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雙手創造幸福生活的殘疾人王品兵

2020-12-18 臥聽秋雨
腿腳不方便的王品兵通過手機監控查看養

47歲的王品兵是南部縣八爾湖鎮高家坡村人, 年少時因病致殘,但他身殘志堅,不等不靠,通過自己的勤勞雙手創造了美好生活,他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得到了鄉親們的一致稱讚。

命運多舛 自強不息 

「我自小就體弱多病,8歲時患上了風溼關節炎。」11月12日, 王品兵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由於剛開始生病症狀不太明顯,父母認為是小感冒,拖一拖自然就好了,可是過了一陣子,他的病情沒見減輕反而越來越重, 家人才急忙將他送去醫院。經過醫院診斷,王品兵患的是風溼關節炎、中耳炎,遺憾的是錯過了救治最佳時間,疾病給他留下後遺症,導致右腿肌肉萎縮無力、聽力下降,最終造成聽力三級、肢體四級殘疾。 

小學畢業後,由於家庭貧窮加之身體殘疾的原因, 王品兵沒能繼續讀書。在親戚的幫助下,王品兵跟著當地的一位修鞋師傅學習修鞋,在附近鄉場上擺攤。1992年,王品兵到廣州南海區務工,在這期間王品兵不僅修鞋,還學會了修單車,因為收費合理,修理技術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慢慢地他的生意火紅起來了。1997年, 王品兵獨立經營了修理店門市部,當起了老闆,生活慢慢好起來。

愛心無限 互幫互助  

2005年,由於母親生病,孝順的王品兵帶著生命中一個重要的人回到家鄉照顧母親。「這個人是我的女兒, 我在廣州打工時收養的。」 王品兵說,1999年的一個傍晚, 他散步時聽到路邊草叢中傳來嬰兒的啼哭聲, 走近一看發現是一名棄嬰,王品兵走上前去抱起了那個嬰兒,本來還在哇哇大哭的嬰兒竟然安靜地睡著了。第二天,他帶著孩子去當地派出所報案,派出所民警多方打探,也沒有找到孩子的親生父母。 

「看著這個可愛的孩子,我是打心眼裡喜歡,也許這就是緣分吧。」沒有結婚成家的王品兵經過深思熟慮之後, 對派出所民警提出希望能夠收養這個嬰兒。在派出所民警的幫助下, 王品兵完成了相關收養手續。 

「我與鄉鄰關係很好,農忙時,鄰居主動幫我煮飯,幫我看管孩子……」王品兵說,每年過年,他都要宰一頭豬,分給鄰居, 作為平時對他照顧的回報。 農閒時, 王品兵也幫著鄉親們做點力所能及的「技術活」,幫助他們修補鞋子、換燈泡等,成了鄉親們眼中的「能人」。

不等不靠 自謀出路  

2006年,王品兵開始嘗試搞養殖業。他利用多年打工掙來的錢飼養兔子,結果「竹籃打水一場空」。「沒有經驗,遇到問題還要翻書。」王品兵說,這對僅上過小學的他來說,簡直比登天還難。

有了第一次的失敗教訓, 王品兵開始嘗試養雞、鴨、鵝。「自家產的糧,雞鴨散養,全部是跑山雞,雞肉口感特別好。」王品兵說, 自2007年至今, 他每年出欄雞、鴨各400多隻。2012年起,王品兵在家附近建起了200多平方米的養豬場,每年自繁自養生豬200多頭。 

「家鄉的條件很好,但是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去了。」王品兵說,為了節約養殖成本,他實行半機械化種植,自己一個人可以種水稻40畝、油菜10多畝。每年種植和養殖收入達到20多萬元。  「由於腿腳不方便,我在養殖場裝了監控,在家裡通過電腦和手機,隨時隨地查看養殖場的情況。」王品兵說。  「幸福要靠雙手來創造。」 王品兵說,他希望能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合夥搞一個現代化、規模達到500頭的養豬場,擴大養殖規模。

相關焦點

  • 王品兵:靠雙手創造幸福
    □李果 周靜特約通訊員 張櫪47歲的王品兵是南部縣八爾湖鎮高家坡村人,年少時因病致殘,但他身殘志堅,不等不靠,努力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走出了勵志人生。他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得到了鄉親們的一致稱讚。經過醫院診斷,王品兵患的是風溼關節炎、中耳炎。遺憾的是錯過了救治最佳時間,疾病給他留下後遺症,導致右腿肌肉萎縮無力、聽力下降,最終造成聽力三級、肢體四級殘疾。「突如其來的變故猶如晴天霹靂。」從小懂事的王品兵背著父母偷偷地流淚,「我不能悲傷,生活還得繼續下去。」小學畢業後,由於家庭貧窮加之身體殘疾的原因,王品兵沒能繼續讀書。
  • [一起奔小康] 依馬木江: 幸福的生活靠勤勞的雙手創造
    [一起奔小康] 依馬木江: 幸福的生活靠勤勞的雙手創造 2020-08-06 14: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好生活靠雙手創造
    打卡我的小康生活【美好生活靠雙手創造】「美好的生活就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啊。」家住青海省化隆縣本康溝村的賀寶蘭大媽樂呵呵地和記者嘮著嗑。她說:「在村加工車間每個月1200多元固定收入,自己小超市也有三四千元的入帳,現在我不靠子女,靠著黨的好政策,靠著自己的雙手,我這個七十歲的老太太照樣把這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萬瑪加、熊憲斌、羅旭)
  • 玉林脫貧攻堅 | 靠雙手創造幸福生活,玉林這個「工程」助力貧困戶...
    政府部門:在廣西率先搭建城鄉一體化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貧困群眾:靠雙手去奮鬥改變貧窮命運 7月20日17時30分,是福綿區盛偉工藝品廠的下班時間,但車間裡還有很多工人在忙碌,縫紉機、電風扇的聲音交雜在一起。 ▲通過線上招聘,福綿區盛偉工藝品廠順利招到員工,很多貧困戶在此實現就業。
  • 周海: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一個美好的生活,不能什麼都靠國家,雖然眼睛看不到,但是我們也要自食其力。」兵團第六師芳草湖農場康壽堂推拿師周海自信而堅定地說。 原本生活在寧夏的周海,從小就雙目失明,他性格開朗,有著一股不肯認輸的韌勁。20歲那年,他不顧父母反對來到河南洛陽推拿學校學習按摩推拿技藝,不願過依賴父母的生活。 2000年畢業後,他就先後在廣東、廣州、河南等地方一邊在推拿店工作,一邊繼續深造學習,2010年獲得醫師資格證。一次偶然機會他從盲人朋友群結識了芳草湖農場盲人李財。
  • 趣味遊戲活動 豐富殘疾人消夏生活
    本報訊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陳軍 實習生 夏夕涵)熱愛生活,一個都不能少。14日,大渡口鎖口丘社區開展「鎖愛」殘疾人系列活動,通過趣味性強、可參與、可互動的娛樂方式,讓殘疾人朋友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並從身邊身殘志堅的榜樣中感受到堅強的力量。
  • 雙手打開幸福門
    「感謝黨的扶貧好政策,幫助我們渡過難關,是黨的扶貧政策為俺打開了幸福的大門。」談起生活的變化,東昌府區道口鋪街道邵月河村村民王玉敬激動地說。幾年前,她曾經面臨重重困難,生活難以維持,如今,她憑藉自己的技術、用自己的雙手辦起一家推拿按摩店。
  • 聾人蛋糕裱花師陳宗梁:用靈巧的雙手創造甜蜜生活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用靈巧的雙手,創造出一個個造型可人的蛋糕甜品。陳宗梁是名「90後」,出生在漳浦縣沙西鎮普通農村家庭,父母靠養殖為生。3歲那年,一場高燒後,他喪失了聽力,進而影響語言能力。他的成長比起常人來得艱辛。陳宗梁在當地一所普通小學讀書時,由於聽不見,也不會說話,無法知曉老師課堂上講什麼,學習成績不好。
  • 脫貧戶邢海平:身殘志堅靠雙手敲開「幸福門」
    人民網樂東12月16日電(樊歡迪)「我雖然是個殘疾人,但我相信靠自己的雙手也能脫貧致富!」在樂東黎族自治縣大安鎮西黎村的扶貧培訓班上,邢海平堅定的語氣感動了周邊所有人。「身體殘疾的邢海平能養雞致富,那我們又有什麼做不到呢?」貧困戶邢維三內心觸動,決心向邢海平看齊,開始發展養雞產業。
  • ...靠雙手「鋤貧」——看關嶺殘疾人黃正福「姜大王」的嬗變之路
    【脫貧攻堅故事】用雙拐「奔跑」 靠雙手「鋤貧」——看關嶺殘疾人黃正福「姜大王」的嬗變之路初入冬季,白晝乍暖。在關嶺自治縣新鋪鎮臥龍村的蔬菜種植基地裡,58歲的黃正福正在採收生薑,豐收的喜悅滿溢面龐,手上的泥土顯得格外芬芳。
  • 邰麗華「談」幸福:讓殘疾人更好地生活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電 題:邰麗華「談」幸福:讓殘疾人更好地生活  中新社記者 尹力  因領舞《千手觀音》而家喻戶曉的全國政協委員、殘疾人舞蹈家邰麗華,用手語與中新社記者「暢談兩會」,希望社會能更多的關注並改善殘疾人的生存現狀,讓殘疾人更好地生活。
  • 南通海安:1.9萬殘疾人小康路上幸福多
    ,點亮了他們美好生活的底色,讓他們在決勝小康路上共浴幸福陽光。教育助殘只是我市積極落實各項扶殘救助政策,健全兜底保障制度,開啟殘疾人群體幸福生活通道的舉措之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熱情幫助,在我心裡點亮一盞明燈,為我指引了人生的方向,幫助我戰勝了困難。」市「十佳殘疾人自強模範」曹寶華堅定地說。
  • 道縣松柳村蔣國太:脫貧路上不等不靠 幸福生活自己創造
    曾經蔣國太一家雖因病返貧,但藉助精準扶貧的好政策,不等不靠,憑著自己勤勞的雙手,發展致富產業,順利實現脫貧。蔣國太一家五口人,生活幸福。但從2015年開始,這個小家庭卻遇到了病魔的「襲擊」。蔣國太身患淋巴癌,家中欠下了高額的外債。經過治療,蔣國太的病情得到了控制,身體一天天有所好轉。但是,「貧困戶」的帽子卻戴在了他們的頭上。
  • 王品成功沒有秘密,走投無路靠丈母娘,戴勝益有「菜色三哇」
    創辦於1993年的王品,已累積27年歷史,是臺灣第一餐飲集團,每年來客超過2100萬人,換算臺灣人口數,已近乎人人皆是它的顧客。王品的成功沒有秘密,創辦人戴勝益說,他靠的是「哇!哇!哇!」成功撇步。創業「九死一生」,走投無路靠丈母娘私房錢戴勝益和他得意畫作《合歡山杜鵑花》戴勝益,生於1953年,臺灣臺中清水人。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戴芳遠走他鄉,杳無音信,是母親黃水剩一人維持一家七口人的生計,靠給人做衣服的微薄收入貼補家用,日子過得自然清貧。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助你飛翔,擁抱陽光——助力殘疾人脫貧攻堅故事
    「中國有幾千萬殘疾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習近平總書記格外關心殘疾人這個特殊群體的脫貧問題。  近年來,各地通過紮實舉措推動貧困殘疾人脫貧。一批身陷貧困的殘疾人,在一系列扶殘助殘政策幫扶下,或重新燃起生活希望,或奮發創業、脫困自強,書寫出精彩人生篇章,點亮擁抱幸福生活的夢想。
  • ...勤勞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丨赤水市寶源鄉一碗水社區搬遷群眾吳永珍
    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父母一直教育我要做一個善解人意、尊老愛幼、和藹可親的女孩,我再生活中,一直遵循父母的教誨。  由於家庭環境不好,丈夫馮啟勇常年外出務工,我在家照顧公公婆婆和兩個孩子的起居生活,雖然生活艱辛,但我一直覺得,父母和子女的關懷不能有減弱。
  • 戴勝益:創業九死一生,走投無路靠丈母娘 王品牛排的獨特內規
    戴勝益:創業「九死一生」,走投無路靠丈母娘王品集團創始人、原董事長戴勝益2017年6月,為專注經營「益品書屋」, 王品集團創辦人戴勝益決定退出王品董事會。二個月後,他舉辦全臺巡迴書展,第一站就是在家鄉清水舉辦。
  • 桂陽:靠雙手發展產業 脫貧增收奔幸福
    由於地處偏僻,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落後,村裡大多青壯年勞動力外出謀生,村民「等靠要」思想比較嚴重,不願主動發展產業。「因為黨組織渙散,組幹部工作不積極,我來了以後組織組幹部重新選舉,走訪了村裡老黨員和退下來的老幹部,讓他們一起為銀河村的發展出謀劃策。」桂陽縣委駐銀河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肖衡生說,剛到銀河村的時候,對這裡印象很不好。
  • 「我的脫貧故事」幸福生活是靠雙手換來的丨鎮遠縣都坪鎮地花村...
    為了讓這個家重燃生活的火焰,村支兩委通過評議會將我家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並鼓勵我樹立脫貧的信心和決心。在鎮危改辦的幫助下,危改款很快就打到了我的帳戶上,看著這筆錢,我再一次熱淚盈眶。  幸福生活是靠自己的雙手換來的,我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能過上這麼好的日子,我要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
  • 王品:人才是餐飲業的重中之重
    餐飲業對員工的素質要求肯定會越來越高,對中高級人才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王品集團已認知到了這一點。所以,招募高素質人才,培育中高端人才,是王品集團人才培育計劃的重心所在。要倒班,沒有正常的雙休日,別人都在放假餐廳卻忙到飛起,還有油膩的碗盤和散不去的油煙味兒……都說以前的人能吃苦,如今90後、甚至00後都進職場了,表面不怎麼光鮮的餐飲業又能靠什麼優勢去吸引他們呢?對此,李玉婷認為,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那個時代的個性特徵,其實沒有好壞的問題,只有適應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