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的使命

2020-12-12 FISHER

編輯:FISHER | WX:FISHER2277

主題經文:馬太福音28:19-20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序言

曾經聽別人講過一個笑話:某人有三個兒子。老大聰明,智慧過人,他父親就讓他去考律師;老二也很聰明,就讓他學醫;但老三笨拙,書讀不起,怎麼辦?父親就叫他去傳道…

笑話歸笑話,但笑話背後的現實卻讓人笑不出來。雖然平時,信徒對傳道人很尊重,但在很多人的骨子裡,傳道往往是走投無路下的最後選擇。

聖經中,奉獻給上帝的,總是最好的。但現實中,很多人往往將次要的擺在上帝面前。甚至一些傳道人,也無法正視自己所領受的職分,在潛意識中,會認為自己所做的不值得付上最貴的代價,總想在傳道之外,給自己另謀出路。這樣的結果往往是,願意出來獻身的寥寥無幾,傳道隊伍日見萎縮。

這一切,是因為不明白福音的使命。把傳道看作是「我」在做什麼,因此難免與其他的職業進行比較,從而作出自己的理性判斷。但要知道,人的理性若不被聖化,從本質上說,總是反福音的。

什麼是福音使命?如果我們相信聖經,就當相信這是從天而來的神聖呼召。馬太福音28:16-20就很好地向我們解釋了什麼是崇高的使命。

在宣教上,這段經文被稱為「大使命」。它從基督而來,傳達給門徒,再流向世界。

使命,是基督徒的天職,是崇高的恩召,為要在基督復臨之前,將福音傳遍地極,使萬民作主的門徒,為上帝的國度預備祂的子民。實際上,並不是說只有傳道人,才肩負使命;而是說,每一位基督徒都肩負著這樣的使命。從受洗成為基督徒的那一刻起,我們便是終身的宣教士。

馬太福音以大使命作為結尾,意味深長!這是主從死裡復活,在即將離開這個世界,回到父那裡之前,對門徒的深情告白。我們的主向我們敞露心扉,昭示此刻祂最大的期盼和願望。不為別的,只為把祂在世三十三年所彰顯的父的榮耀,祂用大能大力所踐行的彌賽亞的權柄,以及祂用自己的生命所見證的道去向萬民述說,讓這個世界因著基督而重獲新生!

大使命和馬太福音

「大使命」是馬太福音的結尾,更是這卷福音書的高潮。福音所要述說的,千言萬語盡都匯聚於此。

在馬太福音的開頭,撒旦曾將耶穌帶到高山,告訴祂只要向撒旦俯伏跪拜,便能獲得世上萬國的榮耀和權柄(太4:8-9)。耶穌拒絕了。但祂以令人驚嘆和曲折的方式,經歷了在世的犧牲與順服,並十字架的苦難和死,然後復活。最後他向世人宣告:「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太28:18),宣告祂就是彌賽亞,是宇宙的君王。真正的權柄,從來不是來自對世界的妥協,而是經由十字架犧牲之路。擁有從天而來的權柄,使命才有動力。

在馬太福音的開始,耶穌呼召門徒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太4:19)。在大使命中,耶穌命令門徒說:「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28:19)。傳福音的秘訣就是,先「來」到主面前,被主所更新,效學祂的榜樣,然後才能「去」,得人如得魚,使萬民做主的門徒。來到主面前,是為了領受;去到世界裡,是為了分享。若不來先跟從主,我們將兩手空空,自己所沒有的,如何能分享給他人?因此,當耶穌說「你們要去」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是一位合格的門徒,滿有基督的生命。傳福音,就是以一個生命去影響另一個生命的過程。

在馬太福音的開始,耶穌接受水的洗禮,顯明祂是上帝的兒子(太3:16-17),開啟了祂在世的工作。最後,耶穌經歷了十字架的洗禮,「從死裡復活,以大能顯明是上帝的兒子」(羅1:4),並向門徒宣告:「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太28:19)。水的洗禮,只是一個預表;真正的洗禮,須經歷十字架的重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人施洗。

在整卷馬太福音,耶穌是一位偉大的教師,言傳身教,向門徒彰顯天國的奧秘。最後,祂對門徒說:「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太28:20)。在教導真理之前,我們首先是一名學生,謙卑地領受基督的教誨。

在馬太福音的開頭,耶穌的名被稱為「以馬內利」(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太1:23);而最後,耶穌應許說:「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福音的使命,始終是「以馬內利」的篇章。

大使命,與馬太福音的開篇遙相呼應,是耶穌基督的離別宣言,更是福音的總結!

千百年來,受到這崇高使命的鞭笞和鼓舞,無數上帝忠心的兒女為所信的道四處奔波,前僕後繼,使基督的教會從最初弱小的一班「沒有學問的小民」(徒4:13)發展成為一種普世的信仰。福音的信息,已經在世界各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同時,基督的信仰也是一場逆襲世界潮流的運動,在人心不古的世界,彰顯愈久彌新的古道;在禮崩樂壞的時節,高舉亙古不變的真理;在彎曲悖謬的世代,傳揚針砭時弊的信息。福音使命,應當喚起信徒對社會的關注,讓世界因著基督而重獲新生。

什麼是使命?

耶穌基督曾經吩咐:「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馬太福音24:14)。也就是說,在基督復臨之前,一直伴隨著福音向地極傳遞的過程。

使命是教會的脈搏,是生命的悸動。只要教會還在,使命就不停息。

什麼是使命?不是說「我」行了多少所謂的善事就是使命。耶穌曾說:「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我就明明地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馬太福音7:22-23)。

使命的關鍵,不在於「我」做了什麼。而是說,「我」所做的,是否在上帝的旨意裡?首先,使命的重心,在於上帝,這是「上帝的使命」。當以「自我」為中心去做工時,所撒播的就不是真理,而是混亂。

使命的原意,就是差遣,源自於上帝愛的屬性。約翰福音說:

「但我要從父那裡差保惠師來,就是從父出來真理的聖靈;他來了,就要為我作見證」(約翰福音15:26);耶穌又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約翰福音20:21)。

這裡,我們看到了三個層次的差遣:父差遣子,父和子差遣聖靈,以及子差遣祂的門徒。

我們為主做工,屬於第三個層次的差遣。這是依附於父對子和聖靈的差遣。若沒有受差遣的基督,沒有受差遣的聖靈,使命便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也就是說,我們做任何事工,都應認識到這是上帝的差遣。若沒有這種被上帝委派的神聖感和負重前行的責任感,使命,就無從談起。

同樣,如果是出於上帝的差遣,再微小和卑微的工作,也是上帝的使命。

使命的五重含義

在大使命中,提到了參與使命的四個主體:父、子、聖靈和你們。根據這四個主體,我們看到了使命的五重含義:

1. 宣教的上帝

使命,並非新約聖經的臨時安排,而是隱藏在上帝本性中的遠古計劃。在創造之初,上帝就賜福給人類: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創世記1:28)。不僅是讓人類遍滿地面,更是讓上帝的形象遍滿地面。

我們的上帝是宣教的上帝,是差遣人的上帝。這樣的差遣,就發生在上帝將亞當趕出伊甸園,差他到東邊的時候;就在上帝差遣挪亞去造方舟的時候;就在祂吩咐亞伯拉罕離開迦勒底的吾珥的時候;就在上帝差遣摩西去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先祖們奉差遣之際,便是使命被託付的時候。

現在,我們來看看,上帝是如何差遣摩西的:

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他們因受督工的轄制所發的哀聲,我也聽見了。我原知道他們的痛苦。我下來是要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領他們出了那地,到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就是到迦南人、赫人、亞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之地。現在以色列人的哀聲達到我耳中,我也看見埃及人怎樣欺壓他們。故此,我要打發你去見法老,使你可以將我的百姓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出埃及記3:7-10)。

上帝差遣摩西,是因為祂愛以色列。對於以色列人的苦難,祂「看見了」,「聽見了」,「知道他們的痛苦」,「要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最後,上帝說:我要「打發你去」,把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

由此可見,使命不是來自摩西所做的,而是來自上帝的愛和祂救贖的旨意。即使摩西極其不願意,上帝還是推動了這項偉大的出埃及運動。

因此,我們可以說,使命是從上帝而來流向世界的一種運動,而教會或個人只是這個運動中的媒介和工具。是使命產生了教會,而不是教會開創了使命。我們不說教會擁有一個使命,只說教會的存在本身就是使命。

使命,就是愛的運動!

2. 奉差遣的子

上帝的使命之所以能成就在這個世界,首先是因為祂差遣了耶穌基督來到世界。基督的來到,概括起來就是順服。耶穌說:「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約翰福音6:38)。

保羅也勸誡我們:「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祂本有上帝的形象,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2:5-8)。

要達成使命,需要有一顆倒空自我的心,完全順服上帝的旨意。人的意思,都是藉著各種方式高抬自己,動用各種手段(甚至看似謙卑的手段),來達到自我神化的目的。但上帝的意思,卻要我們在成就祂的工作上,完全地忘我。當我們在工作中,有任何想要將榮耀歸給自己的時候,或表現出任何形式的猜疑、嫉妒和仇恨的時候,我們不是在宣教,而是在破壞上帝的使命。

使命,須要順服!

3. 奉差遣的聖靈

耶穌說:「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他永遠與你們同在!」(約翰福音14:16);「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約翰福音14:26);「但我要從父那裡差保惠師來,就是從父出來真理的聖靈;他來了,就要為我作見證」(約翰福音15:26)。

使命的成就,需要奉差遣的聖靈。在我們奉差遣去做某事之前,藉著禱告,聖靈已經在前頭為我們開路。因此,將一切的行程交託,使我們所做的都能成就神的美意。很多時候,神學生所不能完成的使命,卻被一個微不足道的普通信徒所完成,關鍵就在於是否是聖靈的工作。

使命,在於聖靈的運行!

4. 奉差遣的教會

教會,不是一座建築。教會,是一群人,為成就上帝的旨意而被呼召出來的一群人。教會的存在,本身就是奉差遣在黑暗中設立的一座燈塔,在病人中設立的一座醫院,為要給世界帶來光明和醫治。

彼得說:「唯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得前書2:9)。

教會的存在,就是去宣揚。不僅用語言宣揚,更是用在我們身上所見證的道去宣揚。我們不僅去作見證,我們本身就應該是一個見證。

使命,就是宣揚!

5. 奉差遣的你和我

使命的成就,最終是關乎你和我。講了這麼多上帝的使命,講了父、子、聖靈和教會的差遣,若這一切沒有實現在你和我等個體的身上,使命就是一個空談。

當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去呢?」先知以賽亞就回應:「我在這裡,請差遣我」(以賽亞書6:8)。

不要求上帝賜給我們什麼,或教會給我們什麼樣的福利和待遇。若真要求,就求主給我們一個委身的心志。不在乎我們有多少能力,有多少恩賜,所要的,就是委身於主,委身於崇高的呼召。像先知以賽亞那樣,無論往哪裡去,都向主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使命,就是委身!

結語

「上帝的使命」,就是從上帝愛的本性而出,流向這個世界的運動。耶穌在升天之前,將這樣的運動向我們啟示。我們為主所做的一切,都是奉差遣而做,是高貴的使命。

因此,這不是我做了什麼,而是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為我做了什麼。不是以人為中心,而是以上帝為中心!這樣的認識和覺悟,是宣教的基礎。

大衛波士說:我們的使命本身沒有生命,只有當它被放在上帝手裡的時候,它才是真正的使命!

為了這樣的使命,我們不惜代價,不計較得失。戴德生說:我若有千萬英磅,中國可以全數支取;我若有千條性命,絕對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哦,不是為中國,而是為基督。

每當我們想到要為教會和他人做任何事情的時候,請記住這句聖經:「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19-20)。

在這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善工,會超出這段經文的範疇。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崇高的使命!

相關焦點

  • 殷切的期望 崇高的使命
    殷切的期望 崇高的使命 ——學習習近平致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的賀信感言 2019年01月08日 08:1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陳之驊 字號
  • 擔負起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的崇高使命
    原標題:擔負起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的崇高使命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論述】 主持人語 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哲學社會科學的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
  • 流放之路崇高石又有什麼用怎麼得 流放之路崇高石是什麼
    導 讀 流放之路之路中有一個道具叫做崇高石,很多人不知道崇高石是什麼?有什麼用?怎麼獲得?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流放之路崇高石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流放之路崇高石是什麼? 流放之路崇高石是遊戲中的一...
  • 學習最美教師 弘揚崇高師德
    為了加強教師對教育事業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切實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實踐能力,2020年9月16日下午,合肥市雙崗幼兒園教育集團悅城分園的全體教師在雙幼教育集團副園長張慶雲的帶領下,開展了廬州最美教師、師德楷模的學習活動。
  • 流放之路3.10怎麼速刷崇高石E S11賽季刷崇高石攻略
    流放之路3.10怎麼速刷崇高石E S11賽季刷崇高石攻略 流放之路的S11賽季3.10版本怎麼刷崇高石呢?很多玩家還不是特別的清楚,下面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 芋頭田社區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講黨課活動
    10月22日,芋頭田社區黨總支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講黨課活動。授課人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真正的共產黨人」為題,緊緊圍繞「黨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五個過硬』鍛造新時代黨員隊伍」四個方面,深入解讀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真正的共產黨人。
  • 華潤南京化工園熱電組織紀委委員參加「學恩來精神,守初心使命...
    華潤南京化工園熱電組織紀委委員參加「學恩來精神,守初心使命」專題教育活動 發布時間: 2020-11-05 16:33:01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方芳   中國電力網訊  為貫徹《關於印發&
  • "和平使命"各國部隊代表向無名英雄紀念碑獻花環
    "和平使命    8月11日,「和平使命-2007」聯合反恐軍事演習舉行誓師大會,標誌著第二階段演習開始。圖為中方參演部隊組成的方隊經過主席臺,接受六國總導演的檢閱。
  •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青島分行舉辦《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專題報告會
    7月23日上午,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青島分行舉辦《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專題報告會,青島市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王政堂應邀作輔導報告。  報告會上,王政堂副教授站在對主題教育認識的角度作了題為《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的專題報告,重點圍繞充分認識開展主題教育的時代緊迫性、準確把握主題教育的總要求與任務目標、以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三大方面幫助大家進一步理解和堅定了共產主義的崇高信仰。
  • 《金色的魚鉤》:回憶歷史,體會革命先輩的崇高品質
    第28自然段通過老班長的語言,我們體會到老班長雖然奄奄一息,但仍然想寫別人,想著使命的平凡而偉大的精神。第30自然段中省略號代表話沒有說完,老班長就犧牲了。第四部分(第34自然段):寫「我」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小心地保存起來,讓「魚鉤」精神永放光芒。
  • 機關黨委組織青年幹部參加「牢記初心使命、擔當時代責任」青年...
    6月12日,為落實好委黨組關於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部署,委機關團委、財政部機關團委和國家稅務總局機關團委聯合舉辦「牢記初心使命 擔當時代責任」青年理論學習小組聯學活動,赴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五院)開展現場學習,聽取北鬥衛星研發團隊奮鬥歷程介紹,參觀中國空間技術發展成就展
  • 優香與青木崇高在明治神宮舉辦結婚儀式
    原標題:優香與青木崇高在明治神宮舉辦結婚儀式 優香和青木崇高(左)舉辦結婚儀式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36歲女星優香和同齡男演員青木崇高7月27日在東京明治神宮舉辦結婚儀式。
  • 同濟大學舉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陳雲與黨風廉政建設」專題...
    同濟大學舉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陳雲與黨風廉政建設」專題展覽 來源:紀委   時間:2019-09-05  瀏覽: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什麼意思?其實就是中庸之道
    中國發展至今,踏上復興之旅,有很多理論和實際都有著傳統文化深深的影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一個明顯的體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何為初心?何為使命?初心是一個人在行動開始前,因心臟跳動而產生的欲望,通俗解釋就是我想要的欲望。有了雛形,就會行動。唯有初心,才有前進的動力,初心是夢開始的地方,同時也是夢的終點。使命是初心的具象化。
  • 加格達奇區紀委監委開展守初心 擔使命 重整行裝再出發主題演講
    「廉潔是綻放於人類之樹的一朵鮮花,是做人之本、立事之根,……」近日,加格達奇區紀委監委開展「守初心、擔使命,重整行裝再出發」主題演講。選手聲情並茂的演講深深感染著在場的評委和觀眾,不時博得陣陣掌聲。選手緊扣廉政主題,結合實際工作,生動形象地講述了身邊感人事例,暢談自己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的切身體會,用慷慨激昂的語言、真摯的情感從不同的角度,生動展現了廣大黨員幹部堅守初心、勇擔使命的新時代新風採。
  • 從方志敏的革命精神感悟初心使命
    原標題:從方志敏的革命精神感悟初心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講述方志敏同志的故事,也曾多次讀他寫下的《清貧》。學習方志敏同志的革命精神,對於我們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錘鍊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品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今年8月21日,是方志敏同志誕辰120周年紀念日。
  • 【主題教育】新區分局:參觀警察博物館 不忘初心踐使命
    【主題教育】新區分局:參觀警察博物館 不忘初心踐使命 2019-11-20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胡漢楚:把初心和使命寫在戰「疫」一線
    疫情防控戰打響後,黃岡市中醫醫院副院長胡漢楚用實際行動帶領醫護人員立下「戰書」,共同抗疫,把初心和使命寫在戰「疫」一線。回憶起疫情爆發初期醫院的嚴峻形勢, 不少醫護人員依然歷歷在目。疫情期間,胡漢楚展現了關鍵時刻敢於擔當的崇高精神,為廣大醫護人員樹立了榜樣
  • 導師崇高感師娘優美感荒謬在哪裡?
    9月1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在官網公布了《2020年查處的不端行為案件處理決定(第一批次)》,曾因高談闊論「導師崇高感師娘優美感」引起廣泛關注的論文作者徐中民榜上有名,原因是其在項目申請書中提供大量虛假信息。
  • 守初心 擔使命 塑「六品」
    本報訊(餘啟明 舒金養)為激發全院幹警的幹事創業熱情,展現檢察幹警勇於擔當的嶄新風貌,日前,新縣檢察院第三檢察黨支部全體黨員到新縣卡房鄉,開展以「踐初心、擔使命、塑『六品』」為主題的「七個一」主題黨日活動。 參觀一個舊址,堅定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