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一些媒體犯了「正能量臆想症」!

2020-12-11 騰訊網

傳媒內參導讀:從女護士流產10天一線抗疫,到懷孕堅守戰「疫」,再到女護士集體剃光頭……媒體報導這些「正能量」事跡時為何總被質疑,是該反思了!

來源:傳媒內參-傳媒獨家

文/唐瑞峰(轉載須授權)

在疫情防控這場持久戰中,一線醫護人員為保護人民生命健康做出了重大貢獻,在近期的媒體報導中,我們看到了這樣幾個事跡:

沒來得及從流產的悲痛中完全走出來,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腫瘤一區疼痛科「90後」護士黃杉就擦乾眼淚,奔赴戰「疫」一線,她在日記中寫到:「我親愛的戰友們啊,我們萬眾一心,終究會是戰役的勝利者,難過害怕焦慮了就哭,哭完還是一條好漢」;

新聞裡的趙瑜是中部戰區總醫院漢口院區急診科的護士,已經懷胎九個月,還是堅持工作在第一線,視頻裡的她大著肚子,路都走得不是很穩了,還戴著面罩穿著厚厚的防護服走進病房工作;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派出的14位女性護士在出發前被集體剃光了頭髮,這一過程不僅粗暴而且示眾般被全程記錄了下來,在視頻中,有幾名女護士流下了眼淚,表情憂傷。

從女護士流產10天一線抗疫,到懷孕堅守戰「疫」,再到女護士集體剃光頭……媒體在報導這些事跡時,用的大多是「感動」「巾幗不讓鬚眉」 等稱讚,但也引發了爭議。

這樣的報導爭議不斷

從媒體新聞報導策劃角度來看,大部分媒體通過挖掘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跡來展現一線基層人員抗擊疫情情況,這本身無可厚非,我相信大部分媒體的初衷都是善意的,但通過大力渲染弱者自虐式自殘式的行為來展現基層抗疫人員抗疫事跡,未免顯得少了些人文關懷。

說實話,看到這樣的新聞,筆者也很佩服和心痛在一線的白衣天使,但媒體若以自虐自毀的方式換取道德優勢,讓弱者做出無畏的犧牲來刻意塑造英雄,筆者卻一點也感動不起來,甚至還有一種冷冰冰的寒心。

從非典到新冠,媒體環境、傳播形態、傳播渠道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公眾的媒介素養也進一步提高,此類報導在當下的社交化媒體傳播時代也更容易引發網友諸多質疑和爭議:

媒體不該聚集現場拍視頻、拍照片宣揚女護士集體剃光頭去支援湖北,在這些男人給女人剃頭的照片裡,是一張張毫無遮擋哭泣的眼睛,這樣做本身就是不尊重女性!

我覺得有些媒體過於報導女護士剃光頭這件事情真是太離譜了,心裡說不出來的厭惡。

一開始就覺得這種行為有點畸形,一開始的善舉經過媒體的大肆宣揚,反倒變成一種要求和標準,難道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嗎。

在關愛的框架下理性引導

輿論歷來是影響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抗擊新冠病毒疫情戰役中,輿論場也是主戰場,宣傳戰線也是抗擊疫情的前線,而宣傳輿論工作也要加大力度,統籌網上網下、國內國際、大事小事,更好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疫情冷酷無情,但宣傳輿論卻不應是冷冰冰的,而應是有溫度、有情懷、有擔當的,具有注重情緒引導和人文關懷的暖色調。

除了女護士報導引發爭議之外,疫情之下,另一類「老人捐款」正能量報導也引發爭議:退休環衛工人捐出10萬元積蓄,卡裡只剩13.78元;八旬殘疾夫婦捐出3年積蓄抗疫,98歲李阿婆自己縫口罩用卻捐錢為別人買……

有網友甚至呼籲,全社會募捐機構停止接受低保邊緣,甚至低保之下的人士捐贈,也呼籲媒體不要誇讚助長對低收入人口捐贈的讚歌。看到媒體宣傳收廢品的大爺,賣鹹菜的老奶奶去捐贈,我只感到心疼,收起你們那些不費力的表揚吧,那是他們的養老錢,買命錢!

在海量的疫情報導傳播過程中,出現了一個悖論式的現象:很多時候「壞消息」更加使人淡定,而有的「好消息」卻讓人不知所措。事實證明,原汁原味的普通人故事最能拉近人心與人心的距離。

如果說女護士系列報導漠視人性,且有可能對曝光的群體造成二次傷害,那麼「老人捐款」的爭議在於,在這些令人「淚目」的報導中,有的老人在自身經濟條件窘迫的情況下捐出了自己的全部存款,媒體不宜過度宣傳老人傾囊式捐款,在關愛的框架下進行理性引導才是媒體的責任。

別再犯「正能量臆想症」了!

近年來,在各地《獎勵和保護見義勇為人員條例》中,將「不顧個人安危」表述刪除,強調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更鼓勵、倡導科學、合法、正當的見義智為。懷孕9個月和流產10天的護士上一線「抗疫」,顯然不是法規條例所鼓勵提倡的「見義智為」。

疫情期間,隨著公眾對媒體報導更加依賴,大家對報導質量的要求也在提高。每一家媒體機構和每一個新聞從業者,都應該自問,是否經得住時間和真實的考驗,以及這些信任與期待。

浙江傳媒學院教授朱永祥表示,在新聞報導中,一些媒體報導的敘事技巧和關注點出現了跑偏失焦,出現了所謂的「正能量報導臆想症」,這不僅折射出新聞專業主義素養和人性關懷的缺失,也在損耗媒體的公信力。

同樣值得警惕的是,這樣的「正能量報導」往往訴諸情緒,而不是事實,以及對事實的求證互證,從而降低民眾的媒介素養,這樣,他們就容易被情緒包裹的謠言帶跑,進而信謠傳謠。

新聞的特性是真實。真實才有力量,才令人信服,才能持久。要傳播真正的正能量,不能把那些片面化、絕對化、庸俗化的東西當成正能量,防止高級黑低級紅「負向正」。

正如自媒體大V和菜頭所言,「不應該特寫拍戰士的傷疤,不應該特寫拍戰士截肢的斷面;戰損本身就是他們的奉獻和犧牲,不應該再次去消費這種損傷。」

部分資料、觀點來自:《媒體不宜過度宣傳老人傾囊式捐款》《真實可信的「壞消息」更加使人淡定》

相關焦點

  • 仙女臆想症是什麼梗 仙女臆想症是什麼意思
    不少小夥伴在刷抖音的時候,經常的會看到有人罵一個人叫仙女臆想症,很多網友還不知道這個仙女臆想症到底是什麼意思,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仙女臆想症這個梗。
  • 臆想症的症狀表現是什麼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臆想症
    那臆想症的症狀表現是什麼?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臆想症?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   臆想症的症狀表現是什麼?   (1)性格發生改變   原本是熱情合群的一個人,如果近來好像總是對別人抱有敵意,甚至也沒有生活的憧憬,並且開始逐漸與人疏遠,變得孤僻、寡言少語的,一定要注意了。
  • 臆想症
    而且如今躺在我視線之內的只是一片不再豐滿的湖床,這個世界對這片湖做過什麼,光憑我的臆想是無法得出答案的。   所以我站在湖邊,開始寄希望於發現一些水泵工作過的痕跡。沿湖上橋,幾隻我叫不出學名的白色水鳥愣在湖灘,長喙偶爾耕入湖床。我想興許是校裡高層有動保達人,為了確保龍山水鳥的順利越冬,抽乾了湖水,給這些白色飛鳥更多的覓食空間和更大的存活可能性。
  • 第五人格:園丁患有臆想症?真實情況卻是這樣
    6月21日更新後,醫生的劇情故事終於上線了,而從這些僅有的故事片段中可以發現醫生想要治療園丁,因為園丁患有臆想症。但園丁真的患有臆想症?真實情況卻是這樣,園丁並不是患有臆想症,而是她已經瘋了,並且罪魁禍首就是醫生!至於為什麼,這就不得不說到園丁和醫生來莊園之前發生的事情了。
  • 偏執陰鷙攻VS達觀臆想症受,當年萬裡覓封侯!
    偏執陰鷙攻VS達觀臆想症受,當年萬裡覓封侯!最近看了一部漫漫何其多的作品《當年萬裡覓封侯》,正如這個酸情的名字一樣,這部作品講的就是一個酸情的故事,雖然有點虐,但是風格偏詼諧,作者非常幽默。但是鍾宛這個臆想怪可不單純,他可是盼望著發生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的。後來為了保住寧王血脈,鍾宛逃往邊疆,多年與小人虛與委蛇,臉皮越發厚了。他與鬱子宥的事被編成話本流傳,鍾宛一直擔心保不準哪天他的命就沒了。再次相遇,鍾宛發現曾經沉靜有禮的鬱子宥性情大變,竟然成了人人敬而遠之的瘋子,是什麼讓鬱子宥性情大變?
  • 古風BL虐戀文:《當年萬裡覓封侯》偏執陰鷙攻X達觀臆想症受!
    攻和受的屬性呢是這樣的,偏執陰鷙攻X達觀臆想症受!看到你們就知道好不好看啦!《當年萬裡覓封侯》點擊小說卡片,即可免費閱讀精彩文案節選:偏執陰鷙攻對上達觀臆想症受,兩個人的互虐日常啊,真的是又氣又好笑!馮管家失笑,「那會兒鍾少爺都算半個大人了,當然不想聽別人叫自己小名,怪害臊的。」「但我就想知道。」
  • 妄圖用8艘「自造潛艇」抗衡大陸艦隊,民進黨臆想症又嚴重了?
    民進黨顯然對這些潛艇給予了厚望,綠營媒體的報導也是一如既往地用「大陸人民吃不起茶葉蛋」般的黑色幽默來鼓吹這幾艘潛艇的重要意義。民進黨希望用這些潛艇來威懾制衡大陸,加上從美國等西方國家購入的武器,想要用武力來打消自己的恐懼和心虛。民進黨一直以大陸武力奪臺為遐想,並以此為推演,試圖構建一個能阻止大陸進攻的防禦體系,這些武器恰恰是這一體系中的重要環節。
  • 「委內瑞拉民主過渡框架」背後的美國「臆想症」
    此外,從各方反應看,該方案的制訂未有馬杜羅政府代表參與,是不折不扣的美國和瓜伊多單方面「臆想」。美國眼看瓜伊多難成氣候,指望其短期「扶正」愈發不現實,繼而轉換思路,拋出所謂「民主過渡框架」也在情理之中,但冠冕堂皇的「中立」幌子難掩「挺瓜倒馬」的底色。揮舞制裁「大棒」的川普政府終於拿出了解決委內瑞拉問題的「美國方案」。
  • 泰國「高僧」穩坐油鍋,中國遊客當場揭穿騙局,看完尷尬症都犯了
    泰國「高僧」穩坐油鍋,中國遊客當場揭穿騙局,看完尷尬症都犯了泰國是一個有著特殊風土人情的地方,去過這裡旅遊的人,就會發現在泰國能夠看見一些不同於中國的場景,泰國高僧穩坐油鍋,中國遊客當場揭穿騙局,看完尷尬症都犯了,下面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
  • 泰國「高僧」穩坐油鍋,中國遊客揭穿那一刻,看得我尷尬症都犯了
    泰國「高僧」穩坐油鍋,中國遊客揭穿那一刻,看得我尷尬症都犯了泰國是一個宗教信仰非常濃厚的國家,來到泰國旅遊的小夥伴,經常能見到一些非常有特色的廟宇,和一些行走在大街上的僧侶,但是隨著旅遊業的發展,當地也出現了一些打著高僧名義來騙取遊客錢財的人
  • 孩子頻繁清嗓子、眨眼、說髒話…警惕是抽動症找上門!-重慶小米熊
    最近,很多家長想知道關於抽動症的知識,小熊立馬好好研究了一番,發現我國抽動症患病率與發病率逐年上升,每年有約36萬名新發病兒童,而且還有潛在的人群!國內超百萬人患「抽動症」有人1分鐘扭頸62次小兒抽動症又稱抽動穢語綜合症、妥瑞氏症(Tourette症候群)。
  • 遇到「爛桃花」,如何「快準狠」地掐掉,別犯拖延症
    因為人性的另一個弱點是:拖延症。日常生活中的拖延症。什麼是「拖延症」?拖延症是一種自我調節的失敗,會影響心理健康,讓人有強烈的自責感、負罪感、自我否定和自我貶低。同樣的道理,如果你遇到了爛桃花,也容易犯拖延症,沒能及時地、儘快地將爛桃花掐掉,一直拖著,釀成了苦果。遇到爛桃花時,你的內心深處和理智告訴你「我們不合適,還等什麼,趕緊掐掉」。可拖延症卻說「再等等吧,再看看吧,還有時間,一個星期後再掐也來得及」。
  • 警惕抽動症
    專家顯露,這些愛「指手劃腳」的小孩大概不是存心頑皮,而是得了一種易被誤診、名叫「抽動症」的疾病。在我國,抽動症的發病率為5%擺布,此中2歲到芳華期的男孩非常易患抽動症。抽動症要緊闡揚為不自立的、呆板的行動,如頻仍眨眼、擠眉、聳肩、嘴巴抽動;其次為發聲性抽動症狀:尖叫、發出怪聲、清嗓、說髒話等;另有一種較為少見的感受性抽動症狀,孩子會感應脖子、肢體痛苦等。
  • 寶寶頻繁點頭 警惕嬰兒痙攣症
    一病區張曉莉主任接診後,初步判斷孩子患的可能是嬰兒痙攣症,並馬上安排歡歡做腦電圖、頭部核磁共振等檢查,檢查結果進一步證實了張主任的判斷。  嬰兒痙攣症是嬰兒期發病的一種難治性癲癇性腦病,多在4~8個月大時發病,也有些患兒兩三個月就發病,表現為點頭或頭後仰,且成串發作,同時會導致發育停止甚至倒退。
  • 專訪臆想圖志:介於見世物小屋與博物館之間
    這位PO主自稱為「畸零人」,在網絡上為數不多的資料中,我們可以為他的形象找到一些模糊的辨認,比如「生來擢首、謹耳、人面、鴞喙、鱗身、渠股、能止,不乳而死,魂升於天,魄入於地」等語焉不詳的文字。我習慣於就著某一個方向不斷挖掘,而這個方向就是人類的臆想,人類似乎存在某種超越現實的渴望,這種渴望生出了通過直接的同類相生或者相互接觸誕生了諸多臆想,這些人類造臆而出觀念就像生物體一樣能夠複製、感染、變異,形成了獨有的脈絡,順著這種臆想特質的脈絡,我構建了這個賽博空間。
  • 警惕!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警惕! 2020-08-18 0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糾結綜合症犯了!三亞婚紗照哪家性價比最高?深度解析這些旅拍店
    隨著三亞的婚紗攝影日益增多,也讓眾多新人的糾結綜合症犯了。今天小編就走訪三亞婚紗攝影協會,為大家深度解析一些優質旅拍店面,一起去看看他們哪家的性價比最高吧~ 看了這些小編根據各大網站的網友口碑經由第三方人工智慧分析綜合得出的結論,是不是解決了小夥伴們的糾結綜合症呢
  • 狗狗拉粑粑的姿勢代表它的性格,出現最後一種,主人要警惕了
    這種狗狗平時比較「犯二」,雖然有時候會被它氣瘋,但是逗比的性格也會給你帶來很多的歡樂哦!2、強迫症型性格:講規矩一些狗狗拉粑粑時,一定要找個「風水寶地」,比如說一定要在草叢裡,或者一定要找個滿意的地方挖個坑才拉,要是不合心意,寧願憋死也不拉。這種狗狗一般比較講規矩,甚至帶點強迫症。
  • 這叫正能量?網友怒了!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這叫正能量?網友怒了! 2020-12-19 11: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1辛丑年犯太歲的一些化解方法
    這些方法主要的原理,還是通過吉星之間的相互變化,以吉星來制伏這個不吉的星的作用,或是以吉星來發揮它們三方四正之間的作用,以此為達到減少或化解這個犯太歲的一些不好的地方。當然,我還是那一個觀點,就是犯太歲的時候,有些人運氣反而很好的,反而好事喜事連連,因此,也不用過於擔心。