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楊超
12月22日下午,鄭州市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4號線工程初期運營通氣會在鄭州地鐵調度中心舉行。鄭州中建深鐵軌道交通有限公司、鄭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分別介紹了3號線一期、4號線工程概況、土建施工、站後施工及運營籌備情況。會後,與會媒體記者受邀參加了3號線一期、4號線試乘活動。
3號線:史跡經脈商都記憶
地鐵3號線一期是聯繫北部片區、老城區、鄭東新區和南部片區的骨幹線路。線路北起於惠濟片區的省體育中心站,沿長興路、南陽路、解放路、東大街、商都路、經開第十七大街等道路走行,南止於隴海鐵路以南的營崗站。線路全長約25公裡,設站21座,平均站間距約1.2公裡,單程運行時間約48分鐘。
其中換乘站11座:省體育中心站換乘4號線、同樂站換乘8號線、海灘寺站換乘5號線、大石橋站換乘7號線、二七廣場站換乘1號線、東大街站換乘2號線、博覽中心站換乘6號線、東十里舖站換乘4號線、西周站換乘12號線、省骨科醫院站換乘5號線、圃田西站換乘8號線。
3號線以「盛世橘」為標誌色,採用A型車6輛編組,與地鐵5號線為同類車型。最高運行速度為每小時80公裡,最小間隔120秒。
3號線一期以「史跡經脈商都記憶」為設計理念,在車站裝修設計上將「商都」鄭州的傳統文化元素提煉並且應用到車站的建築空間。其中,二七廣場站、東大街站、鄭州文廟站、省骨科醫院站等4座車站為特色車站。
建成後的3號線將是一條「便民線」。據鄭州中建深鐵軌道交通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家軍介紹,作為中心城區一條西北至東南的城市軌道交通骨幹線路,它的線路走向與市區內的京沙、隴海兩大「堵王」高度重合,南、北兩端起始點又多為住宅高度集中區域,連接人口密度最大的二七區、火車站商圈、鄭州大動脈中州大道,建成後日運送客流接近26萬人次,通車後將為周邊市民的出行帶來極大便利。
截至目前,3號線一期工程已圓滿完成運營籌備重大節點,並於12月20日順利完成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已正式進入開通初期運營倒計時。
4號線:出彩中原繽紛鄭州
地鐵4號線是聯繫北部片區、鄭東新區和南部片區的骨幹線路,呈倒「L」形走向。線路北起於惠濟區江山路以西的老鴉陳站,沿三全路、文化路、國基路、龍湖中環路、如意東路、中州大道、金岱路等道路走行,南止於南四環以北的郎莊站,線路全長約29公裡,設站27座,平均站間距約1公裡,單程運行時間約54分鐘,目前僅剩金融島南站和金融島北站暫未開通。
其中換乘站10座:省體育中心站換乘3號線、豐慶路站換乘7號線、沙門站換乘2號線、清華附中站換乘2號線、龍湖中環南站換乘8號線、中央商務區站換乘5號線、會展中心站換乘1號線、東十里舖站換乘3號線、七裡河站換乘5號線、姚莊站換乘14號線。
4號線以「科技藍」為標誌色,採用B型車6輛編組,與目前正在運營的鄭州地鐵1號線、2號線為同類車型,最小間隔120秒。
4號線以「出彩中原繽紛鄭州」為設計理念,色彩以白灰作為空間的主色調,搭配純淨的線路色——藍色。其中,省體育中心站、金融島北站、會展中心站、七裡河站等4座車站為特色站。
據了解,4號線將不同文化融入站廳和文化牆設計。比如,省體育中心站突出「活力鄭州」,融入太極文化元素,打造全民運動的空間氛圍;金融島北站將飛鳥造型以光影效果的形式抽象表達「匯聚」思想,突出「經濟鄭州」;會展中心站充分融入漢字文化,詞彙組合匯聚形成黃河形狀,重點突出「人文鄭州」。
4號線的到來將極大提高鄭州地鐵的換乘效率,拉近惠濟區和金水北部與市中心的時空距離。方便市民的生活出行的同時,還能緩解中州大道的擁堵情況。
地鐵出行:更科技更舒適
為了給乘客提供更優質的乘車體驗,兩條新線增加了許多人性化、科技化的設施。
兩條新線路的車站出入口都進行了優化設計,最大限度提升出入口的便捷性和通達性,且具備過街功能。
車站內,服務窗口、洗手臺均設有高、低不同規格,方便為兒童或輪椅乘客進行服務。設置愛心服務臺、無障礙衛生間、女性優先車廂、母嬰室配備溫奶器等。
車廂內,在車輛側頂設置LCD屏,方便乘客觀看乘車信息。客室兩側縱向設置不鏽鋼型式長條座椅,表面採用防滑設計,在冬季還可實現座椅加溫,在寒冷的冬季,為乘客帶來溫暖。車廂中不僅配置了空氣淨化系統,乘客在候車時還可通過顯示屏,實時觀察預到站列車各車廂乘客分布情況,選擇人員較少的車廂乘車。
省體育中心站作為3、4號線的換乘站,是鄭州第一座採用大跨度圓形站廳的十字換乘站,這一設計將使換乘客流所經過的空間更加寬闊,避免了客流擁擠。此外二七廣場站是鄭州第一座採用島、側組合錯位站臺的地鐵車站,當乘客乘坐列車由西向東到達該站時,會發現左、右兩側的車門都會打開,實現換乘和進出站分流,極大提升了乘客通行效率,便於客流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