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廣東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21萬億元

2021-01-16 金羊網

財政收入規模連續28年居各省市區首位

金羊網訊 記者嚴麗梅、通訊員 嶽才軒報導:從1月18日在廣州召開的全省財政工作會議上獲悉,2018年,廣東財政收入實現增幅平穩、質量提升,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21萬億元,可比增長7.9%,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財政收入規模連續28年居全國各省市區首位。

去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近七成用於民生

會上,廣東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戴運龍在作工作報告時介紹,2018年,廣東省各級財政部門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財政收入實現增幅平穩、質量提升,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21萬億元,可比增長7.9%,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規模連續28年居全國各省市區首位;收入質量穩步提高,全省稅收收入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80.8%,比上年提高2.4%。財政支出實現結構優化、效率提升,重點領域和民生事業保障有力,民生支出10815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68.7%。

在實現財政平穩運行的同時,全省各級財政部門聚力增效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不折不扣落實減稅降費政策,主動作為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探索實施差異化財政轉移支付政策,統籌財政資金精準投入,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突出支持實體經濟提質增效,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支持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支持法治廣東、平安廣東建設,為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實施提供了有力的財政保障。

會議指出,2018年全省各級財政部門牢固樹立「大財政大預算大債務」理念,強化對全口徑收支運行管理、重大財政管理改革、重大民生政策等的「一盤棋」統籌部署,堅持「先謀事再排錢」。同時,將績效理念和方法融入預算管理全過程,推動實現「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通過理念創新引領財政改革、風險防範、管理變革,不斷把廣東財政改革推向深入,省級預算編制執行監督管理改革全面推開,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穩步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啟動實施,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取得突破,各項財政管理改革協同推進,全面防範化解債務風險取得新成效。

今年廣東財政重點做好10個方面工作

會議指出,2019年要完善落實省委「1+1+9」重點工作部署的財政政策,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嚴格壓縮一般性支出,集中財力支持國家和省的重大戰略實施,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繼續推進省級預算編制執行監督管理改革,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有效防範化解債務風險,加強財政監督管理,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提供財政保障。

會議強調,2019年全省財政工作要以「全面對標,全力推動走在前列」為總要求,重點做好以下10個方面工作:

一是堅持全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將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中心組學習的必修課、黨組會第一議題、支部專題學習常設議題,持續抓好學習教育,聚焦推動全省財政「一盤棋」、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等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撲下身子抓好落實。

二是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綱舉目張推動全省改革發展。研究制定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財政支持方案,支持不斷擴大開放,高標準建設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推動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和協同創新平臺建設。    

三是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取得實質性成果。嚴格落實地方政府債務預算管理和限額管理,有效防範化解政府債務風險;持續加大投入力度支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支持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等。

四是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落實加強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的若干意見、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創業投資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落實「實體經濟新十條」「民營經濟十條」等相關政策。

五是支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落實「促進就業九條」,落實「兩個只增不減」要求,保持財政教育投入持續穩定增長,制定廣東省醫療衛生領域省級與市縣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實施方案,穩步提高六項底線民生保障標準,落實紅色革命遺址保護利用行動實施方案,支持法治廣東、平安廣東建設。

六是支持鄉村振興發展。加強「四好農村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管護,支持實施「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和增加農民收入,深入推進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改革,落實《廣東省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實施方案(試行)》。

七是支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制訂完善省級財政轉移支付體制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若干措施、均衡性轉移支付辦法和生態補償轉移支付辦法,實施差異化財政支持發展政策,支持加快現代化交通體系等重點項目建設,支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

八是加強財政改革創新。繼續深化預算編制執行監督管理改革,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推進落實增值稅改革和個人所得稅等稅制改革,加快推動基本公共服務領域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實施方案落地見效。

九是加強財政收支管理。加強收支分析研判,強化預算執行監督管理,對因公出國(境)、公務接待、公務用車、會議、培訓、差旅等一般性支出一律按照不低於5%的比例壓減,加強財政監督考核。

十是加強財政機構職能優化。完善機構職責和人員配置,優化工作流程和內控機制,推進財政「放管服」改革,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高效、具有財政特點的機構職能體系。

會議還強調了春節前財政部門要抓緊做好的幾項重點工作,包括做好2019年新增政府債分配和使用、落實民生資金保障和政府工程款的資金撥付、確保工資足額發放、科學合理編制2019年預算、配合做好省人代會審議2019年預算、做好落實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措施的相關準備工作,以及嚴格做好春節期間廉政工作等。

會議還強調,全省各級財政部門要堅決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注重政治建設,旗幟鮮明講政治,嚴明黨的政治紀律政治規矩,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注重基層黨組織建設,落實履行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紮實推進模範機關創建,鍛造合格黨支部書記隊伍。注重正風肅紀,落實紀委約談會精神,扎牢制度籠子,持續抓好紀律教育。深刻汲取曾志權案的教訓,全面反思、從中警醒,引以為戒、舉一反三,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堅決做好整改工作,在全省財政系統組織開展黨風廉政專項治理行動和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活動,切實做到以案促改、完善制度、狠抓落實。注重幹部隊伍建設,完善幹部選拔任用與教育培養機制,完善幹部綜合考核體系。

編輯:Giabun

相關焦點

  • 2019年全國地級城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百強門檻為170.2億
    二、2019年全國地級城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百強前10強總額達到1.8萬億元 佔當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9.452019年度全國地級城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百強前10強的城市分別是:廣東深圳市、江蘇蘇州市、浙江杭州市、廣東廣州市、江蘇南京市、湖北武漢市、四川成都市、浙江寧波市、山東青島市、河南鄭州市。前10強與2018年度相同,只有武漢市和南京市排名互換,南京市上升1位,其它城市均保持穩定。
  • 31省份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廣東江蘇上海浙江山東位居前五
    財政收入是衡量政府財力的重要指標,被視為經濟實力的晴雨表。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更是一地財力的主要組成部分。近期,各省份相繼披露了2018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9年預算草案。從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看,2018年收入排名前6的廣東、江蘇、上海、浙江、山東和北京貢獻了全國近一半財力。
  • 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萬億元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杜濤 2月10日,財政部公布了2019年財政收支情況,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0382億元,同比增長3.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9305億元,同比增長4.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101077億元,同比增長3.2%。全國稅收收入157992億元,同比增長1%;非稅收入32390億元,同比增長20.2%。在稅收中,前四大稅種增幅最高的是消費稅,國內消費稅12562億元,同比增長18.2%。其他的國內增值稅62346億元,同比增長1.3%。
  • 廣東2018年GDP達9.73萬億元 同比增長6.8%
    人民網廣州1月28日電(呂紹剛、胡葦杭)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1月28日開幕。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2018年,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達9.73萬億元,同比增長6.8%。
  • 濰坊公布2018年財政「成績單」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69.8億元
    1月2日,記者從濰坊市財政局了解到,2018年,濰坊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69.8億元,同口徑增長6.5%,圓滿完成全年預算任務
  • 2018年廣東GDP達9.73萬億元
    1月28日上午,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在廣州開幕。省長馬興瑞作政府工作報告。2018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達9.73萬億元、同比增長6.8%;今年預期增長目標為6-6.5%,突破10萬億元大關。市委書記陳旭東、市長危偉漢、市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唐穎等22名中山團的省人大代表出席會議。
  • 財政部:2018年全國財政收入超過18萬億
    央視財經(記者趙婕廖文錚)今天上午,財政部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會議公布了2018年全年財政收支數據。2018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過18萬億元,同比增長6.2%,比年初預算目標高0.1個百分點,超收175億元,稅收增長8.3%。2018全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8.7%。具體來看,中央收入增速比年初預算高0.1個百分點,地方收入增速與年初持平。
  • 財政部: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0382億元 同比增長3.8%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財政部2月10日消息,2019年財政收支情況今日公布。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0382億元,同比增長3.8%。全國稅收收入157992億元,同比增長1%;非稅收入32390億元,同比增長20.2%。
  • 常州市溧陽2020年1-11月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67542萬元
    常州市溧陽2020年1-11月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67542萬元  字號:〖大 中 小〗   1-
  • 2018年廣西各市地方財政收入出爐(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近日從廣西統計信息網獲悉,2018年廣西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81.48億元,比2017年的1615.03億元增加66.54億元,同比名義增長4.11%,增速保持平穩勢頭。從各市總量看,有四個達百億元人民幣以上,分別是南寧、柳州、桂林和玉林,其排名和經濟總量排名基本一致。
  • 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首超4萬億元 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
    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劉景在12月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首次突破4萬億元,年均增長8.2%;佔GDP比例為4.04%,連續第八年保持在4%以上。同時,全國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全國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均「只增不減」。
  • 常州市新北區2020年1-11月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9億元
    常州市新北區2020年1-11月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9億元  字號:〖大 中 小〗   1-
  • 2019年山西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347.6億元
    2019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347.6億元全年新增減稅降費逾560億元,力度和規模均為近年來最大1月10日,全省財政工作會議在太原召開。會議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總結2019年財政工作,安排部署2020年工作任務。記者從會上獲悉,2019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347.6億元,同比增長2.4%,增收55億元。
  • 1—11月,三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95.5億元
    1—11月三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95.5億元,同比下降3%,降幅較上半年收窄39.4個百分點。據了解,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嚴重衝擊、減稅降費、房地產嚴控政策、自貿港低稅率優惠政策的減收效應等因素疊加影響,今年財政收入特別困難,1—4月三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55.8%,收入跌幅全省第一。
  • 讀懂2019年預算草案報告:「四本帳」透視
    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政府四本預算總收入預計約33.1萬億元(剔除了財政補貼社保基金的重疊部分以及不包含年度調入,年度結轉結餘、政府債務等)。若加上政府債務、以前年度結轉結餘資金等,支出規模要更大,2019年政府四本預算支出規模預計41.2萬億元。
  • 北京市轄區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排名 朝陽第一 延慶末位
    一、朝陽區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500億元 居全市第一 比2018年增加2.72億元 朝陽區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536.4億元,居全市第一,比2018年度增加2.72億元,佔當年北京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額的
  • 常州新北區1-8月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0.4億元
    常州新北區1-8月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0.4億元 發布日期:2020-09-02 09:35 來源:常州市新北區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1-8月,常州新北區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其中:稅收收入完成77.01億元,同比增收0.53億元,增長0.67%;非稅收入完成13.39億元,同比增收2.54億元,增長23.54%。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7萬億美元財政收入,1萬億財政赤字!2019財年,美國財政預算解析
    其次,本文說的是美國的2019財年,和2019年並不完全等於。其差異在與,2019年是自然年份,是從1月1日到12月31日終止。而美國的2019財年,指的是從2018年的10月1日起,到2019年的9月30日結束。
  • 1~10月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40.26億元
    1~10月,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40.26億元,同比減少1.99億元,下降4.7%。其中:稅收收入完成30.52億元,同比減少2.92億元,下降8.7%,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75.8%;非稅收入完成9.74億元,同比增加9288萬元,增長10.5%,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24.2%。
  • 2018年全國財政收入18.3萬億元 財政支出超22萬億元
    □ 2018年,全國財政收入能夠完成年初預算目標,主要是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為財政增收奠定了稅源基礎□ 2019年,財政部門將加力提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根據當前經濟形勢和各方面支出需求,繼續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1月23日,財政部召開2018年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