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汁原味黑豆手工釀造醬油,10年古法釀造,好醬油值得你等

2020-12-15 聚府食堂

臺灣原汁原味黑豆手工釀造醬油,10年古法釀造,好醬油值得你等

為何西螺鎮盛產醬油?一是日照足,二是這裡的水質好,甜美;第三,這裡平原肥沃,盛產各種農作物;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就是這些制醬企業都是家族企業,大家把品牌看作比生命還重要,一代接一代用手工釀造傳統醬油,即使時代變遷,但「醬心」純正依舊!

醬油膏是臺灣的特產,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西螺產的,西羅被譽為「醬油的故鄉」,據說這裡產的醬油都是用得利濁水溪裡面的甘泉,泉水中富含著大量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能夠有效的與空氣中的微生物進行發酵

一瓶好的醬油製作的原材料是十分關鍵的,要用優質的豆麥原料,上好的清水,溫暖乾燥的陽光曬制,令豆麥經過自然發酵分解出胺基酸

魯花將黑豆運用在調味品的研發上,打造了營養豐富的魯花黑豆醬油。魯花黑豆醬油選用生長在東北黑土地極寒環境中的非轉基因黑豆,黑豆含粗蛋白質34%,高於其他豆類,每100g黑豆含蛋白質最高可達49.8%。

將曲種裹在青仁黑豆外面,倒入麵粉中,充分拌勻,這便是釀製太油的原料了。

曲種,可以幫助青仁黑豆更充分的發酵,促使它胺基酸的迸發。青仁黑豆釀製的太油,不僅胺基酸態氮含量高達2.0g/100ml,味道也更加鮮美。

從五個方面進行了升級:原料升級,全黑豆,不加黃豆;營養升級,黑豆黑營養,魯花全黑豆醬油含有16種胺基酸,11種維生素;口味升級,醬香味更好吃;健康升級,零添加防腐劑;工藝升級,每一滴都經歷365天淨釀。

這樣製作醬油的方式,過程十分的繁瑣,歷經的時間也很長,費時費力,成本也比較高。

醬香濃鬱、特級零添加的丸莊全黑豆醬油,是魯花集團在調味品領域的戰略拳頭產品,更是調味品行業的一匹黑馬。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對食物的要求上升到品質高、口感好的高度,魯花黑豆醬油真正做到了將營養與鮮香美味相融合,產品原汁原味零添加、低糖低鹽更健康

紅燒肉做好了,大家你一塊我一塊,開心地嘗了起來,家住萊山區的王女士嘗過後豎起了大拇指:「味道真不錯,紅燒肉的顏色也漂亮,我在家做的時候可能用的老抽不太好,紅燒肉發黑,看這個顏色透亮,看著多有食慾啊。」

食品添加劑使得食物更加誘人、易保存,可我們的醬油不會添加,原因很簡單——不需要。只要發酵時間足夠,這些都是自然而然達到的。

我一直在食材上精益求精,從來沒有考慮過柴米油鹽醬醋茶在生活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嘗到了一種特別鮮美的醬油。第一滴入口,那種感覺真心是鮮到眉毛都掉了。

相關焦點

  • 臺灣丸莊推出新品黑豆醬油產品
    來源:光明網12月9日,臺灣百年老字號丸莊醬油在上海舉辦110周年紀念活動,重溫品牌百年來的發展歷程,詮釋黑豆醬心的釀造工藝。啟動儀式上,丸莊醬油宣布將推出全新黑豆醬油產品。活動現場據了解,丸莊醬油始於1909年,至今已傳承4代,發跡於臺灣傳統醬油故鄉——西螺,創始人莊清臨先生從小與醬類製品為伍,傳承「甕式」黑豆醬油缸釀工藝,遵循古法製程,由此釀造出來的黑豆醬油,口感醇厚,鮮味獨特,成為具有代表性的西螺特產。
  • 丸莊:臺灣醬油老字號的匠心歲月(上)
    在這個古鎮上,具有近百年歷史的「丸莊醬油」是臺灣家喻戶曉的「醬門世家」,如今也是臺灣地區唯一一家完整傳承黑豆、黃豆兩種醬油純手工釀造秘方及工藝的老字號。老字號丸莊醬油創立於1909年,創始人是莊清臨老先生,當年,莊清臨老先生有感於西螺地區得天獨厚的濁水溪畔上佳水質、及其位於北回歸線附近、有利於醬油釀造條件的氣候,嚴選黑豆、大豆、小麥為原料,堅持傳統的古法釀造技術,以特殊培養的菌種發酵
  • 丸莊醬油以匠心釀造百年至味
    或許你聽過墨菲定律、木桶定律、蘑菇定律.......一萬小時定律你有了解過嗎?若想在某個領域卓越非凡,只有持續不斷的努力,一萬小時的錘鍊是必要條件。如果每天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5天,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5年。而丸莊,專注黑豆醬油110年,專業的力量,是業餘無法想像和理解的,也正因如此,釀造的百年至味黑豆醬油才讓人難忘!
  • 寶藏黑豆醬油,醬油屆「勞斯萊斯」,大人小孩都能放心食用,美味又健康
    擔心過多鹽分的攝入加重孩子腎臟負擔,於是把目光齊刷刷轉向了醬油。今天就來聊一聊:給孩子買醬油,應該怎麼選?醬油發源於中國,最早的醬油詳細生產工藝記載是南北朝時期的《齊民要術》中的「做醬法」:「用春種烏豆,於大甑中燥蒸之···」。其實早期醬油是用黑豆釀造而成,而現在的醬油一般是黃豆釀成。
  • 傳承創新,精心釀造家鄉好醬油
    ▲陳強經營的醬油廠,堅持傳統手工藝釀造醬油。醬油需要天天曝曬,曬得越久品質越上乘。▲陳強在醬油廠查看產品情況。烏石醬油,是流傳百年的手工醬油,雖然時間久遠,但一直以來都堅持用傳承百年的古法釀造工藝生產,維持著最初的味道,還曾上過央視。陳強從事烏石醬油這個傳統調味品的正常生產和經營已有20多年。他專注於精心釀造一缸又一缸的萬意牌烏石醬油,讓烏石醬油進入千家萬戶的餐桌,讓醬油的鮮美芳香潤色人們舌尖上的文化。
  • 【調味品】醬油消費新升級,百年丸莊黑豆醬油全新上市
    在110周年啟動儀式上,丸莊醬油宣布將推出全新黑豆醬油產品。      據《快消品》了解到,丸莊醬油始於1909年,至今已傳承4代,發跡於臺灣傳統醬油故鄉——西螺,創始人莊清臨先生從小與醬類製品為伍,傳承「甕式」黑豆醬油缸釀工藝,遵循古法製程,同時丸莊擁有高鹽稀態發酵技術
  • 廉江這個鎮傳統正宗釀造的醬油太犀利啦!
    在安鋪,有不少傳統古法釀造醬油作坊,經過一代代人的傳承和堅守,始終散發著歲月的醇香。可以說,醬油是中國菜的靈魂。經過醬油的提香、提色、提味,菜餚色澤鮮亮、香氣四溢,口感層次顯得特別豐富,令人食慾大增。特別是兩廣及港澳地區居民喜歡吃白切雞、白灼蝦、白灼菜心等原汁原味食物的,在餐桌上,每個人面前必定擺放著一碟醬油。
  • 全黑豆醬油,一款健康又美味的高品質醬油
    近年來,以黑豆為原料釀造的黑豆醬油逐漸出現在了大眾的餐桌上,獲得了不少人的喜愛。提起黑豆醬油,就不得不說說魯花全黑豆醬油了,它醬香濃鬱、營養價值豐富,是一款健康又美味的調味品。
  • 你家吃的是化學醬油嗎?7招教你如何分辨好醬油
    而臺灣醬油可追溯到明朝,醬油釀造技術隨著鄭成功的軍隊一起帶到臺灣來,當時用的原料是黑豆,釀造出來的醬油稱作黑豆蔭油,便是目前醬油業奉為圭臬的釀造古法。到了日據時期,日本人引進機械生產技術,並且把原料從黑豆改為黃豆和小麥,這種釀造方式的醬油又稱豆麥醬油或日式醬油,醬油的原料也逐漸被黃豆取代,如今臺灣生產的醬油大約90%由黃豆所釀。
  • 李子柒直播釀造純手工醬油,看清這個細節,怕是對醬油有誤解
    李子柒直播釀造純手工醬油,看清這個細節,網友:怕是對醬油有誤解!李子柒現在已經火到了當非遺推廣大使,得到了央視的點評,並且現在李子柒還上了中國時代周刊,這是一個90後的四川農村女孩子,可見她的實力有多強大了吧。
  • 重慶特產傳說(182)|江津醬油:百年古法釀造,只為一口鮮香
    釀造醬油在中餐中一直起著「畫龍點睛」的重要作用。無論是紅燒肉的精緻醇香,還是亂燉的豪放粗獷,從南到北,醬油都是廚房裡無法忽略的角色。但你可曾想過,身邊這隨處可見的醬油也能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切,還得從頭說起。我國是醬油生產起源最早的國家,流傳時間早已超過千年。
  • 臺灣純釀醬油 | 本來味道
    臺灣豆油伯醬油堅持了幾十年的純原豆釀造,從醬料到醬油,不使用食品添加物。從黃豆、黑豆、小麥入曲,經180天菌種常溫繁複靜釀工法發酵!醬油的主要原料是:非基因改造黃豆、黑豆、小麥,純釀出獨特的口感。每一瓶醬油,都是由臺灣小麥、臺灣非基改黃豆、臺灣黑豆【可發芽原豆釀造】,原豆體積大,微生物分解慢,而有些市售醬油,採用脫脂豆片、脫脂黃豆粉釀製,不只成本低,製程時間自然能縮短。
  • 探訪廈門古法醬油釀造技藝:日曬夜露 獨具匠心
    炎炎三伏日,在廈門市同安區臨近海邊的「古龍」醬文化園曬場上,6萬口醬缸整整齊齊地排列著,這裡傳承著百年歷史的古法醬油釀造技藝。白天,工人們依次打開醬缸,讓豆醬充分享受太陽的熱度,炎熱使醬缸中的微生物迅速發酵,這就是日曬;到了晚上,白天的熱氣漸漸散去,醬味開始濃縮,這就是夜露。
  • 你家廚房的醬油,是純手工釀造的還是配製的?
    很多人都知道紹興黃酒,但並不了解紹興的醬油,其實,紹興醬油的歷史,比黃酒還早200年,有句話說的好,叫做「無紹不成醬」,這正是對紹興醬油文化的最好概況!這是目前紹興為數不多的還在以傳統方式釀造手工醬油的醬園之一。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中所展現的紹興醬園的場景,就是在這裡拍攝的。而杭兒風來到的也正是這裡。為大家展現傳統手工醬油,是如何釀製的!
  • 德陽市鹿頭牌醬油釀造有限公司——古法精釀,質量為王
    消費日報網訊(何熾強 陳紅 四川報導)據悉,德陽市鹿頭牌醬油釀造有限公司組建於2018年(由前德陽祥貴釀造廠、德陽德佳釀造廠組建),佔地面積為6000㎡,建築面積近4000㎡,固定資產5000餘萬元,年生產能力10000餘噸。
  • 加了味精的醬油還是「釀造」的嗎?
    為此,2000年9月1日發布、2001年9月1日實施的GB18186-2000《釀造醬油》標準將在商品標籤上註明「配製醬油」或「釀造醬油」列為強制執行內容。 釀造醬油中為什麼有味精?由此,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判斷,企業在釀造醬油裡加味精,既可以獲得高等級的「好」醬油,又可以節約成本,還不會違反國家標準要求。 專家指出,釀造出的鮮味和添加的鮮味不是同一物質,但無論鼻子聞還是嘴巴嘗都無法區分開來,因為前者是大豆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小分子胺基酸,種類很多,後者是穀氨酸鈉等鮮味物質,也有小分子胺基酸結構。
  •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關於《古法手工醬油》團體標準立項計劃徵求意見...
    各有關單位:   近期我會擬組織制定《古法手工醬油》團體標準,現將立項理由說明如下:   醬油是由「醬」演變而來,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就有制醬的記載,真正的液體醬油出現在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一書中,稱作「醬清」、「豆醬清」、「醬汁」,後來南宋人將加工醬和豉得到的各種醬汁
  • 好醬油 純釀造(圖)
    本報訊 記者楊豔、實習生喻路根、鞠露芸攝影報導:「哇,好香啊!」昨日,本報第十屆青青草地夏令營第二期的小記者們剛走進南昌百年朝陽食品有限公司,就被濃鬱的醬香吸引。  當日上午9時許,小記者們進入「百年朝陽」公司的生產車間,參觀了「孔雀」牌醬油生產的全過程,目睹了釀造醬油的生產工藝,了解了釀造醬油與配製醬油的區別與識別。
  • 黑豆醬油怎麼樣,醇厚鮮香讓你盡享夏天涼拌美味
    但若想調出好吃的調味汁,一瓶好醬油必不可少,那黑豆醬油怎麼樣,好不好用呢?黑豆醬油的主要原料是黑豆,黑豆的營養價值遠遠高於其他豆類。而且黑豆蛋白質含量高,人體必需胺基酸超過黃豆25%並富含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花青素成分、多酚等抗氧化物質。那用黑豆釀造出的黑豆醬油怎麼樣,黑豆經過現代科技與傳統發酵工藝結合的釀造工序讓黑豆的營養、口感層次大大豐富了。
  • 連日本人也為之瘋狂,百年「丸莊」醬油就是一部臺灣醬油史的縮影
    到臺灣的旅客,說起炒米粉,都會翹起大拇指喊贊:「好吃到瘋掉!」可好多人不知道,這道獲得青睞的家常美食,還離不開一樣調味料——醬油。在臺灣,一提到醬油,總會想到「臺灣人幸福的味道」「丸莊」醬油。只要你打開瓶蓋,你會感受到豆香飽滿、韻味厚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