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筆記中的寧古塔,京師邊溝,皇宮冰窖

2020-12-11 滄海一粟古代志怪故事

寧古塔

清宮戲裡經常說發配寧古塔,位置是現在的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長汀鎮古城村,下面一起來看看那裡清朝時的樣子。

寧古塔,不知道以前的朝代屬於哪個省管轄,幾千裡內荒無人煙,沒有可休息的地方,也沒有人可以打聽道路。相傳當年有六個人坐在這裡的小山崗上。滿語的六讀作「寧古」,坐讀作「特」,所以起初這裡叫寧古特,後來傳為寧姑臺,再後來就傳為寧古塔了。

駐紮守衛的地方沒有臺,也沒有塔,只有一個小山,也沒什麼觀賞價值。

本朝的東北方屬國,向朝廷進貢貂皮等,都從這裡路過,起初只駐守了很少的士兵。後來邏車國搶劫貢品,阻斷了交通,朝廷大動幹戈,派大兵打跑了邏車國,然後從八旗裡各選八十人長期駐守這裡。又派牛祿章京,梅勒昂邦,做這裡的官員。不知道邏車國具體在哪裡,聽說國土很遠很大,要坐很長時間的船才能到達。那裡的人都善於使用鳥槍,所以又訛傳他們叫老羌。

康熙年間,寧古塔沒有城池,挨著河邊建造了一個簡單的營地。用木柵欄圍了三圈,就叫做城。中間的衙門是幾間草房,章京就在草房裡辦公。用碎石頭砌了東西兩個門。城外有幾個自然屯,也沒規劃,有的屯子大些,有的小些,而且時常搬遷。八旗戍卒和讀書人住在象徵性的城裡。這裡的地名都是滿語,比如牡丹,意思是一日還。還有其他的滿語地名,大都是根據當地的環境命名。

這裡山勢不算險峻,水質較好,隨地挖井就可以喝,都很甘甜,有人說是因為這裡有人參的緣故。寧古塔有大河,是很多小河匯聚而成,最後東流入海,可以行船。

清代京城的官員養尊處優,犯錯抄家後被流放寧古塔,年齡大的往往死在路上。到了那裡,生活環境惡劣,又往往給披甲人為奴,所以說是很重的懲罰。也有個案,某故事裡一個官員因為懂醫術,流放寧古塔後很受尊重,日子過得挺好。

【原文】寧古塔,歷代不知何所屬,數千裡內外無寸碣可稽,無故老可問。相傳當年曾有六人坐於阜,滿語六為寧姑,坐為特,故曰寧姑特。一譌而曰寧姑臺,再傳而為寧古塔矣。固無臺無塔也,唯一阜如陂陀,殊不足登。本朝控制諸番,受貂狐皮貢,爰留卒以戍之。有邏車國者嬲諸番,使不得貢,敵之不勝,乃動大眾,勤舟師,遂擇八旗,旗八十人,長戍焉。復立牛祿章京,梅勒昂邦,以重其任。邏車亦不知其國在何所,雲舟行萬二千裡,不得其疆。其人皆長於鳥鎗,世遂譌鳥為老,譌鎗為羌。

康熙間,其地無城郭,實枕河而居,樹短柴柵,環三重,闢四門,而命之曰城。中以碎石甃埤丈餘,闢東西門,置茅屋數椽,而命之曰衙門,章京行政地也。埤雨即圮,圮隨甃,柵內即八旗所居。當事者厚待士夫,請旨居士夫於城內,餘人則散居諸屯,有數屯焉,隨所居多寡而大小之,無舊址,無定居。如曰牡丹者,滿言一日還也,曰沙兒虎,曰沙嶺,曰泥漿,曰要羅,皆類是。山川不甚惡,水則隨地皆甘冽,或曰參所融也。有大川,匯眾川而達於海,可以舟。

京師道路

京城街道上很髒,起初因為官府資金不足,而且又被負責修整街道的官吏吞沒,所以一直修不好。後來百姓和商戶自籌資金修整,而管理的官員又找藉口勒索,所以就一直那麼髒著。京城慣例四月間清理各處的邊溝。但是四處的邊溝沒有連通,髒水流不出去,臭氣燻天,容易導致瘟疫。偶爾有人或馬掉到溝裡,往往意外死亡。

在鬧市挖邊溝的時候,差役從中漁利,施工的工人常常故意在大店鋪門口開挖,耽誤了店主做生意,所以店主會送給工人點錢,把溝的位置稍微挪一挪。

光緒年間,潘文勤管理工部,某下屬堅持修整街道,把這件事當作自己的志向。街上的店鋪老闆們聽說後都很高興,願意出錢相助。但潘文勤堅決不同意。他說:「你現在修了街上的道路固然是好,但你卸任後誰還會管這件事?到時候道路還是老樣子,但會有人以此為藉口年年勒令商戶出錢。會貽害無窮,不如就這樣吧!」於是這件事就半途而廢。

【原文】京師街市穢惡,初因官款艱窘,且時為董其事者所乾沒,繼因民居與店戶欲醵資自修街道,而所司吏役輒謂妨損官街,百般訛索,故亦任其蕪穢。又京城例於四月間於各處開溝,蓋溝渠不通,非此不能宣洩地氣也。是時穢臭燻人,易致疫癘,人馬誤陷其中,往往不得活。開溝之處,鬧市獨多,差役因從而漁利。又開溝者,每故意擇大店門口居中開挖,店主以貿易不便,必重賂之,乃稍移偏。

光緒中,潘文勤公在工部時,有司員某銳於任事,以開通溝渠平易道路為己任,鋪戶聞之大喜,亦願醵資助費,而文勤執不可。某叩其故,文勤曰:「汝以通溝平道為美,然一時之利也。汝之後,安得復有汝!將至路仍不修,而年年勒令店戶出資,是貽無窮之害矣,不如其已。」遂止。

雪池冰窖

皇宮裡有冰窖,北海陟山門內的最大,其餘地安門外、火神廟後、以及各門外也都有,只是稍小些。每年十二月份開始儲存冰塊,第二年夏天分發使用。

各部衙門都有份。負責管理的是工部一個官員。他印了幾寸長的小紙片做領冰塊的憑證,叫做冰票。時間長了,分冰制度也開始舞弊,冰塊抽條,根本不夠一個人用。所以很多人乾脆不去領。負責的人把大部分冰塊賣到了市場上。

【原文】雪池冰窖在北海陟山門內,為諸冰窖之冠,御用取給於此。都城內外,如地安門外、火神廟後、德勝門外西、等皆有冰窖,以歲十二月藏冰,來歲入伏頒冰,各部院官學皆有之。掌以工部司員一人,以數寸之紙印為小票,名冰票,為領冰之券。然年久弊生,雖有此票而給冰絕少,殆不能供一人之需,故亦不復領票,而冰多售於市矣。

《清稗類鈔》

相關焦點

  • 寧古塔沒有塔,傳說中的流放寧古塔是去幹什麼?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清宮戲中,常常出現大臣犯了罪,被罰流放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永世不得入關的橋段。那麼,這裡出現的寧古塔到底在哪裡,為什麼它會讓犯人們談之色變呢?一,寧古塔由來清代的寧古塔其實有兩個地方,相距25公裡,分別稱為「新城」和「舊城」。舊城是當年努爾哈赤駐軍的地方,位於黑龍江省海林市古城村。康熙5年,遷建新城於黑龍江省寧安市。因此,寧古塔是關外的一片廣闊區域,並不是一座塔。
  • 青島海上皇宮最新消息!故宮冰窖餐廳落戶
    海上皇宮傳來最新消息!未來門票定價怎樣?附近好不好停車?官方回應來啦!4日,青島海諾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工會主席張健在《全市重點大項目巡禮》節目中透露,青島灣科技文旅項目引入了國內兩大文化品牌——故宮文創和鳳凰傳媒,結合最新科技手段和故宮文化創意產業優勢,力求打造屬於青島的文化旅遊新地標。
  • 在故宮冰窖裡吃飯是一種什麼感受?
    ▲ 冰窖內今年開始對外營業的"冰窖"餐廳就在大名鼎鼎的慈寧宮邊,是用石材砌成的地窖。由於冰窖是半地下式的建築,從外面看,很像一座巨大而低矮的老屋。故宮冰窖建於清乾隆年間,現存4座,呈南北走向,為半地下拱券式窯洞建築,牆體和拱頂與屋瓦間的夯土都很厚,密封隔熱性十分之好,清代時專為皇宮藏冰,供夏日消暑食制之用。
  • 故宮「冰窖餐廳」文創館年底前門開業,不用進故宮,也能……
    記者從今天上午召開的東城兩會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東城與故宮博物館合作打造的故宮文創館、冰窖餐廳今年有望開業。袁璐攝故宮慈寧宮邊,有個石材砌成的地窖,清代時專為皇宮藏冰,而今被打造成了網紅的「冰窖餐廳」。今年,「冰窖餐廳」將走出故宮,落戶前門大街。
  • 清風一柄扇 搖搖瓊臺邊——清代宮廷成扇
    承德避暑山莊  圖片來自網絡可能有的讀者會想到冰窖,作為宮廷御用儲冰的場所,冰窖確實承擔著防暑降溫,為皇室製作冷飲的任務。在清代,最為出名的冷飲就是「冰鎮酸梅湯」。酸梅湯由清宮御膳房改進之後,除了具有除熱送涼,還有了祛痰止咳和生津止渴等功效。但是在宮廷生活中,除了冰窖和夏日特飲,其實一柄小小的扇子也承擔了生風祛暑的功能。
  • 不進宮也能看文物品美食 故宮文創館和冰窖餐廳將落戶前門
    記者從今天上午召開的東城區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東城區政府與故宮博物院合作打造的故宮文創館、冰窖餐廳今年有望開業。故宮冰窖餐廳 圖片來源:北晚新視覺故宮慈寧宮邊,有個石材砌成的地窖,清代時專為皇宮藏冰,而今被打造成了網紅的「冰窖餐廳」。今年,「冰窖餐廳」將走出故宮,落戶前門大街。
  • 流放寧古塔是什麼體驗?徒步數千裡,面對你的只有墳墓和無助
    足以見得寧古塔是多麼可怕的存在。你以為寧古塔真的只是一個塔嗎?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寧古塔非塔,它是一個古地名,是中國清代統治東北邊疆地區的重鎮,是清代寧古塔將軍治所和駐地,是清政府設在盛京(瀋陽)以北統轄黑龍江,吉林廣大地區的軍事、政治和經濟中心。為清代吉林三邊之首(寧古塔、三姓、琿春)。
  • 青島海上皇宮內部圖曝光!借鑑紫禁城!冰窖餐廳、故宮文創...
    此次為「海上皇宮」裝修改造,將引入故宮文創產品,打造書院文創區及清明上河圖沉浸式體驗項目,通過高科技手段將《清明上河圖》從紙本設色的古畫變成可以讓人真正步入畫中的多維立體版互動項目,將陳設故宮出版社的高端圖書、國禮之選、文房雅玩類的高端產品,還將設置餐廳、咖啡館等;負一層為停車場,預計設置停車位50個。
  • 「人間地獄」寧古塔,到底為何如此可怕?
    清朝學士方拱乾全家被流放寧古塔時的一句話道出了寧古塔的恐怖。寧古塔是什麼?很多人可能認為寧古塔是一座塔,專門用來關押犯人,就像雷峰塔鎮壓妖精一樣。這是一種誤解,寧古塔在古代是指一片區域。具體來講,古代的寧古塔位置在現今黑龍江省牡丹江中遊,圖們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
  • 秘境 冰窖咖啡,故宮冰窖的「現代化」
    不過這座橋最出名的是橋上萌態十足的石獅子,其中護襠萌獅又是箇中翹楚。如今,故宮在橋板兩側設花壇,主要是為防止觀眾上手撫摸萌獅們。 還有一處看點在斷虹橋橋北——18棵高大古槐意境幽深,最粗的樹幹周長達4.7米,樹最高處達21米,最大的樹冠覆地半畝。進隆宗門,往西南角望,一座皇家冰窖就藏在紅牆畔。「故宮冰窖建於清乾隆年間,現存4座,呈南北走向,為半地下拱券式窯洞建築。」
  • 獨家探訪海上皇宮:項目已完工七成 4月中下旬試運營
    今天,青島新聞網記者帶您獨家探訪海上皇宮改造項目施工進展。據青島海諾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工會主席張健介紹,目前,青島灣科技文旅項目(原海上皇宮改造項目)已完成70%,預計相關設備本月底進入裝配階段,4月中下旬開始試運營。
  • 號稱人間地獄的寧古塔,真的有那麼可怕?事實上應該稱它流人天堂
    同時寧古塔又是通向諾雷、虎爾哈、索倫、奇雅喇、班吉爾漢喀喇、赫哲喀喇、費雅喇等部的必經之路。「山川深阻,形勢完固,北達三姓,可控赫哲、鄂倫春諸部,南達琿春,直附朝鮮之北,東襟大海,視日本諸若在咫尺間,東北各邊居中扼要,重鎮也。」所以,寧古塔便成為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的軍事重地,並發展為八旗駐防城市。
  • 古代「人間地獄」寧古塔,到底為何如此可怕?
    寧古塔,一般是指寧古塔將軍駐地,位於黑龍江省東部的海林和寧安。就像唐朝喜歡把犯人流放到炎熱的嶺南一樣,清朝政府則喜歡把犯人流放到寒冷的東北。《研堂見聞雜錄》中記載:「按寧古塔,在遼東極北,去京七八千裡。其地重冰積雪,非復世界。中國人亦無至其地者。」
  • 遼寧朝陽御路溝
    御路溝AAA風景區「御路溝」風景區,位於遼寧省朝陽市龍城區燕山街道(中儲糧北側山崗),村名叫半拉山子。朝陽御路(清代古道)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乾隆第四次東巡,於五月二十四日在北京圓明園起駕,先至承德。
  • 「人間地獄」寧古塔到底是哪裡?為什麼犯人都懼怕這個地方?
    清朝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寧往黃泉路,不去寧古塔。犯罪的人寧願被砍頭一了百了,也不願意前往寧古塔,寧古塔到底是什麼地方?為什麼讓那麼多人懼怕?
  • 寧古塔並不是塔,為何「流放寧古塔」是古代酷刑?
    大家看到電視劇中,在清朝的時候,一般有朝臣犯了重大的錯誤,皇帝都會下令將其誅殺,但是有的人如果為他們求情的話,皇帝就會說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就會把他們流放寧古塔。在古代的時候,一些犯人聽到自己要被流放寧古塔,也是害怕至極的,在電視劇中讓我們感覺流放寧古塔這句話就是古代的一種酷刑。
  • 「寧古塔沒有塔,這三個字完全是滿語的音譯」—懷著份感情去旅行
    裝載著書中的文化背景,然後再去參觀歷史名著,真真有一種厚重莊嚴的感覺。這本書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寧古塔」一篇。「寧古塔沒有塔,這三個字完全就是滿語的音譯。」我相信我們大多人聽說「寧古塔」這個地方都是在清代的歷史記載或者關於清朝的電視劇裡,在清代的歷史記載中,不知有多少犯人的判決書上寫著:流放寧古塔。小時候聽到「寧古塔」,自己腦海中對寧古塔的想像就是,在東北的一個極其苦寒之地,有一座古老破舊的塔樓,囚禁著犯人。
  • 古代流放寧古塔的都是什麼人?
    而於順治十六年流放寧古塔地方拱乾在他的《絕域紀略》中載道:「華人(漢人)則十三省無省無人,亦各因其地以為俗」,這就足以證明寧古塔流人之廣泛,全國各省皆有,不同風俗亦有。 那麼如此巨大的流人數量又是因為什麼呢? 清朝東北流人的遣戍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一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抗清鬥爭。
  • 牡丹江紀事 |清代寧古塔望江樓和《望江樓志》的疑問
    「大澂園」面向牡丹江水,為紀念清末寧古塔邊務欽差大臣吳大澂而建,園內有從寧安市沙蘭鎮二呂村移來的吳大澂駐馬石真跡。該建築原是寧古塔副都統容峻為奉旨督辦邊務的欽差大臣吳大澂所建。……光緒二十六年 (1900年),俄軍入侵寧古塔城,該建築群大部被焚毀拆除,現僅存望江樓。」  1992年,當時的寧安縣委、縣政府對望江樓進行修繕,同年9月在望江樓西壁題刻《望江樓志》:「望江樓始建於光緒八年 (1882),為督辦寧古塔邊務的欽差大臣吳大澂所建。
  • 伊朗之旅,見到了以前沒有見過的冰窖
    我們的車在荒漠中的公路上行駛,來到一個大大的泥土磚壘成的尖頂建築前,比坎井大,也沒有風塔,大家看看這像什麼?沿著石梯進到裡面,四周的小窗送來陣陣涼風,尖頂的洞可以讓冷熱空氣循環,原來,這個就是沙漠中的夯土冰窖。冬天人們將河裡的冰塊放入冰窖的最下面,上面放水果蔬菜肉類等食品,這樣,即便是在酷暑的沙漠,人們也可以得到涼爽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