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晚,費玉清的告別演唱會抵達臺北最後一站,此後退出歌壇,47年的歌唱生涯劃下句點。
這是一場漫長的告別。
從上半年唱到下半年,從江南唱回臺北。
他要一地一地跟他的影迷朋友當面作別。
演出一開場,小哥還像過去每回開唱說的:
「讓各位破費了。」
臺下就爆出大笑,大家剛想湧出的淚,又生生憋了回去。
小哥還是那個小哥,儘管最難過的是他,但他還是盡力給大家帶來輕鬆、歡樂的氛圍。
在琳琅珠落的《晚安曲》奏樂中,小哥一身卡其色西裝現身,搭配臺上一杯水,
跟他的老朋友聊聊,他先跟現場觀眾道謝,然後話鋒一轉,自拋軟處:
「我也是一般人,總是會情緒起伏,百感交集,身為一個歌者,就是在尋覓他的知音,各位朋友,你們就是我的知音,謝謝大家。」
謙卑又不失真誠,他把大家當客,又當友。
但他從來不把自己當作居高臨下的明星,就像他總是稱粉絲為影迷朋友,
他身上散發的那種老派藝術家的作風,
謙遜、得體、溫潤如玉。
著名評論人蘿嚴肅評價得恰當:
「他真的是上個時代的藝人,你再也見不到這樣的歌手了。」
他的告別儀式,就像一出羅曼蒂克消亡史。
儒雅紳士費玉清
很多人認識小哥費玉清(本名張彥亭),是從一曲《一剪梅》開始的。
中國風的旋律,婉約的詞風,加上小哥清亮的嗓音,一曲天籟就此落成。
還有那首《夢駝鈴》,雄渾蒼勁下的深情款款,多少漂泊遊子在這首歌裡,找尋自己對國家,對家鄉的無限思念。
詩情畫意的《昨夜小樓又東風》,清澈無瑕的嗓音,柔情婉轉的意境,瞬間將人帶進歌裡的愁緒。
一首古色古香的《濤聲依舊》,以《楓橋夜泊》為藍本,充滿了淡淡的溫婉和憂愁,如怨如訴,韻味十足。
《月亮代表我的心》的深情款款,被小哥動人演唱,瞬間多了渾厚的珍重與真誠。
有人評價他的嗓音,如玉如冰,清新脫俗,再也沒有這樣的歌手了。
還有那首被年輕人認識並圈粉《千裡之外》,古典音樂的唱腔與流行音樂的碰撞,演繹了一曲傳唱大江南北的神曲。
費玉清的儒雅,多在他的歌手舞臺一覽無餘。
只要拿起話筒,他就是那個西裝革履,用蘭花指握話筒,抬頭45°仰望天空,玉面脂膚的翩翩君子。
永遠優雅得體,永遠玉樹臨風。
費玉清是個要體面的人。
他有一個歌唱家的自我修養,凡是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懷,小哥都巧妙地傳達出來,每一次的作品都不讓觀眾失望,要對得起那麼多人的喜歡。
而且有一種一是一,二是二的認真勁兒。
有次跟歌迷朋友見面,由於當晚無線電影響聲波,其實觀眾都沒有聽出來有問題,但小哥道歉好幾次。中間傳唱笑話都很棒。
每場演唱會都會由衷致謝:「感謝各位先生各位女士的聆聽」「讓您破費真是不好意思」。
就連這場漫長的封麥都是體面的一種,
他曾說過,我真的不希望唱到老態龍鍾。
與其被觀眾拋棄,不如主動告別觀眾,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給他所深愛的觀眾。
這麼做至少更體面。
他還說此次退出歌壇就是永久退出,不管日後有任何媒體呼喚,自己永遠不會再出現,仿佛是永別。
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他要的就是這種決絕的矜貴。
這是費玉清的A面,侵染了老派藝人骨子裡的儒雅和矜持,也是我們這個時代少見的體面溫柔的紳士。
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段子梗王費玉汙
這樣一位謙謙君子,如果有一天登上了綜藝舞臺,又是一種你可能想像不到的畫風。
曾經知乎有一個問題:娛樂圈最會「開車「的人是誰?
有一個高贊回答:
費玉清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當他一本正經地講段子的時候,絕對不帶髒字,卻讓人浮想聯翩。
而費玉清也絕對無愧這樣的稱號:
黃帝,一代汙王,亞洲汙神……
由於泌尿科的知識淵博,他主持了一檔綜藝《小哥說唱笑》。
來感受一下,玉面小生活色生香的語言藝術:
那個一戰成名的《減肥中心》的段子「如果你追上我,我就讓你....」
一個男的去減肥中心,交五百塊,
減肥方法是比基尼美女
在屋子裡跟男人說:
「你追我,如果你追到我,
我就讓你嘿嘿嘿。」
旁邊的人眼看兜不住了,強行挽尊,
「這是打撲克牌吧」。
誰知小哥全然不接,完全沒有圓回來的意思,
「別傻了啦」。
當別人問他為啥不喝酒,喝番茄汁,他的段子張口就來。
還有最著名的「狂牛症「的梗:
「你知道為什麼美國
那麼多奶牛得狂牛症嗎?」
「不知道」
「這都不知道?」
旁邊的小S直接石化了,這個梗太猛了,綜藝女王也接不住了。
不僅段子出神入化,從不重複,身體語言的節奏也配合得天衣無縫。
講段子的時候,全情投入:
手舞足蹈的時候,抓馬的步伐,動感的節奏,簡直魔性:
雖然小哥的葷段子無人能及,但是他的私人生活卻清清白白,從藝四十多年未見緋聞。
早年小哥有個步入訂婚的日本女友,但臨近結婚女方父母非要他入贅日本,無奈之下,兩人情斷。
自此之後,小哥再無戀情,終身未娶。
有次被問及單身緣由,他說,
「不是隨便牽手就能點燃一場愛情,不是隨便一個女子就能將就半生,恩愛承歡。」
表面上最不正經,實際上卻最專注、深情。
講段子時汙氣沖天,實際上卻是最清白之人。
說的就是小哥本人。
人生最高的境界便是如此,
既可飄然入骨的仙氣,又可沾染俗世的俗氣。
所謂大雅大俗,活得通俗通透,雅然娟秀。
曾經有一位同事,模仿了小哥的段子,震驚了公司中高層,從此領導見到他,沒有一個不認識他的。
這樣的小哥簡直是行走的人間寶藏。
費玉清是少有的老司機和紳士風完美結合一身,彼此不衝突,觀眾都買單的那種人。
上綜藝,需要效果就各種黃梗包袱亂飛;
演唱時,需要儀態矜貴做回大眾情人。
兩種身份完美切換的原因,是他從不把自己當回事兒。
這是一個演藝從業者的品格。
他會一個髒字不帶地講黃色笑話,會跟歌迷會說讓您破費,會跟年輕人合作卻說是自己的榮幸。
他用他所有的行為藝術詮釋了,
矜貴又儒雅、溫柔又客氣。親切的恰到好處的疏離。
這大概也是是費玉清最厲害的地方。
他和我們不是一個時代的,就像很久以前的傳說一樣,然而他卻實實在在的火到如今。
而現在,當我們跟費玉清告別,好像在告別一個儒雅的時代。
那時候的藝人,視觀眾為衣食父母,連偶爾幾句調侃也都客客氣氣的。
最重要的是基本功紮實,對得起觀眾的喜歡。
這是一種雙向尊重。
哪像現在的年輕藝人,背個完整的臺詞,都要吆喝自己功高望重。
你出錢買單還要看人脾氣,粉絲還要捧著說句真性情。
一切都本末倒置了。
我們在告別費玉清這個儒雅的人,其實更在呼喚那些珍貴的品質——優雅,體面,尊重,溫柔。
希望我們的時代多一些這樣的藝人吧。
小哥最後面對觀眾說的:
「各位朋友,珍重再見,謝謝各位。」
我們送君離開,千裡之外,雖不再見,但存心中。
最後祝小哥好好享受退休生活,輕鬆自在。
點個「在看」,呼喚小哥要繼續講段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