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島論壇丨張軍擴:著力完善促進東北振興的體制環境

2020-12-25 中國經濟時報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 張軍擴

中國經濟時報瀋陽訊(記者 段樹軍 張徵)「構建新發展格局,東北地區既肩負重大使命責任,又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既具有諸多優勢條件,也面臨不少問題和挑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張軍擴12月19日在第十二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白沙島論壇上表示,東北地區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緊緊抓住機遇,在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前提下,促進自身獲得更好發展。

張軍擴說,新形勢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完成好兩大核心任務。一是要進一步加大擴內需力度,更加充分地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使內需在支撐今後的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二是要加快補齊我國發展中的諸多弱項短板和「卡脖子」環節,進一步夯實我國產業發展的基礎,增強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性。只有把這兩項核心任務完成好,才能使我國今後的發展,基礎更加牢靠,韌性更加堅強。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裝備原材料工業基地,在關鍵材料、關鍵零部件方面也佔有重要地位。東北地區要充分發揮自身基礎和優勢,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的自主研發,努力實現技術自立自強,為增強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作出貢獻。

張軍擴認為,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創新發展,看似發展問題,實則改革開放問題。不論是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補齊經濟短板軟肋,還是充分利用我國優勢條件、挖掘內需潛力,最為關鍵的,都要靠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對於全國發展是如此,對於東北振興更是如此。通過改革促進東北振興和創新發展,要堅持問題導向,回應社會關切,不斷在經濟體制關鍵性基礎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創新。

首先,要圍繞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是新時期促進創新發展和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我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取得顯著進展,對我國在十分複雜和嚴峻形勢下經濟保持平穩增長發揮了基礎性的支撐作用,東北也不例外。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要聚焦企業發展中面臨的突出矛盾,推進深層次改革。要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特別是要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切實打破對非公有制經濟企業各種隱形壁壘和隱形歧視,進一步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切實加強產權保護,穩定民營企業家的預期和信心,充分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此前,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等重要文件,對進一步加強對民營經濟的產權保護、進一步營造支持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制度環境等,都提出了諸多進一步的具體的要求和舉措,下一步的關鍵,是要儘快將其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其次,要進一步優化創新的生態和環境。創新不僅是科技創新,而是一個包含文化、理念、制度等在內的社會系統工程。一方面,必須下大力氣進一步完善科研和人才管理體制,著力解決制約創新發展的諸多「卡脖子」問題,著力營造與新時期創新發展需求相適應的創新生態和環境。另一方面,必須著力創造能夠吸引和充分利用人才的環境和條件。科技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在創新成為發展核心要素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營造在全國甚至在全球範圍內具有競爭力的吸引人才的社會和文化環境,對於東北地區來講顯得尤為緊迫和重要。只有東北的創新環境、創新生態比別人強,更有吸引力,才能最終在科技創新競賽中獲得競爭優勢。

最後,要進一步增強改革動力,推動各項改革開放舉措落地見效。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推進改革的成功經驗來看,一方面,要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的關係。頂層設計在明確改革開放方向性、原則性重大問題的同時,要給基層探索留下充足的空間。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差異很大,必須鼓勵各地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探索創新。另一方面,要充分調動廣大幹部尤其是地方領導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所有事情都是需要人去幹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之所以能夠取得快速發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和廣大幹部強烈的發展積極性。面對深化改革、創新發展、轉型發展的艱巨任務,要加快完善幹部政績考核評價制度,強化對幹部的正向激勵和能力建設,建立健全改革容錯糾錯機制,更加充分地調動廣大幹部尤其是地方幹部改革創新的積極性。

圖片來源/遼寧省瀋撫改革創新示範區管委會

相關焦點

  • 第十二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白沙島論壇在白沙島金融生態小鎮舉行
    此次論壇上,來自國內經濟研究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通過對全國及東北經濟形勢分析、政策解讀和發展趨勢預判,探索「十四五」時期東北振興戰略的實施路徑,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參考,為白沙島金融生態小鎮建設出謀獻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張軍擴,全國政協常委、遼寧省政協副主席武獻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餘斌出席論壇,並作主旨演講。省政府副秘書長李鵬出席論壇並致辭。
  • 中國經濟前瞻論壇·白沙島論壇在瀋撫示範區舉行
    原標題:中國經濟前瞻論壇·白沙島論壇 在瀋撫示範區舉行   12月19日,由瀋撫改革創新示範區管委會、中國經濟時報、國研經濟研究院主辦的中國經濟前瞻論壇·白沙島論壇在瀋撫示範區舉行。
  • 中國經濟前瞻論壇·白沙島論壇 在瀋撫示範區舉行
    本報訊 記者董翰博報導 12月19日,由瀋撫改革創新示範區管委會、中國經濟時報、國研經濟研究院主辦的中國經濟前瞻論壇·白沙島論壇在瀋撫示範區舉行。
  • 第十二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白沙島論壇在瀋撫示範區舉行
    12月19日,第十二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白沙島論壇在瀋撫改革創新示範區舉行。本次論壇依託國家高端智庫資源和諮詢優勢,邀請了來自國內的知名經濟學專家、學者,通過對全國及東北經濟形勢分析、政策解讀和發展趨勢預判,探索「十四五」時期東北振興戰略的實施路徑,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參考。
  • 第十二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白沙島論壇在瀋陽舉行
    探索「十四五」東北全面振興新路徑中國經濟時報瀋陽訊(記者 段樹軍 張徵 ■趙潤汐) 主題為「『十四五』東北振興戰略實施路徑探索」的第十二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白沙島論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張軍擴,全國政協常委、遼寧省政協副主席武獻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餘斌出席論壇並作主旨演講。遼寧省政府領導在開幕式上致辭,瀋撫改革創新示範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董峰出席論壇並推介示範區。
  • 探索「十四五」東北全面振興新路徑
    本報瀋陽訊(記者段樹軍 張徵 趙潤汐)主題為「『十四五』東北振興戰略實施路徑探索」的第十二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白沙島論壇12月19日在遼寧省瀋撫改革創新示範區召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全國政協常委、遼寧省政協副主席武獻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餘斌出席論壇並作主旨演講。遼寧省政府領導在開幕式上致辭,瀋撫改革創新示範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董峰出席論壇並推介示範區。張軍擴在主旨演講中表示,新形勢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完成好兩大核心任務。
  • 白沙島論壇丨餘斌:立足新發展格局重塑東北振興新優勢
    在12月19日召開的第十二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白沙島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餘斌表示,經濟發展格局的演變對不同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存在明顯差異。餘斌說,歷史上看,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主要指東、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差距,表現為經濟增速、經濟總量、人均水平等差距擴大。
  • 張軍擴:構建新發展格局還要依靠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在日前舉行的2020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表示,構建新發展格局,看似是發展問題,實則是改革開放問題。無論是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補齊經濟發展短板弱項,還是充分利用我國優勢條件挖掘內需潛力,都要靠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  張軍擴認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我國發展階段變化的必然要求。
  • 第十二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白沙島論壇在遼寧瀋撫示範區舉行
    論壇現場。主辦方供圖中新網瀋陽12月19日電 (記者 宮旭)第十二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白沙島論壇19日在遼寧省瀋撫改革創新示範區舉行。本次論壇匯聚國內知名經濟學專家、學者,通過對全國及東北經濟形勢分析、政策解讀和發展趨勢預判,探索「十四五」時期東北振興戰略的實施路徑,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論壇上,與會嘉賓圍繞營商環境、金融服務、體制機制創新、民營企業家精神等方面作主旨演講。瀋撫示範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董峰出席論壇並推介示範區。
  • 白沙島論壇 引聚國內目光
    本報訊 記者孫大衛報導 1月5日,記者獲悉,去年12月19日由遼寧省瀋撫改革創新示範區管委會、中國經濟時報社和國研經濟研究院共同主辦的2020中國經濟前瞻論壇·白沙島論壇,在瀋撫改革創新示範區白沙島金融生態小鎮舉行。論壇以「十四五」東北振興戰略實施路徑探索為主題,是中國經濟前瞻性論壇首次在北京以外城市舉辦,並吸引了國內關注的目光。
  • 這場關於東北振興的太陽島論壇 吸引了數億人的目光
    但僅解決其中幾個問題,作用不大,應考慮整體環境問題——包括「顯性體制」和「隱性體制」。  在完善體制機制上出實招,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提出了具體建議,他說,當下東北振興有三個方面很重要:需要一批成功的企業家;需要一個創新的理念;需要營造一個好的發展環境來解決當下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 白沙島論壇新金融峰會舉行 瀋撫示範區與長江商學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白沙島論壇新金融峰會舉行 瀋撫示範區與長江商學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2020-10-15 16:0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全國專家齊聚於此,為「十四五」東北振興支招兒
    12月19日,由瀋撫改革創新示範區管委會、中國經濟時報、國研經濟研究院主辦的中國經濟前瞻論壇白沙島論壇在瀋撫示範區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企業家等200餘人參加活動。本次論壇聚焦「十四五」時期如何探索東北振興戰略的實施路徑,旨在通過對全國及東北經濟形勢的分析、政策解讀和發展趨勢研判,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重要參考。
  • 振興東北萬億元投資再出發
    於是國家發改委日前正式印發《推進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三年滾動實施方案(2016-2018年)》,攜127個重點項目或涉投資1.6萬億元(據《證券日報》報導)開始再次邁上振興之路。據筆者觀察,此次出臺的東北振興三年滾動實施方案,可以看作是東北三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先鋒」。  對於今年上半年東北三省的經濟,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的說法是,「出現向好勢頭和積極變化」。
  • 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丨構建新發展格局,鄉村振興這樣著力
    大眾日報記者 毛鑫鑫 張忠德構建新發展格局,鄉村振興何處著力專家學者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貢獻智慧和力量「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在青島舉辦,專家學者共商鄉村振興事業,共話齊魯樣板打造。「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會帶來一系列顛覆性變化,新冠肺炎疫情也帶來了新變數,這些自然會對鄉村振興產生深刻影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研究員葉興慶分析,因此,要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找到鄉村振興著力點。他認為,從內循環看,要促進農產品進城,著力加強以冷鏈為核心的農產品物流設施建設。
  • 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行動指南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北振興的重要論述,是指導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行動指南。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精神,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改革作為東北振興首要任務,持之以恆踐行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結構調整,加快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
  • 「2017東北振興論壇」在長召開 東北四市內蒙古四盟市共話振興
    來自國家發改委、東北四市及內蒙古四盟市的500餘名政、企、學、研各界代表及嘉賓共話東北振興,謀劃區域發展。    「2017東北振興論壇」是繼瀋陽、哈爾濱後舉辦的第三屆振興論壇,在形式和規模方面較前兩屆均有所變化和突破。
  • 張軍擴:中央為何在當前提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關鍵是創新體制機制,拓寬資金渠道,促進潛力的釋放。二是基於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我們形成了獨特的超大規模性的優勢,這點需要我們學界進一步去研究。比如中國所擁有的手機用戶,哪怕只算那些具有較強消費能力的優質用戶,也會比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全部人口還要龐大得多。這就是一個中國的超大規模性優勢的非常重要的例子。
  • 習近平: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
    央廣網長春7月20日消息(記者馬闖)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7日下午在長春召開部分省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聽取對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和「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遼寧省委書記李希、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黑龍江省委書記王憲魁、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先後發言。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 完善鄉村治理組織體系 切實促進鄉村振興
    作為黨和國家在新時代處理好「三農」問題的核心戰略和重要舉措,鄉村振興較之於脫貧攻堅,在要求和定位上既有「變」,也有「不變」。「變」之處在於:脫貧攻堅是點上著力,強調精準方略、對症下藥、靶向治療;鄉村振興是全面發力,注重總體設計,強調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