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專利數量比拼:韓國1.9萬件,日本5.2萬件,中國和美國呢?

2020-12-11 騰訊網

專利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企業或國家對智慧財產權、科技的重視程度,也展現出創新、經濟實力、工業基礎等方面的表現。

數據顯示,身為中國鄰國的日本與韓國,在2019年的成功申請專利量分別為52669項與19085項,專利數量分別為全球第三、第五位,表現都十分令人矚目。

雖然兩國國土面積不大,但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已經孕育出半導體產業、製造業等領先產業。三星、SK海力士、索尼、東京電子等,都是兩國中全球領先的科技巨頭。

那麼,中國與美國的表現又如何?

從1978年WIPO(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公布數據以來,美國專利申請量在長達40年的時間裡,一直處於全球第一位。而當時的中國卻默默無名,專利數量寥寥無幾。

但是,隨著中國教育、經濟、科技等多方面的發展,這一切已經悄悄發生變化。

榜單顯示,2019年中國成功申請58990項專利,而美國則為57840項。中國成功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專利強國,令人激動。

而且,據WIPO公布的《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顯示,2019年中國專利申請量高達140萬件,同樣超越美國中國已經連續9年,在該榜單斬獲冠軍。這一年,美國的專利申請量為62萬件,與中國有著近一半的差距。

這顯示出,全球創新的中心正向東方轉移的長期趨勢。2019年,全球專利申請量的65%來自亞洲,而中國則是這背後的有力推動者。

據WIPO數據顯示,在20年的時間裡,中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系統提交的專利申請量,成功翻了200倍。

在教育、經濟等的推動下,我國湧現出了一批科技企業與高校。據悉,2019年華為已經是第三年拿下「申請專利數量最多企業」的名號。並且,中興、阿里巴巴等企業也均排名前列。

在全球企業專利申請量TOP 50強中,中國企業拿下10個席位,表現優異。

同時,中國高校也表現優異,在大學專利申請數量TOP 5中,清華、深圳大學與華南理工大學這三所高校上榜其中清華以265項的數量,排名全球第二位。

近年來中國的進步令人矚目,但也應注意,過於追求專利申請量,可能會造成水分。專利申請量與授權率應該兩手抓。

而且,面對正在崛起的中國,美國虎視眈眈,這也給我國發展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文/BU 審核/子揚 校對/知秋

相關焦點

  • 全球專利數量大比拼:日本5.2萬件,韓國1.9萬件,中國多少件?
    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01全球專利數量正所謂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哪一個國家掌握了核心科技,在國際市場上就有很大的話語權。而美國在科技實力上,當屬世界第一。不難發現,很多全球領先的頂尖巨頭都來自於美國。比如高通、蘋果、英特爾、微軟、AMD、英偉達、亞馬遜等等,隨便拉一個出來,都是行業第一。為什麼他們能取得這麼大的科技實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科研技術實力。而不同科技企業之間該如何評判實力呢?可以對比專利數量。專利越多,科技底蘊越強。
  • 全球專利數量比拼:日本5.2萬件,韓國1.9萬件,中國呢?
    據統計,2019年的日本的專利申請量高達52669項,排在第三,海對面的韓國有19085項,排在第五,美國則是62萬排第二,這些發達國家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永遠都是最先進的。
  • PCT國際專利申請:中國第1、韓國第5、印度第14,那美俄等國呢?
    按照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公開的信息,2019年中國通過WIPO提交的PCT國際專利數量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名。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負責人表示,2019年全球各國、地區提交的PCT國際專利增長了5.2%,總量達到了26.58萬件。
  • 2019年我國提交專利申請5.9萬件 躍居世界第一
    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達46家。開展「鐵拳」「劍網」「網劍」「龍騰」等專項行動。查處商標違法案件3.2萬件,假冒專利違法案件0.7萬件,案值合計5.1億元。辦理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案件3.9萬件。查處各類不正當競爭案件1.0萬件,案值31.6億元。
  • 中國專利申請數量連續9年排名全球第一
    來源:人民日報人民日報駐比利時記者 方瑩馨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日前發布《2020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的專利申請數量達到140萬件,連續9年排名全球第一,是排名第二位國家專利申請數量的兩倍以上。
  • 美、中、日,國際PCT專利申請量穩居前三,那印度、韓國、俄羅斯呢?
    當然了,申請專利還是要繳費的。鑑於種種「限制」,真正提交PCT申請的國際專利都是高質量的,且數量稀少。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各國、地區提交的PCT國際專利總量在增長了5.2%背景下,也只有26.58萬件。
  • 2019年東營有效發明專利2138件 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9.92件
    日前,記者獲悉,去年東營市有效發明專利2138件,同比增長20.1%,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9.92件,較上年提高1.57件,其中東營區、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增幅高於全市同期水平,同比分別增長29.7%、28.99%。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為17件。
  • 河南省「十三五」期間共申請專利108萬件 授權61萬件
    12月6日,河南商報記者在「河南省智慧財產權研究會2020年年會暨第五屆智慧財產權中原論壇」上獲悉,河南省「十三五」期間共申請專利108萬件,授權61萬件,海外專利申請1620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4件。
  • 中國國際專利申請量躍居世界第一 每萬人口達13.3件
    來源:人民日報我國國際專利申請量躍居世界第一(權威發布)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十三點三件本報北京4月23日電 (記者蔣建科)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專利商標審查質量和效率持續提升,高價值發明專利審查周期壓縮至17.3個月,商標註冊平均審查周期壓縮至4.5個月,超額完成國務院確定的年度目標任務。全年累計減免專利商標相關費用79.3億元。智慧財產權保護全面加強。開展「鐵拳」「劍網」「網劍」「龍騰」等專項行動。查處商標違法案件3.2萬件,假冒專利違法案件0.7萬件,案值合計5.1億元。
  • 【記錄】2018年中國專利進口費增長24.74%,主要付給美國;
    1.2018年中國專利進口358億美元 增長24.74%;2.蘋果iPhone強攻新專利,水下模式、AR穿戴式產品吸睛;3.OLED產業5年後將被中國超越 韓國官員著急了——4.博睿光電遞交NIMS專利無效請求;5.青海省每萬人口發明專利 擁有量為2.34
  •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2019年商標和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活動增加 專利...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12月7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的基準性年度報告《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顯示,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專利申請下降3%,這也是十年來首次下跌。商標和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活動分別增加5.9%和1.3%。
  • 中國成為全球專利申請最大來源國,美國居第二
    來源:央視網當地時間7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最新報告,2019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通過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提交國際專利申請的最大來源國。報告指出,2019年中國通過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的《專利合作條約》體系共提交了58990件申請(2018年53345件),位列全球第一。美國以57840件申請(2018年56142件)位列全球第二。日本、德國和韓國分列三、四、五位,維持2018年排名不變。自1978年《專利合作條約》運行以來,美國一直蟬聯榜首。
  • 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那美國、日本、韓國是哪年呢?
    再加上物價、匯率的影響因素,我們有理由相信:2020年中國GDP有望提升至15萬億美元左右,人均有望超過1.05萬美元。 我們都知道,2019年中國人均GDP正式突破1萬美元。今年雖然由於疫情的原因,增速有所放緩,但經濟總量和人均GDP仍將繼續創新高。那問題來了,美國、日本、韓國,今年他們的經濟發展情況會怎樣呢?
  • 前海企業十年提交國內專利申請5.8萬件 有效發明集中在高新技術領域
    深圳新聞網·見圳客戶端2020年9月28日訊(記者 林玟珊)近日,中國(深圳)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發布《前海合作區智慧財產權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全面展示前海合作區成立十年智慧財產權情況。《白皮書》顯示,2010-2020年,前海企業以高於全市平均水平26個百分點的年均增速提交合計5.8萬件國內專利申請;超過三分之二的有效發明專利集中在計算機、通信、網際網路、生物醫藥檢測等高新技術產業領域,專利內容涉及雲計算、圖像處理、算法、檢測等技術分支;海外專利布局遍布全球18個國家或地區。
  • 中國科技真如「吹噓」的那麼厲害嗎?從日本官方報告看中國科技實力
    日本是3.87%,日本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僅次於韓國的4.29%3:中國科技人才總量2014年為152.4萬人,超過美國的125.3萬人,僅次於歐盟28國176.2萬資金和人才是一個國家科技發展的雙發動機從1981年—2015年,美國,日本,歐洲國家的基礎科研成果世界份額都在下滑,而中國處於飆升,論文被引用次數從1981年佔世界比例不到1%,上升到2015年的佔世界13.5%,在全球範圍內僅次於美國。
  •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繼續保持智慧財產權強國地位
    2019年,中國專利申請數量為140萬件,位居世界第一,是專利申請第二大國美國申請量(621453件)的兩倍以上。排在美國之後的是日本(307969件)、韓國(218975件)和歐洲(181479件)。位居全球專利申請數量前5名的中美日韓歐,其專利申請數量合計佔世界總量的84.7%。
  • 去年國內(不含港澳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86.2萬件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4月2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介紹2019年中國智慧財產權發展狀況。申長雨表示,去年國內(不含港澳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86.2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3.3件,提前完成國家「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國內有效商標註冊量達到2521.9萬件,平均每4.9個市場主體擁有1件註冊商標。累計批准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385個,註冊地理標誌商標5324件,核准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使用企業8484家。
  • 2020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中國繼續保持智慧財產權強國地位
    2019年,中國專利申請數量為140萬件,位居世界第一,是專利申請第二大國美國申請量(62.15萬件)的兩倍以上。排在美國之後的是日本(30.8萬件)、韓國(21.9萬件)和歐洲(18.15萬件)。這前5名的專利申請數量合計佔世界總量的84.7%。
  • 韓國巨頭喜提全球第一,累計申請4787件電池專利
    根據歐洲專利和國際能源署最新調查結果,從2000年到2018年,韓國巨頭三星累計申請4787件電池技術專利,成功超越松下、LG>,喜提全球第一。 從專利申請地區來看,亞洲國家明顯比歐美國家更注重電池技術研發,日本和韓國更是遙遙領先於其他對手。其中,韓國所持專利數更是佔到同時期專利總數的17%以上。
  •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報告顯示:中國繼續保持智慧財產權強國地位
    2019年,中國專利申請數量為140萬件,位居世界第一,是專利申請第二大國美國申請量(62.15萬件)的兩倍以上。排在美國之後的是日本(30.8萬件)、韓國(21.9萬件)和歐洲(18.15萬件)。這前5名的專利申請數量合計佔世界總量的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