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9年度全國地級行政單位數量與分布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國共有333個地級行政單位,其中地級市293個,地區7個,自治州30個,盟3個。特別說明,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統計在全國293個地級市中,行政區劃統計不考慮城市的行政級別。全國只有省級行政單位(包括4個直轄市、23個省、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地級行政單位、縣級行政單位(965個市轄區、387個縣級市、1323個縣、117個自治縣、49個旗、3個自治旗、1個特區、1個林區)統計之說。
各省、自治區具體分布情況如下:河北省地級市11個,山西省地級市11個,內蒙古地級市9個,盟3個;遼寧省地級市14個,吉林省地級市8個,自治州1個;黑龍江省地級市12個,地區1個,江蘇省地級市13個,浙江省地級市11個,安徽省地級市16個,福建省地級市9個,江西省地級市11個,山東省地級市16個,河南省地級市17個,湖北省地級市12個,自治州1個;湖南省地級市13個,自治州1個;廣東省地級市21個,廣西地級市14個,海南省地級市4個,四川省地級市18個,自治州3個;貴州省地級市6個,自治州3個;雲南省地級市8個,自治州8個;西藏地級市6個,地區1個;陝西省地級市10個,甘肅省地級市12個,自治州2個;青海省地級市2個,自治州6個;寧夏地級市5個,新疆地級市4個,地區5個,自治州5個。
二、2019年全國地級城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百強前10強總額達到1.8萬億元 佔當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9.45%
深圳市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3773.21億元,居百強首位。
2019年度全國地級城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百強前10強的城市分別是:廣東深圳市、江蘇蘇州市、浙江杭州市、廣東廣州市、江蘇南京市、湖北武漢市、四川成都市、浙江寧波市、山東青島市、河南鄭州市。
前10強與2018年度相同,只有武漢市和南京市排名互換,南京市上升1位,其它城市均保持穩定。
前10強中只有江蘇蘇州市和河南鄭州市為普通地級市。其它均為副省級城市。前10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均超過千億元,總額達到1.82萬億元,佔百強城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額(5.23萬億元)的34.79%,佔當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額(19.04萬億元)的9.56%。
全國地級城市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1000億元的共有11個。
百強城市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額達到5.23萬億元,佔當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額的27.47%。
百強數據分布情況:1000億元以上的有11個,500-1000億元的有20個,300-500億元的27個,100-300億元的有42個。
百強區域分布情況:黑龍江1席,陝西2席,遼寧2席,貴州2席,福州4席,甘肅1席,湖南4席,湖北3席,海南1席,浙江8席,河南7席,河北6席,江西6席,江蘇13席,新疆2席,廣西2席,廣東8席,山西2席,山東15席,安徽4席,四川3席,吉林1席,內蒙古2席,雲南1席。
百強遍布全國24個省(自治區),其中山東省數量最多,達到15席。
入選2019年全國地級城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百強的門檻為170.2億元,百強最後一名是湖南衡陽市。
三、2019年度全國333個地級城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額達到7.09萬億元 佔當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37.24%
2019年度全國333個地級城市(三沙市資料暫缺)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額達到7.09萬億元,較2018年度的6.83萬億元增加0.26萬億元,佔當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37.24%。
長春市、大連市、福州市、煙臺市、徐州市等60個地級城市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出現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十個城市分別是:長春市、徐州市、晉中市、煙臺市、六盤水市、威海市、中山市、蘭州市、銀川市、淄博市。
2019年全國333個地級城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最低的為青海果洛州,不足2億元。
分區間來看,全國333個地級城市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00億元以上的有11個,500-1000億元的20個,300-500億元的有27個,100-300億元的有127個,50-100億元的有68個,10-50億元的有71個,10億元以下的有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