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真的可以預測未來嗎,孔子否定佔卜背後的隱憂是什麼?

2020-12-14 符號帝國

《易經》這部誕生於7000年前的奇書,在中國人心裡,一直都帶有一層神秘和迷信的色彩。有的人認為他能夠預測未來,預知一個人一生的命運;有的人則認為那不過是「愚昧無知」的古人在故弄玄虛,無中生有。

據傳當年焚書坑儒,秦王本打算將其與一堆諸子百家的言論一起付之一炬,有臣子建議:《易經》不過是鄉野草民用來算卦玩的小抄本罷了,不妨留給他們一個茶餘飯後消遣的樂子。俗話說,給孩子一個奶嘴,他就不會搗蛋了。

秦始皇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得益於那個沒見識的秦朝下屬,《易經》才得以保全。

01 《易經》到底有什麼功用?

伏羲當年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再通過觀察和總結現實生活中的現象,發明出了先天八卦,認為世界由兩種力量所主導,那就是陰陽,世間的一切都可以用八個常見的場景來「套」,那就是八卦。

伏羲的初衷,是探索宇宙自然和人間各種事物發展的規律,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一種指導。不過後世對於這套系統的應用,遠遠超出了羲皇的想像。

有人覺得它是至理之銘言,治世之寶典,把《易經》應用在國家治理和現代企業管理之中,大放異彩;有人認為它是陰陽平衡之學,是古代術數的集大成者,用它來勘查風水,尋找寶藏和墓穴;也有人深信,《易經》是上古神王窺探天機的天書流落人間,其中蘊含著預知人類未來命運的密碼。

甚至有人堅定不移,易經的爻辭符號,就是中國古代的「二進位」,西方科技之所以能發明出計算機,就是有賴於它的神力加持。

以上這些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其實很多古代經典只要你讀通了,讀透了,就可以應用在現實的方方面面。坊間多有流傳:半部《論語》治天下,《呂氏春秋》也可以作為治國的借鑑,《資治通鑑》裡也有很多歷史故事對於治理國家大有裨益,還有老子的《道德經》、王陽明的《心學》,很多領袖都從中汲取了豐富的養料。

一千個人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千個人眼中,也可能有一千本《易經》。《易經》不過是一本工具,有時候是讀它的人超越了它本身,有時候是讀它的人拉低了它的檔次。讀書本來就是一種互動的活動,讀者的因素有時候也可以起到決定作用。

至於二進位的說法,最早來自於一個外國學者,他就是一直提倡二進位理論17世紀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這其實是一種「馬後炮」式的反推,在一個沉醉於自己發明的二進位制的學者眼中,很容易就戴上「自戀」的有色眼鏡。就像一個手中有錘子的人,在他的眼中看什麼都像釘子。

那麼客觀地說,《易經》到底有哪些基本功用呢?

可以分為四方面來講。第一是象學,天文學看的是天象,地理學看的是地象,判斷一個人的命運,看的是面相。所謂的象,本質上就是陰陽,就是平衡,判斷標準其實還是自然規律,沒有那麼玄乎。

就像你看一個房子明顯已經傾斜向一方,就可以判斷它會倒塌一樣,只不過生活中有些現象比這個要複雜和隱秘而已。

第二是術數。這不是指現在我們說的什麼「吉祥數字」,因為6和「溜」諧音,所以代表一切順利;因為8和「發」同音,就代表著發財,這最多只能算是小兒科的「諧音梗」,不過是一種心理暗示,沒有任何的科學根據。

《易經》中的術數,背後還是陰陽博弈,陰陽平衡。比如「九六」的爻辭是「亢龍有悔」,因為日中則昃,盛極必衰,過了一定的度,勢必就要走下坡路了。

第三是理學。因為《易經》是從天文地理、現實生活中萬事萬物中總結出來的,既有形象的類比意義,又符合自然規律和邏輯理性。這一套系統是通過嚴密的推導和縝密的思維總結出來的,因而按照它的指導,自然就能推到出事物的發展軌跡,可以用來指導人們的生活和實踐。

第四就是卜卦了。之所以把它放在最後,就是因為這只是《易經》最末端的一種功能,其實你如果前面三個易經應用得很好,根本就不需要算卦,自然就知道什麼才是最好的選擇。

不過《易經》確實可以用來算卦,而且是大炮打蒼蠅,殺雞用牛刀,大材小用。

02 孔子和荀子都反對卜卦,背後有什麼隱秘?

事實上,古代先賢,很多都是反對人們卜卦的。比如儒家始祖孔子,他在看完《易經》之後就告誡弟子最好不要用它來卜卦,就像孔子對待鬼神的態度「子不語怪力亂神」一樣,孔子的原話是「不佔而已矣」。

孔孟之後,著名思想家荀子也提出「善易不卜」的觀點,認為真正讀通了《易經》的人,把它活學活用的人,根本不用去搞佔卜這麼低級的事情。

坊間傳聞,古代那些算命的人,一般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因為他們「洩露」了天機,這是命運對於他們的懲罰。這種說法才是為數不多真正的「封建迷信」。因為不管是從邏輯上,還是從人情世故上都說不通。

其實孔子和荀子反對卜卦,不是因為洩露什麼天機。要說洩露,伏羲當年發明了太極八卦就是最大的洩露,簡直就是「盜取天書」,為什麼他會是萬世景仰的聖王?

他們之所以不提倡普通人盲目卜卦,其實另有根由。

首先,如果你面臨的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根本不用卜卦,做就對了。如果佔卜,反而是多此一舉,如果是上上籤,只是肯定了你的形勢和想法而已;如果是個下下籤呢?反而會影響你做事的積極性,會讓你猶豫不決。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其次,佔卜這個活動體現的其實是人們的一種「偷懶」心理,背後暗戳戳的是想走捷徑,直接跨過過程,提前知道結果。而人一旦知道一件事情的結果,動機就會變得不單純,就會忘了初心,做事的方向就錯了。

這就是為什麼《琅琊榜》中的最後,蘇哲和太子不願意提前告訴長公主當堂手捧謝玉手書揭發他罪行會得到什麼好處的原因。因為如果先告訴他結果,她的動機就不一樣了,遇事就可能會權衡,然後退縮。

再次,不管佔卜的準確率有多高,它都不是一個好的導向,因為它是直指結果的,容易誤導人們急功近利只求結果不重過程,但求收穫不問耕耘。這將會引發一種十分惡劣的社會風氣。

03 佔卜既然不準,要它有什麼用?

其實說實話,佔卜本身的準確率有待商榷,有時準有時不準,常常還會關鍵時候掉鏈子。

周朝時代的姜尚很厲害吧,他當然對於《易經》是信手拈來,但是就是因為它有算卦這個功能,還曾經「坑過」這位賢能的丞相一次。

故事發生在周武王伐紂動身前夕,因為父親周文王一向主張仁義治天下,武王要通過武力推翻商朝,心中難免有些猶疑。於是他就請教姜尚佔卜一卦,測測此事的吉兇。結果大失所望:下下籤。

姜尚當時就寬慰他,卜卦只是一種末流技藝,只是一種可供參考的思路,並不能全信。而當時伐紂天時地利人和齊備,武王應當打消顧慮,順天應人。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顯然是一個絕好的結果。

既然如此,佔卜到底有什麼意義,是不是說它就是毫無用處的垃圾,我們應該棄之如敝履?

也不是。很多高人之所以反對卜卦,是因為卜卦是有前提條件的,世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對其加以肯定,會對大眾造成誤導。

古人有一個秘而不宣的規定。凡是佔卜有「三不佔」。其一,只占卜家國大事,比如天象雨水戰事如何,絕不占卜個人的小事,不能用來用於謀取私利。

其二,萬事俱備條件成熟事可人斷者不佔。只要你所作所為符合自然人倫,條件已經成熟,做就是了,還卜個毛線,這時候卜卦,不但不會起到任何積極作用,反而會讓當事人徘徊不前。

其三,已有決斷之事不佔。人生於世,萬事不能只看結果,如果你心中已經有了決斷,覺得應該去做,就不要再猶豫,勇敢去做就對了。這時候的佔卜,反而會讓人忘了初衷,事情的性質就變了。

那麼什麼時候才應該佔一卦,佔卜到底有什麼意義呢?佔卜其實就相當於一種「思想實驗」,一定的條件對應一定的結果,就相當於一種事前推演,有什麼資源,做什麼選擇,會有什麼結果。它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讓我們對當前的形勢進行一場理性的梳理,看看還有什麼思路可供選擇。

所以,如果一件事情已經讓你走投無路毫無頭緒的時候,完全可以利用《易經》來一卦,說不定就能為你提供一個不錯的想法呢。

相關焦點

  • 讀懂易經的人,是否真的可以預測未來?學點易經給生活來點好處
    比較有趣的是,易經這本書是早於我們這一屆人類的軸心時代就已經存在的書,軸心時代是指公元500年前後的樣子,就是東西方誕生了一些大佬一些著作,到現在都對我們有著比較深遠的影響,比方說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古印度的釋迦摩尼,中國孔子,老子等一批諸子百家軸心時代的出了一些神書
  • 易經:可以「預測」,但無法逃避,這就是人生
    《易經》是對人性及客觀規律的總結,是既可以「高瞻遠矚」又可以「就事論事」的實用之學!「高收益,高風險」,這個原則幾乎可以稱之為「真理」。行走在平地上的人,終其一生也不會什麼大的成就,但平平安安走過一生的概率卻更大些。而那些攀爬在絕壁上的人,雖然可以站在更高的地方,但其中的戰戰兢兢卻非常人可以體會,尤其是當前方無路之時,往往會落得悽悽慘慘的下場。
  • 孔子老了才學《易經》給人算了一卦,真準!想不到算卦背後有秘密
    孔子和《易經》本來是很難扯上關係的。子不語怪力亂神,孔子對於那些虛無縹緲、不著邊際的事向來不屑一顧,更瞧不起什麼佔卜算卦。可是偏偏孔子和《易經》這本古代用來佔卜算卦的書之間發生過很多故事。就說《易經》這本書的名字,就和孔子有關係。
  • 為什麼說通過《易經》學佔卜預測是外道之法!違背了易的本意!
    畢竟能夠預知過去未來這種事情,太過於玄奧神奇,有點類似於神通。其實,也真的是神通哦,這個叫做「依通」。在佛教的解釋當中,依通是依靠藥物,書本知識等,獲得的一種通的能力,能夠了解一般人所不能了解的東西,比如,中醫的望聞問切,看手相面相,算四柱八字等,都屬於依通。
  • 從華夏文明的起源,談《易經》中的智慧,揭秘《易經》的佔卜預測
    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它關係到哲學思想、天文地理、軍事謀略、事物變化、行為科學、思維方式、人際關係、醫學養生、信息預測、文學藝術等等,甚至現代的前沿科學,如計算機軟體、傳密碼、泡理論、耗結構等等,也可以從中得到啟示。正因為如此,一般人提起《易經》,就以為是「無字天書」。
  • 《易經》預測被納入正統學術界,二進位與64位基因組合一脈相承?
    那麼,你清楚為何《易經》被稱為中華文明之源嗎?又為何被稱為千古奇書?為何全世界的名人、學者都對《易經》這般推崇?今天,我們要給大家開個方子:《易經》到底有多厲害?它對人類世界產生了哪些深遠的影響?二、《易經》深刻地影響了古今中外的思想文化。
  • 易經被質疑迷信6500年?南懷瑾大師告誡我們,千萬別晚上讀易經
    所以大多數世人下意識的會將《周易》等同於《易經》。從本質上來講,《周易》是闡述關於變化之書,長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周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真的是這樣嗎?南懷瑾先生說:「千萬別晚上讀《易經》,不然一下子天就亮了。」不是因為老輩們說《易經》可以闢邪,凡是不正的妖魔鬼怪都怕《易經》。不是說,枕邊放一本《易經》,就可以把鬼趕跑,也不是《易經》一讀,鬼神聽到了就不安。
  • 《易經》到底有多難學?為什麼算命先生大部分都是瞎子?
    看懂《易經》這本書的人很少,《易經》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本十分難懂難理解的書,可就是這一本書奇書,不管你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習都不晚。這本書有這麼強大嗎?《易經》講究著八卦,八卦變化多,這一點就是最難的一點。《易經》這一本書最近是有了3000多年歷史,早在文字出現以前就有了,而他出現的原因就是人們對未知事物的預測。
  • 為什麼很多研究易經的人不建議佔卜?
    註解原經文的彖辭、象辭為孔子所注,其中沒有一句講佔卜,更足矣證明《周易》不講佔卜。然而竟有人拿出」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佔」作為依據,說是孔子要人們佔卜,硬把佔卜這個大帽子扣在孔子頭上。孔子在天上如果有靈,會放過你們嗎?」玩其辭玩其佔」是原經文中文王周公說的原話嗎?是孔子在原經文中的註解的原話嗎?
  • [未來大商機]人工智慧的發展方向:破解《易經》預測未來
    人類還未意識到,自己或許已經站在一個極其重要的臨界點上,正要從對「未來」茫然無知的狀態,跨向一個依靠高科技手段對「未來」進行定量分析的嶄新時代。以AI為工具,對「周易預測」的內在規律進行科學分析,產生出具有實用意義的成果,這不但是新科技的發展方向,更是一個無比巨大的商機。今天的人工智慧相對於早期技術而言,已經產生了質的飛躍,這種飛躍的根本標誌就是:AI正在擺脫對於人類思維的簡單模仿,更多地展示出其自身獨特的分析力與創造力。
  • 易經、二進位與64位基因組合一脈相承!
    從該校網站顯示的2019年博士招生目錄中可以看到,"易經與預測"被列為中國哲學下的研究方向之一。如下圖所示。他被其深刻的哲學思想深深打動,甚至日夜不忘研讀《易經》。他說:"學《易經》五十年,不為過。孔子說:"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 「電競專業」是玩物喪志嗎? 未來之路存隱憂
    原標題:「電競專業」是玩物喪志嗎? 未來之路存隱憂 今年,中國傳媒大學試水數字媒體藝術(數字娛樂方向)專業。這個專業,曾一度被戲稱為「電競專業」。「電競專業」,是上課打遊戲、畢業做職業電競選手嗎?這難道不是鼓勵年輕人「玩物喪志」嗎?消息一公布,一石激起千層浪。
  • 《易經》到底有多難?算命先生讀不懂,只能靠「裝瞎」故弄玄虛
    許多人都會質疑,《易經》真的能夠算命嗎?為什麼普通人根本都看不明白呢?並且,算命的先生為什麼大部分都是瞎子?《易經》中的64卦,是全書最大的難點《易經》從成書至今,易經擁有近千年的前史了,它出現的目的,便是協助人們對不知道的事物做出預測。
  • 老子和孔子這些聖人到底精通易經嗎?學過傳統文化的肯定知道答案
    老子和孔子這些聖人到底精通易經嗎?28 19:23 來源:微臣說說健康 原標題:老子和孔子這些聖人到底精通易經嗎
  • 易經尋根:水火不容的易學兩大流派
    現在講的易經,主要指《周易》,據說是周文王寫了卦辭和爻辭,孔子寫了《易傳》。從古到今,易學界紛爭不斷,搞易經的遇到搞易經的,很多會看不起對方,甚至彼此視對方為敵人。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的呢,筆者認為,跟易學界長期以來存在的兩大流派有關。第一個流派為易理派,也叫學院派。主要以孔子為代表。孔子寫了《易傳》,就把易經引進了哲學領域。
  • 六親不認的人,無法學好易經預測,因為易經預測最為重情
    易經為什麼能將一個人的父母兄弟姐妹和子女,以及七大姑八大姨的情況預測的清清楚楚?這是因為易經非常重視親情,一個六親不認的人是無法學好易經的。易經的各種術數,四柱八字,六爻納甲,梅花易數,奇門遁甲等都把六親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不重視六親在易經預測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行的。
  • 易經在算命上準不準答案來了
    易經在算命上這學問到底準不準?一個人的命運是不是有定數?很多人都非常關心這個話題。 根據歷史記載的案例來看,他是非常準的,可以說是絲毫不差,關鍵是誰在算,如果一個人在易數上成就的話,他算出來就非常的準。
  • 易經告訴你:一個人想發財,並不只是靠勤勞,建議你讀讀這3句話
    當你看到別人享受的時候,你的內心就會有無盡的貪婪人們只看到眼前的鮮花和掌聲,卻看不到別人背後的努力和艱辛。不去從事工作,只想坐享其成,必然引來危險。放棄貪婪,在欲望面前選擇退縮或放棄。這是一個聰明人應該做的事情。你要是有仔細觀察過生活,你就會發現我們的所思所想都逃離不了易經,我們都可以在易經中找到規律。
  • 6500年前的《易經》,到底是預測未來的宇宙奧秘,還是封建迷信
    這套體系究竟是什麼?為何我們遠古時期的先祖可以領悟我們至今還無法企及的尖端科學呢?這套終極哲學理論體系來自於一本古籍叫做《易經》。這本古籍堪稱是融合了我國古代哲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奇書;它闡述了天地世間的萬象變化,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哲學書,至於它的成書要推到遠古時期了。很多人認為《易經》就是《周易》,其實不然。
  • 易是什麼丨易經的天人合一
    可以說是未來變化的學問,把定位和時間的變遷合起來想。 是大家追求趨吉避兇的學問,使我們明白是非,做好正確的選擇。也是一門以德為本的學問, 道德修養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先天八卦圖很多人懷疑,我們的祖先有那麼高的智慧嗎?在古老的時代,沒有現代科學的影子,但能創作出一本如此偉大的經文,是怎麼做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