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時節,草長鶯飛,
各種野菜肆無忌憚的生長,
翠綠耀眼、鮮嫩欲滴,
看起來就很美味的樣子。
每年的3至5月,踏青、挖野菜、品嘗野味,
寧波在野外能採到近50種野菜,
整個寧波都陷入一年一度的野菜狂歡盛宴。
馬蘭頭、薺菜、香椿、枸杞、豌豆、苜蓿、野蒜和蕨菜……
可以從春吃到夏。
那滋味,汪曾祺老饕有言在先:
就像坐在河邊,聞到新漲的春水的氣味。
在寧波人春日的餐桌上,
馬蘭頭是最清新的味道。
一場春雨過後,野外路邊,
茵綠脆嫩的馬蘭頭一夜之間全冒出來了。
小時候春遊,
帶著小鏟小剪採挖馬蘭頭是寧波人的必備種族技能。
新鮮的馬蘭頭用沸水焯熟,
晾涼切碎,
拌上細碎的五香茶幹、筍,淋上糖鹽小磨麻油,
是江浙許多酒店涼菜標配。
至於味道,《蔬食齋隨筆》有雲
「洵美草木滋,可以廢梁肉」,
人間至味大抵如此。
薺菜是一種很古老的菜。
陸遊曾說「春來薺美忽忘歸」,
鄭板橋邊吃邊贊「三春薺菜饒有味」。
薺菜大都是涼拌、湯羹或做餡料,
炒薺菜很少人吃。
大家最熱衷的吃法是薺菜春卷或薺菜餃子。
清新的田野香氣和粗獷的肉香,
在此刻握手言和。
寧波人的薺菜年糕算是一絕,
把薺菜洗淨,油鍋一熱,
鍋裡面翻滾著切成薄片而的年糕和薺菜,
不一會兒就薺菜清香和年糕的軟糯便瀰漫在屋子裡。
夾一筷子入口,每一片炒年糕都和薺菜搭配得那麼得當,
混合著山野間的靈氣,
此時此刻,任何山珍海味都比不上這更美好了。
二三月間薺菜狀態最好,
等到農曆三月三,
米白細碎的薺菜花開起來,
那多半老了。
薺菜又是一種「地道藥材」,中醫認為,薺菜味辛甘、性涼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功效,可以治療高血壓、冠心病、痢疾、腎炎等症。
香椿被稱為「樹上蔬菜」。
味道有點微臭,
類似於大蒜的味道,
但是很容易出香。
很多人都很排斥它的味道,
但寧波人卻對它愛的深沉。
而且吃香椿的時節很短,
一年吃不到幾次就老了,
不好吃了。
逛菜場,香椿總是細心捆成小把,
頭茬一斤能賣到上百。
香椿炒雞蛋最好吃,
香椿的香和雞蛋的鮮相得益彰,
當清氣充斥舌尖,
那滋味就像嚼了一大口春天,
「春風十裡不如你」,
其次香椿炒肉絲、
涼拌香椿芽等味道都還好,
做起來也簡單。
豌豆頭,其實就是野豌豆的嫩莖和葉。
名字和長相都很逗趣的豌豆頭,
前世竟是《詩經·採薇》
「採薇採薇,薇亦作止」裡那個瓊瑤氣質的「薇」。
豌豆頭,一定要掐那一段尖尖的嫩出水的苗。
稍微用鹽揉搓兩下,投入熱油鍋中爆炒,
斷生立刻盛出,一碟春色,清芬四溢。
豌豆頭含有超級豐富的VC和VE,
不輸西蘭花。怕曬黑的妹子,
可以趁春天常補充豌豆頭。
在寧波,3月底4月初,
蠶豆差不多就上市了,
綿綿軟軟,隨即融化,
一點點鮮香,一點點回味,
嫩到可以連殼一起吃,
但嘗鮮的期限就這十幾天,
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咯。
老寧波一般都是用鹽水煮。
薤(xiè)白,多見於高冷的藥典。
在民間,它穿上小根蒜、山蒜、野蒜、野蔥的馬甲,
一下就可親的多。
相對於其他野菜來說,
野蒜的存在感略低。
長相是路人甲,葉子細長,跟蔥很像。
唯一具有識別度的是它的根,
呈飽滿膨大的球狀。
味道辛辣,很神奇,
像蔥和蒜的混血兒。
鱗莖可以醃漬成糖蒜,
葉子可以炒雞蛋、做蘸料。
薤白常入藥,逼格之高如瓜蔞薤白半夏湯。
可以行氣解鬱,通陽散結,祛痰寬胸。
蕨菜蕨菜又叫拳頭菜、貓爪、龍頭菜,
二三月生芽,
捲曲的形狀如小兒的拳頭。
長成後則像展開的鳳尾,
有三四尺高。
蕨莖嫩時可以採收,
在木灰湯煮去涎滑,
然後曬乾做蔬菜,味道甘滑。
也可與醋食用。
蕨的根呈紫色,皮內有白粉,
搗爛後再三洗淨,待沉澱後,
取粉做餅,或做成粉條吃,
粉條顏色淡紫,味道非常滑美。
性冷淡的菊花腦巨絕對是寧波野菜裡的靈魂選手。
菊花腦的拉丁學名你們感受一下,
Chrysanthemum nankingense H.M.。nanking,
炸裂有木有?
吃菊花腦一般用來燒湯,
水燒開,把菊花腦燙一下,
再打個蛋花。
不愛吃的把臉皺成菊花,
愛吃的一勺入口,只覺得透心涼,心飛揚!
蘇東坡也是吃菊達人,
他在《後杞菊賦》中提到
「吾春食(菊)苗,夏食葉,秋食花實而冬食根」,
一年四季都在吃菊。
對寧波人來講,夏天才是吃菊花腦的好時節,
過了處暑,花開了,那時候的菊花腦老得戳腸子。
盛夏的寧波,
沒有什麼是一碗菊花腦湯不能解決的。
清熱敗火、調中開胃、降壓減肥。
這一碗菊花腦湯下了肚,
再想吃野菜,只能等來年春天了。
明天還是休息日,
等什麼呢?
拿起小剪刀去郊外吧。
Tips:
1、路邊的野菜儘量不採,容易受汙染。
2、挖野菜也有講究,千萬不要挖它的根,採摘完以後它還會繼續生長的
3、野菜採摘回家後,至少要在清水裡浸泡5-10分鐘以上
4、野菜當然要現吃,記得下鍋之前用開水灼一遍,這樣口感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