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本恩:香港可考慮單向通關豁免內地入境隔離 第四波疫情或已開始

2020-12-09 騰訊網

香港衛生署公布的數據顯示,在10月16日至22日的一周內,平均每天有3宗本地確診個案,佔所有確診個案的比例為4.5%,相比前一周的每日平均確診6宗明顯下降,而並未有新的群組個案,加上連續數日未有出現源頭不明個案,疫情稍有緩和。

「香港特區政府應該適當調整強制檢疫政策,中國內地、新加坡等低風險地區來的人攜帶新冠病毒的機率很低,針對這些人士,可以考慮放寬或者豁免檢疫。目前的入境14天強制隔離措施並非必要,兩地政府可以討論單向通關的可能性,讓防疫政策更具針對性。「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和生物統計學教授和分部主任高本恩(Ben Cowling)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表示。

高本恩長期從事傳染病流行病學的學術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呼吸道病毒傳播模式、流感疫苗的有效性,以及個人和群體感染免疫學。

香港特區政府自2月8日推行《若干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規定14日內曾到訪內地的人士必須強制接受14天的隔離檢疫。強制檢疫令至今已實行了逾8個月之久,作為一個小型高度開放型經濟體,香港在遲遲無法通關的打擊下,失業率創16年新高。特區政府屢次推遲通關時間表,令一大批翹首期盼粵港澳通關的人士倍感失落。

「青研香港」在10月8日至12日期間,就粵港澳恢復通關事宜,以問卷形式訪問了1780人,結果顯示市民普遍認為隔離檢疫措施帶來諸多負面影響。高達88.5%的受訪者認為隔離檢疫措施對香港經濟民生有影響,超過7成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的生活受到隔離檢疫措施影響,近6成受訪者表示個人事業受到影響。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9月29日向媒體表示,鑑於內地疫情穩定,由內地入境香港豁免檢疫的相關措施研究已進入最後階段。香港特區政府正積極爭取與廣東省及澳門政府重啟「健康碼」的討論,儘快恢復三地往來。

第四波疫情或已開始

高本恩認為,香港第三波疫情在9月底錄得零本地確診後已結束。「我們的統計數據顯示,第四波疫情可能已經開始,感染源頭為第三波未消除的隱形傳播鏈。近期內我們將看到確診病例數字逐漸上升,可能與7月初(第三波疫情初期)的情況類似。起初(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只是單位數,然後增至雙位數,整個過程可能十分緩慢,但突然在7月中飆升至數十宗。」

在他看來,香港第四波疫情的反彈程度主要取決於特區政府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的節奏。「我們在第二波、第三波疫情暴發中發現,新增個案在一兩周內會飆升1-2倍。疫情暴發的主要原因與防疫措施未能及時生效有關。數據顯示,政府採取『居家辦公』措施7至10日後,確診個案數字才轉為下跌,而防疫措施一旦延遲4至5日推出,個案宗數會立即翻倍增加。」

高本恩坦言,對於政策制定者而言,防疫措施的推出需要平衡社會經濟損失及公眾意見,「是一個十分艱難的抉擇」。他指出,相比其他的病毒,新冠病毒的傳播性有所不同,「我們的研究顯示,防止新冠病毒在社區傳播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截斷超級傳播者,這些超級傳播者可以一人傳染十人甚至更多。根據這個特性,最有效的防疫措施就是防止人群出現大量聚集,關閉酒吧、卡拉OK、休閒中心、宗教活動等高風險場所。」

疫情期間,香港多個酒吧先後出現群體感染。自9月18日起,香港酒吧、卡拉OK、主題公園重開,但位於香港尖沙咀的酒吧China Secret近日出現至少15人確診,並且已出現第三代傳播。

香港疫情的7日確診平均數由上周的高位逐步回落,過去兩周香港有62宗本地個案,佔比53%,表明社區仍有隱形傳播鏈。特區政府為兼顧抗疫和經濟恢復,已有限度地放寬了本地遊及婚宴人數限制,但其他社交距離措施仍維持不變。

同時,特區政府已於10月14日與新加坡政府就設立「旅遊氣泡」達成原則性協議,有望最快在數周內推出。新冠病毒檢測呈陰性的旅客乘坐指定航班到達後,將可豁免檢疫或居家隔離,行程亦不受限制。

對此,高本恩表示,特區政府可以與疫情相對穩定、低風險的地區商討類似的「旅遊氣泡」計劃。但當疫情再出現反覆時,特區政府應快速作出反應,包括關閉酒吧、卡拉OK等高危場所,防止疫情出現大規模暴發。

零星個案短期難以避免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日前公開表示:「在新常態下我們不能亦不應以本地長期零確診個案為目標。在未有有效療法及疫苗出現前,病毒與我們會共存一段頗長時間,而社區不時出現零星個案及群組感染的情況亦難以避免。」

10月20日,國家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副司長田保國介紹,中國共有4個疫苗進入了三期臨床實驗階段,總體上進展順利,截至目前共計接種了約6萬名受試者,未收到嚴重不良反應的報告。預計到今年年底,中國疫苗的年產能可以達到6.1億劑。

高本恩亦坦言:「目前中國內地、俄羅斯已有疫苗接種,等大規模臨床測試的結果出來後,在兩至三個月內可以進行量產。但所有人接種疫苗,仍需等待一段時間,預計明年中內地可以向香港提供疫苗。這意味著未來六個月甚至更長一段時間內,香港可能還會出現疫情反覆,這將是一種新常態。」

由於香港社區的隱形傳播鏈仍然存在,根據香港大學的專家推算,病毒實時有效繁殖率已升至超過1的水平,部分患者病毒量偏高。特區政府將加大力度進行特定的群組病毒檢測,並正在研究制定相關的法律框架以強制部分市民進行檢測,不少專家發聲支持。

目前特區政府僅要求密切接觸者強制檢疫。自7月中以來,特區政府已為多個高風險群體提供免費病毒檢測,但由於這些檢測均為自願性質,參與比例不高,例如運輸署為計程車司機提供的兩輪自願檢測僅有約1.4萬名司機參與,佔香港5.9萬名計程車司機的比例不足24%。

「修訂強制檢測的法例的確有必要,香港市民本身也需要履行公民責任。為了公眾利益,一些有病症的人士需要接受強制檢測,我們不能自私地考慮個人自由而忽略對其他市民帶來的健康威脅,導致社會經濟停頓,那樣各行各業可能會出現大規模倒閉裁員潮。」香港嶺南大學副校長兼政策研究院院長莫家豪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坦言。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相關焦點

  • ...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高本恩: 香港可考慮 單向通關豁免內地入境隔離
    目前的入境14天強制隔離措施並非必要,兩地政府可以討論單向通關的可能性,讓防疫政策更具針對性。」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和生物統計學教授和分部主任高本恩(Ben Cowling)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表示。高本恩長期從事傳染病流行病學的學術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呼吸道病毒傳播模式、流感疫苗的有效性,以及個人和群體感染免疫學。
  •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高本恩:香港可考慮單向通關豁免內地入境...
    「香港特區政府應該適當調整強制檢疫政策,中國內地、新加坡等低風險地區來的人攜帶新冠病毒的機率很低,針對這些人士,可以考慮放寬或者豁免檢疫。目前的入境14天強制隔離措施並非必要,兩地政府可以討論單向通關的可能性,讓防疫政策更具針對性。「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和生物統計學教授和分部主任高本恩(Ben Cowling)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表示。
  • 香港啟動「單向通關」!11月23日起,符合這些條件返港可免隔離...
    ,強制檢疫令至今已實行了9個月之久。最新的措施表明,香港將與內地實現「單向通關」。 目前身處廣東及澳門的香港居民取得配額後,到港後可豁免強制隔離14日,但之後返回內地仍需接受強制隔離。據了解,計劃初期,深圳灣口岸每日名額3000人,港珠澳大橋口岸每日名額為2000人。
  • 重磅消息,11月23日香港正式單向通關!附上最全通關攻略
    昨日,香港召開預防及控制措施記者會,宣告正式推出「回港易」計劃,從11月23日起,居廣東省或澳門的香港居民,持有兩地認可的新型冠狀病毒陰性檢測結果,回港後可豁免強制檢疫14日。
  • 香港11月23日起啟動「單向通關」 每日配額5000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香港11月23日起 啟動「單向通關」 每日配額5000人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11月11日向媒體表示,自11月23日起,香港居民從廣東、澳門經指定陸路口岸回港,持核酸檢測陰性結果過關後,可以豁免強制檢疫14天。
  • 香港11月23日單向通關!
    官宣一:單向通關 眾所周知,目前港漂從香港入境內地要隔離14天,內地入境香港也要隔離14天,即一次往返需要28天。 而單向通關=免除入境香港的14天隔離,也就是28天漫漫往返路瞬間縮短一半,只要14天!
  • 內地香港人回港將不用14天隔離,研究已進入最後階段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今日(29日)出席行政會議前回見傳媒,對健康碼和通關問題進行了直接回應。 有議員提到,如不能一次過放寬,或許可以讓身處內地港人先行,容許他們通過檢測,回港後不用檢疫,她指這建議合理,現時工作已進入研究最後階段,因仍需要一些法律上的配合。
  • 香港11月23日起 啟動「單向通關」 每日配額5000人
    香港特區政府自2月8日推行《若干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規定14日內曾到訪內地的人士必須強制接受14天的隔離檢疫,強制檢疫令至今已實行了9個月之久。最新的措施表明,香港將與內地實現「單向通關」。 目前身處廣東及澳門的香港居民取得配額後,到港後可豁免強制隔離14日,但之後返回內地仍需接受強制隔離。
  • 香港11月23日起「單向通關」 每日配額5000人
    香港特區政府自2月8日推行《若干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規定14日內曾到訪內地的人士必須強制接受14天的隔離檢疫,強制檢疫令至今已實行了9個月之久。最新的措施表明,香港將與內地實現「單向通關」。目前身處廣東及澳門的香港居民取得配額後,到港後可豁免強制隔離14日,但之後返回內地仍需接受強制隔離。
  • 真有臉:香港旅遊及酒店業要求與內地通關,豁免檢疫隔離
    香港旅行社解困大聯盟與香港酒店業主聯會聲稱,近9成受訪業界希望港府善用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建立「免疫護照」,讓已接種疫苗並獲得陰性結果的人士出入境時可以豁免檢疫隔離。比如在去年11月時,有個香港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名為姚思榮,他向內地提出了匪夷所思的要求:要求香港與內免檢疫、免隔離通關,更具體的要求是香港深圳、廣州、澳門旅客相互免隔離。
  • 即日起,香港免隔離通關!每天限5000個名額!
    眾所周知,今年由於疫情在外的港人回香港後必須先接受隔離14天著實不是很方便!今天起,從內地與澳門返港免隔離香港特區政府11月11日早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有關居於廣東和澳門的香港居民免隔離通關回港安排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
  • 香港將單向通關,居粵澳港人返港,免14日隔離
    香港單向通關 今天香港舉行預防及控制措施召開記者會,其中對於單向通關(內地港人回港無需14天隔離)給出明確措施,即「回港易」計劃:11月23日起,居廣東省或澳門的香港居民人士
  • 香港或單向放寬粵澳居民抵港免隔離14日
    一直使用粵康碼及澳康碼的跨境市民應該不難發現,軟體中早已加入廣東到香港的選項,但該選項一直處於試運行狀態,所以粵港通關遲遲未能落實。據港媒報導,港府正積極研究進一步擴大「單向免檢」,擬放寬粵澳居民抵港後豁免14天強制檢疫;未來甚至擴大適用範圍至更多內地省市,最快下月成事。
  • 香港第四波疫情來勢洶洶,政府出狠招
    香港疫情一波接一波,還沒宣布第三波疫情結束,第四波已經出現。疫情為何來勢洶洶?為何第四波疫情如此來勢洶洶?特區政府抗疫專家顧問袁國勇認為,其實香港第三波疫情從沒有「清零」,尚存隱性傳播鏈。但香港人過去兩周已開始放下戒心,趁假期外到處「食飯、飲酒、開派對」,導致現時本地確診個案增加。照目前形勢,疫情相當反覆,相信香港已步入疫情第四波階段。
  • 11月23日起,「回港易」計劃施行,香港恢復單向通關~
    2020年11月23日起,「回港易 - 在《若干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第599C章)下香港居民從廣東省或澳門回港豁免檢疫計劃」施行,香港恢復有限定條件的「單向通關」。即:香港居民從廣東省、澳門回到香港可豁免香港的14天強制隔離政策。
  • 【突發】11月要單向通關了?香港特首:內地返港居民或將不用隔離!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 圖/東網 據港媒東網、香港01、星島網等媒體報導,今天(10月27日)早,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面向傳媒透露,11月或會率先允許從內地返入境的香港居民但因現時只有深圳灣和港珠澳大橋兩個陸路口岸運作,因此香港居民免隔離措施落實初期,會有一定限額,期望日後可逐步有序地令兩地人員順利往返。特首同時指出,恢復跨境人員往來是香港政府的目標,技術性問題已解決,但通關問題涉及兩地,需雙方滿意才行。
  • 澳門當局詳解新通關措施 何時恢復自由行?外僱入澳豁免隔離?
    自3月份廣東實施口岸「封關」算起,經過110天的漫長等待,粵澳通關終於取得重大突破。從明(15)日上午6時開始,經粵澳口岸進入廣東省的人員不再實行集中隔離14天醫學觀察措施。由於很多粵澳人員對新通關措施尚有疑問,包括何時恢復自由行?所有外僱入澳是否豁免隔離?何時增加核檢名額等等?
  • 香港再收緊入境措施!海外入港集中隔離21天
    昨天是平安夜,香港開始為期4天的聖誕假期。然而,病毒沒有休息,新增確診仍然保持較高人數。根據衛生防護中心公布,香港今日(25日)新增57宗確診,包括2宗屬輸入個案。本地個案佔55宗,當中25宗屬源頭不明。另有約50宗初步陽性個案。
  • 香港宣布單向通關!返港免隔離流程出爐!
    香港政府召開「2019冠狀病毒病預防及控制措施記者會」,公布多項新政策,包括:居於內地及澳門港人持有粵港澳認可的新型冠狀病毒陰性檢測結果,回港可獲豁免強制檢疫14日,即單向通關,推出可供市民記錄行蹤的「港版健康碼」,以及與新加坡的旅遊氣泡計劃。
  • 香港入境最新消息檢疫令延至7月7日 往來粵港澳部分人士可豁免
    1、香港入境政策多次變化,歸納以下情況:1、 7月7日之前,從內地、澳門、臺灣抵港的「隔離令」繼續生效,即任何人無論身份國籍,入境香港需要隔離14天。同時,在此之上疊加的幾項額外限制仍暫時繼續生效,包括所有海外抵達的非香港居民不得入境。但是早前香港機場暫停的轉機服務,目前已逐步恢復,但僅限於已於出發地辦理登記手續,並乘搭同一航空公司集團營運過境航班的轉機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