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成就|「火車拉來的城市」快速起跑 鄭州七十年蝶變「鄭在加速」

2020-12-13 大河網

大河網訊(政務記者 申華 視頻 牧堃 王雙飛)9月29日,「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河南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召開鄭州專場,本場主題是"『五動五變』,繪就鄭州七十年出彩畫卷」,邀請到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新偉,鄭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鵬,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萬正峰介紹鄭州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視頻連結https://yxfbcms.dahe.cn/mobile/news/press-detail/5058/2)

70年來,鄭州始終緊跟新中國成長步伐,一代代鄭州人在黨的領導下接力奔跑,以信仰信念信心的磅礴偉力,書寫了從鄭縣小城到國家中心城市的壯麗詩篇。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牢記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5月10日視察河南鄭州時「建成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多作貢獻」「朝著買全球、賣全球目標邁進」的殷切要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今年9月16日至18日在河南考察時強調「堅定信心,埋頭苦幹,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努力創造出無愧歷史、無愧時代、無愧人民新的更大的業績」的殷殷囑託,按照省委、省政府對鄭州「在全省發揮更大輻射帶動作用,在全國同類城市競爭力形成更多比較優勢,在國際上贏得更大影響力」的期望重託,主動擔當「引領區域發展、支撐中部崛起、服務全國大局」的新使命和「讓鄭州這個龍頭高高揚起來」的新要求,以「五動五變」開啟了國家中心城市高質量建設的新徵程。

發展:綜合實力從「縣級鄭」蝶變為「國際鄭」

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要求,牢牢扭住發展第一要務,以改革創新的執著、披荊斬棘的堅毅、勠力同心的幹勁,跑出了鄭州速度、唱響了鄭州強勁音符。

一是實現「量」的躍升。1949年生產總值0.9億元,1978年增加到20億元,繼2003年突破千億元、2012年突破五千億元,黨的十八大以來每年增長一千億,攀升至2018年10143.3億,成為第16個GDP過萬億城市;財政收入從1953年0.6億躍升至2018年1152.1億,穩居全國省會城市第6位;城鎮化率從解放初的10.5%提高到73.4%,常住人口由1949年不足20萬增加到2018年1013.6萬,跨入了特大城市行列。

二是形成「勢」的疊加。航空港實驗區、自貿區鄭州片區、自主創新示範區、跨境電商綜試區、大數據綜試區五大國家戰略疊加落地,空中、陸上、網上、海上「四條絲路」打開了聯通世界的大門,2016年國務院明確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進一步凝聚了高質量發展的好態勢、好氣勢,成為中部地區加速崛起的展示窗口。

三是彰顯「力」的迸發。2018年,鄭州以全省4.5%的土地和10.6%的人口,創造了全省21.1%的GDP、30.6%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4.5%的進出口總值;航空港實驗區進出口總額突破500億美元,佔全省的62.8%。鄭州首次進入「世界城市100強」「亞洲城市50強」,晉身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12城市,居中國發展潛力百強城市第11位,成為全國第8個市場主體超百萬的城市,國內外影響力、輻射力、帶動力持續提升,引領中原崛起的龍頭越昂越高。

樞紐:區域交通從「十字交會」聚變為「三網融合」

上世紀初盧漢線、隴海線黃金交會,讓「火車拉來的城市」快速起跑,走出了一條「因交通而興、因交通而優、因交通而強」的跨越之路,憑藉航空、鐵路、公路「三網融合」,奠定了全國大局中的「鄭州位置」,形成了獨特的「區位+樞紐」優勢。

一是著力打造域外樞紐。2018年被確定為全國12個最高等級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以鄭州為核心的「兩環多放射」高速公路網、「三橫八縱」國省幹線公路網通達全國,2小時航空圈覆蓋全國90%以上人口和市場,2小時高鐵圈覆蓋4億人口的生活和消費;隨著2020年鄭合、鄭濟高鐵建成通車,鄭州將成為全國唯一的「米」字形高鐵交通樞紐、當之無愧的「中國鐵路之心」。

二是著力推進域內暢通。2018年全市路網密度每百平方公裡157.5公裡,位居全國前列;中心城區「兩橫兩縱+環線」快速路網基本形成,市域內15分鐘上高架、30分鐘上高速;都市公交實現全域通達、無縫換乘,客運總量9.4億人次,成為「國家公交都市示範城市」;2013年邁進地鐵時代,軌道交通運營及在建裡程突破300公裡,「軌道上的鄭州」正由藍圖變為現實。

開放:地理坐標從「內陸腹地」嬗變為「開放高地」

始終堅持「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快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無中生有」建平臺、拓通道,闖出了「不靠海不沿邊、一條跑道飛藍天」的內陸開放道路,在世界版圖上標註了「開放鄭州」的鮮明特質。

「空中絲綢之路」越飛越廣。鄭州—盧森堡樞紐延伸輻射,覆蓋23個國家近200個城市;2017年以來,鄭州機場客貨運規模持續保持中部「雙第一」,南美車釐子、澳洲鮮牛肉、荷蘭鮮切花從鄭州走向全國,折射出買賣全球的蓬勃活力。

「陸上絲綢之路」越跑越快。首創「一單到底、物流全球」多式聯運,中歐班列(鄭州)「去14回10」滿載運營,班列遍布24個國家126個城市,國內集貨覆蓋四分之三省份,貨值貨重等綜合評價指標全國第二。

「網上絲綢之路」越來越便捷。全球網購商品集疏分撥中心基本建成,跨境電商「1210」模式全國推廣,打造了家門口的「世界商超」,2018年全市跨境電商交易額全國第三,成為全國乃至全球跨境電商的「領跑者」。四是「海上絲綢之路」越來越順暢。與青島、天津等港口無縫銜接,依託鐵海、公海聯運形成內陸「無水港」。擁有藥品、糧食、進境水果、肉類、冰鮮水產品、汽車整車、國際郵件等9個功能性口岸,是功能性口岸最多、種類最全的內陸城市。

轉型:產業結構從「一產主導」質變為「三產拉動」

解放之初,鄭州產業結構為70.3:22.3:7.4,歷經「一五」時期的「棉紡城」、20世紀80年代的「商貿城」,逐步演變為二產主導、三產漸強;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三個質變」加速發力:

一是結構質變。推動傳統產業促轉型、特色產業創優勢、新興產業成規模,形成了「一產提效、二產轉型、三產做優」的新格局,2016年實現三產比重超一產二產總和的新突破,2018年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為1.4:43.9:54.7,智能製造、數字經濟、健康養老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74家全球500強企業落地鄭州。

二是集群質變。著力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及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鋁及鋁精深加工、現代食品製造、品牌服裝及家居製造等七大工業主導產業和現代金融商貿物流、文化創意旅遊等服務業支柱產業,正在加快培育電子信息、汽車及裝備製造2個五千億級集群,新材料、鋁及鋁精深加工、現代食品製造3個三千億級集群,網絡安全、人工智慧等5個千億級新興產業集群。2018年,居中國金融中心指數第12位。

三是品牌質變,積極引進企業、平臺、人才、機構「四個一批」,大力推動質量、效率、動力「三大變革」,鄭州製造、鄭州品牌加速走向世界,智慧型手機產量約佔全球1/7,宇通客車產量約佔全球1/8,速凍食品約佔全國60%以上市場,中鐵盾構的異形盾構技術領跑國際,鄭商所期貨交易的「鄭州價格」影響全球,帶動鄭州成為全球重要的智能終端(手機)生產基地、最大的客車研發生產基地、最大的盾構生產製造基地。

民生: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轉變為「全面小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追求美好生活,是永恆的主題,是永遠的進行時」。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把80%以上的財力投入民生領域,攻堅群眾生活「小事」、辦好民生福祉「大事」,城鄉居民由相對貧困、基本溫飽,快步變為跨越小康、走向富裕,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2018年入選全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位居福布斯創新宜居城市榜單第13位。

綠城更綠。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持之以恆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2018年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0.8%,人均綠地面積13平方米,七千裡生態廊道讓「綠城」加快變「綠都」。

城市更美。鄭東新區成為全國新型城鎮化樣板,航空港實驗區快步邁向航空大都市,「四個中心」成為鄭州新地標;以「繡花功夫」推進生態治汙、交通治堵、環境治髒、服務治差,塑造了潔化序化綠化亮化「大美鄭州」;商都歷史、古滎大運河、百年德化、二砂文化創意「四大文化片區」,延續傳承了鄭州的歷史文脈之「魂」,「黃帝故裡」「功夫鄭州」蜚聲海內外。

笑容更甜。基本公共服務和民生保障水平持續提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42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52元,分別是1949年的407倍、516倍;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各級各類在校生350多萬人;90%以上的市民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市區燃氣普及率達到96%,建成區集中供熱率達到85%,群眾生活更舒心、笑容更燦爛。

王新偉總結道:「七十年櫛風沐雨,七十年春華秋實。我們深切感到,鄭州七十年『五動五變』歷程,是新中國取得歷史性跨越、歷史性變革、歷史性成就的縮影和見證,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鐫刻著一代代鄭州人堅守初心使命的時代印記。」

相關焦點

  • 還在說鄭州是「火車拉來的城市」?來看《發現鄭州》補補歷史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實習生 鮑彌佳如果在你的印象裡,鄭州還是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那麼,大型歷史考古紀錄片《發現鄭州·先秦篇》將改變你的看法。7月12日,這部由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出品、首次將鄭州地區早期文明發展歷程濃縮集中展現的紀錄片,在鄭州圖書館天中講壇舉行首播儀式。
  • 到底啥是「火車拉來的城市」?鄭州不是!
    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動力,交通對生產要素的流動、城鎮體系的發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在中國近現代史上,也有許多城市,或因鐵路崛起,或因鐵路復興。最近幾年,有一個很時髦的提法,叫「火車拉來的城市」。這個說法沒毛病,但要準確的使用這一概念,也不容易,有些城市就被誤讀。
  • 鄭州市長王新偉:「國際鄭」書寫出彩篇章
    幸福,源於有夢想、有力量從「火車拉來的城市」到「四條絲路」連通世界,從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到獲批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鄭州人民對幸福孜孜以求,讓這座城市始終充滿昂揚向上的正能量,書寫了由「縣級鄭」到「國際鄭」的出彩篇章。
  • 百年時間,鄭州從鄭縣變成了國際鄭
    幾年後,這裡商賈雲集,商鋪林立,布廠街的豫豐紗廠,喬家門的大東機器廠,錢塘路、振興街的旅館、酒樓、戲院……火車隆隆聲中,一個城市的煙火味就這樣繚繞起來了。塔和橋塔和橋是人文景觀的標配,湖光塔影、小橋流水,這些柔軟的景物使一個城市有了體溫。
  • 鄭渝高鐵鄭襄段、鄭阜高鐵、京港高鐵商合段開通一周年 一年來 三...
    12月1日,鄭渝高鐵鄭襄段、鄭阜高鐵、京港高鐵商合段開通一周年。記者從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一年來,這三條線路累計發送旅客567.39萬人次。一年來,三條高鐵將河南西南部和東部城市拉進高鐵「朋友圈」,匯入鄭州「1小時交通輻射圈」。
  • 鄭州,屌絲逆襲的城市典範——成就國際鄭的三點星星之火
    在中國歷史長河中,中原一直佔據重要地位,而中原的風採一直屬於開封和洛陽,直到鄭縣成為鄭州,鄭州慢慢有了國際鄭的光環,中原的焦點才漸漸落到了鄭州頭上。總結鄭州的逆襲之路,我認為有三樣東西是支撐鄭州發展起來的關鍵。一是鐵路。
  • 鄭開城鐵引兩城合併猜想 揭秘豫B豫C車牌之爭
    [摘要]鄭開城軌即將開通,「雙城記」漸成現實。開封曾當省會687年,千年夜市儘是鄭州客,豫B豫C車牌之爭有故事。河南謀劃「中原城市群」,有人建議重拾「東京」稱謂。你看好兩城合併嗎?歷史是一場又一場滄海桑田、此消彼長的輪迴。
  • 鄭太高鐵,今天全線開通運營!鄭州到太原最快僅2個多小時機南城鐵...
    「鄭太高鐵、機南城鐵的開通標誌著我省米字形高速鐵路網基本建成,意義重大。」省發改委一級巡視員黃亞軍表示,兩大鐵路將極大方便沿線群眾出行,河南交通區位優勢進一步彰顯,可有效促進國內大循環加速形成。據了解,太焦鐵路、機場至鄭州南站城際鐵路開通後,米字形快速鐵路網主幹僅剩鄭濟高鐵有待開通,目前項目正在加快建設。
  • 商合杭高鐵銜接鄭徐高鐵、鄭阜高鐵 長三角產業將借力高鐵加速向...
    對此,業內專家表示,商合杭高鐵儘管在河南僅有一站,但卻與鄭徐高鐵、鄭阜高鐵相銜接,打開了中原城市通往長三角的新通道。隨著河南高鐵朋友圈的不斷擴大,將推動物流業、運輸業、旅遊業、餐飲業等快速發展,為中部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增添無限動力。
  • 「米」字一點連豫晉 鄭太高鐵便利行
    鄭報全媒體記者 徐富盈提起太行山,兩千年來古人留下關於它的詩句,多是路難行。2020年12月12日,河南和山西人民期盼的鄭太高鐵正式運行。太焦鐵路是我省「米」字形快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鐵巨龍乘勢入太行,讓兩個省會城市牽手,給兩個文化旅遊大省帶來快捷、交流和融合。車廂:充滿歷史人文氣息記者乘上首發的鄭州至太原D4618次列車,一路北行入太行、經焦作、過晉城、進太原,一路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古典戲曲、革命歌曲表演撲面而來,在冬日中體驗了濃濃的人文之旅。
  • 錦榮商貿城專場服裝秀亮相鄭州國際時裝周,上演鄭州服裝產業蝶變新生
    不破不立,蝶變新生。隨著科技、信息化的發展,以鄭州為核心的河南本土服裝企業已經蛻變成為智能化生產、特色化設計的優質企業。尺子、剪刀,已經演化成為多種多樣的現代化儀器,尤其在設計製版、材料工藝、智能生產方面,早就突破了原有的認知,鄭州本地服裝企業家原創意識也已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 「米」字一點連豫晉 鄭太高鐵便利行
    鄭報全媒體記者 徐富盈提起太行山,兩千年來古人留下關於它的詩句,多是路難行。2020年12月12日,河南和山西人民期盼的鄭太高鐵正式運行。太焦鐵路是我省「米」字形快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鐵巨龍乘勢入太行,讓兩個省會城市牽手,給兩個文化旅遊大省帶來快捷、交流和融合。車廂:充滿歷史人文氣息記者乘上首發的鄭州至太原D4618次列車,一路北行入太行、經焦作、過晉城、進太原,一路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古典戲曲、革命歌曲表演撲面而來,在冬日中體驗了濃濃的人文之旅。
  • 鄭渝高鐵鄭襄段、鄭阜高鐵、京港高鐵商合段開通一周年
    12月1日,鄭渝高鐵鄭襄段、鄭阜高鐵、京港高鐵商合段開通一周年。記者從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一年來,這三條線路累計發送旅客567.39萬人次。  一年來,三條高鐵將河南西南部和東部城市拉進高鐵「朋友圈」,匯入鄭州「1小時交通輻射圈」。
  • 助推沿線城市高質量發展 鄭阜高鐵、鄭渝高鐵鄭襄段、京港高鐵商合...
    一年來,鄭阜高鐵、鄭渝高鐵鄭襄段、京港高鐵商合段三條高鐵將河南西南部和東部沿線城市拉進高鐵「朋友圈」,匯入鄭州「1小時交通輻射圈」。來周口之前,她對周口沒概念,在網上搜索「周口」,顯示結果是「人口大市」。「當時還不知道自己將要面對什麼。」於超說。  2019年12月1日,鄭阜高鐵開通運營首日,3萬平米的候車廳擠滿了旅客,於超頓時明白了高鐵對這個「人口大市」意義非凡。
  • 《鄭州壯麗七十年》出版,濃縮鄭州七十年巨變
    在歷史的長河裡,70年不過是一朵小小的浪花,而對於中原腹地、國家中心城市鄭州來說,70年則意味著驚天巨變。7月19日,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獲悉:《鄭州壯麗七十年》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該書全年總結展示了鄭州70年來的變化,可謂鄭州70年發展的「百科全書」。
  • 「豫」見中國⑥|加速奔跑 一個「內陸港」的「新絲綢之路」
    我用鐵軌在河南的版圖上,寫了一個大大的「米」字,讓鄭州這個樞紐「大哥」的地位進一步鞏固,還隨著鄭萬高鐵河南段、鄭阜高鐵河南段,以及商合杭高鐵河南段聯調聯試的順利進行,讓商丘和南陽兩個省轄市晉升為鐵路樞紐「新貴」,讓周口結束沒有高鐵的歷史,預計到今年春節,周口地區的群眾就可以乘坐高鐵回家過年了。
  • 河南鄭州進一步加強樞紐地位,鄭太高鐵通車代表了什麼?
    鄭太高速鐵路,是我國八縱八橫規劃中非常重要的一條線路,沿途中連接的城市有河南焦作、山西晉城、山西長治等城市地區。河南距離山西其實不算遠,但兩省省會之前的貿易往來相互合作交流並不算多。其實這裡我想說說鄭州,鄭州是我國重要的綜合樞紐城市,包括在鐵路方面,航空方面都是很重要的區位樞紐。我們都知道,河南鄭州其實是八大古都之一,不過鄭州雖然有一定的歷史內涵,但真正受到關注還是在省會遷到鄭州的時候。
  • 鄭太高鐵,今天全線開通運營!鄭州到太原最快僅2個多小時機南城鐵...
    「鄭太高鐵、機南城鐵的開通標誌著我省米字形高速鐵路網基本建成,意義重大。」省發改委一級巡視員黃亞軍表示,兩大鐵路將極大方便沿線群眾出行,河南交通區位優勢進一步彰顯,可有效促進國內大循環加速形成。據了解,太焦鐵路、機場至鄭州南站城際鐵路開通後,米字形快速鐵路網主幹僅剩鄭濟高鐵有待開通,目前項目正在加快建設。
  • 央視主持人張澤群:火車和電影 我的鄭州印象
    黃河之濱,百花齊放,金秋九月,「豫」見鄭州。  鄭州,一個來了都說「中」的城市,歡迎您!  1895年12月28日,火車在巴黎一家咖啡館的牆上行進,開照相館的盧米埃爾兄弟用幾段影像宣告了電影的誕生。  1905年,在北京開照相館的任慶泰請來譚鑫培拍了一段《定軍山》,中國電影誕生了。
  • 鄭太高鐵一「點」通太行,河南「米」越來越香
    12月12日9時16分,隨著D4618次動車組列車從鄭州火車站駛出,鄭州至太原高速鐵路焦作至太原段(以下簡稱鄭太高鐵焦太段)正式開通運營,這意味著鄭太高鐵實現全線貫通,將鄭州、太原兩個省會城市和鐵路樞紐連接起來,形成了山西、河南兩省間的快速客運通道,也為豫晉人民架起了一座「連心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