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贏(左)與邢三令
◎本刊記者 郝濤
「走,讓我們一起走,共擁有共包容,為幸福愛地球」,這是5月初剛剛全球首發的歌曲One Belt One Road結尾句的歌詞,也是其詞曲作者、資深媒體人蘇贏和資深音樂人邢三令最喜愛的一句歌詞。
有別於「一帶一路」倡議的官方英文翻譯,歌名選用了民間翻譯One Belt One Road,傳唱起來更加朗朗上口,同時通過最簡單的英文命名,表達「一帶一路」倡議中充滿愛的精神。
以愛之名講述「一帶一路」
回憶歌詞創作的初衷,蘇贏介紹,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引發了海內外的廣泛關注,作為媒體、研究工作的從業者,蘇贏在關注的同時也在思考「能為『一帶一路』做些什麼」,而在歷經前往東亞、東南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採風後,蘇贏表示,「還是通過音樂的方式最能打動人心、震撼人心、引發共鳴,因此我們決定寫一首歌,為『一帶一路』創作一首歌」。
然而,創作的過程並不容易。「(這是)關乎我們國家偉大倡議的歌,我無法下筆,是寫遠去的駝鈴、馬幫,還是寫遠航的商船、風帆?是寫輝煌蒼老的絲綢之路,還是寫鄭和下西洋的航船?但那是歷史的絲綢之路,今天中國以一個嶄新的大國形象登上世界舞臺,我們要以什麼樣的方式參與世界、為世界提供什麼樣的有利於各國人民的公共產品?『一帶一路』應運而生,基於這樣的理念,我決定從家出發,因為每個國家都是由家組成的,家庭和諧了,家人和睦了,幸福也就有了;擺脫貧困,走向富裕富強,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渴望,所以從愛、從家出發來表達『一帶一路』最為深刻、最為根本。」蘇贏說。
蘇贏介紹,歌詞最終是在31天的思考和醞釀後,「某一天的一個下午,靈感突然來到我身邊,花一個下午的時間完成了歌詞的寫作」。
「有一天我悄悄的親吻孩子的臉,我能看見你夢裡的風箏歡快的遊……」蘇贏說這是最觸動他的一句歌詞,「作為詞作者,每次當歌手唱到這幾句,內心特別柔軟、特別幸福的。」蘇贏說。
他說:「孩子的笑臉是對這個世界最溫暖的回報,每個人在面對孩子的笑臉的時候,原本需要面對的勞作、工作等一切繁重的生活壓力,都會因為孩子的笑臉煙消雲散,而每個國家的人都會有這樣相似的境遇:前一天工作很累、很晚,第二天早上起來工作前,孩子在睡夢中微微的一個笑臉,會讓人心花怒放,這時候你走起路來、上起班來,走到工廠、走到實驗室、走到任何一個工作崗位上,你的內心有是有力量的、是有愛的……走到這些國家中會發現,這些和我們中國人是一樣的,而這些『一樣』恰恰是我想表達的。」
蘇贏指出,尤其對於「一帶一路」國家中的發展中國家、欠發達地區,「他們面臨的是溫飽問題、是生活的壓力,他們希望的是讓家人不要再挨餓、不要再受苦、不要再受累、不要讓孩子臉上露不出笑臉,每個國家的爸爸媽媽都有這樣的擔當,每個國家的爺爺奶奶都有這樣的牽掛,於是便激發了大家想要一起走的期望,一家一家的人一起走就是一個國家,一個國家一個國家一起走就是整個世界,正如歌中所唱『為幸福愛地球』,幸福是任何一個國家最執著、最單純的追求,對幸福的追求也是人活著最根本的意義」。
而早在兩年前便完成的詞曲創作,正是因為準確把握了「一帶一路」最核心的精髓,才跳出了駝鈴、馬幫,跳出了航海、帆船,跳出了版圖上、地域上的限制,闡釋了其中愛的主題和家的共鳴。
以主旋律奏響人類之共鳴
作為曲作者及蘇贏的好友,著名音樂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愛心大使邢三令全程參與了歌曲的創作過程。
回憶起創作過程,邢三令對於採風過程中的感受記憶猶新,「我是抱著旅遊、採風的心情去的,想去聽聽當地的音樂,希望能給創作帶來一些靈感和啟發。後來發現,音樂的確是不分國界、不分膚色、不分種族、不分宗教信仰、在世界上不同的國家,我可能聽不懂他們的語言,但是當音樂響起的時候,我就能知道他們想表達什麼。」「到達越南的時候,歌曲Demo已經完成,我們在纜車上用藍牙音響播放,一開始纜車上的當地人很驚訝,後來聽著我們唱,他們也跟著哼起來,再後來他們已經會唱英文部分了……」
而談及曲風的定調,邢三令表示,作曲的過程十分痛苦,「因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宏大意義,我嘗試了很多風格,寫了之後自己先唱,唱了不行再改,改了再唱。這首歌最後選定的是一個大調,但在此之前,為了表現絲綢之路,嘗試過使用新疆、阿拉伯地區的元素,也考慮過加入沿海國家的元素,但這些都不能完整表達『一帶一路』的精神,因為『一帶一路』不只是阿拉伯國家,也不只是沿海國家,而是面向全世界的國家,所以應該用世界的情懷、用一個世界的音樂人的態度去做」。邢三令說,一個月的時間,經過十幾個版本的修改,最終的定稿已經幾乎沒有了第一版的印記。
2017年5月13日,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前夕,蘇贏和邢三令團隊還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和北京語言大學等高校的大學生,推出了首都高校學子同子同唱《One Belt One Road》MV,獻禮「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接下來,蘇贏和邢三令團隊還將推出世界青年和百名歌星同唱《One Belt One Road》等多個MV版本,旨在讓更多的人關注和理解「一帶一路」,為「一帶一路」世紀工程獻禮。
以個人擔當響應國家之責任
採訪中,蘇贏多次提到了「力量」一詞,既有「一帶一路」國家的人民感受到的來自中國的力量,也有「一帶一路」國家的人民帶給蘇贏一行的力量。
在馬來西亞,蘇贏一行遇到了當地的華人華僑,他們只知道蘇贏和團隊來自中國,並不知道他們為創作而採風的目的。讓蘇贏驚訝的是,華人華僑們第一個問題就是「你們從中國來,那你們知道『一帶一路』嗎』?」
「我們當時愣住了,沒想到由他們提出來的開場白就是『一帶一路』」,蘇贏說,交流後他們了解到,不僅是當地的華人華僑,「還有馬來西亞其他地區的人,也十分期待『一帶一路』倡議會對他們帶來什麼實惠,包括食品、服飾、輕工業品等和老百姓生活最貼近的方面」。
而在土庫曼斯坦,「很多本地的員工已經在中國的企業裡感受著中國的文化和力量,對於一帶一路倡議非常期待」,蘇贏介紹到。
而在非洲,由中國鐵建中土集團建設的非洲首條電氣化鐵路——亞吉鐵路(阿迪斯阿貝巴—吉布地)建成後,貨物從吉布地港運輸至阿迪斯阿貝巴的時間縮短為10餘個小時,「這是真正意義上給他們帶去了幸福之路、繁榮之路」,蘇贏表示,交通的改變帶動經濟繁榮發展,讓當地人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改變,而對於許多仍受貧困、疾病困擾的非洲國家來說,「一帶一路」倡議將為他們帶去更為深遠的影響。
「有句話叫『一帶一路』不是中國的私家小路,而是世界的陽光大道,中國歡迎世界各國一起來走」,蘇贏表示,在感受著中國的博大胸襟的同時,身為媒體人,他也更敏銳地思考著自己作為國家之個體的責任和擔當,「尤其是青年人,在追求自己的理想過程在,也要經常拷問自己,能為這個社會做些什麼」,而這也是蘇贏參與One Belt One Road創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獻禮的深刻體會。
「我們希望用這首歌喚醒更多愛,因為『一帶一路』是一條光明之路,是一條愛之路,是一條真正能讓世界人民追求、嚮往,擁抱幸福的路」,蘇贏說,「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我們國家提出這樣偉大的倡議,我們作為倡議國的一員,內心是溫暖的、熱切的、驕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