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這些老牌月餅!藏著幾代人的記憶!

2021-02-27 增城那些事兒

還有一個星期不到的時間,就是中秋了,今年國慶和中秋幸運撞在了同一天,也算是一件幸事:

 

小時候,每年中秋都會期待吃月餅,那個年代的月餅樸實無華,哪有那麼多花樣?

簡簡單單的雙黃白蓮蓉、五仁、叉燒還有豆沙,好像這些老派月餅離我們越來越遠,只存在回憶中~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增城人記憶中的「老牌」月餅

有沒有你的心頭好?

中秋在即,村鎮的節味相對濃厚,在派潭街道有一家老字號餅屋;

波記餅家是一家已創店35年的老字號,店裡的月餅以真材實料,味好情濃受到了街坊們的青睞。


 

每年到了月餅季,附近街坊都都在討論波記月餅出爐了!

 其中波記的叉燒月餅,也是街坊們的心頭好,多年來一直沿用工藝、傳統手工製作、叉燒肉的精心秘制用料豐富,有獨特的清香味,鮮香酥甜,口感外酥內糯,一口留香。

新華餅屋(原糧所餅廠)始創於1982年是一間專注於傳統月餅銷售,在1999年正式更改為新華餅屋,至今,這種味道已經在增城人心目中沉澱38年;

月餅就是純手工製作,絕不允許添加劑的出現,用傳統技藝製造出來的產品,俘獲增城人的挑食的心。

 

記憶最深的至尊五仁大餅、六黃叉燒大餅、六黃豆沙大餅,六黃白蓮蓉大餅、水果蓉月餅、叉燒月餅.

屬於三代的傳承,始於1985年,一家專注做餅食的企業,童年的美味,滿滿的回憶,也是增城首家出口海外的月餅品牌;

首推欖仁核桃豆沙月餅,欖仁核桃,特意採用上等的欖仁 ,再加上益智補腦的核桃,用它做餡的月餅非常香口,同時採用傳統工藝慢火烘焙,保留原材料的營養;

 

九個字總結「甜而不膩,皮薄餡料多」

 

不急不躁按照老一輩傳下來的方法做,任憑世界繁華,依然倔強的堅守這點點滴滴的傳統;

簡單的油紙包裝,不需要太多華麗的外表  靠「味道」取勝  吃上這樣一口月餅,才叫過節;

我最喜歡的叉燒,月餅的油脂透過包裝紙,甜絲絲的餡料味,混著油紙的味道直饞人;

小時候,看著買回來的月餅,但一定要等到中秋晚上才能打開吃,聞著味兒舌尖就仿佛,下一秒嘗到了月餅的味道。

購買式丨實體店購買  ①掛綠廣場正門 ② 增城百花山莊內營業點(地址: 廣州市增城區荔城大道百花路88號 ) 

在增城,沒有人不知道「百花月餅」。因為,它是增城老百姓眼裡正宗「廣式月餅」的代表之一。

吃過「百花月餅」的人都知道,它的口感、味道,具有濃厚的廣式月餅風格,而且還帶有增城本土的特色。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百花月餅」的代表作之一「金裝伍仁月」「金裝六仁月」和「欖仁豆沙月」——這些月餅「仁」,都很廣式、很增城。

 

購買式丨①實體店(地址:增城區荔城增城大道8號)

②線上(「廣東省增城賓館有限公司」微信公眾號線上購買)

增賓明月真的名副其實,包裝設計,高雅有質感,增城賓館月餅禮盒很戳親戚們的審美。

月餅中的心意,通過價格得到量化,親戚們不會介意糕餅師傅的匠心,但他們更容易為酒店月餅的高級感歡喜。

月餅口感 軟糯有層次,餡兒品種 齊全有創新,隔著老遠都能聞到甜而不膩的香味

增賓明月,享譽全城二十餘載。

一直秉承綠色健康、精益求精的製作理念,每年推出大七星伴月、至尊多彩月、五仁月多款月餅,都是街坊們走親訪友的硬通貨。

購買式丨實體店購買(地址:增城區增派大道北1號掛綠園酒家)

始建於1978年,因掛綠荔枝而聞名於海內外,是增城一家傳統粵菜的老字號酒家;

隨著增城的欣欣向榮的發展擴建,掛綠園酒家已經搬遷兩次,但是無論掛綠園酒家搬到哪裡,都會是增城街坊最喜歡的酒家之一。

每年的月餅季,都會推出傳統風味,雙黃白蓮蓉和七星伴月,每年街坊都會買上一兩盒,走親訪友。

購買式丨實體店購買(地址:增城新塘鎮沙埔巷口村綜合市場 荔新路旁邊沙寧路口)

從大排檔到南華飯店再到如今的南華海鮮酒家,這三十多年,憑著信譽和好口碑,吸引一批回頭客。

風靡新塘的南華月餅,解鎖了街坊們舌尖上的美味驚喜,要說哪種經典美味,肯定少不了五仁月餅,紅豆搭配爽口的配料,一口唇齒留香。

購買式丨實體店(增城區增江街東橋路16號 皇上皇月餅批發部)

每逢中秋節,不少增城人家中必備一兩盒「皇上皇月餅」。雙黃蓮蓉、七星伴月等月餅品種,早已是增城街坊心中月餅的經典。

皇上皇酒家經過30多年的苦心經營,已成為增城人口口相傳的老字號。這麼多年「品味超卓,實惠過人」是皇上皇月餅一直秉承的宗旨。

雙黃蓮蓉、七星伴月等月餅品種早已是增城街坊心中月餅的經典。

各種各樣的月餅滋味,總有一款是乘著舊時光而來,每一口都是關於增城人最深處的記憶;

當我發現五仁月餅好吃的時候,才發現自己老了,年輕人們都愛上冰皮和流心,現在的月餅花樣越來越多;

包裝甚至重要過月餅本身,當和家人團聚的機會越來越少,才發現自己無比懷念兒時的那顆鹹蛋黃

...

中秋將近,我們趁著這個機會和愛的人

一起回味下兒時的味道

 圖片、資料來源:

魅力增城、增城社區報、網絡

相關焦點

  • 月餅月餅,這些都是中秋的情懷,說說關於您記憶中月餅的味道吧
    月餅,月餅,兒時最愛的就是中秋前後那香甜軟糯的月餅,咬上一口飄得滿嘴香,最愛吃冰糖芝麻餡的,餅皮薄芝麻壓碎碎的點綴些青紅絲,不知哪一口會咬到一塊大冰糖,這樣的驚喜非得吃完月餅才知道。越長大越對月餅的喜愛就變淡了,是自己零食多了,反倒認為月餅太甜太膩,並不如那些精緻的餅乾惹人回味。而今,生活在朋友圈各式各樣的月餅廣告中,反倒是懷念起家鄉那種老式月餅的實在與香甜,越來越買不到純粹的月餅,而那些包裝成本比月餅還貴的月餅又有什麼好吃的呢。
  • 一杯永和豆漿,濃縮幾代人的記憶!
    而這溫暖回憶中關於味覺的記憶又總是格外的雋永,許多感受頗深的童年記憶都是來自舌尖的觸動。如孩童時代,放學路上與玩得好的小夥伴一起分享美食的歡樂時光。蹦蹦跳跳的回家路上,夏天的時候是沁人心脾的冰淇淋和汽水,冬天則換成烤得金黃流蜜的烤紅薯與烤玉米……偶爾還有你分我一根辣條,我送你一根棒棒糖的小默契。
  • 從廣州市中心去增城節省一小時!
    廣州地鐵集團宣布,今年9月正式開通21號線員村-增城廣場全線試運營、屆時,從廣州市中心去增城,只需要1個小時!!作為吃貨的我們,首先關心的肯定是——增城有什麼好玩的、好吃的?Mark住以下攻略,等到地鐵開通後咋們約起來!
  • 馬耳:幾代人的記憶美食!
    在我縣盤古鄉,有一種小吃被人們稱為記憶中的美食。今天讓我們來一場本地風味旅行,尋找每一個人的鄉愁。盤古人,有著根深蒂固的飲食喜好。「馬耳」就是其中一種。在盤古人眼裡,「馬耳」,是幾代人的記憶美食。它的樣子酷似馬的耳朵,色澤鮮亮,香味撲鼻,酥脆爽口,甜而不膩。相傳馬耳起源於清末民初,由「油條」進行改良後的油炸食品。在中國僅有福建閩南、閩東、福州地區有此食品。
  • 記憶中的月餅模子
    毫無疑問,月餅成了中秋節的傳統標誌性食品,就像端午的粽子、除夕的餃子、正月十五的元宵一樣,如果沒有月餅的點綴與烘託,中秋節很可能就像一條沉默的遊魚,無聲無息地滑過我們平凡的日子。自然,除了滿足我們的口腹之慾外,中秋節的文化含義深深留在人們的記憶中:它是團圓節、親情節、思鄉節。屆時,老少鹹集,闔家團聚,圍桌宴飲,喜樂共敘。
  • 吳川月餅入選《中歐地理標誌協定》首批保護名單,「粵鳴東方」盡顯...
    吳川月餅,是中歐地理標誌協定首批保護名錄中唯一的月餅產業。此外,廣東的知名地理標誌有大埔蜜柚、英德紅茶、鳳凰單叢同時入選。入選2020中歐地理標誌協定首批保護名錄,為吳川月餅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藉此契機,吳川月餅正積極將月餅文化推向歐洲,乃至世界。「粵鳴東方」盡顯金九老牌經典風味 金九、南方月、福海月餅是「中國月餅之鄉」吳川的三大月餅品牌。其中,金九伍仁金腿大月餅更是聞名全國。
  • 十八年如一日,河源這家酒樓還保留著手推車,藏著幾代人的味蕾記憶!
    每座城市都有這樣一個地方陪伴幾代人的青春在河源,這個地方叫萬綠大酒店
  • 金九月餅全新產品「粵鳴東方」驚豔面世,盡顯老牌經典風味……
    推陳出新,非遺老字煥發新活力金九月餅始創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是「中國月餅之鄉」廣東省吳川市月餅行業的龍頭企業,「金九伍仁金腿月餅」以獨特的品質被列入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金九月餅傳統生產工藝也入選第五批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一杯永和豆漿,濃縮幾代人的記憶!
    而這溫暖回憶中關於味覺的記憶又總是格外的雋永,許多感受頗深的童年記憶都是來自舌尖的觸動。如孩童時代,放學路上與玩得好的小夥伴一起分享美食的歡樂時光。蹦蹦跳跳的回家路上,夏天的時候是沁人心脾的冰淇淋和汽水,冬天則換成烤得金黃流蜜的烤紅薯與烤玉米……偶爾還有你分我一根辣條,我送你一根棒棒糖的小默契。
  • 這些書在讀藏之間,已經變成一家幾代人不同的記憶承載
    這些書在讀藏之間,已經變成一家幾代人不同的記憶承載。甚是感慨啊!1951年毛澤東選集第一版第一印北京發行時,家裡老人就緊跟著買了,緊接著1952、1953、1966一直到毛選的第五冊全部收集,還有毛主席的軍事選集和外文版的硬皮精裝。
  • 月餅記憶,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昨晚睡前小林同學突然問我,中秋吃不吃月餅,當時一時沒反應過來,因為我已經許多年沒吃過月餅了,個人覺得月餅挺肥膩並且挺上火的,我只要吃月餅說話聲音就嘶啞。2020年的中秋節與國慶節同一天,相對於我這樣的吃貨,雖然不喜歡吃月餅,但是今天也來聊聊月餅的感想吧。
  • 來咀香園工業旅遊景區,感受百年匠心,還能體驗做月餅的快樂
    轉眼中秋將至,又到了吃月餅的時節,各大品牌紛紛卯足了勁開始搞活動,各種商業廣告鋪天蓋地,其中有這樣一家百年老品牌深入人心,那便是咀香園。提起咀香園,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個始創於1918年的月餅老品牌,家喻戶曉,成為大多數人中秋過節的首選。說到吃月餅,大家都頭頭是道,但是提到做月餅,絕大多數人都毫無頭緒,此番中山,有幸來到咀香園工業旅遊景區,在感受文化薰陶的同時,還體驗了一番做月餅的新奇過程。
  • 關於月餅的瑣屑記憶
    人的聯想有時莫名其妙,後來讀杜詩,「無邊落木蕭蕭下」,居然和吃月餅牽連起來,若有畫面,當是有無數的人同時手盛著在吃,手上積著餅屑。當然,這與我們關於中秋吃月餅儀式的主流想像相比,太瑣屑了。我對月餅的瑣屑記憶深刻,倒不是因為畫面,乃是因為一個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我中學的一位張姓老師。他對月餅的興趣主要在那酥皮上(對餡倒不甚在意),以為蘇式月餅的精粹即在其皮。
  • 古城區這些不夠「洋氣」的手信店,藏著蘇州人一個世紀的煙火氣!
    老蘇州人的日常和城市性格大概也能在這些店鋪裡窺得一二。   1  紫宣閣  定慧寺巷裡的墨水味   定慧寺巷的名氣,大概來源於定慧寺那兩棵美了300多年的古銀杏。   2  文學山房舊書店  100多歲高齡的古舊書行   蘇州許多巷子裡藏著寶
  • 從一隻網紅鮮肉月餅,看老牌會員制商店出新招
    今年中秋節前,山姆會員商店的一款鮮肉月餅成為網紅,高峰時期,店內排隊人群兜了一圈又一圈。朱曉靜說,那段時間她自己購買了大約50盒,因為供不應求,還曾經在周六冒著暴雨開車去門店排隊買了10盒送朋友。這一隻鮮肉月餅有什麼魅力?山姆會員商店中國首席採購官張青講述了背後的研發故事。
  • 中秋佳節到 滿街月餅香
    超市裡出售的各種包裝精美的月餅自然受到廣大顧客的青睞。與這種大廠家流水線上生產出的月餅不同,一些採用傳統工藝手工製作的月餅雖然藏身鬧市或偏僻小巷,卻依然頗受群眾歡迎。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
  • 中山路的這家煲仔粉,陪伴無數增城人度過深夜!
    在增城有這麼一個地方它孕育了一代代的增城人
  • 金城月餅6折!陪伴佛山人31年,這家【老牌大酒店】,又回來了...
    在佛山開了31年的「老牌大酒店」每一口都是回憶的味道伴隨了三代佛山人的成長...///時隔半年,如今終於回歸了*更多福利詳情看文末*/在法律允許範圍內,活動解釋權歸品牌所有/1989年開業的金城大酒店,是佛山的經典地標,承載著一代佛山人的記憶,歇業半年之後,如今終於回來了。二樓的杏花邨食街充滿了嶺南魅力。
  • 月餅的記憶
    如今的月餅花樣繁多,從包裝、造型到餡料都極盡其巧,甚至星巴克等泊來品牌也入鄉隨俗做起了中西結合的月餅,諸如冰淇淋月餅、咖啡月餅等等,然而真正做得好吃的屈指可數。當下的人買月餅、送月餅、吃月餅大致上也已經是儀式的成分更多一些,我就聽過有人中秋走親戚送月餅,送出去轉一圈又送回自己家裡的趣事。
  • 溧陽味道|傳統技藝顯底蘊,老式月餅香古鎮
    進入九月,溧陽城鄉大大小小的月餅加工生產店就開始活躍起來,在溧陽市竹簀鎮前馬,有一家百年歷史的老字號作坊——建國芮氏糕坊,芮氏祖孫四代堅守著傳統手藝,守護著竹簀這座千年古鎮的老味道。憑著對傳統的堅持,芮師傅一家一直堅守著手工製作月餅的傳統技藝,和餡、揉面、上油、進烤箱......看著他們嫻熟的手法,每一個動作都是一種享受,每一個動作都是一種傳承。油皮紙盒外頭貼著紅色方形「廣告紙」,再用粗質麻繩做以綑紮,還是竹簀人熟悉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