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有座露骨山 比天還高三尺三

2021-02-15 渭源人

    露骨山位於渭源縣城西南部35公裡的黃香溝景區,是西秦嶺最高的山峰,主峰海拔3941米。露骨山東西長5公裡,南北寬3公裡。因巖石裸露,一片銀白,山峰壁立,狀如骷髏,故名,北坡陡峻,溝谷深切,灌木叢生,水源豐富。又因山頂白雪皚皚,終年不化,雖盛夏猶堆積雪,亦名雪山太子。

    其山勢高聳巍峨,直插雲端。因山頂巖石裸露,一片銀白,狀如骷髏,被稱為「露骨山」。又由於海拔高,氣溫低,山頂白雪終年不化,亦名雪山。「露骨積雪」自古就是渭源重要景點,山上遍布金背杜鵑、黃尖柳和名貴藥材黨參、貝母等;山林中棲息著豹、鹿等珍貴野生動物。是開展野外生態探險、挑戰極限的勝地。


    露骨山終年不化的積雪,總是帶著神秘的面紗
    恰如一個曼妙的女子,翹首期盼著遠方的旅人
    又如一個雄壯的漢子,昂首挺胸立於天地之間

    多年以來,有許許多多的人試圖徵服你
    可最終均是,拜倒在你的身側……

那天我們一行49人,出發渭源最高峰-露骨山,全程20公裡,最終28名隊員登頂,平均用時8.5小時。從分水嶺上山,經水涮眼,越桌子坪,穿雷公峽,整整一天。

在一天時光中,同行者歡呼雀躍,見仁見智,觀賞風景、品評內涵、抒發見解,把一座山升華成了一種品質,一種精神。

而露骨山也以其博大的胸懷,超脫的性情,在山重水複、移步換景中與大家交流溝通。 有時是流水細語娓娓入心,有時是孤峰巋然淡定從容,有時是層戀迭嶂語出驚人。

是啊!在許多時候,我們閱讀山水風物的心情,更是一種閱讀人生的心情。在露骨山的峰巔我們可以極目四望,激揚文字,同樣也可馳騁思緒,縱情放歌。


特別是那一座座聳立的石峰不僅記錄著滄海桑田的變遷,也如裸露的肌腱,展示著一種磊落不群、蓬勃向上的陽剛之氣,給人以鼓舞,給人以啟示。

當我們把這樣一座山不僅僅看成山時,我們便有了一種心靈的共通,有了一種不息的信念。只有親臨,方知這才是心靈放逐的家園,其實,即使登上了露骨山,但露骨山留在我心頭的仍然是一種仰望。

不管怎樣,我終究還是走近了露骨山……

在這裡   遇見最美的渭源  ▶▶▶

相關焦點

  • 神秘露骨山,比天還高三尺三!
    >露骨山與秦嶺西端相銜接最高峰四稜子比秦嶺的最高峰太白山還高出174米所以在當地有句「定西有座露骨山,比天還高三尺三」的諺語來形容「它」露骨山是神山,山頂的懸崖洞裡,有一位「雪山太子」。>因其特殊的地理構造露骨山鮮有人跡秘境勝跡蘊傳奇許多生活在渭源的文化名人把自己的傑作巨著以露骨山命名飲馬池古生物化石
  • 漳縣露骨山 比天還高三尺三
    露骨山埡口  海拔三千九,人在雲裡走  「漳縣有個露骨山,比天還高三尺三」「山頂可觀三州六縣」,因其山頂巖石裸露,色如白骨,狀如骷髏,民間稱之為「露骨山」。  蘭州附近的山,大多3000米起步,而根據戶外知識,在海拔3000米以上行走攀登,或多或少都有危險性,而戶外俱樂部的領隊都考取過登山嚮導證、高山救援證等,具備高山徒步、救援資質。更重要的是,領隊圖圖(網名)在不同季節登過露骨山,熟悉山地路況,提高了活動的安全性。  11月28日,記者與蘭州益西戶外運動俱樂部領隊圖圖等一行7人,去感受那「露骨堆銀」的獨特景觀。
  • 漳縣露骨山 比天還高三尺三
    漳縣露骨山 比天還高三尺三露骨山埡口小溪已經變成冰河海拔三千九,人在雲裡走「漳縣有個露骨山,比天還高三尺三」蘭州附近的山,大多3000米起步,而根據戶外知識,在海拔3000米以上行走攀登,或多或少都有危險性,而戶外俱樂部的領隊都考取過登山嚮導證、高山救援證等,具備高山徒步、救援資質。更重要的是,領隊圖圖(網名)在不同季節登過露骨山,熟悉山地路況,提高了活動的安全性。11月28日,記者與蘭州益西戶外運動俱樂部領隊圖圖等一行7人,去感受那「露骨堆銀」的獨特景觀。
  • 漳縣有個露骨山 比天還高三尺三
    露骨仙山 傲骨長存在城市的喧囂裡呆的久了,有沒有想去去外面散散心
  • 渭源:華夏文明渭河源
    渭源:華夏文明渭河源渭源露骨山渭源境內連霍、渭武兩條高速,212、316兩條國道貫通交織,蘭渝鐵路過境設站,成為甘肅-陝西、甘肅-重慶的核心交通樞紐之一。渭源距青海360多公裡,自駕只需4個小時車程,快捷動車不到3個小時即可到達。渭源有2200年的建縣史,人文底蘊深厚,生態環境優美,旅遊資源富集,是全國「避暑旅遊樣本城市」「中國夏季休閒百佳縣市」。
  • 國內景觀攬勝:渭源太白山,鳥鼠山奇觀
    太白山一峰獨聳,系雲摩天,眾山環拱,與露骨山遙相呼應。山勢「海拔三千三,離天三尺三,不知路多遠,八十一轉彎」。遊人來至山前,往往先到接引殿,以請接引菩薩「通報」玉皇大帝及各路神仙,再沿右側的大乾溝或右側的小乾溝拾級登山。乾溝並不幹,沿溝到處溪流徐塗,從山下仰望,殿宇祥瑞,茂林修竹,石缸探密,雙手扳崖,猴子拔蒜,寺頂積雪八大奇景。
  • 國內景觀攬勝:渭源太白山,鳥鼠山奇觀
    太白山一峰獨聳,系雲摩天,眾山環拱,與露骨山遙相呼應。山勢「海拔三千三,離天三尺三,不知路多遠,八十一轉彎」。遊人來至山前,往往先到接引殿,以請接引菩薩「通報」玉皇大帝及各路神仙,再沿右側的大乾溝或右側的小乾溝拾級登山。乾溝並不幹,沿溝到處溪流徐塗,從山下仰望,殿宇祥瑞,茂林修竹,石缸探密,雙手扳崖,猴子拔蒜,寺頂積雪八大奇景。
  • 走遍中國景觀:首陽山天井峽,遮陽山勝跡,渭源太白山
    總面積36平方公裡,有120多處景點。 遮陽山古有氓州「小峪桐」之稱。由西溪,東澳和夷門山三個景區組成,西澳由金家溝和若干岔峽組成,全長7.5公裡,為金山的旅遊精華所在,境內主要有臨溪巨石,芸臾洞、三醉石、題詩崖、仙人祠、青羊洞、八音並、常家洞、錫慶寺、蛤蟆石等歷史勝跡和自然風景50餘處。
  • 分水嶺:甘肅有座山,絲路雪山第一峰!
    秦嶺、崑崙、祁連等都是中國著名的分水嶺,都是影響中國氣候的重要山脈,這些重量級的山脈才會有機會被成為分水嶺。而在甘肅的定西,卻有一座山頭,地名也叫「分水嶺」,而且還特別知名,司機經過這裡,多會停留賞景。此處的「分水嶺」名字細細分析,取的還真是貼切。
  • 行走露骨
    行走露骨辛丑伏天,約驢友四三,行走露骨。露骨山位於卓尼、漳縣和渭源交界,主峰四稜子山海拔3941m,系西秦嶺餘脈最高峰。出發點選擇海拔2900m左右的露骨山南坡窩兒溝社,原因有三:一起點海高,節省體力;二早晨處於背陽坡,劈開夏日陽光直射,便於爬行;三向拉麻四村相背而行,可盡攬拉麻全景,便於全域拍攝。晨五時四十齣發,面迎山風,溼潤的山風帶來山麓及山頂野花陣陣清香,夾雜著高原牛羊獨有的氣息。約三小時上爬,八時五十分到達露骨山西面斷層平臺,俯視拉麻,如巨大金盆鑲嵌於露骨山下。
  • 露骨積雪一一太子山
    河州八景之一露骨積雪太子山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臨夏回族自治州與甘南藏族自治州之間,東南起洮河下遊地區,西南與甘南州臨潭、夏河、合作又因為這裡雲遮霧罩,森林密布,物種繁多,有常年不化的露骨積雪之景,更加增添了太子山高聳挺拔的險俊和雄偉磅礴的氣勢以及誘人的神秘!因此被稱為「露骨積雪」,是臨夏著名的「河州八景」之一。
  • 渭源五竹寺隱藏的驚天秘密!
    渭源五竹鎮雲盤嶺的危崖之上,記者和結廬而居看管新修的營盤寺的陳道長聊著三國姜維在此設伏的傳說時,他手指著人煙稠密的五竹川原盡頭對過的天青色的山巒說,在山腳那裡有個五竹寺你應該去。僅存幾間殿閣的寺院,卻隱藏著明王朝一個最大的秘密。五竹寺位於渭源縣城西南15公裡,在清源河對面的秀峰山上,秀峰山是渭源縣境青雀山支脈,東西走向,蜿蜒數十裡,海拔2330米,屬典型的南部二陰山區,有原始天然松林2萬多畝。
  • 渭源水磨,你慢些走
    民國十五年《渭源創修縣誌》記載,當時在清源河、漫壩河等大小河流上有水磨267座,1949年時已增至419座。至今,在渭源因水磨而留名的地方有20餘處,如清源鎮的上磨村,路園鎮的雙輪磨村,會川鎮的羅家磨村,另有陽坡磨、何家磨、常家磨等,水磨在洮河渭水的興盛可見一斑。
  • 從渭源走出來的國學大師湯用彤
    1931年梅貽琦出任清華校長,在就職演講中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大師之謂,近年常常見諸媒體網絡。何為大師?沒有人能夠一言半語說明白,有何標準也不得而知。媒體的描述是要麼越來越少,要麼越來越多。
  • 「渭源故事」鍬峪「皇娘灣」的傳說
    鍬峪鄉的鍬峪村山後有一地名叫小溝,境內山勢起伏,溝中藏溝,窄中有寬,巖石競秀,碧水長流,綠樹翠蔭,優美壯觀。通過皇娘傳媒作嫁,渭源地方特產當歸、蕨菜、蠶豆享有盛譽。皇娘成為皇上心中最知己的人,每天都要她陪駕左右,開心取樂,談論國家大事,商討治國之策。一天皇上問她:「我倆已日久天長,朕哪裡有對不住的地方,你為何還有些不開心?」皇娘回答:皇上對我恩愛無邊,情深意重,真是難得的榮幸,我享盡了人間之福,是我內心深感知足,謝萬歲的厚愛。
  • 「渭水長虹」渭源灞陵橋,一座古典純木結構臥式懸臂拱橋
    渭源灞陵橋,又名握橋或臥橋,在渭源縣城南門外的清源河上。始建平橋於明洪武年間,&34;,後遇洪水屢毀屢修。橋面有臺階通道三條,並配有欄幹扶手。橋頂為飛簷挑閣式的廊房屋面造型,全為木結構,精巧壯觀,被列為國務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看點丨影人在幕布間翩翩起舞,渭源皮影戲精彩連臺
    在1985年時,全縣皮影戲班已發展到十四個,大安鄉的張家川、潘家灣、大石岔、杜家鋪等四個村有皮影戲班。而大安鄉張家川村範治江的皮影戲,亦很出眾,經常在大安、秦祁等鄉和安定區部分鄉鎮演出,平均每年演出十五場。
  • 甘肅渭源人的中國夢(焦平詩詞)
    焦平編輯渭源景色圖片(渭源景色新詞賦)作者焦會平號青雲貅志炎黃子孫賦長空,上古中古不太通。太宗時期有佳話,武氏巾幗女英雄。渭水長虹臥蛟龍,君山夕照屏障中。天景幽谷鬼神工。五竹積雪常年在,鹿鳴驚夢救考生。南渾睡佛聽鼾聲,太白雲海登仙境。雙門古道鄧艾鑿,索林一夜盡濤聲。高涯花會非遺產,船涯巨舫立峽城。一帶一路政策好,渭源風景開發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