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最原始新冠病毒主要在美澳流行 武漢為變異版

2020-12-26 網易新聞

在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行動中,人類對這種致命病毒的了解越來越深入。《美國科學院院報》近日刊發的論文提出,當前新冠病毒根據不同人群的免疫能力,已經發展出三個亞型。鍾南山院士也表示,新冠病毒通過變異適應了人體環境,才表現出越來越強的傳染性。新冠病毒的不斷變異還會帶來什麼影響?會像網上擔心的那樣,最終出現「超級變種」嗎?

最原始病毒主要在美澳流行

《美國科學院院報》刊發的論文顯示,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團隊通過對160個來自世界各地的新冠病毒基因分析後認為,「最原始的新冠病毒主要出現在美國和澳大利亞,而不是在武漢」。但論文同時強調,國際各方目前所搜集的證據還不能明確病毒最初起源的具體地點。

該論文主要撰寫人、英國皇家生物學會院士、劍橋大學遺傳學家弗斯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目前公布的論文內容是基於追蹤去年12月到今年3月全球160個基因組後作出的,旨在以地圖方式呈現病毒基因演變和擴散。

該論文將目前發現的新冠病毒按照進化關係,分為A、B、C三個類型。其中與蝙蝠和穿山甲攜帶的冠狀病毒基因最為接近、最早傳到人類身上的A型,雖然在武漢曾被發現過,但與中國內地流行的新冠病毒基因並不相同。A型病毒主要出現在美國和澳大利亞。「在美國,至少2/3的確診病例樣本都屬於A型」。而在武漢流行的其實是從原始病毒變異而來的B型病毒。在法國、西班牙、義大利以及英國等歐洲國家流行的新冠病毒是從B型演變而來的C型,它在中國內地沒有找到樣本,但在新加坡、中國香港以及韓國等地出現過。

對於劍橋大學公布的這份報告,西方學術界和媒體都很關注。在英國《都市報》的相關報告後面有大批網民跟帖說,這次意識到新冠肺炎背後的病毒如此複雜,之前「武漢病毒」說法的確不公正。也有評論認為,劍橋大學這份報告的最大價值在於所有受到疫情影響的人,都可以仔細看完報告,再思考各種「病毒論」的可信度。

弗斯特強調說,新冠病毒發生了太多快速突變,研究人員很難完整追蹤病毒的家族譜系。他的團隊目前正將研究樣本擴大至1001個病毒基因組,雖然研究結果尚未出爐,但有些確定性和可能性已經擺在眼前。他承認,其他一些國際同行堅持認為「在西方國家傳播的病毒很可能最初源於武漢」,但他對自己團隊的研究結論很有信心:「可以確定的是,第一個從武漢獲得的新冠病毒屬於B型,而不是最原始的A型。A型病毒曾在武漢存在過,但只佔極少數。」

國外病毒亞型傳染性更強?

為什麼美國和澳大利亞會有更多A型病毒出現?弗斯特認為,這與當地人群的基因和免疫系統等因素有關。通俗地說,A型在武漢沒有簡單存活的土壤,最終變異成更具攻擊性的B型。而在美國和澳大利亞,A型很快就找到大批可供存活的宿主,因此快速擴散。

武漢大學醫學病毒研究所所長楊佔秋12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不同地方流行的病毒亞型不同,的確跟人種有關係,學界所謂「人群對病毒易感與否」,說的就是病毒對某地區人群免疫系統的適應能力。此外它也與當地宿主動物及環境有關係,比如來源於哪種動物,因為病毒要適應動物宿主和環境。

鍾南山院士近日在接受採訪時強調說,新冠病毒通過基因突變已經非常適應在人體內生存,所以它傳播的力度比較大,比起流感有高達20倍以上的死亡率,這個問題確實比較值得重視。很多人由此擔心,從境外回國的患者攜帶變異病毒的傳染性是不是更大了?

楊佔秋認為,外國流行的病毒亞型可能只對當地人群易感,對中國人不易感,不太可能在中國引起大的流行。他表示,病毒的快速傳播,一方面跟病毒量有關,另一方面和人員流動性關係密切。中國現在境內新增病例少,是因為我們把疫情傳播的渠道阻斷了。我國對從境外回國人員採取嚴格的隔離措施,從境外被帶入國內的病毒的傳播機會減少,阻止了病毒的傳播。「即便國外流行的病毒亞型被帶回國,它其實更適應原先所在地區的人群,想要在中國人群中流行,還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所以我們不用擔心從境外回國的人帶來更可怕的病毒,只要做好防控與隔離,阻斷病毒傳播的條件和環境,就可以了」。

「超級變種病毒」可能性不大

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持續蔓延,還有人擔心病毒在長期擴散中不斷變異,甚至出現「超級變種」。楊佔秋表示,未來新冠病毒出現更多亞型是可能的,但不會馬上出現。至於最終會不會出現「超級變種」,他的判斷是「不一定」。因為病毒亞型出現得越多,人們對病毒的適應性就越強,其傳播能力下降,反而不容易引起大流行。一般情況下,不存在亞型越多病毒越厲害的情況。「但值得警惕的是,如果病毒發生變異的位點正好是一個致命性很強的位置,出現更大的暴發就是可能的」。

新冠病毒的不停變異,給當前戰疫工作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楊佔秋表示,不同病毒亞型跟它的致病性關係密切,例如義大利流行的亞型引起的死亡率更高、致病性更強,在韓國、日本流行的亞型致病性比較弱,死亡率也相應小一些。「不同亞型引起疾病表現的輕重不一樣,相應的治療方法也不同。目前來看,新冠病毒出現變異後對疫苗的影響更大。「例如在中國流行的病毒亞型是B型,如果我們用B型疫苗預防A型病毒流行區的感染,效果就不好。」這就類似於流感病毒每年都會變異,如果用之前的流感疫苗預防第二年的疫情,根本就沒效。楊佔秋認為,病毒亞型不斷出現後,需要針對性研發相應的多種疫苗。當然理論上也可能存在一種疫苗能同時對三個亞型的病毒都起作用,但這種疫苗的研發難度就增加了。

相對而言,病毒變異對藥物的影響不是很大,因為藥物主要是針對病毒繁殖的過程,而疫苗是針對整個病毒。病毒感染跟受體有關係,只要藥物在早期把病毒受體擋住了,不管是哪個亞型的病毒,都沒辦法感染了。

(原標題:各地「養育」不同亞型? 最終出現「超級變種」?新冠病毒變異影響有多大)

(責任編輯:韓佳鵬_NN9841)

相關焦點

  • 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新變異毒株傳染力激增」「英國升級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進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更引發公眾擔憂。 那麼,應如何看待新冠病毒變異?
  • 生物學家談變異新冠病毒的兩個特性
    喬治梅森大學系統生物學學院的安恰巴拉諾娃教授講述了水貂種群中的新冠病毒變異。這位生物學家說,目前在丹麥正在準備公布有關感染了新冠的貂的貂體內新冠病毒變異的一項科學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從水貂身上獲得的新的病毒株與原始病毒株有四個變異,病毒因此獲得了新的特性,即它能夠分泌更多病毒並相應地感染更多人。巴拉諾娃稱,有關新變異「最糟糕的事情」是對流行病初期患過原始的COVID-19新冠肺炎的人體內獲得的血清所做的一項血清中和試驗結果。研究人員發現,在大多數情況下,來自這些血清的抗體無法中和突變變異的病毒。
  • 美國科學家:武漢絕不是新冠病毒源頭
    美國科學家日前進行的一項關於新冠病毒最新研究顯示,這種導致全球大流行的病毒是自然產生的。根據科學雜誌《自然醫學》發表的證據分析表明,新冠病毒「不是在實驗室中構建的,也不是有目的性的人為操控的病毒」。美國科學家表示,「武漢那裡肯定有一些病例,但絕不是該病毒的源頭。」△《自然醫學》文章截圖「武漢絕不是新冠病毒的源頭」作為論文的作者之一,杜蘭大學醫學院教授羅伯特·加裡認為,目前陰謀論在網絡上風行,非常有必要利用整個團隊的力量來探究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起源。
  • 令英國「大驚失色」的新冠病毒變異,是怎麼回事?
    這一新的變異主要是新冠病毒S蛋白受體結合區域(RBD)中的關鍵胺基酸突變N501Y。已有研究表明,這使得新冠病毒更容易與人的受體ACE2結合,從而使其具備加快新冠病毒傳播的潛力。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病毒學家斯圖亞特·尼爾( Stuart Neil)表示,幾周前這種變異病毒只與10%~15%的病例有關,而在上周已佔到倫敦病例的60%。
  • 西媒:病毒變異會否讓新冠疫苗失效?|新冠疫苗|病毒變異|突變|輝瑞...
    點擊查看 西班牙《公眾日報》網站12月15日發表了題為《病毒都出現了哪些變種?會不會對疫苗研發產生影響?》的報導稱,新冠病毒仍在持續變異中。這句話聽起來讓人膽戰心驚,但也不必過於擔心,因為所有病毒都依靠變異生存,病毒變異是一種常態。
  • 英國新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感染力增加70%,到底是什麼意思?
    近日,消息稱英國新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感染力增加70%,英國衛生部長馬特·漢考克(Matt Hancock)稱該變異毒株已經失控。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對英國和世界疫情發展和控制意味著什麼呢?新毒株感染力增加了70%?新冠病毒傳染性增加了12倍?
  • 英國新冠病毒,危險的變異
    艾莉森意識到她的行為可能會導致病毒擴散:「聖誕節是我們家最重要的日子,考慮到這一年對我們來說是多麼艱難,死亡、失業、我本人感染新冠,我只想回家安慰我媽媽。如果你認為我的離開是魯莽或自私的行為,我願意接受。」根據給英國政府提供建議的研究人員的說法,英國這種變異新冠病毒的傳播能力可能比其他正在傳播的變體高出40-70%。
  • 瞭望|四問新冠病毒變異
    12月21日,一名戴著口罩的女子打傘站在英國倫敦街頭 韓巖攝/本刊  「這是病毒進化的正常部分」19日宣布在英國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被命名為「VUI-202012/01」。英國通過回溯性分析發現,最早的兩株病毒變體分別於9月20日和21日來自肯特和大倫敦區。
  • 德著名病毒專家:大流行起點在義大利北部 雖仍堅稱源頭是武漢
    【歐洲時報德國版微信公眾號 道德經】最近兩天,一則與新冠病毒起源有關的消息掀起軒然大波。許多華文媒體報導稱:德國病毒學家亞歷山大·凱庫勒(Alexander Kekulé)在接受德國電視二臺(ZDF)馬庫斯·蘭茲(Markus Lanz)脫口秀節目訪談時表示,目前全球正在傳播的新冠病例中,99.5%可追溯到來自義大利北部的一種被稱為「G變種」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義大利北部才是全球大流行的起點!
  • 英國新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感染力增加70%,到底是什麼意思?
    近日,消息稱英國新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感染力增加70%,英國衛生部長馬特·漢考克(Matt Hancock)稱該變異毒株已經失控。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對英國和世界疫情發展和控制意味著什麼呢?新毒株感染力增加了70%?新冠病毒傳染性增加了12倍?
  • 兩種或源自美國的新冠病毒變異株發現,傳染性增強
    兩種或源自美國的新冠病毒變異株發現,傳染性增強 科技日報北京1月14日電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13日報導,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人員周三發布報告稱,他們發現了兩種新的可能源於美國的新冠病毒變異株,其中一種在去年12月底至今年1月初3周時間內迅速成為俄亥俄州哥倫布市主要的新冠病毒變異株
  • 北京新冠病毒序列公布:病毒從哪裡來?如何開始流行?
    撰文 | 湯佩蘭 趙亞傑責編 | 陳曉雪最新數據顯示,北京目前流行的新冠病毒序列與流行於歐洲的新冠病毒更加接近,但比歐洲現在流行的新冠病毒要古老。「這表明此次在北京流行的病毒是現有病毒分支,且與歐洲流行的病毒相似,而非由動物傳染到人的新發疫情。
  • 上海發現來自英國的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女...
    據《中國日報》報導,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20年12月30日發表的研究報告,中國大陸首次報告了最初在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12月12日,即她飛回中國的前兩天,新冠檢測結果呈陰性。報導稱,她回憶自己在公園裡跑步時沒有戴口罩、等待登機時曾摘下口罩吃飯喝水,這些都可能導致自己被感染。
  • 新冠病毒變異,英國陷二戰以來最糟的一年
    目前針對這一變異還有太多未知,難以下定論。儘管目前病例主要集中在英國,但新冠病毒可能在其他國家也發生了同樣的變異英國政府首席醫學顧問克裡斯·惠蒂指出,病毒總是在變異,重要的是要查明新的毒株是否更易傳播,是否會導致患者更病重,是否會改變人類免疫系統的反應。英國新冠基因組學聯盟(COG-UK)研究人員聯合發布的初步分析報告顯示,這一被命名為VUI-202012/01的變異毒株最早於9月出現,兩份最早的樣本分別於9月20日在肯特採集和9月21日在大倫敦地區採集。
  • 英國新冠病毒變異,倫敦封城上演「大逃離」
    據《衛報》報導,當地時間12月19日,英國首相詹森發表全國講話,由於新冠病毒的新變種,英國確診病例數量在過去2周之內猛增,科學家認為,這種新變種比原始毒株的傳播性高出70%。目前,最迫切的工作是確保新變種病毒不會導致更高的死亡率。
  • 【南非出現新冠病毒變種 世衛稱正在研究南非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
    文 / 夏洛特2020-12-19 07:41:42來源:FX168 【南非出現新冠病毒變種 世衛稱正在研究南非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當地時間12月18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
  • 希臘確認新冠病毒完整基因序列 實時監測病毒變異情況
    中新網1月11日電據希臘《中希時報》10日報導,雅典科學院生物研究所正在實施一項檢測新冠病毒突變的計劃,其於近日宣布,已經在希臘第一波和第二波疫情的1150名患者中,確定了病毒的完整基因序列。  據報導,研究人員根據新冠病毒的分子圖譜,發現了在希臘特定地區流行的新的以及已知的病毒突變,從而為希臘疫情期間新冠病毒的歷史和地理圖譜繪製和追蹤提供了可靠指引。  報導稱,研究人員通過對疫情期間病毒基因組演化的分析,結合國內開展的流行病學研究,為希臘各地區疾病的演變,以及對疾病患者個體和人群臨床特徵的解讀提供了重要信息。
  • 美國發現三種本土新冠變異毒株:或是迄今為止最容易傳播的病毒
    當地時間1月14日,據《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南伊利諾伊卡本代爾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第三種美國本土變異新冠病毒,並表示這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容易傳播的一種病毒。據悉,該病毒最早於2020年5月在德克薩斯州休斯頓出現。科學家稱,此變異病毒在美國中西部的北部地區最為普遍,可能至少50%的美國病例都是由這種病毒引起的,但目前還沒有在別的國家廣泛傳播。
  • 多國研究表明新冠有數百種變體,新冠病毒或還潛伏在精液中,新冠...
    多國研究表明新冠有數百種變體,新冠病毒或還潛伏在精液中,新冠病毒到底來源於哪裡?研究小組分析了英國謝菲爾德新冠病毒患者的數據。雖然攜帶這種變異病毒的患者體內存在更多病毒,但沒有證據表明這些患者病情更嚴重,或者住院時間更長。病毒發生變異並非罕見現象。例如流感病毒變異非常快,因此每年都有必要接種新的流感疫苗。病毒學家認為,到目前為止,新冠病毒的變異相對穩定,但在全世界的廣泛傳播給了它充分變異的機會。
  • 新冠病毒源自哪裡,真相,越來越近了!
    武漢的確是最早向世衛組織報告疫情的地區,但新冠病毒到底源自哪裡,尚無定論。最近,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刊登了一篇由英國和德國學者共同撰寫的論文,其中指出,新冠A類病毒更多發現於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受感染者,在武漢只有極少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