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經濟總量全國排名第42與石家莊、哈爾濱省會城市並列

2020-12-11 大胖戰神聊房產

中國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經濟已經雄舉世界第二。從2019年福建經濟全面超越臺灣之後,預計今年廣東經濟總量將超越韓國。

魔都上海

上世紀60年代末80年代左右「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四個國家和地區由於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被稱為「亞洲四小龍」

亞洲四小龍

臺北市是臺灣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旅遊中心。臺北市總面積271.8平方公裡,雖然人口只有275萬人,但是卻是臺灣第一大城市,。2019年臺北地區生產總值5412.65億元人民幣,位列中華人民共和國第42位,人均GDP19.682萬元人民幣。

中國臺北市夜景

上海(38155)北京(35371)深圳(26927)香港(25000)廣州(23628)重慶(23605)蘇州(19300)成都(17012)武漢(16475)杭州(15373)天津(14104)南京(14030)寧波(11985)無錫(11852)青島(11741)長沙(11574)鄭州(11474)佛山(10751)泉州(9946)東莞(9482)濟南(9443)合肥(9409)福州(9392)南通(9383)西安(9321)煙臺(7653)常州(7400)徐州(7151)大連(7001)唐山(6890)溫州(6606.61)昆明(6475.88)瀋陽(6470.3)廈門(5995.04)長春(5904.1)揚州(5850.08)石家莊(5809.9)紹興(5780.74)鹽城(5702.26)濰坊(5688.5)南昌(5596.18)

世界二線城市排名

臺灣第一城市臺北市一個不到三百萬人口城市,經濟總量也僅有5000多億。

中國臺灣省行政區域

而中國超萬億城市就有18個即將邁入萬億城市有7個,按照經濟總量來看臺北市在中國城市排名42位屬於二線末或者三線城市,但是臺北人均GDP排名位於深圳之後全國第二,人均收入水平來看臺北市又是一個一線經濟強城市。

臺北城市夜景

根據世界城市排名又中國有五個城市位居世界一線城市其中包括香港、上海、北京、廣州、臺北、深圳。可以看出臺北綜合實力還是非常強的,與香港北上廣深排名相等。

世界一線城市排名

中國很多城市雖然從經濟總量已經遠遠超過臺北,但是科技創新,人才心引力,人們收入和消費,教育自由包容度還需要加速發展提高,不久的將來十年二十年中國城市建設會有更大進步,越來越好。

中國城市排行榜

相關焦點

  • 東莞力壓濟南、石家莊、福州、哈爾濱省會連續四年晉級新一線城市
    東莞廣東「四小虎」之首,改革開放以後東莞作為廣東改革開放前沿城市經濟社會飛速發展,東莞更享有「世界工廠」之美譽,東莞作為廣東省地級市連續四年力壓濟南,石家莊,福州,哈爾濱等省會城市晉級一線城市,我們來看一下東莞與其他四位省會城市經濟發展現狀;
  • 26座省會GDP排名出爐:廣州總量第一 東北城市名次整體下滑
    西安則以名義GDP增速19.38%居全國第一。來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者丨定軍從GDP總量看,2017年,西安超過了合肥,合肥超過了濟南,長春超過了哈爾濱和濟南,石家莊超過了哈爾濱,烏魯木齊超過了呼和浩特。
  • 省會城市人口排名:成都力壓廣州拿第一,石家莊亮了
    過去一年多時間,二三線重點城市開展了轟轟烈烈的人才爭奪,一方面為產業轉型提供支撐,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證房地產行業快速發展所需要的足夠人氣。如果以城市為單位計算,人口總量最大的毫無疑問是直轄市重慶,2018年達到了3101.79萬,另外北京和上海也都超過2000萬,在全國遙遙領先。那麼如果以省會城市為標準,人口數量的格局又是如何?
  • 2020年省會城市經濟排名 7省會GDP過萬億
    廣州領銜 7省會GDP過萬億  當前,GDP總量仍是衡量一座城市綜合實力和城市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指標。數據顯示,2019年,省會城市GDP總量前十名分別是廣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鄭州、長沙、濟南、合肥和福州,其中前七名均超過萬億元大關。
  • 哈爾濱過去是全國十大城市之一,現在排名第幾?
    哈爾濱過去是全國十大城市之一,現在排名第幾?說哈爾濱是全國退步最大的城市也不為過哈爾濱,我國東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黑龍江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其面積達到53100平方公裡,擁有1076.3萬的常住人口。從這些簡單的自我介紹看,哈爾濱即使退步再大,也是我國重要的城市之一,永遠的「北方莫斯科」。
  • 2018年GDP排名報告 多個北方城市排名小幅變動
    2018年城市經濟呈現出千姿百態的情況。21世紀經濟研究院匯總34座城市(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不含南寧和拉薩)經濟指標數據發現,不少城市的經濟總量排名在發生變化。  其中福州、濟南、瀋陽、哈爾濱、太原的經濟總量排名分別比上一年提升了1-3位不等,但大連、合肥、石家莊、貴陽的排名有所下降;但排在前15位的城市與上一年的排名完全保持了一致。
  • 2019年中國省會城市GDP排名和人均排名,有8座城市兩榜均入前十!
    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多達340個。省級單位中包含了23個省和5個自治區。這28個省會(首府)均是一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最能代表各省的城市,那麼28個省會城市最新經濟排名如何?哪些城市能夠在總量和人均雙榜上均排名靠前?一起來看!
  • 臺北市的經濟水平,相當於內地哪一座城市?
    臺北市,是我國寶島臺灣省的省會 ,地處臺灣島北部的臺北盆地,被新北市環繞,作為寶島臺灣的省會,臺北是整個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旅遊、工業、商業中心。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裡,面積並不大。
  • 城市綜合實力30強排名——第23名哈爾濱
    哈爾濱黑龍江省省會,副省級城市,區域中心城市,特大城市,老牌工業名城,有冰城之美譽,異域風情濃厚的網紅旅遊城市。哈爾濱是總面積第二大市(不含州盟),僅次於直轄市重慶,是上海的8倍,深圳的26倍。曾在50年代短暫成為直轄市,撤銷直轄後又先後作為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早在建國初期,哈爾濱的地位絲毫不亞於如今的成都武漢,其實力非常強勁,因此才會得到科教文衛等全方位的高規格部署。1989年書面印刊形式的城市綜合實力排名當中,哈爾濱的名詞僅次於上海、北京、天津、廣州、瀋陽、武漢、南京,高居全國第八。所以儘管如今的哈爾濱沒有強勁的經濟,但底蘊仍然十分強悍。
  • 蘇州市十區(市)經濟排名,崑山總量居首,園區人均佔優!
    唐宋以降,江南地區經濟發展之勢迅猛,明代達到高潮,蘇州是江南的政濟、經濟、文化中心,最為繁華。明代的蘇州,不僅是長三角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城市,也是全國第一商業大都會和對外貿易的中心口岸。蘇州在這一時期的大部分時段內都位於我國城市體系的頂端,直到晚清時期,上海的崛起,取代了蘇州全國經濟中心的位置。雖然蘇州失去了江南甚至全國經濟中心的位置,但經濟發達、地方富裕卻在全國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改革開放後蘇州沒有副省級城市、特區、省會城市這些耀眼的光環,以一普通地級市的名分,經濟實力已經多年排在全國前十名之列,秒殺一眾副省級城市及省會城市。
  • 我國省會城市面積排行榜,哈爾濱排第一,你的城市排第幾
    我國有眾多的省會城市,其面積也大小不一,在地廣人稀的地區,省會面積相對較大,而在寸土寸金的地帶,省會面積相對較小。那麼,你知道我國哪個省會城市的面積最大嗎? 下面,一起來看一下,我國省會城市面積排行榜的前十名。
  • 經濟超越長沙市,全國排名第15位,鄭州市如何迅速崛起?
    2020年4月3日,河南省鄭州市的經濟統計數據公布。至此,全國主要城市的經濟已經全部出爐。在此之前,由於鄭州市的經濟數據仍在統計之中,在全國主要城市的經濟排名中,出現了排名困難的。在建國以後,隨著全國局勢的逐步穩定,我國開始進入戰後恢復和發展經濟的階段。鑑於開封市、鄭州市的實際情況,1954年,河南省的省會從開封遷往了鄭州,從而確立了鄭州的省會地區。但是請注意,作為一個年輕的省會城市,鄭州市在當時還無法與國內那些老牌省會城市相比。直到80年代,在全國各個城市的經濟排名中,鄭州市仍一直在三四十名的位置徘徊。
  • 石家莊市排名中國城市競爭力排名第44位:在北方省會中名列第4位
    在中國城市競爭力排名中,石家莊市排名全國第44位。作為河北省的省會,這個排名並不算太高。與同類的城市進行比較,在北方各省當中,石家莊市名列第4位;在中國東部沿海各省的省會當中,石家莊市僅僅高於瀋陽市。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行榜的位次在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行榜當中,石家莊市位列第44位,這在一個東部省會來看,並不是一個很高的位次。
  • 作為省會城市的呼和浩特,經濟實力卻僅排名內蒙古自治區內第三位
    呼和浩特的尷尬在我國每一個省或自治區的省會城市,由於具有極強的地位優勢,往往在社會經濟發展上,在省區內享有優先地位,一般都會擁有更多的人口數量、更多的政策、更多的發展機會,因此省會城市的發展程度往往排名區域內各城市之首,成為區域的發展中心,從GDP角度來衡量,通常省會城市的排名都是區域內的第一位。
  • 我國4個「黑馬」省會,2市進萬億俱樂部,2城或成國家中心城市
    在全國總體經濟總量方面,2009年的排名也從第41位上升到2019年的21位,總共上升了20位,常住人口從2009年的506萬人上升到2019年的818萬人,成功地從Ⅱ型城市升級為Ⅰ型城市,絕對是厲害的。貴陽市由於地理位置偏僻,經濟發展水平一直相對落後,屬於低調的偏遠省會城市鮮少受到關注。拐點還在貴州大力進行基礎建設,經濟迎來了大發展,成了一匹黑馬。
  • 34 城 2018 年 GDP 排名:福州濟南逆襲
    本文內容來自ZAKER合作媒體21世紀經濟報導福州、濟南、瀋陽、哈爾濱、太原的經濟總量排名分別比上一年提升了 1-3 位不等,但大連、合肥、石家莊、貴陽的排名有所下降;但排在前 15 位的城市與上一年的排名完全保持了一致。
  • 我國「最牛」縣城,經濟超過全國大部分地級市,城市建設像省會
    在大家的眼裡,除了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恐怕新一線比較繁華,至於其他的二線、三線城市,大多沒有建設得很好,特別是在中西部,很多省份除了省會以外沒有其他辦法,發展非常不均衡。而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個地方,名字叫做崑山,雖然按照行政規劃來看只是一個縣城,但其經濟實力卻早已超越了全國絕大部分的地級市,城市建設更是如省會一般繁華,如果沒人說這是縣級市的話,想必很多人都會誤以為這是某個省份的大城。
  • 廣東發展「最慢」的城市,曾做2年省會城市,如今卻經濟排名倒數
    廣東省在我國是全國人民比較熟悉的地方,不僅是全國最有經濟實力的經濟大省,也是深具兩個一線城市的省, 特別是廣東省內的珠三角經濟特區在我國地圖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不僅廣東省領先的經濟發展迅速,而且是全國幾個大經濟特區發展最快的經濟區域。
  • 39個城市排名:香港1,蘇州7,哈爾濱高於武漢
    39個城市排名:香港1,蘇州7,哈爾濱高於武漢這篇文章全部資料來源於網絡,不能作為官方發布的真實情況,同時也是本人一點看法,如果有不同意見,請私信或評論,謝謝大家。這篇文章,是小編的原創。全球城市實驗室日前發布全球500強城市排行榜,全國共有39個城市上榜。一般而言,這樣的國際性名單相對比較客觀,比起國內的許多名單來,顯得更加公平。
  • 2018年中國城市年終排名:五個城市並列第一,臺灣臺北亮了
    2018年即將結束,雖然國家統計局截止至目前為止,僅公布了全國前三季度的城市數據,但這並不妨礙大家在此基礎上分析,也不妨礙各大城市研究機構整理數據,排列各項城市榜單。此前根據2017年數據,以及2018年城市經濟增速,就有今年我國將增添三個萬億俱樂部消息傳出,它們分別是寧波、鄭州和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