
如今,我們看到的金山寺是重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是由「臨濟宗」第四十五代傳人印空法師努力了十餘年修建而成的。
寺院規模宏大,依照山勢,建有十餘幢建築,如氣勢雄偉的大雄寶殿、金碧輝煌的千佛樓、古樸典雅的觀音堂、經典浩瀚的藏經樓等,分布錯落有致。
踏入寺院,可見色調分明的紅牆黃瓦、描金繪彩的飛簷鬥拱,漫步在寬敞通透的迴廊上,聽著呢喃不絕的禮佛誦經聲,看著法相莊嚴的眾多佛像,我們似臨仙境聖地,倍感安寧與祥和。
值得一提的是,寺院復建後,印空法師考慮到佛門龍象匱乏,為紹隆僧種,續佛慧命,便克服重重困難,在寺內創辦了江西省尼眾佛學院,面向全國招生,使寺院與學院同發展,學習與修行共增進,致力於擴大佛教隊伍。
登上寺院的高處,憑欄遠眺,村落密布,道路縱橫,沃野千裡,山峰綿延,河流蜿蜒,這人間美景,恍若一場視覺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